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丘吉尔在1945年大选中为什么会落败?落选后丘吉尔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丘吉尔在1945年大选中为什么会落败?落选后丘吉尔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287 更新时间:2024/1/16 17:01:37

丘吉尔算是上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领袖了,但是作为二战获胜的三巨头之一,丘吉尔为什么会在1945年的英国大选中惨败给共党呢?按理说,当时丘吉尔的支持率应该是达到了最顶点,却也没能获得民众的支持,只能说当时丘吉尔所在的保守党实在不得人心。不过落选的丘吉尔也没闲着,开始撰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作为二战最有分量的领袖之一,这书的销量自然是不用愁,而且丘吉尔还凭借这本书获得了诺贝尔学奖,也是非厉害了。

1945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后,铁血首相、二战“三巨头”之一、带领英国人民和希特勒血战了5年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被选下台了。

在英国人看来,丘吉尔只是一个战时首相。战争结束了,人民需要过好日子,已经不需要丘吉尔这样的人做首相了。

成熟的国家,理智的人民,是英国的一大特点,面对大选的失败,丘吉尔也不得不接受。后来,他在书中说:“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

| 英文原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书封

下野之后的丘吉尔也没闲着,他花费了6年时间,写完了洋洋洒洒360万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在这部回忆录里,丘吉尔援引了大量二战时期的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电函、个人保存的档案资料以及很多当事人的回忆,为这段历史留下了忠实的记录。

他在该书的序言中说:“我并不把它称为历史,因为编写历史是属于后代人的事。但我有信心地宣称,它是对历史的一个贡献,将对后世有所裨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不仅是一部极具历史参考文献价值的回忆录,还是一部“史诗性”的巨著。

1953年,瑞典文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丘吉尔 —— 以英国首相的身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空前绝后唯一一次。

在颁奖典礼上,宣读颁奖词的瑞典学会会员席瓦兹对他大加赞赏:“(他是)大政治家和大战士难得也是大作家。我们想起恺撒、马库斯甚至拿破仑。……丘吉尔的政治和文学成就太大了,我们忍不住要将他刻画成拥有西塞罗文才的恺撒大帝。以前从来没有一个历史领袖人物两样兼备又这么杰出,跟我们如此接近。”

瑞典文学院还在颁奖词中说:“丘吉尔成熟的演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环节的力。丘吉尔在自由和人性尊严的关键时刻的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他自己正是以这伟大的演说,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

1940年6月4日丘吉尔在下院通报了敦刻尔克撤退成功,之后就发表了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一段讲话《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远东战场》选取了太平洋、东南亚战场线索。日本、美国、中国,是本卷的主角。

本书讲述线从珍珠港事件开始,到原子弹落地结束。珍珠港事件的前后,东南亚海岛胶着残酷的战斗,太平洋上荡气回肠的航母大战,军迷们津津乐道的中途岛海战,传奇的中国缅甸远征军。在讲述这些决定世界命运的事件时,丘吉尔的资料和叙述角度独一无二。

| 珍珠港事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英国紧随美国之后,对日本宣战。

这一天,是丘吉尔最为高兴的一天。因为在此之前,它领导的英国被德国人逼到英伦三岛上,独自苦苦支撑了3年。因为这一次,日本人把美国拖入了战争,也给英国送来了盟友。

在回忆录里,他这样写道:“如果我宣称美国站在我们这边是我最为高兴的时刻,我相信没有哪个美国人会怪我。”

美国加入战争后,丘吉尔仿佛已经看见了胜利的曙光,他知道,这场战争胜负已定。为此,他激动得差点哭出来:“现在这个特别时刻,我清楚美国已经全力以赴进入了战争状态。所以我们终于赢了!是的,在敦刻尔克之后,在法国沦陷之后,在奥兰经历的悲剧之后,在饱受侵略之苦、除了空军与海军无兵可用之后,在经历致命的潜艇战——大西洋上的第一场战役,差点输掉——之后,我们赢得了战争。”

这一天,他情绪很好,非常满足地睡了一个好觉。

12月8日,他日本外交部递送了交战书,落款是“荣幸并高度尊敬你的,忠实的仆人,温斯顿·丘吉尔”。

他在书中如此解释到:“有些人不太喜欢这种形式的礼节。但当你想要杀死一个人时,礼貌点未尝不可。”

| 新加坡沦陷后,英军投降

历史证明,丘吉尔低估了日本军队的实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东南亚战场,英军一路败退,被日军打得仓皇而逃。

