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穆公一生英名,为何死前却让一百多名贤臣陪葬?

秦穆公一生英名,为何死前却让一百多名贤臣陪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5 更新时间:2024/1/30 17:26:15

秦穆公作为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上一位以贤明著称的君主,一直以来很多人都非常敬佩他,秦国的发展和后来的崛起,都和秦穆公离不开关系。秦穆公可以说是一世英名,但是在临死之前却下了一道命令,这道命令让后人对他的好感都败了很多,那就是让一百多名贤臣为自己陪葬。秦穆公爱才如命,人才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为什么却要在临死的时候下这样一道命令,让那些贤臣都为自己陪葬?而这一道命令,又给后世的秦国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秦穆公与百里奚

秦穆公治下,有无数赫赫有名的贤臣志士,也留下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故事。“五羖大夫”百里奚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在晋国军队攻灭、虢两个小国的时候,百里奚作为虞国大夫被晋国俘虏。后来他作为陪嫁的仆人,到了秦国。百里奚在那个时候并不愿意去秦国,所以自行逃离,却非常不幸被楚国人抓住。

在这之前,秦穆公就听说过百里奚的才能。于是他找到楚国人,给了他们五张公羊皮,换回了百里奚。虽然此时的百里奚已经年过七旬,但是秦穆公并不在意,依然重用于他。秦穆公也非常信任百里奚推荐的蹇叔,封其为上大夫。

而秦穆公的麾下名臣,除了百里奚和蹇叔,还有周王室的后人由余。此人在晋国非常有名望,后因晋国内乱逃亡至戎地,被秦穆公拜其为上卿。由余擅长谋划,调整战略,一步一步地帮助秦穆公征服了西戎十二国。稳定之后,秦穆公便希望向东扩张。

公元前628年,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去世。秦穆公察觉到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出兵三万,袭击臣服于晋国的郑国。当时年过九旬的百里奚和蹇叔都反对这个主意,认为时机并未成熟,但是秦穆公一意孤行,仍然发动了袭击。然而,郑国提前得知消息有所准备,秦国军队突袭没有得逞,只能顺手灭了一个小国——滑国。更糟糕的是,在秦军返回的路上,晋国军队埋伏在崤山附近对秦国军队发动了袭击,秦国全军覆没,并有三个主将被俘。

2、秦穆公是如何笼络人心

突袭失败后,秦穆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他并没有责怪三位主将,在他们获释之后继续任用他们。作为一国国君,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实在难得。除了自省,秦穆公还能够知人善用,善于用各种方法笼络人心。

当时的晋惠公夷吾,以黄河以西之地为礼,靠着秦国的支持才当上了国君。但是晋惠公当上国君后,却背信弃义,不肯割地了。公元前645年,秦、晋两国积怨已久,便爆发了韩原之战。秦穆公御驾亲征,亲自带兵攻打晋国,意图俘虏晋惠公。然而,在秦穆公驾驶战车与对方追逐的过程中,却差点被晋国的部队包围。正在此时,从后方突然杀出几百个人,这些人虽然不是战士,但是个个以命相搏,及时救下了秦穆公。

这些人既然不是秦穆公麾下的战士,那么到底是哪里来的呢?原来,在三年前秦穆公曾经丢失了一匹马,那可是一匹他非常心爱的好马。当找到马的下落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那匹马被三百多个岐下的农民分着吃了。然而秦穆公不但没有处罚他们,还给他们赐酒。《资治通鉴》便有记载:“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这三百多个农民一直记得秦穆公的恩情,这一次终于找到机会,从晋国的军队里救下了秦穆公。

3、秦穆公为何让贤臣陪葬

然而人无完人,秦穆公一代明君,爱才如命,却在临终前干了件糊涂事。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崩逝,陪葬者数量高达177人,堪称秦国历史上活人殉葬规模最大的一次葬礼。其中有一部分是他指定的陪葬者,包括当时的“秦国三贤”。“秦国三贤”,即秦国贤臣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分别叫奄息、仲行和针虎。这三人在秦国崛起的过程中曾立下汗马功劳,因而被世人称为“三贤”。

司马迁曾明确表达过,秦穆公让“三良”殉葬,就是他不能更进一步成为中原盟主的主要原因。专家表示,此举可谓耽误了秦国三百年。让有能力的大臣无端丧命,除了削弱本身国力并没有任何好处。果然,秦穆公死后近三个世纪,秦国国力并未继续强盛,反而没什么作为。直到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秦国才开了第二次称霸之路。

