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公究竟是篡位还是摄政?一个文物还周公清白

周公究竟是篡位还是摄政?一个文物还周公清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82 更新时间:2024/1/19 17:09:40

周公是西周初期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物,他是周武王的弟弟,曾两次跟随武王讨伐纣王。等周武王去世后,成王年纪尚小,周公便决定代替成王处理朝政,主持国家大权。但周公此举也被怀疑有篡位之举,那周公到底是算篡位还是摄政呢?实际上有一个文物能解答此疑。周公掌权七年,制定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等法则,对此后千年的封建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关于周公(姬旦,周武王之弟)有没有篡位称王,《史记》中记载是践祚摄政,但在一些文献史料中,却认为周公篡位称王,而且是专横篡位。

荀子·儒效》:周公履天子之籍......周公屏(除也,或蔽也)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偃然如固有之。《礼记·明堂位》:周公践天子之位。《韩非子》: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周公服天子之冕,南面而朝群臣,发号施令,常称王命。

那么,作为儒家推崇的风云人物,周公到底有没有篡位呢?周朝一件青铜器,洗清周公冤屈,为周公正名!

武王伐纣两年之后去世,当时周朝未定,尤其殷商故地暗流涌动,国家需要一个强力君主继续完成大业。由于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姬诵)年纪太小,不足以担此重任,这时周公就主动扛起重任,但问题在于:周公是仅为摄政,还是篡位称王?

这一问题困扰了中国2000多年,原因很简单,除了上述周公称王的记载之外,还有一些重量级的史书,存在模糊不清的记载,让人难免怀疑周公称王了。

《逸周书·度邑解》:(周武王)曰:“旦,汝维朕达弟.......维天不嘉于降来省,汝其可瘳于兹,乃今我兄弟相后。《尚书·金滕》: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

《逸周书》中表达的意思是,周武王临终之前,表达了兄终弟及的意思,因此周公称王存在法理基础。《尚书》记载的意思是,如果我不继承王位,掌握国家大权,可能诸侯反叛,导致先王事业付之东流,以后无颜得见先王呀。

无论是《逸周书》,还是《尚书》,都是重要记载,绝非一般性的史料可比。但从这两本书记载来看,周公称王的可能非常大。

如果周公仅为摄政,那么符合儒家对周公的推崇;但如果周公称王,不再那么美好、崇高,那么这对儒家思想影响将非常大,甚至动摇儒家根基。

从史书记载来看,很难彻底辨别清楚,但几千年后,一件青铜器的被发现,让我们见证了真实的历史,彻底洗清了周公的冤屈。

这件青铜器叫“西周禽簋”,高13.7厘米,口径19.2厘米,是一件盛食器具(饭碗),颈和圈足均饰有三列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颈部还增饰浮雕兽面纹,整体有明显的西周早期作风。更为重要的是,在禽簋之内,刻写了23个字的铭文。

西周禽簋铭文: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

周成王征讨奄国,周公为军师,伯禽(周公之子)主持祭祀祈愿周军胜利。周成王赐给伯禽百锊青铜,于是伯禽用此制作了这件青铜器——禽簋!

显然,既然“王伐奄侯,周公谋”,那么显然周公不可能称王篡位。

奄国(又称商奄,商朝方国),这是商朝铁杆。根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南庚将商都从庇迁到奄,盘庚从奄迁到殷,加上其间的阳甲,奄作为国都共经历三位商王(约四十年)。奄国国君姓氏主要有“嬴姓”和“子姓”两种说法。

武王伐纣之后,奄国不服王化,后来参与周初的三监之乱。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继续东征灭掉了奄国,封伯禽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伯禽成为鲁国开国之主。

因此,西周禽簋所讲之事,应该是周成王继位几年之后,这时周公为谋,充分说明了周公没有篡夺王位。

史书记载也佐证了西周禽簋铭文,比如《史记》记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没有彻底消灭,商奄继续南迁),迁其君薄姑”。

根据史书和考古发现印证,可以确认周公没有篡夺王位,仅是居于摄政之位。

客观的说,以周公当时地位,和后来平定叛乱之功,如果想要谋夺天下,基本上没什么难度,然而周公却将权力交还给了周成王。后人认为周公称王,或许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

所以,西汉大思想家贾谊在《新书·礼容下》中评价,“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周公是黄帝之后、孔子之前最伟大的政治家!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到底是赵嘉的后代还是赵迁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赵匡胤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但是关于他的争论一直有一个,话说啊,话说他的出生问题,话说这个赵匡胤部知道到底是赵嘉的后代还是赵迁的后代,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到底要怎么解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赵史匡胤是赵迁后代。据《史记》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

