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名将南霁云是怎样的人

历史上的名将南霁云是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98 更新时间:2023/12/15 13:10:01

南霁云这个人物可能有很多看过梁羽生所写的《大唐游侠传》的人应该是很熟悉的,他是其中的主角之一,而南霁云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的,名字也就是南霁云,是唐朝唐玄宗和唐肃宗时期的一位名将,那你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南霁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南霁云为何被称为一代名将,他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英雄往往都会出现在一个动乱的年代里,只有这个世界实在没法讲理了,才会有英雄站出来和那些不讲理的人讲讲道理。而好的年景里往往出不了侠客,社会的制度还算平稳运行,犯不着侠去以武乱禁。而南霁云所处的时期正是社会矛盾激化,天下动荡的“安史之乱”。

1、乱世之中,家国动荡

皇帝惹出了乱子,扔下了担当和责任,跑去成都继续过自己荣华富贵的生活。太子倒是多少有些担当的勇气,却看着老爹留下的烂摊子一脸发愁。大臣们纷纷站队,盘算着自己的利益得失。各地的王爷们也都蠢蠢欲动,都等着摘取最后的胜利果实。

杨国忠的瞎指挥,让哥舒翰苦苦支撑半年的坚守化为泡影。在悲痛欲绝的无奈中执行后,哥舒翰一败涂地。安禄山的大军长驱直入,直取关中。京城已经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抵挡叛军的进攻。仓促上位的唐肃宗只能紧急从西域调拨军队回来。而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又埋下了另一场危机。

哥舒翰的战败已经让陇右地区的军事力量遭到了巨大的削弱,调遣李嗣业从西域回来,又让西域的兵马降低到一个极度虚弱的地步。直接导致了吐蕃趁机出兵蚕食大唐领土,切断了中原和西域的连接,自此西域的大唐军队成了被切断后路的孤军。甚至大唐五十年后才知道,在西域还有一群满头白发的老兵们,为大唐守护着最后的尊严。

而在中原战场上,有一座城,成了安史叛军的绞肉机,绊马石。有一支军队,最大满员时不足一万人,整整拖住了安史叛军几十万人两年时间。甚至战后统计的时候吓了统计人员一跳,这只守军居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连续的作战了400多次,斩杀了十二万多叛军。(非小说家杜撰,真实史实)

2、血战雎阳,生死与共

南霁云正是这支守军的指挥官张巡麾下的将领。张巡是个文官,但是唐代的官员不比两宋之后的文武分治,往往都是文武双全,不但要有非常高的文化功底,军事武功也都十分出色。远非两宋之后那些不知兵的腐儒酸儒可比。

南霁云是张巡手下最出彩的将领之一。出身农民家庭,人称“南八”。少年时,勤劳能干,喜爱学习,平时收工后总要习文练武,传说其会七十二路枪法,善骑马射箭,能左右开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

安史之乱爆发后,南霁云参加了张巡的部队,被张巡委以重任,跟随张巡一起讨伐叛军。安史叛军尹子奇率30万大军进攻雎阳,雎阳太守徐远向张巡求救。张巡、南霁云率兵向雎阳进发,攻破叛军层层防线,与雎阳守军会合。叛军大将尹子奇听闻,亲自披挂上阵,却被南霁云一箭射中左眼逃走。

虽然南霁云一箭射走了尹子奇,但是雎阳也只有几千人的守军,面对30万叛军依然杯水车薪。转眼,雎阳已经被叛军围困了小半年。张巡看着城中消瘦疲惫的将士们,眉头紧锁的注视着城外的敌军思索。

五月,正是麦熟时节。往年这个时候,雎阳的百姓早早的在官员的催促声中,欢天喜地的收割着成熟的麦子。而现在,大家只能默然的站在城头,眼睁睁看着城外的叛军收割着大家辛苦种下的麦子充作军粮。

突然,张巡大喝一声,集结士兵,擂鼓做出欲战之姿。惊得叛军纷纷丢下手里的麦子,慌乱间组成战阵准备迎战。此时张巡却停止擂鼓,吩咐将士们休息。于是叛军放松了警惕。趁此时机,南霁云奉命率大军冲出,直扑尹子奇大营,斩将夺旗,士气大振。

又过了两个月,城中守军只剩千余人,每个士兵每天只能分到一勺米,饿了只好吃树皮和纸。士兵们饿的连弓都拉不开了,很多士兵因饥饿而死去,活着的也都大多伤残且疲惫不堪。

张巡杀掉了自己的爱妾,徐远拿出了自己的仆童,煮熟了给士兵们吃。城中的老鼠麻雀,以及铠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来吃了。雎阳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但是这些热血男儿依然坚守着。

3、大唐豪侠——南霁云

眼看着雎阳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于是张巡派南霁云去外面求援。一来,张巡相信南霁云,知道他热血报国,不会投降叛军。二来,也只有南霁云的武力可以杀出30万人的包围。三来,张巡也未尝没有给这个生死与共的兄弟一条活路的想法。

