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杜环眼中的阿拉伯世界是怎样的?

杜环眼中的阿拉伯世界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726 更新时间:2023/12/16 4:53:26

公元762年,在繁华的广州港上,有着一艘来自大食的商船缓缓靠岸,紧接着在众多惊讶的商人眼中,从船上走下来一位中年人呢,之间这人身着西域服装,但是却长着一副汉人的脸。而此时这位中年人却是热泪盈眶的,根本不在乎周围的诧异眼光,只是低声说了一句:“我回来了”。这个人就是杜环,一位唐朝的旅行家,离开了家乡长达12年之久,而此时他终于是回家了。

杜环是谁?

杜环,京兆(今西安市)万年人,是当朝宰相杜佑(735~812年)的族子,辈分虽小,但比杜佑年长。同大多唐朝人一样,年轻的杜环充满着忠君报国的热血,于是他怀着“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想法,远离繁华的长安,前往遥远的西域,跟随安西都护府的都护高仙芝征伐各国。

而当时高仙芝率领的唐朝军队先在小勃律一战中击败吐蕃,而后又接连打败石国(西域一古国)和突骑施,一是名声大噪,因此这支唐朝军队在西域各国中,可谓是无敌的存在,所以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杜环在高仙芝麾下担任什么军职,但是有这样的家族背景和无敌的军队,杜环来到高仙芝麾下,自然是被照顾的对象,毕竟谁也不敢让这位少爷上前线打仗。

然而骄兵必败的道理又一次应验了,随意攻击各国敛财,让唐军大出风头的同时,也埋下了怛(音同达)逻斯失败的隐患,更为杜环被俘成为旅行家埋下伏笔。

怛逻斯战败,杜环被俘

仙芝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深入七百馀里,至恒罗斯城,与大食遇。相持五日,葛罗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六

唐玄宗天宝十年 (公元751年),唐朝安西都护府都护高仙芝率军讨伐石国 (今塔什干一带),石国立即向大食求援,随后大食军前往救援,于但逻斯 (塔拉兹)邀击唐军,战斗异常激烈。然而这时高仙芝的盟军——葛逻禄临阵倒戈,导致唐军战败。

对于此次战败的原因,首先要知道当时的大食可是西方新崛起,且不逊色与大唐的大国,无敌的唐军自然轻视对手,其次是唐朝将领高仙芝的为人狡诈,之前在灭石国的时候,他先约和,后突袭的作风实在让盟友和对手所不齿,因此突骑施才会叛变。

战败的高仙芝成功突围才免于被擒,但是万余名唐朝军人却被大食军俘去。而在被带到大食的木鹿城(今土库曼斯坦的马雷市)的战俘中,除了有大量唐朝的工匠、花匠,还有一位似乎不太会打仗的文人,他便是杜环。

从战俘到旅行家

年轻的杜环本想建功立业,奈何不幸成为大食的俘虏,幸运的是大食国并没有下令杀害这些战俘,而是予以优待和安置,让他们向大食传授先进的制造技术,比如在战俘中,有一些造纸的工匠,他们被押解到撒马尔罕,在那里开营店铺,从此纸进入了穆斯林世界。

可能是杜环的读书人身份,也可能是杜环是高级的战利品,大食的哈里发国王很欣赏他,因此在大食,杜环是作为座上宾而存在,于是在公元751年被俘后,他先被带至康国,再到阿拔斯王朝首都亚俱罗,后又跟随哈里发使团考察北非,先后在中亚、西亚、北非十余国游历和生存,而在这一路上,他默默记下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亲历亲为的生活阅读,都在回到广州后,真实地记入了《经行记》中,杜环的《经行记》里记载了很多关于当时阿拉伯世界,以及北非和红海沿岸等国的民俗、文化、地理与历史情况。这样的记录可以说在当时唐代所存的游记中是难得一见的,然而遗憾的是这本书已经丢失,但所幸的是,他族叔杜佑所撰写的《通典》中录有《经行记》的内容达1775个字。

《经行记》记载了什么内容

虽然是残存的《经行记》,但是价值极其珍贵,内容上客观地介绍了中亚、西亚等阿拉伯帝国以及北非等诸国的地理以及风土民情。

记录拔汗那国(今吉尔吉斯斯坦):“至西海,尽居土室,衣羊皮叠布,男子妇人皆著靴,妇人不饰铅粉,以青黛涂眼而已”。

记录师子国(斯里兰卡):“人尽胡貌”、“人皆儋耳布裹腰”。

记录拂棘国(东罗马帝国):“男子悉著素衣,妇皆服珠锦,妇饮酒,尚干饼,多工巧,善织络,或有俘在诸国,守死不改乡风。”

