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正的王重阳是一个怎样的人,揭秘王重阳和全真七子的故事

历史上真正的王重阳是一个怎样的人,揭秘王重阳和全真七子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43 更新时间:2024/1/17 3:10:11

多数朋友对于王重阳的认识,恐怕都是通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在《射雕英雄传》中,王重阳通过华山论剑,获得天下五绝之首“中神通”的称号,也证明自己是武林中最厉害的人。那历史上真正的王重阳,又是个怎样的人呢?王重阳生于北宋末年的一个富足家庭,他出生不久便经历了北宋的灭亡,这件事也是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此后王重阳立志要拯救民族危机,此后创立全真教,并将这个教派带领至很高的高度。

1、横空出世的全真道祖师

王重阳(1112--1170),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来修道,改单名为喆,字知名,道号“重阳子”。王重阳是陕西咸阳人,其家族是当地的巨富豪门。王重阳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聪明过人,慷慨好义,是远近闻名的富家子弟。

时值北宋末年,经过“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天下大乱,又恰逢饥荒,遍地饿。

一次,饥饿的暴民趁乱打劫,王重阳家被洗劫一空。闻讯赶来的官兵捕获了闹事的暴民,将要依法处置。王重阳不同意,说:“乡人饿荒,拾路所得,吾不忍置之死地。”当即释放了这些乡民,王重阳的德行令人十分佩服。

据元李道谦《七真年谱》记载,王重阳幼好读书,“自稚不群,既长,美须眉,躯干雄伟,志倜傥,不拘小节”。可见王重阳年轻时就是一位高大英俊的翩翩公子。王重阳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喜好弓马,勤练武功,是一位名不虚传的武林高手。

金朝天眷初年(1138),王重阳参加了金朝举办的武举进士考试,并且一举金榜题名。王重阳非常高兴,给自己改名世雄,字德威,希望从此大展宏图,扬名立万。不料仕途险恶,金朝政府只给他安排了一个小小的官职。王重阳当上了一名征收酒税的小吏,整天昏昏乎乎地混日子。王重阳对官场处境大失所望,逐渐心灰意冷。他愤然辞职,隐逸山野,开始了苦闷彷徨,借酒消愁的生活。

2、幡然醒悟的殉道者

俗话说得好:是金子终会发光的。任侠重义、豪气凌云的王重阳遭遇了家国巨变,经历了天下兴亡的痛苦探索。他一直在努力学习思考,渴求救世济民的真理,他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

金正隆四年(1159),王重阳已经48岁。一天,他慨然自叹曰:“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而不动心。予碌碌如此,不亦愚乎?”从此,他决意任性而为,再也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亲戚朋友都嫌弃他,说他得了精神病,是个疯子,叫他“害疯来”。王重阳听后大笑,于是便自称“王害疯”。王重阳经常离家出游,苦寻人间正道。这年六月,王重阳酩酊大醉,卧倒在甘河镇。

传说,当天他在睡梦中,遇见了仙人吕洞宾,得到神仙的面授心传,修炼修真口诀。这次传奇经历,彻底改变了王重阳,他感觉自己已经脱胎换骨,这也正是他悟道的开始。

正隆五年(1160)中秋,王重阳再次遇见了仙人吕洞宾。师父传授他五篇道家秘籍,并且叮嘱他“速去东海,投谭捉马”。一心修道的王重阳更加痴迷,他毅然捐弃妻室,飘然而去。他一路要饭,来到终南山,在南时村修筑庵观,给自己挖了一个墓穴,自称为“活死人墓”。又号“行菆”,也就是活动的棺材,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灵位。王重阳居住在坟墓中,潜心修道,静观坐禅。大定三年(1163)秋天,王重阳终于功成丹圆。于是他毁掉活死人墓,迁居到刘蒋村。

王重阳曾经写诗,叙述自己得道后的心境:“地肺重阳子,呼为王害疯。来时长日月,去后任西东。作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一灵真性在,不与众心同。”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按照师父对自己的示,决定前往山东传道。从此,他与“全真七子”的师徒缘分拉开了序幕。

