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狄青战功赫赫,为何死得比岳飞还冤?

狄青战功赫赫,为何死得比岳飞还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46 更新时间:2023/12/16 5:17:05

在很多人心中,岳飞的死一直都是很冤的,岳飞作为南宋时期抗金大将,最终却被自己的皇帝所杀,不得不说很多人还是觉得很寒心的。岳飞被杀之后,虽然最终得到了平反,但是那时候岳飞已经死了很多年了,平反对于他而言,只是恢复名誉而已,却不能恢复生命和理想了。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宋朝时期另一位大将,狄青。狄青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将,是北宋时期的人物,比岳飞还是要早一些,然而狄青也是战功赫赫的大将,最终却也是被冤死了,而且比岳飞还要更冤,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狄青到底是怎么死的,他又是被谁冤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狄青是个怎样的人

南宋时期,在那座荒草凄凄的风波亭上,一个震惊世人的巨大阴谋应运而生,一代保家卫国的抗金名将岳飞,死于心怀叵测的皇帝和奸臣们共同构陷的罪名“莫须有”之下,成为历史上的千古奇冤。然而宋史上,却还有一个人,也是一代名将,其赫赫战功不在岳飞之下,同样也是死于“莫须有”罪名之下,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比岳飞死得更冤更惨,这个人就是北宋名将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北宋名将。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狄青出身贫寒,从小就胸怀大志,十六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西夏。宋廷择京师卫士从边,狄青入其选,任延州指挥使,当了一名低级军官。在战争中,骁勇善战,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烧毁西夏粮草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并指挥士兵在战略要地桥子谷修城,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诸堡,“皆扼贼要害”。狄青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在4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但从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远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冲锋陷阵,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声名也随之大振。

2.狄青的战绩

康定元年(1040年),经尹洙的推荐,狄青得到了陕西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授之以《左氏春秋》,并对他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遂发愤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由于狄青勇猛善战,屡建奇功,所以升迁很快,几年之间,历官泰州刺史、惠州团练使、马军副部指挥使等,皇祐四年(1052年)六月,推枢密副使。

皇祐年间,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城,岭外一带骚动不安。杨畋等安抚使负责处理平定蛮人叛乱,但宋军长久没有成绩。又命孙沔、余靖为安抚使,率官军讨伐叛贼,但宋仁宗仍放心不下。狄青打报告请战,第二天入见宋仁宗时,他说:“臣当兵出身,除了战场杀敌,没有什么可以报效国家。希望能带得数百个蕃落骑兵,再加上一些禁兵,去将叛贼的头砍下送回京城。”宋仁宗佩服他的豪言壮语,于是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负责处理广南叛乱之事,并在垂拱殿设酒为他送行。当时侬智高回师重新占据邕州,狄青联合孙沔、余靖的部队进驻宾州。

在此之前,蒋偕、张忠都因轻敌而战败阵亡,官军声威大衰。狄青命令各将不得妄自与叛军接战,而听从他的统一指挥。广西钤辖陈曙趁狄青还未到,便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军,溃败于昆仑关,殿直袁用等人都逃遁了。狄青说:“号令不一,是部队失败的原因。”早晨集合各将领到堂上,逮捕了陈曙,并召来袁用等三十人,依战败逃跑罪,推出军门斩首。孙沔、余靖相视惊愕,而众将领则吓得两腿颤栗。

后来军队停止前进,休整十天。侦察的人回报,以为宋军不会很快进击。但狄青第二天便集合军队人马,一昼夜就过了昆仑关,从归仁铺出来布阵。叛军失去了险要阵地后,都出来迎战。前锋孙节与叛贼在山下搏斗而死,叛军士气极高,孙沔等人吓得脸色都变了。狄青手举白旗指挥骑兵,从左右两翼冲出,出于叛军意料之外。大败叛军,追击了五十里,斩了数千首级,侬智高同党黄师宓、侬建中、侬智中以及伪官僚吏属被杀死者有五十七人,生擒叛贼五百多人,侬智高在夜间纵火烧城后逃走。黎明时,狄青严管着部队开进了邕州城,缴获金银玉帛数以万计,杂畜数千,又招集曾被叛军俘虏胁迫的老壮年人七千二百人,慰抚之后释放、遣散。将黄师宓等人的头挂在邕州城下示众,又敛集叛军尸体在城北角建筑京观。