  • 叔孙通是个什么样的人?叔孙通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叔孙通原本是秦朝待诏博士,后来秦灭亡,叔孙通逃回薛城,投靠了项梁。此后楚汉之争爆发,叔孙通决定转投刘邦,再次被汉王拜为博士。叔孙通虽然不能帮助刘邦争夺天下,但在举荐人才和制定礼仪方面,他算是立了大功,汉朝的礼仪就是由叔孙通制定的。不过历史上对于叔孙通的评价也有一些争议,这次就为大家讲讲这个人物,看看

  • 30年战争华伦斯坦为何被称为“帝国之星”?为何要背叛自己的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阿尔伯莱希特·华伦斯坦,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们对这个人的名字不是很熟悉,他是一位波西米亚的没落贵族,在追逐哈布斯堡皇室战争期间逐渐显声色。在30年战争期间一直做到了帝国军队的总指挥。然而这位出类拔萃的军事指挥家最终却背叛了自己的国家,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宗教阴影在16世纪

  • 冯诺依曼到底有多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冯诺依曼其实很多人不太懂这个人,但是小编想说的是这个人非常的厉害,可以说也算是世界上最为聪明的人,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叫冯诺依曼的到底有多么的厉害呢?其实也不用太复杂,我们来看看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就知道了,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约翰·冯·诺依曼是一位匈牙利裔美国人,也是一

  • 荆轲文武双全,为何却要行走江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荆轲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吧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他非常的厉害,著名的就是荆轲刺秦王了,但是我们其实仅限于荆轲刺秦王了,并不了解这个荆轲的其他方面,其实荆轲非常的厉害,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在当时几乎没人能和他想提并论,但是他这么厉害,却还是一直在外漂泊,在江湖上飘着,这个就非常的尴尬了啊,那么这到底是为什

  • 历史上有几位皇帝的庙号是“仁宗”?古代仁宗皇帝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仁宗是古代皇帝的庙号之一,历史上凡是被授予“仁宗”的皇帝基本都拥有良好口碑,并且政绩有佳。最有名的仁宗恐怕还是宋朝的宋仁宗,宋仁宗性格天生善良,待人宽厚和善,深受百姓的爱戴,而且他有可能是古代脾气最好的皇帝。除开宋仁宗,历史上还有汉仁宗刘禅、李仁宗李乾德、西夏仁宗圣德皇帝李仁

  • 黄中辅是一个怎样的人?黄中辅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黄中辅是南宋官员,抗金名将宗泽的外甥。黄中辅为人赤诚爱国,不和贪官污吏苟合。当时朝中由秦桧把持朝政,他不思进取还陷害忠臣,让黄中辅感到气愤,怒斥奸佞。黄中辅才智过人,又有胆识,他曾负责招募义军,抵抗金兵,但宋徽宗却急忙禅位不想担责,这也让黄中辅看在眼里,实则痛心疾首。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黄中辅这个人物

  • 刽子手为何要对死刑犯黄道周行跪拜礼?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很多人都哀叹明朝不该灭,即便是满清入关之后,明朝也是有着一战之力的。就算是当年明朝内忧外患,但是其实力并不差。摧毁明朝的罪魁祸首是对年的党争,以及无法整治的土地兼并,而且最主要的是,后期明朝的臣子大多数都是软骨头,很轻易的就投降了。反骨仔太多也是明朝灭亡的一个原

  • 林怀部除掉汉奸张啸林之后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林怀部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话说他也算是历史上有名气的名人,最让记住的事情就是这个林怀部啊除掉了汉奸张啸林,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林怀部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张啸林、黄金荣和杜月笙曾并称为上海滩三大亨,他是那种抬抬手,就能让整个上海滩为之一震的人物。1

  • 萧皇后嫁了哪六位皇帝?萧皇后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愍皇后萧氏一生经历堪称传奇,她是隋朝时期著名女性,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萧皇后一生经历了六位丈夫,隋朝建立后,萧氏嫁给杨广,夫妻二人十分恩爱。杨广最后能登基称帝,也有萧氏一份功劳。不过好景不长,随着杨广继位,隋朝的寿命也将近,萧皇后只能带着自己的孙儿逃往宇文化及、窦建德等人的地方,最后李靖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