3、王重阳点化全真七子

王重阳独自一人,一路携罐乞食,来到了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一天,王重阳在儒者范明叔家里,遇见了号称本州首富的马宜甫。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马宜甫前几天刚好梦见过一只仙鹤从自家花园地里涌出,见到王重阳的仙风道骨头,不禁为之折服。于是,他在梦中仙鹤飞起的地方,为王重阳建了一幢庵堂,命名为“全真”,这也是全真道得名的由来。

王重阳住进“全真”庵,意欲收马宜甫为徒,并且邀约他和自己一起入道西游。

马宜甫家资巨万,其妻孙氏美貌贤淑,还有三个聪明伶俐的儿子,真可谓是荣华富贵、春风得意的人生赢家。马宜甫对入道犹豫不决,妻子孙氏更是反对,特别厌恶王重阳的说教。

于是,王重阳决定留居马家,他五日一食,百日不出,用自己的修为,潜移默化地去教导马氏夫妇。

一天,王重阳馈赠马宜甫和孙氏梨子和芋栗,暗示他们夫妻两人即便再恩爱,终归也要分离。他还经常写诗、歌咏,与马宜甫相互酬唱。在王重阳的不懈努力下,马氏夫妇终于悟道,马宜甫改衣冠,对王重阳执弟子之礼。王重阳为马宜甫改名马钰,字玄宝,号丹阳子。这就是“全真七子”之首的马丹阳,他的妻子就是“全真七子”中的清净散人孙不二。

宁海首富马宜甫的入道消息轰动一时,前来拜王重阳为师的信徒络绎不绝。一个叫谭玉的人,恳求王重阳收他为徒。王重阳见他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拒绝了他的请求。谭玉就赖着不走,当晚就留宿在“全真”庵中。第二天,谭玉的病竟然不治自愈了。王重阳于是收他为徒,为他改名谭处端,号长真子。到此时,王重阳才突然间明白了师父吕洞宾叮嘱自己“速去东海,投谭捉马”的含义。

“全真七子”即王重阳的七位嫡传弟子。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他们的拜师过程各有传奇,其中虽有传说、虚妄的成分,但他们都抛弃了世间的繁华,一心向道,成为发扬广大全真教派的中坚力量。

4、全真教为何能成为道教主流

道教发展到金元时期,面临着变故革新的时代要求。

当时,道教外有儒家、佛教的挤压竞争,内有各种流派的纷繁复杂。王重阳应运而生,提出了“全真”的道家理念。他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修行方法以修炼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

王重阳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只有除情去欲,明心见性,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他还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观,严守戒律,利人。对犯戒道士必须严厉惩罚,从跪香、逐出师门直至处死。全真道如一股清风给面临困境的道教带来了新气象,得到了教众的拥护,并且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大定十年(1170),王重阳病逝于河南开封。临死前,弟子们集于病榻前。王重阳给弟子交待了后事,他看见丘处机就说:“此子异日地位非常,必大开教门者也。”王重阳于是手书诗歌一首,书毕,奄然而逝,终年58岁。此后,以马丹阳为首的“全真七子”继承师父的遗志,继续四处传道。

1219年,丘处机远赴西域,朝见成吉思汗,大得赏识。成吉思汗赐给他金虎牌、玺书,号为神仙,命他掌管天下道教。丘处机回到燕京后,入驻长春观(今北京白云观),开坛说戒。他先后建立了八个教会,命令弟子大力传教,使全真道组织发展到了极盛。

后来,道教的南宗与全真道(北宗)合并,共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下设北七真(即全真七子)、南七真(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彭耜)。南北宗合并后仍称全真道,成为封建社会后期道教的主要宗派之一,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思想。

【作者简介】刘永,四川绵阳人,现为公务员,爱好文史写作,时有诗文发表于报刊,有《文同评传》等书籍出版。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叔为什么把自己存到十一仓,三叔在十一仓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重启之极海听雷》的剧情和小说还是非常不一样的,吴邪此次冒险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三叔。后来吴邪发现三叔留下的录音和照片,说明三叔并没有死,但三叔为什么不出来见吴邪呢?还有三叔把自己存到十一仓是什么意义?这都让人好奇。而小说并没有解答这一系列问题,所以还是非常期待剧版剧情会如何发展,相信会更加合理一

