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欢秦始皇了?他的哪些优点值得学习?

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欢秦始皇了?他的哪些优点值得学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93 更新时间:2024/1/15 17:56:10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秦始皇这个人物,似乎以前一直都是一个“暴君”的形象,秦朝统治下的百姓,好像都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才终于爆发了大泽乡起义,有了后来的项羽刘邦,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但是后来,秦始皇给人们的印象却似乎不再仅限于此,不再只是一个残暴的代名词,甚至脱离了暴君的评价,成为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是很多人崇拜的古代皇帝之一。那为什么人们对秦始皇的评价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人们越来越喜欢秦始皇的原因又是什么,他又有那些优点值得人们学习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刘邦的尴尬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对于秦的评价,陷入了一种尴尬状态。于是刘邦采取了模糊化处理的方法:对于秦的法统,刘邦选择回避。

秦从始皇帝统一六国、自称皇帝开始计算,到秦王子婴投降为止,前后不过十五年时间,但是这十五年时间,却把华夏上古时代的规矩给坏了。

不论是之前的汤伐夏,还是后来的武王伐纣,虽然这些行为和秦取代周朝一样,都是改朝换代,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武王伐纣的名义是以有道伐无道。而东周天子虽然无能,但并没有失去德行之处,因此,周天子的尊号无端遭到罢黜,本身就是不符合先秦时代的规矩的。

周天子的尊号断绝以后,天下陷入了没有天子的状态:秦虽然强大,但是六国不承认秦王是天子,反倒认为秦王欺负天子,是乱臣贼子。直到秦王政扫平六国以后,才成为了事实上的天下共主。

不过,刘邦反秦之初,名义上是楚怀王的部下,而楚怀王是不承认秦的法统的,因此,刘邦对于秦朝的态度,开始尴尬了:刘邦觉得秦始皇不管怎么说,毕竟事实上统治天下十多年,但是六国的遗民十分仇视秦朝,比如汉朝初年的史书《赵正书》,在记载秦始皇传位一系列的事件的时候,始终称秦始皇为秦王,这就表明了,在当时确实很多人不承认秦的正统性。

2、独夫民贼

不过这种意识形态混乱的局面,随着汉朝立国日久以后,开始统一起来。司马迁的《史记》表明:秦是正统王朝,同时秦因为不得人心而遭到了推翻。班固的《汉书》则为了迎合东汉皇帝,于是表明: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因为天命所归,而秦的灭亡,也是被天命抛弃。总之,这说明,汉朝人逐渐承认了秦的正统性。

不过即便是这样,传统史书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十分之差。主要原因不外乎一点:那就是秦始皇在世的时候,秦朝不断杀戮儒生,对于儒生来说,秦朝是儒家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段时间。而随着汉武帝时代以后,儒生们把持了话语权以后,秦始皇少不得被反攻倒算一番。因此,历代文人墨客,乃至传统史观学者,都对秦始皇持否定态度。

比如《红楼梦》里面,就把秦始皇视为祸害一方的暴君。

前些年,穿越剧《步步惊心》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若曦穿越到康熙时代以后,讴歌康熙帝,将康熙帝和秦始皇相提并论,这番恭维让康熙帝十分受用。不过,假设真有清朝人把康熙帝比作秦始皇,估计得到康熙帝的奖赏,反而会把自己的全家赔进去:毕竟,把康熙帝比作秦始皇,等同把康熙帝比作周幽王商纣王蚩尤

关于秦始皇的评价,到了近代以后,发生了变化。

3、争议中的秦始皇

近代的中国遭到了列强的殖民。受列强刺激,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潮也在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里开始传播开来。为此,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从中国史书里面寻找能代表一世雄主的君主,来作民族凝聚力的符号,用来凝结人心,对抗外洋势力的入侵。

而秦始皇由于在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大一统,并且依仗强大的武力扫平了六国,于是,秦始皇被部分清末知识分子视为英雄和豪杰,自此,秦始皇的评价开始出现了反转。

不过即便这样,也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认同秦始皇的贡献,在晚清以及民国,对秦始皇持批判态度的知识分子也不在少数。

比如清末民初小说《孽海花》的开篇,就将秦始皇(按:该书将其称之为吕政)和中外的暴君相提并论,并且直言不讳表示吕政是个残暴的君主。蔡东藩在《前汉史通俗演义》中,将秦始皇和汉高祖,都归纳为依仗武力、霸占天下的独夫民贼。从这些细节我们可以知道,在近代,秦始皇的评价出现了剧烈的争议:一部分人依旧按照传统史观认为秦始皇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秦始皇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君主。

4、现代以来的秦始皇

不过,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的说法,最终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占据了上风,并且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主流意见。

秦由于在军事方面的赫赫武功,受到了当代人的好评:秦先是武力扫平六国,而后南征百越、北伐匈奴,这种赫赫战功,让很多空闲时间较多的年轻人在茶余饭后的时候,感到了热血沸腾,而后为之向往不已。而这些都是秦始皇当政时代的事迹,因此,秦始皇受到了现代人的喜爱。并且随着这些年来,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秦始皇也就越来越受到了欢迎和追捧。

