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俅真的十恶不赦吗?其实是个老好人

高俅真的十恶不赦吗?其实是个老好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41 更新时间:2024/1/23 17:13:52

大家还记得小说里提到的高俅吗?林冲误入白虎堂,陷害王杰,宋江等等,都是出自高俅这位官老爷的手笔。可以说高俅的存在让很多梁山好汉更加凸显出了自己的伟岸形象,而高俅本人却被人所不耻。那么在历史上真正的高俅犹如小说中说的那样吗?真的是个十恶不赦的奸贼吗?

水浒上写高俅是从他从事于小王都太尉王诜王晋卿,也就是赵佶的姑父。替王晋卿办事去端王府,才和赵佶认识并留下,以后逐渐成为至交好友的。后来端王称帝,也提拔好友高俅成高官,这自不必说。那么高俅当时是怎么到王晋卿府上办事的呢?这要有赖大文豪苏轼的推荐。原来高俅本是苏轼府上的一个文吏,按现在话说就是一个小秘书。因高俅擅长蹴鞠、还会些拳脚,也精通诗词,更重要的是写得一手的好字,苏轼好些酒醉狂草写的佳句,别人都不认得,都是高俅给苏轼誊抄下来的,帮了苏轼不少忙,顾深得苏东坡的赏识。

高俅对苏东坡如此重要,他却怎么舍得将他送与别人呢?原来苏轼变法失败后又遭小人算计,不得已被贬出京城。临走前这个大文豪还不忘昔日曾多次助自己一臂之力的高俅。苏轼曾推荐高俅给自己的好几个好友,但这些人知道苏轼不得志怕受牵连,均婉言谢绝。无奈之下苏轼才想到了小王都太尉。其实二人相交并不太深,但有大文豪相求,王晋卿又是驸马,不担心连累,所以也就做了个顺水人情将高俅收下了,没想到这一下让高俅有了接近赵佶的机会,并与赵佶交好,赵佶登基后一步登天,这当然是苏轼也始料不及的。高俅的球踢得好,深得宋徽宗的喜爱,这个大家都从水浒传中知道了,这一点水浒里也写的是事实,但他优点不仅仅只是会踢球。

刘仲武在崇宁三年(1104年)约十月,吐蕃赵怀德等叛宋的事变中,指挥得当获得大胜而使赵怀德等复降。有学者认为当时高俅也参加了以上战役。大观二年(1108年),童贯及刘仲武在西边又取得了一次较大的胜利,他们成功地招降羌王子臧征仆哥,收复了积石军。徽宗对此十分高兴,亲自接见了刘仲武,颇为恩宠,并悉命仲武的九子为官。从徽宗的表现来看,他是认为这是一次很大的胜利,而当时高俅就很有可能参与其中了。

另外高俅这个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对有恩于他的故人不忘报答。之前有刘仲武在边关对他的提携,之后他与刘仲武家一直保持密切关系。刘仲武在政和五年(1115年)打了败仗,但他的仕途却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有高俅在朝中替他说了好话。刘仲武死后,高俅又极力向徽宗推荐其子刘锜担任大将。蔡京等残酷迫害苏轼及其家属,同为一殿权臣的高俅对苏轼一家并未落井下石,而是伸出了援手,史载,他“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颇为时人赞许。

而水浒里把高俅描写成第一大恶人,并与蔡京、童贯、杨戬全称为四大奸臣就是虚构的了。历史有记载的北宋其实有六个大奸臣,史称北宋六贼,基本都是宋徽宗时期的重要的朝中大臣,这六个奸臣贼子分别是蔡京、童贯、王黼朱勔梁师成和李彦,一眼所见,这六大奸臣之中并无高俅。也说明高俅其实在当时并非一个大奸大恶之人。那么水浒上却为何把他描写成第一大恶人呢?

其实高俅在历史上虽然并不险恶,但是因为北宋的灭亡,难免让人们恨他误国误民。首先其发迹并不是凭的真本事,而是靠的球踢得好,善于阿谀奉承,典型的小人得志。高俅虽然是文武双全的全才,但是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都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花架子,中看不中用。而且高俅掌管禁军20余年,不仅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还把禁军当做私役,不管训练,专管为他营私出力。于是军队“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无用摆设,以至当国家面临虎狼之师金军的进攻,开封城内几十万禁军很快瓦解,作为大宋的最高军事统帅之一的高俅显然难辞其咎。

