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实的王重阳会武功吗

真实的王重阳会武功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4 更新时间:2023/12/14 21:56:29

金朝初年兴起了大教派,其中全真教是出现的最晚的,也是实力最强的,教团的一些古代人物化程度也都非常的高,在历史上留下来的著述、史料等等也都是最为丰富的,约占三派新道教史料的三分之二以上,足以提供相当清晰的全真教历史面目。

全真道创立者喆(1113—1170年),原名中孚,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陕西咸阳大魏村人,出生在一个“家业丰厚”、“以财雄乡里”的地主家庭,从小读书,修进士业,为京兆府学生员。

金代刘祖谦《重阳祖师仙迹记》称他“美须髯,目长于口,形质魁伟,任气而好侠”,是一个颇有豪气、才气的富家子弟,和出身于这种家庭的大部分人一样,王喆年轻时热衷于仕进,然生不逢时,世途多艰,青年时期,正值宋、金交兵,生灵涂炭。

当时一般抗金起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于南宋。但软弱腐朽的南宋朝廷很不争气,屡败于金,未几向金议和称臣,金在北方的统治渐趋稳固,开始设科举拉拢汉族士人。

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下诏开科取士,分设女真与汉人进士科,王喆也参加应试,他改名德威,字世雄,弃文习武,考中了武举。但仕途坎坷,直至47岁,只做过小吏,郁郁不得志。

正是:“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于是慨然入道。”

王喆是在金朝统治稳固后依附金廷而又被排挤出官场的一类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

他们和金女真贵族之间当然有很深的民族矛盾,心底里埋藏着亡国易服之辱,及对民族压迫的不满,但其阶级利益,与女真贵族终归有一致之处,因此他们也愿意为金廷服务。

但当仕途失意之时,他们便无法遣除内心的种种抑郁愤懑,而宗教,正是一条既能安慰精神创伤、又对封建社会有所裨益的出路,于是,他们中的一类人,如王喆,便走向宗教道路。

他自称于正隆四年(1159年)在甘河镇酒肆中遇异人授以真诀,有诗自述云:“四旬八上始遭逢,口诀传来便有功。”

遇奇人授以修炼口诀,完全是可能有的事,但从去王喆不远的金朝人金源璹、刘祖谦所撰的两篇传记看,王喆大概没有说明他所遇异人的姓名,只是提供了一个神秘的故事,叫人们去猜想。到王喆门下,便明确以他所遇异人为鼎鼎大名的吕洞宾

在王喆的《重阳全真集》中,也有师承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之说。这种说法,大概未必出于后人的伪托。

钟、吕、刘是当时社会上享有盛名的活神仙,内丹派的代表人物,自称得活神仙的真传,表明其渊源有自,正是王喆这样一个聪明的创教者应该采用的手段。从全真道的教义来看,也确属北宋钟吕系内丹派的继承和发展。

当然,王喆所遇,未必是吕洞宾,但很可能是钟吕系内丹的某一位传人。

甘河“遇仙”后,王喆假托疯病,弃家入终南山南时村修炼。

他掘地为隧,封高数尺,在四隅各栽海棠一株,以表“欲四海教风为一家”之志,居于穴中修炼,名为“活死人墓”,外则佯狂装疯,自号“王害风”。

与他同时出家入终南山修炼,而且师资渊源相同者,还有李凝阳、和德瑾二人。

王喆修炼三年后,自填其穴,迁居终南山刘蒋村北,结庵修炼。一直到大定七年(1167年),他只招来史处厚、严处常等不多几个徒弟,在附近没产生多大影响。

这年夏天,他忽然焚其所居茅庵,东出潼关,赴山东半岛传教。

王喆的出家修道与东行传教,与金廷的道教政策紧密相应。

早在皇统八年(1148年),金廷就曾召见太一教主萧抱珍,表示了对民间新兴道教的承认保护。大定七年(1167年),金廷召见大道教祖刘德仁,诏居中都天长观,赐“东岳先生”号,表现出对民间新道教的鼓励提倡。王喆正是在这个时候出关东行,开始创教传教的。

王喆到达山东后,在宁海一带活动,很快便赢得信众,收了七大弟子,后称“七真”。七真多出身于豪门富户,与王喆属同一阶层。

大定七年(1167年)七月,遇王喆于州之怡老亭酒席上,马从义见王喆颇有“仙风道骨”,问“何为道”?王喆答曰:“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

马奇其言,乃邀之于家,事以师礼。王喆于马家后园结庵而居,匾其居曰“全真”,是为全真立教之始。

王喆为诱化马从义入道,令锁庵斋居百日,每日只进一餐,示以丹功异能。

马从义妻孙不二反对丈夫从王喆学道,王喆为劝诱他们夫妇,每10日索1梨,切成若干块以寓意,分送马从义夫妇,自2块至55块,每送一次,皆作诗词歌颂附之,劝他们看破恩爱牵缠,出家学道,马从义夫妇亦对答唱和,如是多番劝诱,马从义才下决心弃家入道,取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