当南霁云好不容易杀出30万大军的包围来到彭城许叔冀处时,许叔冀却怎么也不肯出兵相救,只给了几千匹布,打发南霁云。南霁云充斥着满腔的愤怒,立于马上大骂许叔冀,要与其一决生死,许叔冀不敢回复。(这许叔冀后来背叛大唐,投降叛军)

南霁云只能带着满腔悲愤回到了雎阳,他不明白为什么?家国都已经动荡成了这样,还有许叔冀这样的人丝毫不考虑让天下早归安定,百姓重得太平。

当张巡看到孤零零,再次血战杀回雎阳的南霁云时,也许会有和南霁云一样的疑惑,大唐还有忠贞烈士吗?此时的雎阳,真的到了弹尽,粮绝,援无望的死局。太守许远安抚着痛苦的伤兵,每一个士兵的离去,就如同这座坚固的堡垒上掉下一块支撑的砖头。死寂一般的雎阳城,坚固而又残破。

张巡,南霁云,默默无语的看着对方。两人的眼里都好像闪烁着最后一丝快要熄灭的火苗,仅凭这点微不足道的光明,就是这剩下千余守军的所有希望。南霁云率领最后的三十名精锐骑兵,再一次突围求援。顿时就有上万叛军包围阻挡过来,南霁云左右开弓,直杀的这上万叛军溃败下来。来到临淮求援的南霁云终于见到了御史大夫临淮节度使贺兰进明。

心急如焚的南霁云迫不及待的请求贺兰进明出兵救援,但是贺兰进明此时却嫉妒张巡和许远的声名威望,觉得自己此时出兵就是成就张巡、许远的名声。难道自己堂堂的御史大夫临淮节度使,在功劳簿上还要屈就于张巡、许远之下吗?于是贺兰进明说:“雎阳存亡的事实已成定局,现在出兵又有什么用呢?说不定此时雎阳已经被叛军攻破了,况且贸然出兵难免损伤。”

南霁云万万没想到,自己拼死血战突围两次,怎么求一点援兵,竟如此困难?于是南霁云着急的说道:“雎阳城此时或许还没有被叛军攻破,请大人速速派兵救援,如果雎阳城失守了,我就以死向大人您谢罪。”

贺兰进明又以出兵会被许叔冀偷袭(许叔冀已投降叛军)的理由搪塞,就是不愿出兵相救。但是贺兰进明却非常赏识南霁云的勇武,想留下南霁云收为己用。于是立刻大摆宴席,钟乐歌舞为南霁云接风洗尘。

台上的靡靡之音响起,贺兰进明与一众部将嬉笑连连。而南霁云此时心中五味杂陈,痛不欲生。他眼前看到的,心中想到的是那在残破的雎阳城中拼死坚守的张巡、许远、将士们。

南霁云此时心中悲愤,那每一声声的音乐,就好像万斤重锤,捶打在自己的胸口。这大好的热血男儿泪流满面,胸中无数的怨气直冲喉咙。情绪激昂的对贺兰进明说:“我南霁云来的时候,雎阳城内的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东西吃了。现在你摆出这么好的宴席,我即使想自己一个人吃,道义上也不忍心这样做,即使我南霁云吃的下去也咽不下去。”

说着,南霁云就抽出随身佩刀,砍断一个手指。“我没有完成张巡大人交代的求得援兵的任务,现在我留下一个手指以示信用,证明我确实来这里求援过了,我这就回去向张巡大人复命。”说完转身就走。满座都大惊,为之流泪。

突然,南霁云抽箭回头射向城中佛寺的宝塔,箭射进砖中,说:“我破灭叛贼回来,定要消灭贺兰进明,这支箭就是我誓言的标志!”

空手而回的南霁云顿觉羞愧难当,真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雎阳盼望着援军的将士们。好在回程时,在真源得到李贲赠送的上百马匹;在宁陵宿营时,城使廉坦感念雎阳守军忠义,派遣三千军队交于南霁云作为援军,这才让南霁云心中多少对雎阳有了一丝欣慰。于是火急火燎的南霁云加速进军,乘夜突围入城。叛军发觉,立刻加以阻挡,南霁云边战边进,士兵大多战死,三千援军到达睢阳的只剩下一千人。

正遇大雾,城中的张巡听到战斗的声音,立刻说:“这是南霁云他们的声音。”便打开城门,南霁云赶着从叛军手里抢夺的几百头牛入城,将士们看着南霁云艰难获取的援军和物资,都执手哭泣。叛军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对雎阳包围的更加紧密了。而此时的雎阳,能找的援军都找过了。不会再有任何一支援军,一石物资来救援了。

终于到了十月初九这一天城破了,雎阳城中的将士们都已经伤病疲惫到无法作战了。南霁云与张巡、许远一同被叛军俘虏,不是南霁云曾经没有能力离开,对于一个能两次杀出叛军包围的人来说,他是有离开的能力的。而此时的南霁云真的已经虚弱到没有能力离开了。

叛军主将尹子奇逼降张巡、许远不成,又想逼迫南霁云投降,南霁云回想种种,顿时默默无语,没有说话。每次读到这里,我都在想,此时的南霁云到底心里在沉思什么?是自己这一身的本事难道就此终结了吗?是从此投降叛军?还是假意投降,再找机会……至少也能干掉叛军主将尹子奇吧。

张巡顿时着急,难道这个生死与共的兄弟最后的最后却要屈膝服软,认贼作父了吗?于是大呼:“南八,大丈夫一死而已,不能向不义的人投降啊。”南霁云回头对张巡笑了笑说:“我原想要有所作为。您都说这话,我敢不死吗?”

