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真的是对富人不好,对穷人很好吗?

朱元璋真的是对富人不好,对穷人很好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78 更新时间:2023/12/12 19:49:56

可能很多人都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说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所虐杀的都是一些贪官污吏,杀的是一些不配做人的富人,但是他对穷苦的人民却很好,背后原因自然是因为他本身也是穷人出身,他知道穷人在当时生活有多难,也知道富人有多可恶,所以才会这样做。但是,事实当真是这样的吗?朱元璋杀的难道都是一些富人,他帮助的难道都是穷人吗?历史上朱元璋到底是怎么做的?

1.大明人日常行为规范

作为从最底层的打拼上来的皇帝,朱元璋深知底层百姓的心理,为了保证朱明朝统治的稳定,朱元璋将权力的触角伸到了每家每户,对百姓的管控深入到了日常的衣食住行。

作为普通百姓,你不必为穿什么衣服而发愁,朱元璋早就把你们的衣服规定好了,详细到颜色、花纹乃至袖子的长度。《明史》载:“庶人衣长去地五寸,袖长过手六寸,袖桩广一尺,袖口五寸”,衣服不能使用黑、紫、绿、黄等颜色,上面不可以绣飞鱼、云朵等纹饰。如果你是农民,那只能穿纱、绢、布这些材质的,商人的话只能穿绢、布材质的。

作为大明朝的公民,你的帽子不能有顶,而且不许戴“四带巾”,只能戴“四方平定巾”。如果你不是农民,那你上街不允许戴斗笠、蒲笠。更惨的是,你要是伶人,那么只能戴“绿色巾”,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因为民间有人违规装饰靴子,后来朱元璋干脆就禁止大家穿靴子,除了北方特别寒的地方可以穿牛皮直缝靴。要是下雨天,普通百姓只能用油纸伞,不能用更高级的,否则就是僭越,大逆不道。

如果你是女性,那么你的首饰只能用银镀金,耳环用金珠,钏镯用银,哪怕再有钱都不允许穿戴更好的首饰,穿的袍衫只能用紫、绿、桃红及其他浅淡颜色,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衣带只能用蓝绢布。

更变态的是,朱元璋对于女子的发型都有严格限制。未出嫁的女子,“作三小髻,金钗,珠头闭窄袖褙子。”丫鬟只能“高顶髻,绢布狭领长袄,长裙。”小婢使则是“双髻,长袖短衣,长裙。”

除此之外,房屋、伞盖、桌椅木器、酒器、床榻、床帐等各个方面,都有相关的限制和规定。

这些制度就相当于大明公民日常行为规范,而且是写进了《大明律》的,具有强制性,必须要遵守。总之在大明朝,你的生活日常国家都给你规定好了,不需要任选择和挑剔的地,只能遵循,做一个没有想法、没有品味的“顺民”。

2.严密而恐怖的基层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管理百姓,朱元璋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建立了中国古代史上最严密的户籍控制制度,严密到你家在哪,家里有哪些人,多大年龄,家里有几亩地,多少财产等信息,只要朱元璋想知道,就能知道,在交通、技术那么不成熟的明代,就有了这么可怕的技术,简直是骇人听闻。

洪武三年,户部发了一则通知,“圣旨: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只是户口不明白俚,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著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要是胆敢欺瞒违抗,“令有司点闸比对,有不合者发充军,官吏隐瞒者,处斩。”于是大明王朝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了。

人口普查首先是户籍,明代将百姓的户籍分为三种,即民籍、军籍、匠籍,这三大类下面又包含许多具体的职业,如儒生、医生等属于民籍,厨师、裁缝这类手工业者属于匠籍。

一旦确立了你的户籍,那就关乎你家族的命运,因为朱元璋规定,户籍不允许更改,而且是世袭制,尤其是军籍,更是不容更改。假如你是军籍,很想改怎么办呢,三种途径,要么家里男丁死完了,无人继承你的户籍;要么当官,坐到兵部尚书的位置;要不然就等着皇帝大发慈悲,允许你更改户籍。一次户籍登记,世代都要延循此职业,简直“永无出头之日”。

