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要离是战国的著名刺客,司马迁为何不把他写入刺客列传?

要离是战国的著名刺客,司马迁为何不把他写入刺客列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57 更新时间:2023/12/21 19:05:40

司马迁在《史记》当中,专门写了一个《刺客列传》,记载了四位有名的刺客,专诸,聂政豫让,荆轲,虽然说荆轲的名气最大,但是另外三位在当时也都是非常有名的。不过在他们之外,还有一位著名的刺客要离,他虽然长得很丑也很矮小,但是为人却有万人之勇,刺杀庆忌最终也成功了。但是为什么司马迁没有把他列入刺客列传当中呢?

1.要离简介

要离[yāolí](?—前513年),春秋时期吴国人,生活在吴王阖闾时期。其父为职业刺客,要离为屠夫,后由于成功刺杀庆忌,为春秋时期著名刺客。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余,腰围一束,形容丑陋,有万人之勇,是当时有名的击剑能手。足智多谋,以捕鱼为业,家住无锡鸿山山北。今无锡鸿山东有要潭河,西南角有要家墩,是要离捕鱼、晒网的地方。

要离生平事迹主要记载于《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据《吴越春秋》所载,吴王阖闾在即位后第二年(前513年)派遣要离刺杀庆忌。

在吴国历史上,吴王阖闾时代是吴国最兴盛时期。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吴王阖闾成功篡位。吴王僚之子庆忌为报杀父之仇,筹集兵力,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以备攻打吴国,夺取父亲的王位。当时,不管是吴王阖闾政权的稳定还是百姓和平生活都受到严重威胁。为此,要离用苦肉计成功刺杀了庆忌。要离回国后,吴王阖闾亲自迎接,并且要重重赏赐要离。

要离不愿接受封赏,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吴国的百姓生活安宁,免受战乱之苦。”说完,要离拔剑自刎。要离刺杀庆忌是春秋时期的一件重大事件,庆忌的离世不但消除了吴国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而且使当时百姓避免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要离刺杀庆忌顺应了当时政治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对于推动春秋时期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2.有关要离的记载

有关要离的记载最早是《吕氏春秋》:“要离可谓不为赏动矣。故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故不以贵富而亡其辱。”至于要离其人及其“义”和“廉”到底如何,文中没有讲明,我们也不得而知。

其次是西汉末年古经文学家刘向编纂的《战国策-魏策四》“唐睢不辱使命”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这里出现了“要离刺庆忌”的记载。

其三是东汉时期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第四卷《阖闾内传》中,完整地叙述了“要离刺庆忌”的故事。这是“要离刺庆忌”故事的基本定型,之后的有关说辞皆以此为本。

有人认为“要离刺庆忌”是战国时流布在民间的传说。据《左传》记载,庆忌死于吴王夫差二十一年(前475年),从时间上说是不可能的,这个事件根本就不存在。况且《吴越春秋》记载的铺张渲染,几类小说家言,很不可信。

但从《吕氏春秋》和《战国策》的记载看,历史上还是有要离其人的,而且早在战国时期要离就与专诸、聂政并列为三大“布衣刺客”之一,民间也有了“要离刺庆忌”的传说。至少司马迁编著《史记》的时候,应该是知道“要离刺庆忌”的故事的。《史记》在编写中对民间传说是不吝吸收的,相信专诸刺王僚、聂政刺侠累、荆轲刺秦王也有很多传说的成分,那为什么司马迁将专诸、聂政写入其中,而单单放弃了“要离刺庆忌”呢?

3.为什么司马迁没有记录要离

我想还是应该从“要离刺庆忌”事件本身来寻找一下答案。

如果认为《吴越春秋》中的记载是文学性的,文学的加工一般是在历史的“主干之外”“添枝加叶”,那我们就将《吴越春秋》中“要离刺庆忌”的主干剥离出来。

《吴越春秋》中记载的“要离刺庆忌”的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阖闾刺杀吴王僚后,担心前太子庆忌带兵回吴国争夺王位,想派人刺杀庆忌。伍子胥便向阖闾推荐了身材瘦弱矮小的要离。要离主动向阖闾献上了“苦肉计”,让阖闾砍断自己的右手,待他投奔在卫国的庆忌后,阖闾又将要离的妻子儿女在街市上烧杀。要离因此取得了庆忌的信任,协助庆忌在卫国练兵准备伐吴。三个月后,要离在随庆忌伐吴的船上,趁机刺杀了庆忌。庆忌临死时放走了要离,要离因内心惭愧在回吴途中自杀。

《刺客列传》中刺客的行刺过程都是惊心动魄、鲜血淋淋的,为了达到目的,刺客毫不怜惜自己的身体,豫让为行刺赵襄子“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荆轲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也送上“投名状”——秦国叛将樊于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但在谋刺过程中使用“苦肉计”的,要离要算第一人了。如果这“苦肉计”只用在自己的身上也就罢了,要离却以妻子甚至儿女为代价,这就丧失了基本的人性。战国初期的吴起“杀妻求将”已经为人所不齿,要离竟连自己的儿女都牺牲,可见这个人的狠毒和冷血。