有了南霁云此句,我可以肯定,南霁云心中是想的假意投降,再找机会……至少也要干掉叛军主将尹子奇。不然他也不会因为张巡的一番话,放弃心中所想的有所作为,笑着说不敢不死了。

每读到此,直叫人热血沸腾,豪气万丈。以致于梁羽生先生在《大唐游侠传》里,也不禁叫好一声:“敢笑荆轲非好汉,好呼南八是男儿”。

金庸先生有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南霁云带着满腔悲愤冲出重围,不惜啮指求援,却两次失望而归。睢阳虽破,睢阳城依旧立在每个人心中;南八虽亡,会有无数个南八站起来,中华民族热血男儿的精神,永远不会死去。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花木兰真实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有人说这个花木兰的故事,说到花木兰其实我们的感觉就是这个人很厉害,但是也有人说了,这个人似乎并不是真的,只是这个虚构的,那么这个花木兰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什么呢?花木兰真正的结局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一起来学习这位巾帼英雄的事迹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花木兰真实的历史,先得从花

  • 元朝大臣伯颜是如何灭宋的,伯颜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伯颜是元朝初年名臣,深受忽必烈重用,官至中书左丞相。1274年,伯颜奉命率军征伐南宋,最后将南宋攻灭。此后伯颜又多次出击平定各个诸王叛乱,立下大功。等忽必烈死后,伯颜拥立铁穆耳即位,他一生为元朝尽心尽力,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很高。不过真正了解伯颜的朋友并不多,今天就准备就此机会跟大家介绍下伯颜

  • 施瓦辛格父亲是纳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施瓦辛格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多少都会有些了解了,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其实施瓦辛格并不是一个美国人,实际上是奥地利人,日耳曼血统。施瓦辛格曾经托公司调差多自己父亲的过去,毕竟他父亲那个时代的欧洲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了解一下施瓦辛格的父亲,看看他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1990年7

  • 施瓦辛格健美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阿诺德·施瓦辛格,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出生于1947年7月30日,奥地利人,后成为美国演员、电影制片人、商人、作家、慈善家、活动家、政治家,曾是职业健美运动员和举重运动员。他曾2003年到2011年担任加州第38任州长。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施瓦辛格。施瓦辛格15岁开始举重。他在2

  • 李清照诗词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种“大丈夫”气概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次读李清照的作品,可能很多人会把李清照当成是一位男词人,这是因为她的作品往往会流露出一种“大丈夫”的气概。李清照虽然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但她的词作却不仅仅有婉约的一面,还有一定比例的男性化色彩,有时会跟随一种大气磅礴之势,令人暗自敬佩。那下面就准备和大家分析下李清照诗词

  • 班婕妤为什么是古代最完美的女人?有什么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汉成帝的后妃,很多人首先可能会想到的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两人,而除了她们之外,还有一位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古代历史上最完美的一位女性人物,她就是班婕妤。那么班婕妤在历史上究竟是做了什么样的事情,留下过什么样的事迹,以至于后人会给她这么高的评价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班

  • 林冲和武松性格的异同,林冲、武松、宋江人物对比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就算没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也一定听说过林冲、武松、宋江这几个名字,在国内他们几乎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小说中,林冲和武松都是铁铮铮的汉字,但实际上,他们之间的性格差异还是挺大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林冲和武松在性格上的异同。那今天,我们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有关林冲、武松以及宋江三人的性格特色,

  • 对陶渊明的看法和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小编这个陶渊明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陶渊明这样的人很值得学习,那么到底值得学的地方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来看一下,大家对陶渊明的看法和评价吧,看看陶渊明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吧,一起来学习学习下吧!“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不管是丘山还是尘网,衣食无忧和苦中作

  • 陶渊明生平简介和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陶渊明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人吧,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个人也非常给力的,很多人都非常喜爱这个人,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陶渊明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他的人生经历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陶渊明生平简介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字元亮,号&ldq

  • 同样是开国皇帝,为什么李渊是高祖赵匡胤是太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的开国皇帝有不少,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可以说都算是那个朝代最为有名的皇帝之一,而开国皇帝死后都有属于自己的庙号,但即便地位都是开国皇帝,庙号却各自不相同,李渊是唐高祖,而赵匡胤是宋太祖,那这高祖和太祖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他们会不一样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为什么李渊是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