盖棺论定,时人对他的评价是大节无亏,总体上尚算是一个好人。因此高俅在历史上虽然是个老好人,但如果是个普通人就好了。正因为他位居高位,却不作为,因他的渎职甚至导致北宋灭亡,这才被人们憎恨。水浒的作者施耐庵先生肯定就是憎恨高俅者之一,以至于他的笔下把高俅描写的那么可恶。高俅小人得志,在其位不尽其职,以致误国误民固然可恨,不过视江山如儿戏,为了自己的爱好不惜劳民伤财的昏君宋徽宗,在位其间任用那么多小人,奸人,佞人为国之栋梁,从而导致国破家亡,实则比高俅更可恨。被金人虏去遭受靖康之难的耻辱,也实在是咎由自取啊!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范仲淹的“仲淹”二字是什么意思?范仲淹名字含义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范仲淹少年时经历坎坷,父亲在他幼年时去世,母亲改嫁长山朱氏。此后范仲淹苦读诗书,成为参军才接回母亲,并且改回本名。应该大部分的朋友都不太清楚范仲淹的“仲淹”是什么意思,古人取名字都会赋予各种含义,范仲淹也不例外。那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有

  • 范文程为什么恨明朝?他为什么要主动投靠后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范文程是清朝开国重臣,清朝早期的规章制度大多出自范文程之手,所以范文程也被称为是清初文臣之首。不过范文程是汉族人,他为何要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想投靠后金呢?范文程一生历经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和清圣祖四代帝王,也是皇太极最为倚重的谋臣,但他的身份却让他饱受质疑。当然范文程会这样做,也有他自己的原因,下

  • 刘邦和朱元璋谁更厉害?两人各自有什么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和朱元璋分别是汉朝和明朝的开国皇帝,这两个朝代也十分强盛。很多人都喜欢把朱元璋和刘邦放在一起比较,因为他们都是草根出生的皇帝,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成就。不过他们所处的环境,和需要经历的困难都完全不一样,可能多数人会觉得朱元璋开国要更难一些。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刘邦和朱元璋为人的不同,还有他们

  • 揭秘法国历史上最厉害的五位君主,其中一位差点征服欧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现在很多史学家或是历史研究者通常将法兰克王国分裂出来的西法兰克王国当做如今法国的雏形,也算是法国君主制度的开端。从西法兰克王国的开始一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法国历史上经历了加洛林王朝、卡佩王朝、瓦卢瓦王朝、波旁王朝、奥尔良王朝、波拿巴王朝,总计6个朝代,君主超过50位。那么在法国的这些君主当中谁

  • 南宋名臣范成大有哪些成就?范成大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范成大是南宋重臣,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据说范成大12岁便饱读经书,14岁就能创作诗文,可以说是一位小神童了。1154年范成大考中进士,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范成大为官忠良,不畏强暴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范成大一生最大的成就还是体现在诗词上,范成大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评价最高的诗都是反映社会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这句话是谁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出自苏轼之口,那他究竟是看了谁的作品,竟然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呢?这个人就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我们在学生时期应该都在课本上学过王维的诗,但对于他的画了解就比较少了。不过王维不仅精通诗画,对禅道、音乐等也都有着很深的理解,可以说王维的才能的确是世间少

  • 王羲之一生有哪些未解之谜?王羲之的身世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人称“书圣”,相信无论懂不懂书法的人,肯定多多少少都听说过王羲之的事迹。王羲之的书法兼备善隶、草、楷、行各体,此后自成一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王羲之的一生也存在不少谜团没有被解开,他除了是一位书法家,也还有很多别的身份。这次就为大家总结了

  • 吕布为何不能成就霸业?吕布一生经历总结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在《三国演义》中的勇武表现,吕布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三国第一猛将,不少影视作品也喜欢把吕布打造成一名战神。吕布既然武艺超群,又有能人辅佐,为什么他最后还是没办法成就霸业呢?其实回顾吕布的一生,实在让人感到惋惜,他曾有数次机会割据一方,但每次都棋差一招,最后被逐渐壮大起来的曹操逼入绝境。吕布早年想依

  • 陆逊一生出将入相,他的后代下场又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实际上很多人都小看了陆逊在东吴的地位和作用,陆逊跟随孙权四十多年,期间帮助孙权击败关羽夺取荆州,夷陵之战大败刘备,还曾击退曹休,可以说陆逊是吴国中期最重要的一个人物。陆逊才能不输周瑜,一生出将入相,三国再无二人。陆逊的一生如此精彩,但他的后代却遭受了不小的打击。陆逊一生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陆延早夭,

  •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交战记录,薛举险些改变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薛举是隋朝末年著名群雄之一,曾在秦州登基称帝。薛举骁勇善战,广交好友,起兵反隋后自称西秦霸王,后来还在浅水原击败李世民大军。也是当时少有能在李世民身上讨到便宜的人物。薛举父子因为家境富裕,时常赈灾救济,所以当时有不少百姓都愿意跟随薛举。但薛举此后却一心只想称帝,浑然不顾百姓处境,导致很多人成了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