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医圣张仲景为何在正史上没有记载,真的确有其人吗

医圣张仲景为何在正史上没有记载,真的确有其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798 更新时间:2024/2/4 0:41:32

说到张仲景,应该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在民间,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可见张仲景在古代医学上的地位。但其实张仲景这个名字,这个人物,在正史上却并没有出现过,也就是说在正史上是找不到张仲景这个名字和他的任何实际的,那张仲景是否真实存在过呢?张仲景是否真的确有其人,他又经历过些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张仲景是否真实存在

张仲景被后人发现,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此人,便是张仲景的头号“粉丝”王叔和。

作为魏晋名医,王叔和的贡献之一,便是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经过王氏整理,张仲景原作被拆解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从而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指导性作用。

在《伤寒论》的前言,王叔和便这般说道:“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述”这简单十几字,便概括了张仲景的一生。由此可知,张仲景名机,字仲景,荆州南阳人氏,还曾担任过长沙太守。

张仲景的历史存在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同时期另一位医学名家皇甫谧,也曾在《针灸甲乙经》开篇提到过张仲景:“汉有华佗、张仲景。其他奇方异治,施世者多,亦不能尽记其本末。”

皇甫谧与王叔和,都是同时代较为出色的医学家。他们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动机凭空塑造一个不存在的历史人物。对此,只能说明一点:张仲景凭借一手过人的医术,使自己在医坛中的名望颇高,就连同行人物都对他颇为赞叹。

这就是张仲景,一个被正史遗忘,却又能凭借自己强大的专业能力翻身,从而再度走向大众视野的奇人。

2、张仲景是否为长沙太守

张仲景的存在性已经确定,不妨再看看他的身份。关于王叔和的记述,宋人也表示赞同。宋代大臣孙奇、林亿奉旨矫正医书。他们在向宋仁宗汇报成果时,曾这般说道:“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按理来说,臣子向皇帝进言,自然不是乱扯一通。他们既然敢在仁宗皇帝面前这样说,应当是有一定把握的。否则的话,岂不是欺君之罪?

按照这个说法,倘若张仲景真的是长沙太守,他又是如何走到这个高位的呢?在笔者看来,有三种说法值得一提。

01、张仲景是张羡

据《三国志·刘表传》等史料记载,当时有个长沙太守,叫做张羡。因此有人便怀疑:张仲景与张羡是同一个人。这个说法,显然经不起推敲。且不提张仲景有明确的名字,叫做张机。单从二人生平来看,他们之间的重合度也实在太少。张羡死后三四年,张仲景依旧活跃在荆州,便是最好的佐证。

而根据章太炎先生的说法,张羡与张仲景,应该都出身于南阳张氏这个大族。先生在《张仲景守长沙考》中提到:“南阳张氏,自延慰释之以来,世为家族,故《广韵》列张氏十四望,南阳次于清河,仲景《自序》言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则其支裔小小者耳。”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南阳张氏根深蒂固,张羡能被刘表任命为长沙太守,说明他这一支的家族势力,在地方有一定影响力,甚至有可能就是嫡脉。

反观张仲景,出身在一个二百余口的小家族中,应该属于张氏的一个支脉罢了。也正因如此,刘表在世之时,张仲景才名声不显。原因很简单:他一无出身,二没有才名,所以很难在荆州扬名。

02、王粲举荐说

同样是章太炎先生,他在《张仲景事状考》一文中提出:张仲景之所以能担任长沙太守,离不开好友王仲宣的举荐。而这里提到的王仲宣,正是建安七子之首王粲。

据相关史料分析,长沙太守这个职位,曾经出现过两次空白期。一次是张怿和韩玄之间,另一次是韩玄和廖立之间。所以说,张仲景想要担任长沙太守,只能在这两段时期内。

张羡死后,其子张怿承袭长沙太守。而章太炎先生认为:张仲景是在张怿之后,才担任的长沙太守。而他的论据,则来自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的序言。

原文提到:张仲景与王粲是好友,他还为后者诊断过病症。按照两汉文人之间的交游情况,王粲举荐张仲景接替张怿的职位,是很有可能的。但仔细分析,这个说法又存在明显的漏洞。王粲能举荐张仲景,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他在当时需要有足够重的话语权。

依照当时的情况,王粲只可能向两个人举荐。一个是刘表,一个是曹操,此二人在这段时间内执掌过荆州。但无论哪个人执政,王粲的举荐行为都不可能成功。

其一,刘表执政期间,王粲不得重用。据《三国志·王粲传》记载:“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使归曹操。”

就连王粲自己,都不受刘表重视,更别提他举荐的张仲景了。也正因如此,当曹操南下时,王粲才会劝说刘琮归降。曹操得荆州,大喜,遂“辟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

其二,虽然王粲受曹操重视,可实际上,曹操就算下达任命给张仲景,等后者前去赴任之时,荆州的形势以及发生惊人逆转了。赤壁之战后,曹操已经失去对长沙四郡的掌控权,谈何再任命张仲景?

