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子临终前说了什么?是在对自己忏悔吗?

孔子临终前说了什么?是在对自己忏悔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21 更新时间:2023/12/17 22:21:18

孔子在很多人心目当中,都是一代圣人,孔子在我国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且也已经成为我国思想文化方面的代表人物,孔子的各种经历也为人们所传颂。而很多人也对孔子临终前说过的话是很感兴趣的,孔子的一生说过很多话,但是临终前的话相比平常,却带着很多不一样的情绪,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么究竟孔子在临死之前说了些什么样的话呢?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孔子临终前的话是在对自己进行忏悔吗?

1、他的祖先背叛了故国,投靠了故仇敌。

孔子确实是殷商王族的后代,这一点在古代最权威的史书《史记》中有明确记载。关于孔子的身世,要从殷末周初的一个人物说起!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殷末三贤之一的微子!微子启是殷商最后一代帝王帝辛同父异母的哥哥,是殷商末年贤人之一。

他曾苦劝纣王废除严刑峻法,改用仁政以聚民治国,但一生战功赫赫的纣王确实有些骄傲,他怎能听从微子启的建议呢?于是,微子启当时选择了弃暗投明,带着祖先的牌位投靠了周武王姬发,后来在著名的牧野之战中,微子启起到了动摇商朝军心,辅助武王灭商的作用,建立的功勋。可以说,他是无奈中背叛了故国,投靠了故国的仇敌周朝。

而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本是宋国栗邑的贵族,叔梁纥本是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当时春秋时期的人姓、氏、名、字叫得还很不规则,所以,就留下了叔梁纥这个名字。我们往上追溯叔梁纥的身世,他的先祖正是商朝开国君主汤的,西周初期,武王去世,12岁的成王继位,周公辅政,尽管周公殚精竭虑,但后来还是发生了三监之乱,周公为了安抚殷商贵族,就将商纣王帝辛的哥哥微子启封为宋国诸侯,领地在商丘。

2、苦心求子,终得仲尼

微子启死后,其弟弟微仲即位,微仲正是叔梁纥和孔子这一支的世祖。在往下追溯,孔子的六世祖为孔父嘉,曾做过宋国的大司马,封地就在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后来,宋国发生了宫廷之乱,孔父嘉被杀,其子孙后代开始逃亡生活,来到了鲁国,经过几代的苦心经营,到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这一代,终于在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站稳了脚跟。

据史书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人品出众,博学多能且天生神力,春秋时期诸国争霸,战争频发,叔梁纥就是靠自身的好武艺起家,逐步做上了鲁国的官,官职为陬邑大夫。叔梁纥算是在鲁国站稳了脚跟,为了让自己的官职得到继承,叔梁纥求子心切,与正妻施氏一连生了九个女儿,就多金花。叔梁纥不甘心,又娶妾,终于生了一个儿子,可是天不佑老叔梁,这个儿子天生腿脚不好,是残疾,还是不能继承官职。叔梁纥的求子之心没有被挫折和岁月打磨消退,而是再娶颜氏颜征在,终于在尼丘山求子成功,生育了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儿子中排行老二,字仲尼。

3、爱好特殊,周礼结缘

有孔子那年,叔梁纥已经年近七旬,孔子出生后仅三年,他便撒手人寰。当时孔子只有三岁,叔梁纥也无法详细向儿子讲述他的身世。孔子从小在母亲颜氏的教导下,读书识字。据说孔子从小就有一种特殊的爱好——祭祀。

在《孔子世家》中有这样的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这种爱好确实不同于其他普通孩子。但这样的记载应该是断章取义的,如果没有人引导,孔子不会天生喜欢上这样的活动。

而这项爱好与活动恰恰又是孔子最早的职业。这个职业就是“儒”。儒这个字是因为孔子才发生了意义的改变,最初的“儒”就是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儒,柔也,术士之称。结合孔子的身世,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还有孔子弟子的口述,在《论语·子罕》有这样一句话:“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将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孔子出外以事奉公卿为业,回到家还要照顾残疾的兄长,在外为别人办理丧事更是不敢不尽力,同时,孔子在外不被酒困扰,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这就是孔子最初的职业——儒,术士也!这份特殊的爱好和职业,也让他与《周礼》结缘,奠定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礼仪文化情节。

4、求士受辱,立志于学

孔子十七岁时,母亲也去世了,孔子历尽艰辛,将父母合葬后,为父母守孝三年。他就想尝试着继承父亲的贵族身份。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入士。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东周春秋时期,当时还是分封制的社会,社会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大夫、士、平民、奴隶。孔子当时处于平民这个阶层,他也想更进一层啊。于是,他就想借助父亲曾经做官的身份寻求入士的机会。因为士是贵族的最低一层,也只有入了士才能有贵族的未来。

在当时的鲁国社会中,鲁国的执政者经常通过举办宴会,让文人学士们在一起演戏礼仪,切磋技艺,招贤纳士。当时鲁国的国君鲁昭公只是名义上的国君,没有实权,完全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大家族架空了。尤其是季孙氏实力最强。季孙氏是鲁国相国。所以,鲁国的读书人要想入士,将来进入贵族,必须得过季孙氏这一关。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次季孙氏举办宴会,对这次宴会翘首以盼的孔子却没能接到邀请。但孔子还是认为自己有资格参加,因为当时的孔子在曲阜也小有名气了,而且自己的老子尽管不在了,但也是当过官的。于是,孔子满怀信心地去赴宴了。没想到却被季孙相国家的管家阳虎拦住而且受到百般侮辱。这是年轻的孔子第一次受到了巨大的思想打击。

5、周游列国,苦心读易,问礼老子,临死说出这样的话!

