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荆轲刺秦时秦舞阳是真的害怕了吗?12岁就能当街杀人为何会害怕?

荆轲刺秦时秦舞阳是真的害怕了吗?12岁就能当街杀人为何会害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03 更新时间:2024/1/25 13:49:09

世人皆知荆轲刺秦,也一直都将荆轲看作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刺客,品德高尚的人。不过在荆轲刺秦中,还有一个看起来不是很重要的人物,那就是秦舞阳。据太子丹所说,秦舞阳在十二岁的时候就能够当街杀掉一个人,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做出来的,原本以为秦舞阳会是一个得力助手,可是没想到到了秦宫,秦舞阳居然被吓得连话都不会说了,这就很奇怪,他连杀人都敢,难道还会被秦始皇吓到吗?

1.秦舞阳简介

秦舞阳(公元前239年或之前-公元前227年或之后),亦作秦武阳,战国末期燕国武士,燕国贤将秦开之孙。

年少时就犯下杀人案,后被燕太子丹找到。后于公元前227年(此时岁数不详)随荆轲赴咸阳刺秦王,“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连忙解释,“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后来事败,荆轲被杀,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交代秦舞阳的下场。

《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由此说明秦舞阳是个勇士,但后面其行为表明他只有对比他弱的人的欺负,而没有作为强者真正的勇敢,所以他又不能算作是勇者。“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通过这个史料我们知道了,秦舞阳不是普通人,他爷爷是燕国的将军,准确的来说他是官三代。

小说《燕丹子》里对秦舞阳的面白进行了另一番解说谋士田光对燕太子丹说的一段话:“然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舞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荆轲,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但这并非正史。

2.秦舞阳是个怎样的人

据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的记述,秦舞阳是燕国的勇士,年仅十二岁就曾经杀过人,他眼神凶狠,人们都不敢与之对视。另外,根据《匈奴列传》载:"燕有贤将秦开……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可见,秦舞阳其实是出身将门。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东出的秦军势如破竹地攻破了韩国、赵国,开始向燕国逼近。面对即将到来的威胁,燕太子丹选择了孤注一掷,试图采用刺杀秦王的办法阻挡秦军的前进,为诸侯的抵抗提供喘息之机。在侠士田光的推荐下,太子丹厚待荆轲,让他前去刺杀秦王,临行前,荆轲还准备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以此放松秦王的警惕。

为了防止荆轲势单力孤,太子丹专门安排了秦舞阳作为助手,上文已经说到,此人出身名门、年幼杀人,可谓忠实勇猛。

不料,到了秦王的面前,荆轲面不改色,秦舞阳却"色变振恐",也就是不但神色大变,还身体发抖,感到惊恐。大殿里的臣子看到秦舞阳的反常举动,都感到十分奇怪,好在荆轲及时圆场道:"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

之后的篇幅里,司马迁都围绕着秦王和荆轲的追逐展开描写,秦舞阳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直到最终荆轲被杀,秦舞阳到底遭遇了什么都没被提起。一般的理解认为,当时的秦舞阳因为过于害怕而不敢上前,明明身为助手却毫无作为。因此,后人在惋惜荆轲刺秦的失败时,往往会再责怪一句秦舞阳是"猪队友"。

3.秦舞阳为何会害怕

笔者认为,秦舞阳或许并非是不敢上前帮忙,而是还没来得及帮忙就被抓住了。当时,秦王坐在主座,与大臣们离得都不近,而荆轲是因为要献上首级、地图才得以上前接近。等到荆轲掏出匕首,秦舞阳还在大殿之下,恐怕还没等到冲上前去就已经被大臣和武士们抓住或格杀了,所以当然也就没办法帮到荆轲。

抛开秦舞阳当时遭遇了什么,似乎所有人都认定秦舞阳是个表面,实际上欺软怕硬,看到比自己更加霸气的秦王就吓得不敢出声的胆小鬼。

但如果打开一本名叫《燕丹子》的传记,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历史。在这本约成书于战国至东汉的传记中,知名侠客田光在为太子丹推荐刺秦勇士时曾表示"然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舞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荆轲,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也就是说,当时太子丹的门客当中,夏扶"血勇",一生气就会脸色发红;宋意"脉勇"一旦发怒,就会脸色铁青;秦舞阳"骨勇"一旦生气,就会面色发白。唯有荆轲是"神勇",不管如何发怒都不会表现在脸上。我们今天说一个人被吓到,会说他面无血色、脸色煞白,但按照《燕丹子》的说法,这正是秦舞阳气愤的表现。