由此,可得出结论:张仲景担任长沙太守,不应当在韩玄之前,而是在他之后,同时也在廖立接任长沙太守之前。

03、攻克瘟疫说

既然确定了张仲景的在位时间,便很容易再推敲他的上位过程了。以笔者观点:张仲景担任长沙太守,极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名气与本事。按照当时的时间,孙刘联军击败曹操之后,刘备与孙权达成平分荆州的协议。刘备当时以左将军身份领荆州牧,并平了江南四郡。刘备既为新主,自然要拿着一些重要手段来施恩,以笼络民心。

此时的张仲景,应该也在刘备的治下。至于其中过程,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曹操败退时,南阳等地民心不稳,发生大规模人口迁徙行为。

根据《后汉书·刘焉传》的记载,益州牧刘焉手下的东州兵,便是南阳、三辅地区的百姓逃难而来。可见张仲景为躲避战乱,带领家族迁移到长沙等江南地区,是极有可能的。毕竟,这一片地方鲜少受到战乱影响。

另外一种可能,是慕名而来。刘备在荆州多年,积累了相当的人脉与威望。曹操来袭之时,刘备奔走当阳,期间有十万军民相随,张仲景也很有可能在其中。

当时的张仲景,因为长期与疫病做斗争,已经颇有心得了。他曾经在《伤寒论》自序中谈及:“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时居其七。”

正是因为疫病对于家族的巨大伤亡,让张仲景不得不下定决心,要攻克这种可怕的疾病。不仅如此,张仲景来到长沙以后,还开设医馆为百姓治病,此事见于《长沙市志》:“建安十三年,是年长沙瘟疫流行,太守张仲景医术,坐公堂为庶民义诊,活人甚众。”

张仲景此举,也说明他是历史上首个坐堂的医生,后来的医馆多以“堂”为名,便是受此影响。随着张仲景的不断积累,他对疫病的研究也愈发深刻,医术也因此变得更加高明。在活人无数后,张仲景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亮。

响亮到,连刘备都听说了张仲景。关于赤壁一战的结果,有一个说法认为:曹操的大军受到了瘟疫的影响。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十二月,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

同样是建安十三年(208年),瘟疫不仅席卷了长沙等江南地区,也间接影响了赤壁战局,曹操大军因此损失惨重。同样道理:难道只许曹军染上瘟疫,不许孙刘联军染上吗?

答案是否定的,从这场瘟疫的情况来看,它具有高爆发性与流传性广的特点。如此一来,便不难解释了。刘备的大军中,也有人染上瘟疫,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请出了张仲景。

后者圆满完成任务后,刘备大喜,直接委派张仲景为长沙太守。一方面,张仲景本人在长沙很受欢迎;而另一方面,也能凸显出刘备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抓住张仲景,也有利于他更好地掌管长沙郡。

3、张仲景为何不见于正史

就这样,经过刘备任命,张仲景成了名正言顺的长沙太守。换言之,此时的张仲景,已经算是蜀国官员了。按照这个逻辑,张仲景不见于史书记载,也是情有可原的。

首先,张仲景的政绩不出色。张仲景的拿手本领是治病救人,让他管理一个长沙郡,最好的结果便是无为而治。所以他的政绩,是平淡无奇的。按照陈寿治史的习惯,他倾向于政治史,而张仲景在位时间不长,又没有突出政绩,自然很容易被《三国志》所遗漏。

