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写给家人的三封家信分别是什么?诸葛亮家书原文及翻译

诸葛亮写给家人的三封家信分别是什么?诸葛亮家书原文及翻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874 更新时间:2024/1/25 8:21:44

诸葛亮出名的不止《出师表》,还有诸葛亮写给自己家人的三封家书。其实诸葛亮正式的作品并没有多少,但是他写的书信质量都非常高,像《出师表》还有这三封家书都算他写给对方的书信,不过跟同时期发表的文章相比也丝毫不会落的下风。那今天就重点为大家讲讲这三封家书的原文还有翻译,这三封家书分别是《诫子书》、《又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可能就是少一封写给诸葛亮妻子的信,但这样也体现出了诸葛亮内心深厚的家国情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些家书吧。

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诸葛亮位及蜀国军师、丞相,政务繁忙,但他不忘教诲子孙、外甥,《太平御览》《诸葛亮集》中收录其《诫子书》《又诫子书》《诫外甥书》等家书,后人统称为“诸葛亮家书”。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解读:

这篇文章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全文短短八十六字,阐述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诸葛亮写此书,以古代贤者所应具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素质要求谆谆告诫他的儿子。他以政治家的胸襟和眼光,结合切身经验,要求子孙从修身养德做起,励志勤学,为将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做好准备。

诸葛亮在信中指出,“淡泊”、“宁静”是陶冶高尚情操、树立远大志向的前提。他还阐明了学习与成才的关系,肯定了才能和学业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诸葛亮还突出强调了“淫慢”与“险躁”是养性励志的大敌,从而更加肯定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最后,诸葛亮特别告诫子孙不要蹉跎岁月,虚度年华,要努力“接世”,经世致用,否则会老大徒伤悲,后悔莫及。诸葛亮在这封家信中的话,都是从人生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至今仍具有非常积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被许多人视为座右铭。

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

诸葛亮晚年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诸葛村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幼稚孩童都能熟记于心。它是当地诸葛小学的必修课,村民们家贴的对联,往往都是其中的名言警句。《诫子书》不光是诸葛氏家训,也是中国传统家规中的瑰宝,给后人以深刻的教育迪。

《又诫子书》原文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又诫子书》解读:

设酒宴客,是为了合乎礼节,表达感情,从而使身心舒适,以恢复人的本性。而礼节尽到,客人退席,这便是最大的和谐与快乐了。倘若主人的情意未尽,客人也还没有到疲倦的程度,可以续饮,但不能醉到神志不清的地步。

《又诫子书》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教子饮酒合礼致性思想,可以说这是专门就事议事,因酒谈礼,他把设酒摆宴当作一种公关礼仪活动,并希望以酒为媒介,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调节人际关系。诸葛亮在这篇家书中追求中和之美,认为饮酒太过和不及都不好。

《诫外甥书》原文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

《诫外甥书》解读: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诸葛亮十三岁时,他们姐弟四人跟随叔父诸葛玄赶赴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任所。不久,朝廷又派朱皓到任,失掉官职的诸葛玄只好带着诸葛亮姐弟四人前往荆州投靠旧友荆州牧(治所襄阳)刘表。到襄阳后,诸葛亮因年纪幼小,就到刘表办的“学业堂”里读书。他的大姐嫁给中庐县(今湖北南漳县)蒯家大族蒯祺,二姐嫁给襄阳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山民所生子叫庞涣。诸葛亮的这封《诫外甥书》就是写给庞涣的。

诸葛亮在这封信中告诫外甥,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沉溺于世俗私情,难免沦落成为没有教养、没有出息的人。如果说《诫子书》强调了“修身学习”的重要性,那么《诫外甥书》则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信一开篇,诸葛亮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志当存高远”。具有远大的志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呢?

一是“慕先贤,绝情欲……恻然有所感”。“慕先贤”即要以古圣先贤作为榜样,向他们看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够让人奋发向上,坏的榜样则能把人拖入深渊。孔子也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会为一个人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

“绝情欲”即节制情欲。外甥庞涣正值血气方刚,因此“绝情欲”就不要沉湎于爱欲而不能自拔。人生在世,总会为一些繁杂琐事所困扰,而这些无关痛痒的琐事或者烦恼往往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站得高就能看得远,人生的境界就会提升,跳出这个狭小的圈子,不为琐事所累,自然就做到了“弃凝滞”。做到以上三点,自然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顺境逆境,也能“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二是“忍屈伸,去细碎……何患于不济”。这是实现志向的措施:要做到能屈能伸、随遇而安,抛却心中无关的杂念,认真听取别人的宝贵意见,虚心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要做到心胸开阔豁达。一个人有了高远的志向、广阔的胸怀,就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那么,即使他暂时得不到提拔,才华不被别人所了解认可,也不会妨碍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诸葛亮又从反面进行了论述。“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不免于下流矣!”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昂扬的斗志、坚强的意志,那么这样的人生最终只能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被儿女情长所束缚,在平庸中耗尽一生!