3.明代卫所兵世代为奴,战斗力近乎于无

在普查中,要是敢谎报、虚报,立马大刑伺候。《大明律·户律》规定:“凡军、民、驿、灶、医、卜、工、乐诸色人户,并以籍为定。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其官司妄准脱免,及变乱版籍者,罪同。”此外,对于其他的户籍普查不实行为,律法都明确了相应的惩罚措施。

总之,从最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朱元璋对于百姓的心理是掌握的一清二楚,在他眼皮子底下,也休想玩出什么花样。

其次是田地,朱元璋为了核实土地数量,先后派出大量官员多次前往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每家每户各占多少土地都一目了然。此举虽然能够打击地主豪强非法侵占土地,给予农民一定的保障,但是土地丈量核实清楚后,百姓就要根据土地数量缴纳相应的赋税了,大明朝廷如果想虐他们就更方便了。

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后,大明王朝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总算取得了有效成果,制度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朱元璋采纳户部尚书范敏的建议,于洪武十四年在户帖制度的基础建立了更为完备的黄册制度。黄册不仅能让统治者掌握百姓的所有信息,而且依据户口数量安排相应的基层管理人员,对民众的管理和统治又进一步加强。

《明会典》记载:“洪武十四年,诏天下府州县编赋役黄册,以一百一十户为里,推丁多者十人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管摄一里之事。城中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凡十年一周,先后则各以丁数多寡为次。”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然后挑选出丁粮较多的十户做里长,其余的一百户均分为十甲,设置一个甲首,每年一个甲首一个里长分别管辖各甲、各里之事,每甲根据丁粮的多少来轮流管理一年。

除了平时的催办税粮之事外,里长和甲首还承担着更加重要且隐秘的政治任务。

如果说你要做生意外出或者走亲访友,那么需要取得“路引”才行,法律规定“凡军民人等往来、但出百里者、即验文引”,要是没有这个“路引”,就要被当成不法分子押送官府;如果是私自出门,“杖八十”;偷偷出关或者私自偷渡,“杖九十”;偷越国境,判处绞刑,同时还鼓励大家举报这些没有“路引”之人。

要监视这么多人,光靠官员肯定是不行的,这时候里长和甲首的作用就发挥了出来。朱元璋说:“凡人民邻里互相知丁,互知业务,俱在里甲。”“互相知丁”就是相互监视的意思,要求以里甲为首,大家要互相监视,要知道彼此的信息,甚至是精确到家里几口人,从事什么职业,要是有人在读书,老师是谁,有哪些同学。要是有外出经商的,一年半载还没回来,邻居就要多去打探打探是何缘故。

秦国在变法时提出了壹民理论,认为秦国只需要一种人,那就是耕战之民,平时从事生产,战时为国捐躯。朱元璋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不从事士农工商的“逸夫”就是社会的蛀虫,对社会发展和大明统治是无意义的,许多人以为“逸夫”就是无业游民,其实不只如此,朱元璋在惩罚无业游民的同时,将那些思想家、从事第三产业的人一并作为“逸夫”进行了大清洗。

4.在明朝你只能选择四种职业,其他职业都要被杀,失业也要被杀

他规定:“一里之间,百户之内,仍有逸夫,里甲坐视,邻里亲戚不拿,其逸夫或于公门中,或在市闾里,有犯非为,捕获到官,逸民处死,里甲四邻化外之迁。”要是有“逸夫”,不仅本人要被处死,亲戚四邻都要发配边疆。可别以为这是闹着玩的,朱元璋曾经一次性处理了苏州、松江两地2871名“逸民”,而镇江坊甲邻里因未主动捉拿“奸民”,全部被发配去砌城墙,身死家破者不计其数,而这些都被他当做政绩写进了《大诰》,想要垂范子孙,千古流芳。

总之是“此诰一出,自京为始,遍布天下,一切臣民,朝出暮入,务必从容验丁。”从命令下达之后,大家务必要重视,对街坊四邻要知根知底,要是发现有不轨、不法份子,要立即送去官府,如若不然,严惩不贷。