如果相信秦舞阳的发抖和面色苍白都是发怒所至,我们可以理解为他是因对秦王嬴政威胁自己的家园而怒不可遏,因此没能控制神色。

要是如此解释,或许秦舞阳多年以来受到人们的非议是没那么公正的。当然,因为《燕丹子》并非正史,我们也不能完全信任它的说法,只能说在史书有限的记载下,秦舞阳的形象并不完整。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陈胡公满为什么而得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陈胡公不知道认识不认识,还是非常非常给力的,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不认识这个陈胡公,其实不要急,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介绍,看看这个陈胡公满为什么而得名吧,看看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吧!陈胡公简介陈胡公,亦称胡公满、虞胡公,妫姓,有虞氏,名满,字少汤,舜帝之后,陶正遏父之子,周朝诸侯国陈国第一任君主。周武王灭

  • 戈林到底有什么能力?为何会被指定为希特勒的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戈林,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了,二战时期纳粹德国一位非常重要的高层。在二战时期,可以说戈林是最“招黑”的德军将领了,而且没有之一。人们将戈林视为大腹便便、言语粗鲁、大大咧咧、憨头呆脑,靠着一路钻营起家的投机分子。包括戈林的职业生涯,也成了大伙找乐子的热点:愚蠢自大,

  • 明代画家陈洪绶有哪些成就?陈洪绶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陈洪绶是明朝著名画家、诗人,代表作有《九歌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陈洪绶生于官宦世家,但从他父亲这一辈开始家道中落,不过陈洪绶从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绘画天赋,他四岁就能在墙上画出一幅八、九尺高的武圣关公像,家人看了惊叹不已。不过天才往往有着极度偏执的一面,陈洪绶性格同样如此,今天就准备跟大

  • 波兰国父毕苏斯基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希特勒和斯大林都畏惧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约瑟夫·毕苏斯基,说起这个名字,估计很多朋友们都不是很熟悉,但是也就是这么一个人却让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苏联领袖斯大林都畏惧三分。作为波兰的国父,毕苏斯基是一个心思极为缜密,头似钢铁的波兰好汉,他是波兰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以及政治家。他在波兰复活之后周旋于各国之间,却从不让步。在他的带领下,波兰的工业

  • 凯撒的政治手段有多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公元前60年,凯撒利用前三巨头同盟,突然间脱胎换骨成为了罗马共和国晚期最有权势的阶层。但是6年之后,他的嫁给盟友庞贝的女儿尤丽娅难产而死,从此以后凯撒与庞培之间的关系便断了。次年,随着科拉苏远征帕提亚战死的消息传来,前三巨头同盟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了。整个罗马也因此陷入了新一轮政治动荡。各方势力互相角

  • 古代陈俊活443岁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长寿可以说一直都是很多人的愿望,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多活,而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也有很多 长寿的人,比如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但是这毕竟是个神话,是真是假完全没有定论。很多人相信史书,而在史书的记载中,真的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活了443岁,一直从唐朝时期活到了元朝,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1.

  • 柳如是被谁逼死的?柳如是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了解一些有关柳如是的故事。柳如是是明末清初才女,“秦淮八艳”之一,后来嫁给才子钱谦益为侧室。柳如是和钱谦益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不少影视剧和小说都有讲述他们之间的趣事。柳如是一直抱有很深的家国情怀和政治理想,她有很多著名作品流传于世,但柳如是的结

  • 李忱是如何登上皇位的?李忱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16位皇帝,在为一共13年。可能了解李忱的朋友不多,他的登基之路比较特殊,一般皇位都是传给儿子,没有儿子的话会选择孙子或者侄子,但李忱是以皇太叔的身为继位,实属少见。那唐武宗为什么要把李忱立为接班人呢?这背后的原因一两句还解释不清楚。那这次我们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李忱这个人物,感兴趣

  • 商细蕊身世是怎样的,商菊贞和姜荣寿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商细蕊和姜荣寿似乎有什么过节,对待前辈,商细蕊也是一点不客气。其实姜荣寿和商细蕊的父亲是同门师兄弟,就辈分来说,姜荣寿还是商细蕊的师叔。只是商细蕊并不喜欢他,难道商家的没落和姜荣寿有关吗?商细蕊很少向别人提起自己的身世,他为什么会来北平唱戏,成为一代京剧名角,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呢?剧版和原著还是

  • 日本人最怕的抗日名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国军民与日军抗战8年,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优秀将领,这些抗日名将中每一个都能让日本人伤透了脑筋。1945年二战战败后,日本军方曾承认,在亚洲战场上,让他们最为头疼和害怕的中国抗日将领分别是:1.朱德元帅朱德,共和国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国民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军衔和抗日战争胜利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