结语

据《史记·三家注》记载,秦穆公在世时,在一场与群臣共欢的宴会上,对众人说:“生共此乐,死共此哀!”奄息、仲行和针虎三人当场就表示愿意殉葬。后来,三兄弟果然说到做到。后人由此衍生了一种说法,那就是并非秦穆公强迫三人殉葬,而是他们自愿殉葬。只是,作为秦国的肱骨大臣,这样的损失当然会令国家大受损伤。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黄梅戏里的女驸马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喜欢听戏的朋友可能听过一段黄梅戏电影,名为《女驸马》,讲述的是冯素珍与李兆廷两人相爱的故事,冯素珍进京赶考高中状元,被招为驸马,但她毕竟是女子,大婚之夜将真相告诉公主,最终得以赦免,最后也终于和自己心爱之人在一起的故事。不过这虽然只是一段故事,但其实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的是,这个故事中的女驸马,在历史

  • 成吉思汗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成吉思汗寓意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一般是把大蒙古国的开国皇帝称为成吉思汗,其实他的名字是叫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只是他的尊号。可能很有朋友会好奇,“成吉思汗”这四个字究竟有怎样的含义或者寓意,那今天我们就准备跟各位讲讲这个问题。将成吉思汗放在世界史上,他都是非常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辉煌成就,令人

  • 二战意大利名将津加莱斯为何能收到隆美尔的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装甲部队指挥官,就比如说古德里安和隆美尔等等。同为轴心大国的意大利,看起来没什么战斗力,也没什么很出众的厉害将领,最多也就是会有一些朋友们会想到在游戏中出现过的乔瓦尼·梅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意大利也有几位比梅塞更擅长指挥装甲部队的将领,其中

  • 中山靖王那么多后代,除了刘备还有谁比较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而中山靖王刘胜,据说儿子有一百二十多个,他的后人的数量自然是非常多了,虽然刘备的真实身份并不能完全确认是不是中山靖王的后人,但其实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那么,中山靖王的后人既然有那么多,除了刘备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比较出名的人物呢?刘备名气很大,但刘胜的后人毕竟

  • 蔡襄有哪些优秀品质,蔡襄书法特点成就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蔡襄是北宋,宋仁宗年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在之前一部比较火的影视剧中,就有蔡襄这个角色,他为官正直,政绩出众,深受百姓爱戴。不过当我们谈论起蔡襄时,他的书法作品一般是被提及最多的。宋朝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其中蔡襄以楷书见长,他的作品浑厚端庄,淳淡婉美,喜欢书法的朋友

  • 张邈怎么死的,张邈为什么背叛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张邈是东汉末年陈留太守,与曹操交好,两人关系十分亲近。不过张邈此后却选择背叛曹操,同陈宫一起拥立吕布。这让曹操大为恼怒,后来曹操是将他全家处死,而张邈则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很多人不理解,张邈为什么要背叛曹操?实际上张邈的叛变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他和曹操之间产生了间隙,加上陈宫在一旁教唆,这才让张邈动了

  • 齐桓公最后是怎么死的?一代霸主为何最终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位人物了,作为没有任何争议的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在历史上的功绩可以说是非常厉害,只不过很多人认为,其实齐桓公的功绩,有很大一部分都和管仲鲍叔牙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后期,没有了他们两人的辅佐的齐桓公,最终竟然落得一个被饿死宫中的下场,这简直是令人很不可思议的,一代霸主居然

  • 曹操爱人妻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一直以来对于曹操都有这样一种评价,就是说曹操爱人妻,他的妻妾大多数都算是寡妇,丈夫死了,而曹操将她们收入自己的妾室中。很多人认为,这就是曹操喜欢人妻的一种属性,是他本身的特质,但曹操何许人也,他做的事情又怎么会只从自己的爱好出发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呢?那么究竟曹操爱人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他这样做是能够

  • 萧瑀是个什么样的人,萧瑀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萧瑀是梁明帝萧岿的儿子,萧皇后同母弟。就身份来说萧瑀肯定是不幸的,身为皇子但国家政权已不在萧家手中。不过就萧瑀此后的经历来看,他又是幸运的,因为萧瑀此后六任宰相,还入选凌烟阁24功臣之一。历史上多数亡国皇家的后裔都没有好下场,萧瑀却能在官场上大放异彩,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那萧瑀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 蜀汉官员刘琰怎么死的,刘琰妻子和刘禅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刘琰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因为他和刘备同姓,加上刘琰仪表堂堂,谈吐得当,因此受到刘备重用。等刘备拿下益州后,封刘琰为固陵郡太守。不过演义中,是把刘琰塑造成了一个昏官形象,刘琰的确有他不好的一面,最后也是因为自己的性格问题自取其祸,被刘禅处死。这件事还要从他的妻子胡氏说起,有关刘琰的死因是因为他触怒了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