这一整套制度不仅将百姓世世代代圈禁在这“铜墙铁壁”之中,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让百姓相互监视、相互猜忌、互相揭发,将最基层一切有燎原可能的火星都给扑灭,以求大明江山千秋万代。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裕为什么国号不是汉?为何要杀尽司马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人,而也正是他建立了南朝的刘宋王朝,可以说是结束了南方的割据局面,使南方在百年都没有出现过的统一局面终于出现了。不过刘裕其他的事情都还好,只有一件事情一直都是人们议论的话题,那就是他杀尽司马氏的举动。他杀掉了晋安帝,立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为帝,后来司马德文又禅让皇位给了刘裕,

  • 北宋重臣洪皓是个怎样的人?洪皓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洪皓是北宋著名爱国重臣,他的一生基本是在宋朝最为艰难的时期度过的。洪皓仪表堂堂、文采出众,27岁便中进士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从北宋过度到南宋,洪皓出使金国,却被扣押了15年,但依然不失气节,最后平安归来,后人将他称为宋朝的苏武。当时国内内忧外患严重,洪皓也曾遭到奸臣迫害,那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洪皓的事

  • 鱼玄机温庭筠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太多的才女了,而她们的故事,可以说比才子们更加出彩,更加的吸引人。鱼玄机就是众多才女当中的一个,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无非也就是鱼玄机和温庭筠之间的关系,还有她出家为道姑之后,却依旧有很多“客人”的事情了。只是,鱼玄机和温庭筠之间,真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系吗?鱼

  • 怎么评价投机之王利弗莫尔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这个投机之王利弗莫尔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这个人还是比较著名的,在历史上也比较的著名,搞商业金融的人对这个人肯定不陌生,如果真在了解这个投机之王利弗莫尔的人也会发现,投机之王利弗莫尔的一生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生,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评价投机之王利弗莫尔的一生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巅峰时期的利弗莫尔

  • 邓绥家人为什么叫她“诸生”?邓绥是一位怎样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其实出现过多位著名女政治家,其中东汉汉和帝皇后邓绥就算其中一位。邓绥曾临朝摄政十六年,期间有功有过,史学家对于她的评价亦有非议。据说邓绥六岁便能读《史书》,而且对各种典籍都抱有非常大的兴趣。后来邓绥白天做一些手工活,晚上就诵读典籍,因此她的家人都叫她“诸生”。汉和帝早逝,

  • 先秦七子分别是谁?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先秦七子”可能有很多人很少听说吧,这其实指的是先秦时期七位非常有名的人物,是百家争鸣时期出现的七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我们知道,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是一个各种思想争相涌现出来的时期,虽然说有很多学派已经消失,但是也依然留存下来了很多非常具有价值的著作。那么,这先秦七子分别

  • 崔湜和太平公主什么关系?崔湜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很多朋友都是通过影视剧得知崔湜这个人物,崔湜是唐朝宰相,曾先后依附武三思、上官婉儿门下。唐隆政变后,崔湜又改投太平公主,还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不过崔湜的选择依然是站错了队,后来唐玄宗将太平公主除掉,崔湜这次也没办法脱身了,最后是被流放岭南,在途中被赐死。其实崔湜和太平公主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关系,就

  • 刘焉的皇帝梦是如何破碎的?最后反而促使刘备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刘焉是汉朝皇室宗亲,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焉割据一方,主动向朝廷申请为益州牧。后来刘焉成功入驻益州,并且设计打击当地豪强,稳固自身实力,刘焉手上的益州也不是朝廷能随便左右的地方了。其实刘焉也有一个皇帝梦,从他当时出行的规格就能看出。不过乱世多数人只能当炮灰,刘焉虽然野心不小,但最终并没能实现称帝的梦想

  • 溥任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皇帝和王爷是人之所向的权利制高点。虽然说当年很多平民老百姓都希望成为这样的人,但是也有不少皇帝以及皇亲贵族们总是会说自己“不幸出生在了帝王之家”。就比如说顺治皇帝就曾经说过:“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再如宋顺帝刘准则是说自己&l

  • 刘湘为何会被称为民国时期最有血性的军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说我国民国时期的历史有些惨淡,我国依然是处于内忧外患的局势当中。不过不管什么时候,始终都是会有那么一些积极切出色的人物出现,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所有人的认可。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阀头子刘湘就正式这么一个人物。刘湘被称为民国“最有血性军阀”,更是直接宣城日本人进川就直接打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