后来孔子开办私学,是当之无愧的全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开创私人办学的鼻祖。曾经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十三位弟子做相国。可是,孔子自己在鲁国官职最高时官至大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尽管废除了鲁国的奴隶制,但还是没实力恢复周礼,推行仁政。后来历尽14年周游列国,最惨时自己形容自己如丧家之犬,一生的政治抱负未得施展。还曾三次问礼于老子,终于明白自己的抱负不合时宜。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后终于大彻大悟。

临死前,孔子却说出了一生的隐痛,《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予始殷人也。”

这段话是孔子临死前七天与弟子子贡的对话。话的大体意思是:“天下不讲道义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一生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尊重我的意见治国。当年,夏朝人死了,灵柩要安放在东面的台阶上;周朝人如果死了,灵柩会停在西面的台阶上,殷朝的人去世了,灵柩会停在正堂两个柱子中间。昨晚,我梦见我自己恰恰坐在两根柱子的中间。唉!我本来就是殷商的后代啊!”

孔子作为殷商王族后代,一生致力于恢复政敌周朝《周礼》未得施展抱负,最后还是想起了故国,按照殷商的旧俗完成了自己一生的礼仪。这说明了什么?是孔子一生的感叹?还是忏悔呢?欢迎留言讨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薛仁贵一生败过几次,薛仁贵战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薛仁贵是唐初名将,一生立下无数战功,喜欢看历史剧的朋友肯定不会对薛仁贵陌生。薛仁贵一生战绩胜多败少,唯一一次战败是在大非川之战中,输给了吐蕃。当时唐军与吐蕃争夺青海西部,吐蕃兵力占优,但并没有选择和唐军正面交锋,而是断其粮草。最后副将郭待封违反军令,擅自出击,使得军队全军覆没,但好在薛仁贵活了下来。

  • 朱厚照真的是昏君吗?是否有人故意抹黑?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会认为明朝时期的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民间也一直都流传着很多与朱厚照有关的故事,史书上也有一些记载,经常说他荒淫无度、恣意妄为等等,因此很多人眼中的朱厚照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只不过,历史究竟发生过什么,后人是永远没有办法得知真相的,朱厚照这个昏君难道真的就

  • 乐进为何一直跟随曹操?为何乐进的官职并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乐进作为曹操手下大将之一,被后世人列为“五子良将”之一,而且乐进还是五子良将当中,唯一一个一直都跟随曹操的,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变心,可以说是非常的忠诚的。但是很显然,乐进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五子良将当中,都不是存在感很高的人物,这又是为什么呢?乐进既然是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人物

  • 北宋柳永是一个怎样的人,柳永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主要作品有《乐章集》,《雨霖铃·寒蝉凄切》等。柳永被认为是在宋朝词界创用词调最多的人,他也是第一位想到对宋词进行革新的人。其实古代多数文人在创新方面并没有太多想法,还是不愿轻易抛弃传统,但柳永的思想更加先进,他喜欢展现自己独有的艺术个性。不过纵观柳永一生,他似乎很好的诠释了&ld

  • 刘细君公主真实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刘细君公主还是比较传奇的,但是小编对这位公主不是非常的了解,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刘细君公主的真实历史到底是什么呢?话说刘细君公主也有和亲啊,那这个刘细君公主和亲的路线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刘细君公主真实历史乌孙公主刘细君(?―前101年),

  • 鬼谷子为何被称为万世先师,鬼谷子主要有哪些思想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鬼谷子本名是叫王诩,因为他常年在云梦山鬼谷隐居,并且创立鬼谷派,因此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古代最为出名的战略家,他被认为是纵横学派的创始人,秦国能够一统六国,纵横派的思想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然,因采用纵横战略受惠的诸侯国也不止秦国一个,而且鬼谷子的思想精神直到今天依然可以令很多人得到启发,可见其

  • 吕布师从何人?为何在三国能无人能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心目当中的三国时期第一猛将,单打独斗的话吕布几乎从来没输过,在很多人心中都是武力值第一的人物,而这样的吕布,不由得让人感到很好奇,他的师父究竟是谁呢?吕布这么厉害,难道是自学成才吗,为何从来没人提起过吕布的师父?如果吕布都这这么厉害的话,那他的师父岂不是要更厉害了?那么究竟吕布

  • 布琼尼元帅为什么没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苏联二战期间的元帅当中,有着一位留有着大户组的元帅格外的显眼,而他就是斯大林最为亲密的战友,“红色骑兵”的创始人谢苗·米哈伊尔洛维奇·布琼尼元帅。1883年4月13日,布琼尼出生于顿河畔罗斯托夫区的一个农场之中。小布琼尼在童年干过很多杂活,他当过农场工人,商店跑腿的,铁匠学

  • 秦始皇和寡妇清的关系?为何给那么高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作为第一位皇帝,他的很多行为都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虽然秦国的历史并不长,但也并不影响秦始皇无可取代的地位。而秦始皇又是没有立皇后的,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猜测,或许是因为母亲的关系,又或许是因为秦始皇认为没有人能够担得起自己皇后这样一个位置,所以并没有立皇后。但他却曾经给了一个寡妇清非

  • 历史上真实的一休长大后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一休”这个人物很多人都非常熟悉,都是从一部日本动画《聪明的一休》当中,认识到了这个可爱又聪明的人物的,是很多人童年的一段回忆。但其实,在日本的历史上,也的确是有一位名叫一休的和尚,全称为一休宗纯。他名叫千菊丸,是后小松天皇的儿子,动画中的一休也就是以他为原型创作出来的。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