狄青征讨侬智高之战,还曾留下过一段经典故事。史传狄青受命出师,由于前将领数次征讨失败,士气低落,为振奋士气,狄青因南方崇拜鬼神之俗,遂心生一计:当兵临城下,先拜神祈佑,而后出一百制钱,口中念道:“此次用兵胜负难以预料,若能制敌,请神灵使钱面全都朝上!”左右官员对此感到茫然,担心弄巧成拙,皆劝狄青慎为之。而狄青不加理睬,于全军睽睽之下,挥手撒钱。军士凑近一看,百钱全部朝上。官兵见神灵护佑,雀跃欢呼,声震林野,士气大振。狄青当即命左右侍从,以一百根铁钉钉制钱于地,蒙以青布后曰:“待胜利归来,再收回制钱。”于是率官兵南进,越过昆仑关,于归仁铺与侬智高决战。结果大败侬军,“追赶五十里,斩首数千级”,俘侬智高主将57人。侬智高遁往云南大理。狄青平定邕州,胜师北还,即如约到掷钱处取制钱。僚属们将钱起出一看,原来此一百制钱两面皆为钱面也!众人始悟矣。狄青巧计激士典故,后来被《三十六计》收入卷中,作为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之战例。

狄青由士兵而为大将军,由布衣而为宰相,然其脸上犹存当士兵时的刺青(宋律,狄青以代兄受过入伍服役,刺面为记,是为面涅)。宋史载: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犹存。帝尝敕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大意为宋仁宗曾命狄青敷药除掉黑疤,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根据功劳提拔臣,而没过问臣的出身门户;臣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好鼓励军队,不敢奉行您的命令。”

3.狄青为何被冤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舍身忘尊(严)的忠臣,几乎就在狄青被任命为“国防部长”的同时,却遭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和联合抵制。其中不乏对他赏识有加的韩琦,以及名望如日中天的欧阳修文彦博等人。虽然宋仁宗坚持己见,仍然诏令狄青就任枢密使重位,但从此朝中上下开始无休无止地攻击和指责狄青。史载,嘉祐中,京师大水,青避水徙家相国寺,行止殿上(住在大殿上),人情颇疑,乃出青判陈州。明年二月,疽发髭,卒。帝发哀,赠中书令,谥武襄。熙宁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命取青画像入禁中,御制祭文以褒奖之!

史言北宋少将,南宋缺相。在北宋朝能担当起一代名将的只有狄青一人。而狄青更是两宋史上第一个被以“莫须有”罪名冤屈致死的武将。且狄青是中国法制史上最有名的疑罪坐实案例,是古代帝王权术中“宁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人”的生动写照。而且狄青之死,更死于名臣如欧阳修、文彦博之手,且死于一代仁君宋仁宗之朝,在此意义上,狄青死得更冤,死得更加百口莫辩。

史载狄青尤喜推功于将佐,从不居功自持。然如此仁勇之大将,以士兵得为元帅,以布衣得为重臣,于重文轻武之宋朝,终以战功之高而见疑于朝廷,遂加罪于无名,致良将抑郁而终,其宋廷之悲哀,亦华夏之惨痛,后宋之有靖康之耻,实自狄青之悲遇肇始矣!狄青于宋廷之悲惨遭遇,实有三层深刻原因:

其一,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在文官集团中处弱势地位。宋朝做官讲究出身,尤其讲究进士及第,一等为进士出身,二等同进士出身,三等为赐进士出身,由于狄青出身行伍,显然是一个异数。狄青虽受范仲淹教诲,读过一些书,但与那些根正苗红的朝廷大员相比还是非常微末。当狄青因宋仁宗赏识而被破格提拔后,因平步青云升迁速度过快而被文官集团所忌恨,甚至为曾经是自己上级的韩琦所嫉妒,文官们不敢对仁宗破坏官场潜规则的方式表示反对,于是狄青就成为了众人必欲除之的替罪羊。

其二,狄青出身寒微,因脸上黥字而被文人士大夫瞧不起。比如他在任枢密副使时,迎接他的人就因为狄青迟迟不到,而忿忿不休地骂他“迎一赤佬(丘八的口语),还屡日不来”。狄青过去的顶头上司韩琦的歌伎当着狄青的面劝酒,都敢毫不客气地说“斑儿请你喝一杯”。加之狄青出身戎伍,不知“功成身退”之道理,官居国防部长后在家祭祀祖先,竟然在烧纸钱时致弥天火起,使本来就见疑于狄青的大臣们有了群起而攻之的口实。

