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甘宁是个怎样的人?甘宁为何得不到孙权重用?

甘宁是个怎样的人?甘宁为何得不到孙权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41 更新时间:2024/1/1 18:52:10

甘宁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年轻是曾当过劫匪,后来加入刘表和黄祖,但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此后甘宁率军主动投入孙权麾下,也正是拉开了甘宁一生的高光时刻。甘宁对峙关羽丝毫不落下风,还夜袭曹营立下无数功劳。不过甘宁并非是一名容易控住的将领,他敢公然违抗军令,所以孙权对甘宁的态度也有所起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甘宁的为人,以及他在东吴的处境。

在江东十二虎臣之中,甘宁的表现无疑是最为亮眼的。他作战敢为人先,又悍不畏死,可谓是孙权手上的一把尖刀。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孙权却从未信任过甘宁。尽管甘宁为江东集团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权却从未给过他单独领兵作战的机会。不仅如此,甘宁终其一生,也没有被封侯,更没有进入过东吴统治集团的中枢。由此可见,孙权对甘宁的态度,是始终不放心的。

众所周知,孙权唯才是用的能力,其实是不下于曹操的。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不肯相信甘宁呢?难道是因为甘宁的能力不足?答案是否定的,甘宁的威势,曾让曹操关羽都为之忌惮。《三国志·甘宁传》注引《江表传》曰:“权密敕宁,使夜入魏军。宁乃选手下健儿百馀人,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逾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噪,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作鼓吹,称万岁。”当时曹操率兵来出濡须口,并号称有四十万大军。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甘宁却带领了百余名骑士闯入其营帐中,给了曹操一个下马威,也壮了吴军气势。这是何等的勇猛豪迈?也难怪孙权会在事后,对甘宁有这样一番评价:“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不仅如此,当初甘宁与鲁肃镇守在益阳之时,还震慑过关羽。据《三国志·甘宁传》记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馀里浅濑,云欲夜涉渡。”听闻关羽将要渡河而来,甘宁并没有被其威名吓到,反而要求带领800人守在河流对岸,准备给关羽迎头痛击。关羽在听说了甘宁的打算之后,也明白其骁勇善战,便放弃了渡河的打算。“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这样的甘宁,又是何等的自信?

再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在笔者看来,孙权虽然知道甘宁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但他更了解甘宁的另外一面。而让孙权都为之忌惮的地方在于,甘宁的“地痞”身份。而粗猛好杀、背信弃义,则是隐藏在甘宁豪迈勇猛的另外一面。

据《三国志·甘宁传》记载:“(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甘宁是锦帆贼出身,看看和他打交道的一些人,都是无知的轻薄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下,甘宁难免会受到影响。纵观其一生来看,他确实算得上背信弃义。

鲜为人知的是,甘宁最初是被刘焉招降的。后者乃是第一任益州牧,同时也是刘璋的父亲。据《后汉书刘焉传》记载:“初,南阳、三辅民数万户流入益州,焉悉收以为众,名曰‘东州兵’。”甘宁也是南阳人,他便是在这个时候来到益州的。《三国志·甘宁传》注引《吴书》曰:“宁为吏举计掾,补蜀郡丞,顷之,弃官归家。”可以看到,甘宁在益州并没有收到刘焉父子的重视。于是在刘焉死后,他便伙同其他人,生出了谋反之心。《三国志·刘璋传》注引《英雄记》曰:“焉死,子璋代为刺史。会长安拜颍川扈瑁为刺史,入汉中。荆州别驾刘阖,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璋不胜,走入荆州。”

在甘宁谋反失败之后,他只好来到荆州地界。后来甘宁听闻刘表很有见识,便打算投奔于他。不过甘宁身上有过背主行为,刘表又如何能相信他的为人?一段时间以后,甘宁得不到刘表重用,便打算在前往东吴,谁知半路却被黄祖拦了下来:“黄祖在夏口,军不得过,乃留依祖。”就这样,甘宁只好暂时留在了黄祖麾下效命。不久之后,甘宁找到机会,顺利投入到了孙权麾下。并向后者出了一计,成功帮助孙权解决掉了黄祖这个心腹大患。

如果说甘宁反叛黄祖,是因为黄祖不重视他。那么接下来的这个例子,却实实在在证明了甘宁的不守承诺。据《三国志·甘宁传》记载:“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为了能除掉自己的仇人,甘宁亲自来到吕蒙家中拜访。为了稳住甘宁,吕蒙和他的母一同为甘宁准备了一场宴席。而甘宁见状,只好骗吕蒙自己不会杀掉那个厨子。就这样,吕蒙放下了对甘宁的提防。面对吕蒙的信任,甘宁的做法却令人心寒:“宁许蒙不杀。斯须还船,缚置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敕船人更增舸缆,解衣卧船中。”