其次,蜀国史料匮乏。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

造成蜀国史料缺乏的原因,要么是蜀国不设立史官,要么是蜀国曾有史官,但史料遭到大规模损坏。这两种情况,都导致一些蜀国重臣的史料过多遗漏。

比如蜀国名臣王连廖化等人的传记,不过百余字而已;如柳隐、董阙等人,乃蜀国后期重臣,其生平记载更是少的可怜。

与他们相比,张仲景都不算正式的蜀国官员。因此他的事迹不见于史料,也就不难理解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嬴政和吕不韦关系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嬴异人能够活着回到秦国,还顺利成为秦王,吕不韦功不可没,以至于异人把吕不韦看得很重,还甘愿替他挡刀。此后嬴政和赵姬回到秦国后,这几人之间的故事便更加精彩了。可能吕不韦也没想到他们母子竟然还活着,嬴政和父亲异人之间自然是有隔阂,但他对吕不韦似乎非常信任。赵姬更不用说,她和吕不韦原本就有复杂的感情,但在

  • 武则天称帝的路上,一共杀了多少亲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能够当上女皇,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武则天心狠手辣,即便是面对自己的亲人,只要他挡住了自己的路,在武则天眼中也不会轻易放过他,死在武则天手上的她的亲人不在少数,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她的儿子之外,武则天还对哪些自己的亲人下过手呢?武则天称帝的这一路上,她究竟杀掉了多少个自己的亲人呢?下面就让小编

  • 嬴政老婆是冬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了解秦朝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秦始皇虽然儿子有很多,但关于他老婆的相关记载是一片空白,就连长子扶苏的亲生母亲是谁都不知道。那在《大秦赋》中,似乎是给嬴政安排了一位非常重要的女性,这个人就是陪伴他一起成长的冬儿。冬儿机智勇敢,当年在邯郸曾救下赵母和嬴政一命,当然按照这个剧情,嬴政很有可能会娶冬儿,不

  • 嬴异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观众看了《大秦赋》后,都被嬴异人所感动。面对国家和妻儿,嬴异人还是选择站在国事这边,但他也警告赵胜,如果敢杀他妻儿,日后秦军必定报复。此后,嬴异人用一首《云中君》打动了华阳夫人,这才让他被立为太子,成为秦王。不过历史上,嬴异人的名声并不大,主要也是因为他的儿子嬴政和他的爷爷秦昭襄王太过出名,嬴异

  • 魏延被封为县侯,为何诸葛亮只是乡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可以说也是有很多的官职的,其中有一个人称“武乡侯”,听上去就只是一个乡侯,而当时的官职有县侯、乡侯、亭侯、都乡侯、都亭侯五等,虽然诸葛亮并不低,但是魏延都能够被封为县侯,为何诸葛亮却只是一个乡侯,比魏延还要低一等级?这里魏延的县侯和诸葛亮的乡侯之间,到底谁的爵位更高呢?

  • 陈叔宝是昏君吗?陈叔宝到底是不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陈叔宝应该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的,小编是在电视剧上认识的,绝对这位皇帝还悠闲悠哉悠哉的,但是真正的了解这位皇帝之后发现他竟然是一位昏君,那么有人要问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个陈叔宝是昏君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看这个陈叔宝到底昏君在什么地方吧!陈叔宝真正来说算不上

  • 吕不韦的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吕不韦对于秦国来说也是一个功臣了,尤其对于嬴政来说,如果没有吕不韦,嬴异人或许不会当上秦王,自然也就没有嬴政什么事了,秦国王位继承人或许另有其人,而秦国能否统一也和君主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过吕不韦成了丞相之后,所作所为对于秦国或许有好处,但是对于嬴政来说却不是那么回事了,吕不韦最终被贬,自己也是选择了

  • 吕不韦是好人还是坏人,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吕不韦这个名字,大家也都听过很多遍,也是非常熟悉的了,关于吕不韦的事迹大家也都是很清楚的,但如何来评价这个人物,怎样给吕不韦下个定义,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吕不韦究竟算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呢,他所做的事情又该如何进行评价,他这个人又该怎样来评价呢?历史上的吕不韦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

  • 秦国王翦简介,王翦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秦国的王翦,王翦这个名字一看就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王翦在秦国平定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汉马功劳,所以还是非常的厉害的,最近很多人想知道王翦的生平,也想知道王翦是怎么死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王翦作为秦国杰出的军事统帅,最终得以善终。秦始皇遇上王翦,华夏一统;王翦遇上秦始皇,安

  • 李斯政治斗争经验丰富,为何最终却死在赵高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可以说是一个老江湖了,从进入秦国施展自己的抱负,到帮助嬴政统一天下,自己成为丞相,可以说在各种政治斗争中也是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然而李斯最终的结局却是死在了一个宦官赵高的手上,按理说李斯的政治斗争惊艳比赵高更丰富,权力也大于赵高,但是为什么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一个下场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