诸葛亮这篇《诫外甥书》只有短短八十余字,却有很深的内涵。作为年轻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以及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否则,理想就可能会成为一种空想,甚至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平庸下流之辈。《诫外甥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如果志存高远、意志坚定,加之缜密地思考,然后付之于行动,就很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反之,则必然失败。曾国藩在家训中也曾教育子女要“有志、有识、有恒”。有志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这些观点都凝聚了古人的经验与智慧。有志青年当从《诫外甥书》中得到启发,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郭芙是金庸武侠最大渣女?郭靖和黄蓉才应该负起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郭芙是郭靖的大女儿,同样也继承了郭靖的侠义心肠。不过郭芙在一众武侠迷当中的口碑似乎并不是很好,而且还认为郭芙是金庸武侠当中的最大“渣女”,究竟郭芙的口碑是如何崩塌的呢?其实早年的郭芙的确有些小姐脾气,而且蛮横不讲理,经常打着自己父母的名号在外面仗势欺人,而且受不了一点委屈。在

  • 一见杨过误终生究竟是什么意思?到底是谁被杨过误了终身?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杨过应该是金庸笔下仰慕者最多的男主角了,没错,就是比韦小宝还要多。虽然韦小宝有七位老婆,但喜欢杨过的女性一共有八位,比韦小宝还多一位。只能说杨过外形条件实在太好,见一个爱一个,金庸先生也在《神雕侠侣》中写道“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其实这句诗写的是郭襄,郭襄对杨过一

  • 张无忌性格优柔寡断体现在什么地方?他为什么不是一位好的领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张无忌虽然练就出了一身天下无敌的神功,但他的性格使他没有办法成为一名优秀的领袖。大家对于张无忌的评价就是他性格太优柔寡断,似乎有一种天然呆的感觉,有时候会分不清敌我,甚至毫无意义的散播同情心。所以凡事都想给对方留一个情面或者出路,这样的人是没办法统领一个帮派或者天下的。不过在《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

  • 关羽性格有哪些缺点?这也是他成不了刘备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当中的蜀汉,似乎每个人的光芒都非常耀眼,其实属诸葛亮还有关羽的戏份最多。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关羽的能力在刘备之上,为什么关羽不取代刘备呢?实际上关羽的性格是存在一些缺点的,而这些恰好就是他不能取代刘备的原因,可能刘备的身手的确不如关羽,但在为人处世方面比关羽高出几个等级。那关羽的性格究竟

  • 虚竹练的什么功夫?虚竹为什么能成为天下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天龙八部最厉害的人物,可能就是虚竹了。其实虚竹所学的武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他的内力实在超越了常人太多倍,可能对上扫地僧也不一定会输。乔峰最后还把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传授给了虚竹,这样虚竹内力和武功招式都成了天下独一档。乔峰本人没有那么深厚的内力,都能靠降龙十八掌吃遍天下,更别说虚竹这拥有百

  • 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历史原型是谁?真实的赵敏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在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性格有点像黄蓉,刚开始和张无忌还是死敌,后来却逐渐爱上了张无忌,两人最后过上了隐居的日子。不过赵敏实际上是有历史原型的,而且真实的赵敏命运非常坎坷,过得也没那么如意。其实古代出身的公主基本上都是没什么自由的,她们的婚姻或许都会跟政治挂钩,也没有机会去寻找真爱,这其实是一件非常残

  • 女娲和盘古是什么关系?两人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盘古是中国神话当中开天辟地的大神,也就是说盘古应该是地球上的第一位人类。但在女娲的体系里,她才是人类的造世主,那盘古和女娲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其实根据西游记里的设定,盘古应该还是在女娲之前出现的,其实盘古不算真正的人类,他在开天辟地以后就让自己的身体融入了混沌的世界,换来了空气和植物,所以盘古更像是创

  • 韦小宝不会武功却成为了江湖上的王者,韦小宝的“江湖”你看懂了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韦小宝可能是金庸小说中唯一一位不会武功的男主角了,不过就算韦小宝不会武功依然能混的风生水起,甚至成为了读者们最羡慕的男主角。其实金庸先生在《鹿鼎记》当中设定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江湖,这个江湖不靠武功、也不靠门阀,只靠脑子,而韦小宝也正是靠着自己的脑子成为了这个江湖上的王者。其实我们羡慕韦小宝可能也是因

  • 曹丕称帝之前有想过杀掉曹植么?魏王太子究竟如何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有很多人会觉得,曹丕能够当上魏王太子,只是因为用计让曹植犯了错,然而曹植性格不够坚韧被弃用后就开始自暴自弃,最后曹操彻底对他失去了希望,所以这个太子之位就落到了曹丕头上。不过从正史记载的内容来看,曹操心中太子的头两名并不是曹丕还有曹植,而是曹昂和曹冲。曹昂是曹操的长子,能文能武,可惜为了救曹操牺

  • 令狐冲成金庸武侠最憋屈男主?只怪笑傲江湖反派光芒太过耀眼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大家提到笑傲江湖,第一个想到的人物会是东方不败,而不是男主角令狐冲。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笑傲江湖里的反派都太出众,导致这位男主的存在感一直不高,而且令狐冲的经历也非常不像一位男主,往往都会被第二个人抢走风头。所以才会有人说,令狐冲可能是金庸武侠中最憋屈的男主角。其实我们可以分析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