其三,狄青的悲惨遭遇,还在于有宋过度抑制武人的国家制度。因为宋太祖以武人发动“陈桥兵变”而夺得天下,所以武将始终不能掌控军权。在狄青之前,还没有哪个纯粹的武将能够出任枢密使这一重要职位,是以一代名臣文彦博说狄青军权在手,“朝廷疑耳”。这是典型的“莫须有”罪名,仁宗辩解,狄青是忠臣。而文彦博却居心叵测地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乎?”这句话的杀伤力之大,足以让宋仁宗百口莫辩,也注定了狄青的悲剧结局。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文天祥为何愿意投降忽必烈?为何最终还是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文天祥在人们的心目当中,是一个宁死不屈的人物,他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诗句,一直流传着,他对于国家的忠诚也一直感动着很多人。但其实,当时还发生过一件事情,文天祥的确是一直都不愿投降,但是在中途其实还说过,如果忽必烈答应自己一个要求,他也不再会像之前那样的顽抗,忽必烈听到他

  • 历史上令妃真的狠毒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延禧攻略》这部剧相信不少喜欢宫斗剧的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可以说是比较少见的佳作了。在这部剧当中,富察皇后和女主应该是大家最喜欢的两个女主角了。这两个人可以说在刚一开始还闹出了一些误会。璎珞她进宫,其实是想让为自己的姐姐报仇,当时她无意间看到了富察皇后的首饰里边竟然有自己姐姐的遗物。于是他就以为是富察

  • 林徽因生平经历概括,林徽因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似乎很多朋友都对“才女”林徽因的一生感到好奇,无论是她的专业贡献,还是感情生活,感觉都有很多能说的故事。林徽因不仅是诗人、作家,她还是一位建筑师,在文学和建筑方面都有一番成就。但总觉得林徽因一生还是有些遗憾,可能更多还是体现在她与梁思成、徐志摩的感情方面。所以说林徽因是一位让

  • 武元衡被刺杀的真相揭秘,究竟谁才是幕后主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武元衡被称为是“铁血宰相”,因为安史之乱后,朝廷已经认识到藩镇具有的威胁性。所以武元衡在位期间大力支持削弱藩镇割据,导致他最后遭到平卢节度使李师道的暗杀,这起事件在当时也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堂堂宰相竟然被刺杀,这放在任何时期都是不能被容忍的,不过武元衡真正的死因也没那

  • 古罗马首富克拉苏是如何走向衰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罗马共和国晚期,凯撒、庞培、克拉苏这三个人组成了古罗马历史上著名的前三巨头。这三个人各有各的特点,然而最有特点的还要属于克拉斯这个罗马首富。克拉苏通过经商发家致富,组织起了自己庞大的军团,最终却在征服帕提亚的卡莱战役中丧命。作为古罗马共和国晚期最有声望的政治家,他的早期经历又是怎么样的呢?他出生

  • 洪秀全临死前有多疯狂?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洪秀全,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了,自从1837年第3次落榜之后他就已经不正常了,就已经出现了精神疾病,成为了会在幻想和梦境中的人。他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龙一虎一雄鸡走进房间,后面跟着几个奏乐的,合抬一顶骄子的乐师。他们请他上轿,抬他去一个“华丽而光明之地”。到了那里那

  • 波斯暴君薛西斯一世为何会被称为神?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斯巴达300勇士》这部电影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吧,相信大家不会忘记电影当中的第一大反派,波斯帝国的皇帝薛西斯一世了吧。在电影当中,薛西斯的形象就是高大、霸气、威风凛凛,但透露着一种诡异,就像是恶魔般的存在。生活在17世纪的法国著名主教、神学家雅克-贝尼涅·博须埃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话:我相信女巫可

  • 党卫军首席军医维尔茨真的是救人的医生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充满着各种不定性,绝对不会是非黑即白那么简简单单的,绝不像硬币那样只区分正反面,同样历史中的人物也是如此的,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复杂多样性的。今天小编要介绍一个人,一个褒贬不一的人,他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时期最大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党卫队的首席军医,对屠杀犹太人和所有残忍的人体试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

  • 唐婉最后为什么郁郁而终,唐婉拥有怎样的爱情观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唐婉和陆游之间的爱情一直令人感到惋惜,唐婉有才,生的也漂亮,但在家中却时常遭受陆游母亲的抱怨和训斥。可能是因为唐婉活泼的个性让婆婆感到不敬,但这些都不是导致她和陆游被迫离婚的原因,一切导火索还是因为唐婉和陆游结婚多年却没有怀上孩子,这让陆游母亲十分不满。当然,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陆游母亲有些不可理喻,

  • 马卡洛娃是谁?苏联克格勃为何要花30年抓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这个马卡洛娃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小编反正是不太了解这个人的,话说这个人也挺厉害的,因为苏联克格勃为了抓住她花费接近30年的时间,这个人还是很有故事,那么这个人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这个马卡洛娃是谁,苏联克格勃为什么要抓她了。克格勃是前苏联情报机构组织,全称为:苏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