1941年12月8日,丘吉尔命令两艘战舰“威尔士亲号”和“反击号”开进印度洋,以便宣示大英帝国的力量,震慑日本。然而,这两艘军舰很快就被日本击沉。

随后,英国人在东南亚战场接连失利。

1941年12月25日,香港陷落;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陷落,13万英军向3万日军投降,连丘吉尔也承认,这是“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也是规模最大的投降”。

| 太平洋战场形势图

1941年~1942年,英国在东南亚战场被日军打得屁滚尿流,颜面尽失。

尽管如此,作为一个老派帝国主义者,丘吉尔对罗斯福将同为盟国的中国和英国相提并论而感到不快。为此,他和蒋介石之间也生了不少嫌隙。

在回忆录中,他认为罗斯福高估了中国能给整体战局带来的影响。但罗斯福认为,中国军队是反法西斯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拖住了五分之三的日本军队,而在其区域,都没抵挡住日本如潮的攻势。

| 开罗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首脑合影

1942年,日军入侵缅甸,英军一路溃败。丘吉尔担心缅甸丢失后,日军会一路侵占印度,急忙向中国求援,请求中国火速派兵入缅作战。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入缅协同英军作战,取得了一系列战果。但此时的英军已如惊弓之鸟,不仅一路溃败,还坑了中国远征军。最后,英军转入印度,缅甸沦陷。而关于缅甸战场,丘吉尔可能也觉得英军颜面丢尽,因此在回忆录中一笔带过,只字不提英国军队的糟糕表现,反而指责中国军队败绩累累。

英军退守印度后,在东南亚战场再也无所作为。直到欧战结束后,丘吉尔准备将欧洲军队调回远东战场时,美国人给日本丢了两颗原子弹后,日本人迅速投降,丘吉尔也失去了报一箭之仇的机会。

不过,二战结束后,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英国衰落已不可避免。其实,在二战时,英帝国败相已露,连强人丘吉尔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了。

1940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为英国军队保存了33万有生力量,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面至关重要。丘吉尔在之后的演讲中说:“战争从来都不是靠撤退打赢的,但这次撤退中却孕育着胜利。”

丘吉尔所说的胜利,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北非战场》所记录的,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的辉煌胜利。在本书中,隆美尔、蒙哥马利等一众名将悉数登场,坦克大战荡气回肠,最终以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作为本卷的高潮和结尾。

| 北非战场上的意大利军队

1940年,德国横扫半个欧洲,法国投降后,英国困守英伦三岛。

此时,作为轴心国“三巨头”之一的意大利,看着德国的累累战果,也眼馋了起来。

英法“敦刻尔克”大撤退后,意大利趁机攻击东非的英军,妄图拿下埃及,将东非与北非连成一片,恢复罗马帝国时期的疆域,让地中海变成意大利的内湖。

1940年9月,意大利主动挑事,向驻扎埃及的英军发起了攻击。

没想到,在墨索里尼眼里,已经摇摇欲坠的大英帝国,在北非,分分钟教他做人。

意大利军队主动招惹英国,没讨到半点便宜,反而被英国俘了13万人,连殖民地利比亚也被英国人占领了。

| 沙漠之狐 隆美尔

打不过英国人的墨索里尼,转过头去找希特勒寻求帮忙。

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任非洲军团军长。到达非洲不到两个月,隆美尔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局势。英军在隆美尔的攻击下,不得不向后撤退了600多英里。

尽管隆美尔让英国人吃尽苦头,丘吉尔还是向隆美尔表达了敬意:“我们有一个勇猛善战的对手,如果撇开战争的灾难来看,可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领。”丘吉尔在回忆录中说:“向隆美尔表达敬意虽然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我却从不后悔,也不会收回。”

| 1942年 丘吉尔亲临北非战场

1942年6月,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团”在北非战场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之后,已经逼近了开罗和苏伊士运河。

此时,丘吉尔再也坐不住了,他亲自来到北非鼓舞士气,并临阵换将。

| 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 蒙哥马利将军

1942年8月,蒙哥马利被任命为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

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在阿拉曼战役中,蒙哥马利率部与德、意军队激战,挫败德国“沙漠之狐”隆美尔,从而扭转了北非的战局。他由此声誉大振,被人们称之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