可以看到,尽管甘宁作战勇猛,为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但是他粗猛好杀,又曾有过数次背信弃义的举动。而面对孙权的命令之时,甘宁有时也不会听从。试问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甘宁,孙权又如何信任他呢?没有认清为人臣子的本分,这是甘宁最大的错误。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公亶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公亶父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公亶父是上古周部落的领袖人物,周文王的祖父,也是周朝的奠基人之一。因为公亶父距离现在实在太久远,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专门负责记录的史官,所以关于公亶父的事迹多为后人杜撰。据说公亶父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制定了全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带领周族人逐渐走向强盛。可能还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公亶父这个人物

  • 严世蕃是个怎样的人?严世蕃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严世蕃是明朝著名权臣严嵩的儿子,严嵩是内阁首辅其地位已经到了权倾皇室的地步。严世蕃仗着严嵩的权势,没有经过科举就直接当官,后来成为工部左侍郎。严世蕃在历史上多半也是奸臣形象,不过严世蕃也有一定的过人之处,他非常会看人的心思、揣测他人用意,所以在当时也被称为“第一鬼才”。严嵩和

  • 白莲居士指的是谁?盘点清代女画家方婉仪与她的诗画艺术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冰簟疏帘小阁明,池边风景最关情。清清不染淤泥水,我与荷花同日生。”这是我国历史上清朝时期扬州女画家及诗人方婉仪的一首自撰诗。方婉仪出生于雍正十年,也就是公元1732年的农历6月24,她的生日恰好与民间传说当中荷花的生日是相同的,故有一年生日时,方婉仪作此诗以记。也因此,方婉

  • 古代新娘子出家为何头上要盖红布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到了我国唐朝时期,在服装中就演变出了一种头披到肩膀的帷帽,主要就是用来遮羞。据说唐朝的开元天宝年间,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想要突破旧的习俗,下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女性在唐初时期的帷帽上再加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用以装饰的效果。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不废,并成为

  • 皮日休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皮日休,可能很多朋友对这个名字还很陌生,这是我国历史上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大约在公元838年到883年期间。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人,出生于复州竟陵,如今的湖北天门地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

  • 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总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乌拉圭这个国家,位于南美州的东南地区,是一个面积约合17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人口仅仅只有300多万的拉美小国家。乌拉圭原本属于南美印第安人的居住地,不过到了17世纪80年代,这里就成为了西方殖民者所争夺的地区。1726年,西班牙殖民者建立了蒙得维的亚,乌拉圭正式沦为其殖民地。1811年,乌拉圭民族

  • 施耐庵与罗贯中有着什么关系?没想到是这种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四大名著的朋友们都会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这两部著作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但是朋友们知道施耐庵与罗贯中是什么关系吗?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不仅仅只是两著作的作者关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密施耐庵与罗贯中的关系,绝对让你意想不到。施耐庵与罗贯中“同事

  • 辛弃疾是一个怎样的人?辛弃疾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我们在上学时应该都有学过辛弃疾的词。辛弃疾有着“词中之龙”之称,他和苏轼并称“苏辛”,被无数文人列为楷模。辛弃疾从小便抱有志向,但他的仕途之路却不平顺,因为和主和派的政见不同,因此屡遭劾奏,无奈又失望的辛弃疾最后选择隐居。辛弃疾一

  • 历史上的阿提拉是一个怎样的人?真的是恶魔印象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大约在1500年前,匈奴王为了证明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勇士,于是便率领着军队与古罗马大军开始决战。然而事实上,千百年来,他留给后世的印象宛如一个恶魔。那么为何后世对阿提拉的印象是如此的邪恶呢?历史上真实的阿提拉真的是这样的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阿提拉本人给了同他一个时代的人留下的是一个极其

  • 揭秘纪晓岚怎么死的,看看纪晓岚是不是真的纵欲而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纪晓岚其实小编一直觉得这个人是个坏人,但是电视剧了里面的那个纪晓岚好像还是比较的正常的,能说会道的,而且感觉非常的有头脑,厉害厉害,那么有的人问了,真正历史上的这个纪晓岚又是怎么死的呢?其实问这个问题的人也知道的,那就是多多少少估计听说过这个纪晓岚纵欲的很,那么这个纪晓岚到底是不是纵欲而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