记录未禄国(中亚):“有打球节、秋千节,其俗礼天,不食白死肉及宿肉,以香油涂发。”

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无问贵贱,一日五时礼天。食肉作斋,以杀生为功德。系银带,佩银刀。断饮酒,禁音乐。——《通典—大食—引经行记》

当然对俘虏他的大食国,更是观察的最仔细,他先是感叹这个和大唐实力相当的国家物产富饶,甚至“四方辐辏,万货丰贱,锦秀珠贝,满于市肆。”然后又同情的记录下,当地的女子出门一定要遮住脸,无论贫富贵贱,一天还要做五次礼拜,并且禁止喝酒喝和音乐。

阿拉伯帝国的人民生活

呼罗珊,大概包括今伊朗东北部、阿富汗和土库曼斯坦等地区,是当时大食国的东方行省,也是杜环在大食居住时间最久的地方。

杜环首先看到一个叫末禄国的城垒异常坚固,城门是铁的,城里有盐池,可供军民食用。末禄城郊方圆几百里之外乃是一片沙漠。城市虽然被流沙包围,但却林木繁茂,村寨连延,人口稠密。这是由于城外有一条大河——阿姆河流过,由于当地的人们挖沟渠,引河水灌溉,因此末禄城周围的农田,土质肥沃,农产品丰富,盛产红桃、李子、葡萄等水果,还盛产萝卜、蔓菁、长脚大葱、芹菜、黄瓜、茴香、葫芦、甜瓜,尤其那里产的西瓜又甜又大,十几个人才能吃光一个。

当然与其他唐人相比,杜环对古阿拉伯的人民生活最为熟悉。他首先看到的阿拉伯男子喜欢系镶银的衣带,佩带嵌银的腰带。而且他们严格遵守着伊斯兰教的戒律,不饮酒作乐,而阿拉伯女子身材修长,穿着鲜艳整洁,仪态端庄,容貌秀丽,而与唐朝人最为不同的是,阿拉伯人执法从宽,丧葬仪式从俭。

阿拉伯帝国的宗教文化

杜环十分感叹阿拉伯人对宗教的信仰文化。阿拉伯人"一日五时礼天",是指穆斯林于一日之内于清晨、中午、下午(晡时)、黄昏、夜半这五个时间作祈祷,甚至阿拉伯人有一次可容下数万人同时做礼拜的大清真寺,尤其每星期五的聚礼会在大清真寺中进行,由大食王亲自领拜。那时,大食王会向前来聚礼的信众们做宣教演讲,而他演讲时,会劝导信众们要谨遵教法和戒律,不要作奸犯科,欺压良善。

当时的大食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大食王既是一国之君,又是一国最高的宗教领袖。因此,杜环是第一位将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及祈祷活动情形带回唐朝的人。

阿拉伯帝国的科技,尤其造纸术西传的真实情况

《经行记》中记载了不少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内容,比如:“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者,河东人乐环、吕礼。”唐朝的纺织、造纸等技术,由被俘士兵中的工匠传入了阿拉伯国家,而且樊淑、刘泚等唐人比杜环更早的生活在大食,而且这些人大多数从事种类较多的技术劳作,尤其从事造纸劳作的,也就是说唐代的造纸技术传入到阿拉伯。

尤其阿拉伯国家之一的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特产便是纸,兴用后,一度取代了埃及的草纸以及旧用皮纸,其都城撒马尔罕造纸业建立后,因为有技术熟练的唐朝工匠操作,所造纸张精良,销路扩大,甚至传至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显而易见,是唐朝文化对阿拉伯文化乃至全世界的重大贡献。

阿拉伯帝国的城市经济

杜环还看到了阿拉伯国家的城市经济发展。首先因为阿拉伯地区沙漠居多,所以城市多建在绿洲之中,加之阿拉伯世界当时已经成为了东西文化与贸易的中转站,因此大食的城市商业也极为发达,《经行记》载:“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辐辏,万货丰贱。”

另外对于交通工具而言,唐人喜欢用马车拉货,而阿拉伯人则惯用骆驼拉车,而这种骆驼体型小而精悍,一天走上百里路也不会疲劳。另外阿拉伯还有一种大鸵鸟,四尺多高,它的脚趾像骆驼蹄子,能骑到鸵鸟背上,至少可以走出五六里路,所以由于便利的交通工具,阿拉伯国家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与城之间贸易频繁。

回到广州港,这位旅行家踩着故乡的土地,不禁感叹:“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只是此时的大唐早已是物是人非,在他出征时还是顶峰,回来时却已位于安史之乱的末期,而他甚至不知道,他曾寄予梦想的安西都护府,此时却带领着少数城镇在与吐蕃和回鹘顽强抵抗,而作为盛唐的余音,他们注定难以持久。