阿拉曼战役在丘吉尔看来,是一次能够彪炳史册的伟大战役。它标志着“命运的关键”。在回忆录里,他这样写道:“在阿拉曼战役之前我们屡战屡败;在阿拉曼战役之后,我们百战百胜。”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貌比潘安”中的潘安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潘安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给人感觉就是那种非常非常漂亮的人,因为古代也有话是说的“貌比潘安”了,也就说明了潘安这个人真的是有多么的好看了,那么历史上真的有潘安这个人吗?或者说潘安这个人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后人

  • 康熙一共有三十多个儿子,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皇帝后宫众多,一生当中可能有很多孩子,当然从,除了最终登基成为新皇的儿子,其他的更是多数。清朝康熙时期,康熙帝一生一共有三十多个儿子,除了最终登基成为皇帝的雍正,另外仍旧有很多。那么,康熙的这些没有成为皇帝的儿子们,最终都是什么结局?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呢?一、年幼夭折之子:康熙皇帝的24个儿子中

  • 如何评价五代时期后梁名将王彦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五代时期这个时间段的历史应该还是很有意思的,话说五代十国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的英雄和大武将的,这其中就有一位叫王彦章的,这个人名气非常大那么我们如果要仔细的分析的话,他到底会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王彦章生平事迹,知道的朋友很多,这里不赘述,重点谈一谈王彦章这个人物

  • 历史上真实的陈炯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陈炯明”很多人都想到了军阀这两个字,陈炯明这个人也是军阀,但是他的军阀生涯好像争议特别大,有的人说他坏,有的人说他好,那么他到底是好是坏我们也不好分辨了,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他是南方的阎锡山,他的悲剧在于他离孙中山太近了,这是他

  • 明朝历史上,万历皇帝朱翊钧真的不理朝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用现代人的话来说,万历皇帝不愧为一个宅男,他十岁登基,当了四十八年皇帝,却有三十年都没有出过宫门,而且也不上朝,不接见臣子,朝中的官员也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重要官职空缺的的状况。人们对于这位皇帝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是成就辉煌的千古一帝,有人则认为大明就是亡在了他的手上。很多人都想知道万历皇帝为什么不上

  • 诸葛亮为什么要娶丑老婆?诸葛亮真不嫌妻丑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中,但凡是有点身份的人娶老婆肯定都是要娶美女,曹家更是在娶老婆这件事上差点弄得父子反目成仇。但只有诸葛亮是娶了一位臭老婆黄月英,根据三国演义当中的记载,黄月英像是一位外国人,或者是混血,不像当时的中原人。不过诸葛亮怎么说也是大帅哥一枚,而且器宇轩昂,才华横溢,为什么会看上黄月英呢,难道这世上真有

  • 诸葛亮在蜀汉真实地位如何?刘备其实并没有重用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最后能在蜀汉权倾朝野,很大程度是因为他还活着,而早期和刘备一起创业的人已经去世了。其实刘备对诸葛亮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放心,所以才让李严也当托孤大臣,而且还让李严掌管兵权。但李严为人和诸葛亮相差太多,有权却没人肯支持他。刘备在世的时候,诸葛亮的地位一直不算很高,而且汉中之战以后刘备就没怎么用诸葛亮

  • 周瑜去世后小乔为什么失踪了?小乔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小乔怎么说也是周瑜的老婆,也是南方知名的大美女,为什么周瑜去世后,小乔便消声灭迹了呢?很奇怪的一点是,东吴那边书写的史书,也没怎么提及小乔最后的结局,难道是孙权下令在其中做些手脚吗。对于周瑜来说,一生只爱小乔一位妻子也没娶妾,郎才女貌用来形容他们是最贴切不过了。当年曹操南下,也想见见小乔的容颜,在很

  • 刘备入川时是什么情况?当时做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刘备创立了蜀国,基业都在益州,不过这个益州原本并不是他的,而是他从刘璋手里抢过来的。只不过,原本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在入驻益州之后却做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很让人想不到是刘备所为,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他做的这些事情也给他自己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后果,那么最终又是怎样解决的?蜀汉昭烈帝刘备素以仁义宽厚

  • 乾隆皇帝长什么样子?乾隆真实画像公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皇帝是两百多年前的人物,乾隆去世40年后相机才被发明出来,所以大家想要看乾隆皇帝原本的相貌是不可能了。不过现代的科学技术基本上能通过一些画像还原出乾隆的真实样子,也能让我们一睹乾隆的容颜,到底是帅哥还是大猪蹄子呢?这次就为大家揭晓这个谜底。实际上乾隆不同时期的画像还挺多的,而且风格也不同,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