  • 宇文孝伯怎么死的,宇文孝伯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如果这个人还在世,杨坚根本不可能篡位成功,建立隋朝。这个人就是北周重臣,宇文孝伯。宇文孝伯和武帝宇文邕在同一天出生,宇文泰是把宇文孝伯放在自己家抚养,等宇文邕继位后,宇文孝伯成了他最信任的官员,如果有什么事无法下决定,都会找宇文孝伯与他商讨。可以说宇文孝伯在朝内的地位无人能够替代,不过宇文赟

  • 曹髦当真堪比曹操?为何最终却被司马昭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正是出自曹髦之口。自从司马懿篡夺了曹魏政权之后,司马家族在曹魏的地位,基本上已经是最高统治者了,名义上曹家还是皇帝,但是已经没有什么实权,形同傀儡。但曹髦此人,却绝不是什么等闲之辈,钟会甚至评价他是曹操再世,可见曹髦必然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但是即便如此,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司马

  • 曹操在小妾房中午休,醒来为何将小妾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曹操很多疑,在很多作品当都对这一点展现的非常多,毕竟曹操的身份不同,他如果任何人都相信的话,恐怕根本就走不到这一步,因此他的多疑也是必然。不过曹操曾经有一次在自己第一个宠爱的小妾房中午休,等他醒过来之后居然直接把小妾杀掉了,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件事情也并不是没有依据,在《三国志》上是有记载的,可信

  • 北宋将领杨信为了自保,真的装哑12年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杨信是后周至北宋初年将领,他曾跟随赵匡胤征战,立有战功。等北宋建立后,杨信出任过贺州刺史、汉州防御使等官职。不过杨信患有哑疾,导致不能说话,所以为官后不是很方便。谁知杨信后来得了一场大病,竟然能开口说话了,此消息传到赵光义耳中,也是让他大吃一惊,为什么杨信突然能开口说话了呢?其实杨信并没有得

  • 历史上有哪些二婚还当了皇后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二婚”这个词现在有很多人听起来可能都会觉得并不好,尤其是女性,如果是二婚,也会有很多人指指点点,但其实二婚在古代,在历史上从来都不是什么值得羞愧的事情,反而历史上还有很多二婚之后嫁给皇帝,最终成为皇后的女性,而且数量还不少。那么她们分别都有哪些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

  • 胡大海是怎么死的朱元璋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明朝明太祖手下的那些武将,相信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蓝玉、徐达等人了。其实在明朝建立之前,还有一名很强的武将,可以说这人已经成为武将的时候,常遇春等人都还是小兵。不仅如此,就连朱元璋手下的诸位谋臣,刘伯温、宋濂等人都有他举荐的功劳。而且此人勇猛至极,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也算上是一个儒将。曾经率领一万多

  • 董允有什么厉害之处,为何能与诸葛亮并称?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董允这个人物,如果对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不是非常了解的人,可能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吧。董允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重臣,重到了什么地步呢,当时的百姓将他和诸葛亮、蒋琬、费祎合称为“四相”,可见董允在当时的地位。但是后世却似乎很少再提起了,以至于很多人对于董允这个人物没有什么太多的了解

  • 孙膑是怎么复仇的?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尤其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有着很多政治宿敌,他们大多数人的实力相当,为不同的势力效力,他们彼此之间较量过很多次也难分高下。就比如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人曾经多次交锋,俩人在战场上是寸土必争,针锋相对。然而在私下里,两人却是互相欣赏,令人津津乐道。再就是曹操于刘备,也是一对宿敌,

  • 刘备一直在乡下生活,为什么皇室族谱里面还有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还有一个刘皇叔的称号,是因为刘协见到刘备之后叫了他皇叔,而我们知道,汉朝时期因为汉武帝实行了推恩令,因此在各地分封的诸侯,一代代传下去都会逐渐没落,原本还是诸侯,但是后来基本上都成了平民,刘秀、刘备都是如此。不过,刘备出生的时候是在乡下,生活也一直都在乡下,为什么还能在皇室的族谱上面看到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