专诸刺杀王僚和聂政刺杀侠累,都是在侍奉自己的母亲终老之后,《刺客列传》中五人的刺杀动机都没有离开“知恩图报”这个基本的道德范畴,而尽孝本身就是一种“知恩图报”,而且是“知恩图报”的道德制高点。父亲对儿女的关系,是一种“天伦”之序,也是一种契约关系,是人类的基本价值之一,同样是信用的道德制高点。要离在没有任何缘由的情况下,将妻子儿女交给阖闾虐杀的行为,丧失了人伦底线,也撕毁了父子之间的契约,与司马迁以孔子“仁”为核心的基本价值判断是完全相背离。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自己的名声非常重视,出名的欲望比较强烈。要离就是一个为博取名声不择手段的人。伍子胥没有给要离什么恩惠,至少记载里没有。阖闾也没有给要离什么恩惠,反而不太信任他。在这种情况下,要离主动要求刺杀庆忌的动机是什么呢?只有两点,一是觉得阖闾瞧不起他,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二是因为他出名的欲望过于强烈。《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四回“囊瓦惧谤诛无极,要离贪名刺庆忌”,指出了“要离刺庆忌”动机是因为“贪名”,这再准确不过了。要离正是贪图名声,而不惜将自己的至亲骨肉以最为惨烈的方式毁灭掉了,这只能说明要离的极端自私与狭隘。

《吴越春秋》中有关“要离刺庆忌”的情节再怎么虚构,只要要离将自己的妻子儿女主动交由阖闾烧杀这一点是真实的,就说明要离是丧尽天良的禽兽之人,而司马迁是不会给这种人树碑立传的。

这或许就是司马迁没有将“要离刺庆忌”写进《刺客列传》的原因吧。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方腊是明教的第几代教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教出现最多的地方,恐怕还是《倚天屠龙记》了,张无忌在书中是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但其实历史上也是真的有一个明教的。历史上的明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还是比较久远的,但是任何一个宗教传入中国,其实都是会进行一些本土化的变化的。据说,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中,方腊其实就是明教的一任教主,那么方腊是第几任教主,他又是

  • 韩非子深知帝王术,为什么还会被李斯陷害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不可多得的人才,就连秦始皇嬴政都十分欣赏他的才能。韩非子被称为是最懂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人,虽然他不是帝王,但深知帝王之术,从他的作品中就能看出,韩非子已将辩证法和朴素唯物主义运用至炉火纯青。不过韩非子既然懂得帝王的想法,但最后还是被自己的同窗李斯给陷害,晚年死在了狱中。哪怕是像韩非子这

  • 杨修的一人一口酥到底对不对?曹操的本意究竟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一直流传有很多说明杨修很聪明的故事,比如把曹操写的一合酥,拆分成一人一口酥,让所有人都把酥给分着吃了。这件事情虽然是杨修的聪明,但是曹操的脸上却未必挂得住,杨修此举看起来是显示了自己的聪明,但是他的这种聪明真的是正确的吗?曹操的本意究竟是什么,他真的是想要让一人一口吗?杨修猜的到底对不对呢?1.一合

  • 溥仪去看老太监结果被喊万岁爷,他是怎么回应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灭亡之后,都会有很多仍旧怀念那个时代的人,他们或多或少都保留着过去的影子。比如清朝灭亡之后,其实还是有很多曾经在皇宫里,或者在王府里工作过的人们,还是很怀念自己的过去的。溥仪在退位之后,曾经去看望过一个老太监,而这个老太监见到溥仪之后直接叫他万岁爷,这时候的溥仪是如何回应的呢?1

  • 前蜀皇帝王衍怎么死的?后人如何评价王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王衍19岁即位称帝,但他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却是“荒淫无道”四个大字。其实王衍有一定的学识和才华,只不过他没把这些用在对的地方,使得前蜀走向灭亡。可能很多朋友并不了解王衍是个怎样的皇帝,前蜀为何会毁在他的手上,那这次就准备给大家介绍下王衍,看看他的为人以及生平到底是怎样的。历史上

  • 瓜尔佳·荣禄能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有看到一个人他是溥仪的外公,叫做“瓜尔佳·荣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人没怎么听说过啊?厉害不厉害呢?其实当然是厉害的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瓜尔佳·荣禄能力怎么样吧,我们要怎么评价瓜尔佳·荣禄这个人呢?下面一起看看!荣禄和慈禧太后那些花边新闻就不说了,谈谈我对荣禄这

  • 历史上高力士是怎么样的人?高力士和李白有什么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长安十二时辰》中,骠骑大将军郭利仕的原型,就是唐朝著名宦官高力士。高力士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一生对李隆基十分忠心,很多人好奇宦官为什么能被封将军,这就跟唐朝官制有关了。高力士一生也非常不容易,他曾被武则天赏识,后来帮助李隆基平定韦后还有太平公主,从此得到重用。据说高力

  • 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这个杨再兴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话说他是杨铁心的父亲,那么有的人问了,那这个杨再兴是不是杨家将的后代呢?如果是的又是那位杨家将的后代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看看!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杨再兴不是杨铁心的父亲,而是杨铁心的曾祖。但是在正史中杨再兴是存在的,而杨铁心不一定存在,因为

  • 高仙芝是个怎样的人?高仙芝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高仙芝是唐朝名将,他曾击败吐蕃、攻灭石国,一生战功显赫。值得一提的是,高仙芝是高句丽人,从小跟随父亲入唐,20岁便被封将军。不过高仙芝最后是被诬陷导致被杀,下场令人唏嘘。安史之乱爆发后,高仙芝被予以副统帅之职,率军讨伐安禄山,但前线战事受阻,只能退守潼关,期间不幸遭到小人陷害。高仙芝的结局令人遗憾,

  • 赵匡胤的心腹为何装哑巴?临死之前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能够被称为心腹的,都是当时非常能够审时度势,而且能够为主人办很多事情的人,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有心腹,宋太祖赵匡胤的心腹,就是一个叫做杨信的人。不过,杨信在当心腹的时候却一直都是个哑巴,可是直到他最后临死之前才终于开口说话,原来他这些年一直都是一个假的哑巴,都是装出来的,这是为什么?杨信为什么要装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