王喆命他写入道誓状焚化,跟着他乞食于街市,过云游道士的生活。

马钰之后,谭处端、丘处机、王处一、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六人也相继随王喆出家入道,全真门下,一时人才济济。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孔子真的提到过佛祖吗?和释迦牟尼谁先谁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和释迦牟尼,分别是儒家和佛教的创始人,而且他们两人生活的年代很可能也是差不多的,虽然没有办法确定具体的时期,但总体来说相差不远。而在《列子仲尼篇》当中,提到孔子说过“佛祖”两个字,但很多人知道的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是汉朝时期的事情了,难道说在孔子的时期就已经知道了佛教的存在吗

  • 李绅是怎么样的人,李绅为何会被定性为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1、官二代李绅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李绅出生于湖州的一个官宦世家。他的太爷爷李敬玄在女皇武则天时代曾任职中书令,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绝对的高级干部。他的爷爷李守一与父亲李晤都曾当过县令。县令虽然品阶不高,但也是一方“诸侯”啊!再说李晤任职的乌程、晋陵等地,

  • 汉武帝写罪己诏是真是假?是否在作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汉武帝晚年时期做了不少错事,尤其是听信小人的话,将太子逼到走投无路,皇后也因此而死,而知道真相的他下了轮台罪己诏,反思自己的错误,这一点一直都让很多人称赞,因为身为皇帝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但是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所谓汉武帝的这个轮台罪己诏的真假了,不仅如此

  • 曹操一生那么多儿子,为何对曹丕那么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的一生可以说是有非常多的儿子的,25个儿子,这个数量在古代也是相当多的了。然而尽管有这么多儿子,却没有出现什么争夺,曹操确立啦曹丕作为了继承人之后,可以说曹丕的位置就一直很稳,后来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又从汉献帝手中得到了皇位,究竟是曹丕有什么过人之处,还是曹操对曹丕另眼相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

  • 姜喜宝原型人物是谁,姜喜宝历史原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喜宝》是近期比较受关注的一部电影,剧情背景是放在了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女主角姜喜宝原本家境贫寒,连学费都快要支付不起。后来她认识了富家女勖聪慧,还结识了勖聪慧的父亲勖存姿。此后勖存姿对喜宝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感情,这也让喜宝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过原版小说的朋友一定对《喜宝》十分期待,很多人

  • 穰山之战赵云是如何脱险的,曹魏三大将为何拿不下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从《三国演义》中的事迹描述来看,赵云的确可以算是顶级武将之一。长坂坡之战,赵云七进七出,拼死救下刘禅,仅此一战成名。不过赵云的高光时刻可不止这一个。在穰山之战时,赵云曾一人面对许褚、于禁、李典三员大将的猛攻,最后他还能顺利脱险,颇有一些“三英战吕布”的味道。以一敌三,为什么还

  • 孙承宗是怎么死的,孙承宗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年,全国形势岌岌可危,能用的将才已然不多,而孙承宗便是其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将领。孙承宗忠诚爱国,文武双全,既是一位诗人、教育家又是出色的战略家。孙承宗曾帮助明朝收复失地四百余里,抵抗皇太极的进攻,立有诸多战功,但后来孙承宗却遭到崇祯帝的弃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准备为大家讲讲孙承宗的生平事迹

  • 张全义为什么能历任几朝重臣,张全义究竟有何能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张全义生于唐朝末年,他的家境一般,乃田农之家。后来张全义参与黄巢起义,期间立有不少功劳,因此得到重用,这也彻底改变了他此后的命运。张全义一生历经唐、梁、后唐三朝,在每个时期他都能担任重臣,可见张全义能力绝不一般。因为张全义地位的稳固,他的女婿李肃也得到了不少好处。乱世之中,能个各个君王面前如鱼得水实

  • 陆秀夫为什么不带着幼帝逃走,而是选择投海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喜欢宋朝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陆秀夫陌生。陆秀夫20岁和文天祥同登进士榜,后来陆秀夫为左丞相。只是南宋面对强大的元军,渐渐暴露出疲态,最后无力反击,随着元军南下,宋军节节败退,亡国似乎在所难免。此时陆秀夫决定以身殉国,他逼迫家人投海,自己也带着年仅8岁的宋末帝一起赴死。或许有人不理解陆秀夫为什么不带

  • 大业五贵指的是哪五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隋炀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在隋炀帝登基称帝的时候,手下有着5位深受信任和重用的臣子,他们就是帮助隋炀帝建功立业的人。由于他们都是大业年间的重臣,所以这五个人被称之为“大业五贵”。那么这五个人分别是谁呢?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苏威(542~6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