并且,中国人拥有着大一统的情结。而第一个建立大一统体制的古代华夏皇帝,正是秦始皇,也因此,秦始皇成为了国家统一的象征,这也是现代人越来越喜欢秦始皇的原因之一。

5、两个维度的历史

其实历史这门学科,从不同的维度来说,会产生不同的效益。如果仅仅从客观研究角度来说,秦始皇无疑是不值得称赞和膜拜的。因为共和时代的伟大在于,人们应当具备现代公民的意识,意识到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的古代君王都是窃国大盗、都是人民的敌人,当然也包括秦始皇。

但是如果从宣传角度来说,那就需要从历史人物里面筛选一些历史名人,而后根据其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将其打造成一个宣传符号,这样,可以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比如秦始皇就是武功赫赫、一统天下的代表人物。

客观来说,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学术研究是一个很遥远、很小众的事情,而适合大众的,是后者:即历史宣传。

而历史宣传的目的在于宣传,不在于严谨,因此,可以将秦始皇视为一个值得万民膜拜的伟大君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范蠡为何被称为商圣?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范蠡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他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商业理论家,而与范蠡有关的最有名的故事,可能还是要属他和西施两人之间的故事了。不过范蠡自然不会只是因为和西施之间有一些传说就出名,范蠡被后人誉为“商圣”,从这个名号里面就能看得出来,范蠡在商业方

  • 扶苏坐拥大将蒙恬和三十万大军,为何还要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很多人都觉得非常的可惜,因为赵高篡改了遗诏,导致了扶苏的自杀,胡亥登基,蒙恬自杀,才将秦朝推入无底的深渊,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扶苏顺利当上皇帝,以他的治国理念,秦朝绝不可能会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局面。不过,当时的扶苏,虽然遗诏被更换,但是他手中还有大将蒙恬和蒙恬手下的三

  • 李林甫是唐朝宗室吗,李林甫靠什么当上宰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称李林甫是白字先生,他并非通过科举入仕,却能成为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不少朋友好奇李林甫究竟是如何坐上相位的,他是唐朝宗室吗?没错,李林甫是唐太祖李虎五世从孙,属宗室宰相。不过他能得到唐玄宗的宠信还是跟他的为人有很大关系,可不是靠着一层身份。只可惜李林甫并非名相,他独揽大权后,排斥贤才,

  • 刘备没能统一的原因是什么?是对手太强还是自己太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一直以来在很多人心目当中,都是一个带有匡扶汉室这样的标签和光环的人,而汉朝的发展历史上,刘邦、刘秀、刘备都是不同时期非常重要的人物,刘邦建立了汉朝,刘秀光复汉朝,而刘备也是想要成为一个重新恢复汉朝的刘氏子孙,只可惜最终还是失败了。那为什么刘邦和刘秀都能成功,刘备却失败了呢?是因为他的对手太过强大

  • 元好问是哪个朝代的,元好问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元好问生于1190年,当时正是南宋期间。不过元好问并非宋朝人,他生于金国,据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代。元好问是当时金朝最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之一,他一生著有《遗山集》、《中州集》、《续夷坚志》等主要作品,在文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过真正了解元好问的朋友可能不多,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给大家介绍下元好

  • 裴行俭人物介绍生平事迹,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裴行俭这个人物,可能有不少人对他有一些了解,他是唐朝初期的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不仅如此还是一位书法家。不仅如此,裴行俭还善于识人辨人,提拔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后世也有很多人称赞裴行俭。那么裴行俭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厉害呢?裴行俭经历过些什么样的事情,裴行俭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 摩萨德为何停止追查门格勒?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1962年7月,摩萨德特工兹维·阿哈罗尼从巴西匆匆的飞往了巴黎,向其上级汇报了一个重要消息,表示摩萨德特工在巴西寻找到了一名二战纳粹德国战犯,绰号为“死亡天使”的奥斯维辛党卫队军医约瑟夫·门格勒,并恳请上级立即制定对门格勒的追捕方案。一想到门格勒会与艾希曼一样被带去以色列接受

  • 一代名相李斯为何会走向身败名裂,李斯性格有哪些弱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之所以被称为一代名相,是因为他有很多政治主张都对后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李斯反对再次实行分封制,而是主张郡县制,拆除各郡之间的城墙。此后李斯还参与了法律的制定,以及文字、车轨等制度的统一。不过李斯也并非完人,他配合赵高伪造秦始皇的遗嘱,逼死扶苏这件事,另李斯身败名裂。而且李斯

  • 慕容垂为什么不杀苻坚?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魏晋南北朝这段时间的历史,很多人可能并不是特别的熟悉,这段历史相对来说还是有些混乱的,因为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相互之间又有很多联系。而今天要说的是前秦皇帝苻坚和后燕皇帝慕容垂。慕容垂曾经投靠苻坚,但是最终却反了苻坚,建立起了后燕,按理说这种对自己原本效忠的主子造反,当然想要将他杀掉,可是慕容垂面对

  • 历史上的董承是个小人,为何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读《三国演义》,书中每个人物都是性格鲜明,非常让人印象深刻,除了刘备、诸葛亮这些人物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配角,今天我们要来说的就是书中的一个大忠臣董承。董承在书里是一个忠臣的形象,他是汉献帝的老丈人,他的女儿董贵人是汉献帝的妃子,而董承最有名的事情,就是制定了要铲除曹操的衣带诏了。不过这一切都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