结语

杜环作为唐朝军人,从战俘到旅行家的十余年,他见证了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以及盛唐的衰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战争虽然危害社会,但是客观上却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就杜环而言,游历阿拉伯帝国10余个国家,成为8世纪行程最远,且见识最广的旅行家,所写的《经行记》虽然残存,但是却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加了大家对阿拉伯帝国国家经济、科技、宗教等认知和了解,然而这位旅行家自己并不知道,自己从海上归家的行程,会在600年之后因七下西洋的郑和而名扬海外。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裕是三国谁的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裕不知道有多少人认识,他还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物的,他从这个平民出发,一路走到皇帝,所以是真的厉害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刘裕到底是这个三国时期谁的后人呢?一般人可不会达到这个高度的,所以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多的也不说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刘裕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

  • 戴高乐是怎么逃亡英国的?有多戏剧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戴高乐,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他在法国历史上享有着非常高的赞誉,即使戴高乐早就已经不再人世了,但是他的思想依然是深刻的影响着如今的法国人。由于戴高乐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进一步巩固了法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二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不仅因他发生改变,法国也从中赢得了良好声誉。另外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

  • 忽必烈有意招安文天祥,为何最后将他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文天祥是古代最知名的民族英雄之一,就算不了解历史的朋友,肯定也听说过文天祥的事迹。文天祥生于南宋末期,当时宋军被元军压制,文天祥在五坡岭被俘后,囚禁在大都三年。忽必烈因为欣赏文天祥,一直想将其招安,但文天祥宁死不屈,哪怕面对各种威逼利诱依然能够不失底线。忽必烈见这么多年过去,也没能打动文天祥,最后还

  • 苏联最早的连环杀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苏联成立的出去,当时苏联国内的局势是非常不稳定的,还是拥有者很多效忠沙皇的残余势力、反布尔什维克势力以及国际反对势力等等,多种势力在苏联国内连续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破坏活动,严重损害了苏联的社会治安环境。不过,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仍有一个罪犯脱颖而出,显得卓尔不群。这名罪犯名叫瓦西里·伊万诺维奇·

  • 李白的剑法是自学的吗?他有没有师父?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诗人了,作为很多人心目当中最厉害的诗人之一,李白最出名的自然也就是他的诗作了。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李白的剑法也是相当厉害的,而且在唐朝时期,李白的剑法可以名列天下第二位,这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了。那么,李白的剑法又是从哪里学的呢?李白的剑法为什么会有那么厉害,他有没有教他

  • 历史上的大魏有拓跋浚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都在看这个大魏相关的电视剧,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历史上的大魏这段历史还是很有故事的,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这个历史上的大魏吧,最近看到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个拓跋浚。如果有的话他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历史上是有拓跋浚这个人的,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

  • 为冈村宁次作“无罪”的中国辩护律师是谁?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1948年8月23日上午10点,位于上海塘沽路市的参政会大礼堂中正在举行着一场举世瞩目的庭审。被告人是前侵华战争期间,日军方面派遣到中国日军大奖冈村宁次。这是冈村宁次向中国签字头像后的第一次公审。根据法庭要求,为保证被告人权益,需要为冈村请一个辩护律师。作为头号战犯,其罪行昭昭,谁会为他进行辩护呢?

  • 夏侯惇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唯才是举的曹操为何对他这么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作为一个非常重视人才的人,他手下可以说是能人无数,而且他并不是特别在意对方的人品,只要才能能够为自己所用,曹操一概是优待的。然而却总有一些例外,比如夏侯惇,可以说夏侯惇打仗,基本上就没怎么赢过,这样一个在战场上不能帮助曹操夺取胜利的人,居然还能一直升官,何况曹操还是最在意对方的才能的人,他为何会

  • 晏子二桃杀三士,为何从古至今没人谴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二桃杀三士”这个历史典故,可能有不少人都听说过,春秋齐景公时期的上大夫晏子,也就是晏婴,曾经用两个桃子,杀掉了当时的三个大将,这其中自然是免不了用上一些计谋了。然而,晏子这样的做法,千百年来却似乎从来没有人说他做得不对,从而谴责他的做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此狠的计谋,只用

  • 马步芳有多残忍?马家军战斗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解放战争期间,有着这么一个军阀,以家族的实力为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便是马家军。马家军以马步芳兄弟为首的西北军阀对我红军第四方面军之西路军成夹击之势,造成我红军大部分部队被围困甚至伤亡惨重。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个令人恨之入骨的马家军。马步芳为己私欲残忍的屠杀同胞马步芳祖上就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