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正历史上的阴丽华是怎样的一个人?

真正历史上的阴丽华是怎样的一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42 更新时间:2024/2/7 9:38:55

说到“阴丽华”可能有不少的人不太知道的这个人,但是其实这个人也真的不简单的,他是东汉的第二任皇后了,话说关于她的传说非常非常的多,好的坏的都有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那都是传说了,那么真正历史上的阴丽华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阴丽华于公元5年出生在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阴氏家族是一个传承着显赫的家世历史的家族——春秋时代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第七代子孙管修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此后管修这一支后裔就以“阴”氏作为自家姓氏。大约在秦末汉初之时阴氏家族举族迁到了新野。阴家在新野虽然也算是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但在从秦朝到西汉的数百年见阴家从未有一人出仕为官,属于那种没政治权力的地方土财主。

当时在同属南阳郡的蔡阳县有一个叫刘良的人是西汉皇族后裔,刘良有个叫刘钦的兄弟在南顿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县令任上去世,此后刘钦的儿女就由刘良抚养。在刘钦的大女儿嫁给了家住南阳新野的邓晨,这个邓晨和阴家有些亲戚关系,刘钦的儿子中有一个叫刘秀的,刘秀在一次前往新野看望姐姐姐夫的时候机缘巧合得以见到阴丽华,阴丽华的相貌和举止谈吐给刘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刘秀前往长安求学,在这里刘秀见到了率领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执金吾率军出行,刘秀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震撼了,以致于情不自禁地感叹:“仕宦当为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刘秀尽管是西汉皇族后裔,但他这一支属于远支旁庶一脉,加之西汉王朝已被王莽取代,所以这时的刘秀其实就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正如日后的刘备刘皇叔说起来是汉室后裔,其实干的就是卖草鞋的活。这时的刘秀是怀着羡慕憧憬的心情说出这句“仕宦当为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也许他自己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梦想成真。公元22年十月刘秀在宛城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起兵,正式开始为实现心中所想而奋斗,不过刘秀这时并没成为各路起义军的领袖盟主,各路起义势力拥戴了另一位汉室后裔更始帝刘玄。公元23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立下军功,然而不久他就得知了一个噩耗:他哥哥刘縯被更始帝刘玄斩杀,震惊之余的刘秀立刻向更始帝刘玄谢罪。也正是在这一时期29岁的刘秀迎娶了19岁的阴丽华,刘秀之所以在这时迎娶阴丽华一则是为圆多年的梦,二则也是为了迷惑更始帝刘玄——告诉刘玄:自己就想老婆孩子热炕头,没啥政治想法。

刘秀与阴丽华婚后仅相处了三个月就受更始帝派遣西去洛阳,刘秀只得将阴丽华送回新野娘家。不久刘秀又作为更始帝刘玄的行大司马事前往河北地区招抚当地的起义势力。在这一过程中实力很弱小的刘秀也渐渐萌生了脱离刘玄自己打天下的念头,由于自身力量有限,所以这时的刘秀不得不选择和地方上的世家大族结成同盟。当时河北地区的真定王刘杨就是刘秀努力争取结盟的对象,刘杨提出希望两家亲上加亲——把自己的外甥女郭圣通嫁给刘秀。刘秀何许人也?胸怀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一个强有力的盟友摆在自己面前,而结盟的条件居然是娶一名女子为妻,刘秀是无法抗拒刘杨强大兵力对自己的诱惑的。所以刘秀和郭圣通实质上是一场政治联姻利益的交换。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尽管刘秀作为个人对阴丽华是发自内心的真爱,可当他们的感情参杂了政治因素后他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说明和其他所有帝王一样在刘秀的内心深处他的政治抱负重于阴丽华。

当刘秀成功坐上皇位后问题就来了:当年政治利益交换的条件不复存在了,而郭圣通和刘秀之间又没有感情基础。事实上在迎娶郭圣通之前刘秀就已经娶了阴丽华,当了皇帝的刘秀想立初恋原配阴丽华为皇后。其实刘秀这一辈子只爱过一个女人,但作为一位帝王在政治利益和心爱的女人面前他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阴丽华是幸运的,尽管刘秀为了政治利益一度将他们之间的感情放在一边,可说到底刘秀心里始终只有她一个人的位置,这比起当初刘邦抛弃父母妻小可谓天壤之别。倒是郭圣通成为了政治利益交换不折不扣的牺牲品——由于她和刘秀之间没有感情可言,而仅仅只是一桩纯粹的政治交易,当她失去利用价值后刘秀无时无刻不想废掉她,这时反倒是阴丽华数次劝解刘秀——她表示:郭氏与刘秀有困厄之情,并生有儿子。因此固辞后位。刘秀见阴丽华态度坚决,就立了郭圣通为后,但自此以后刘秀心中就一直对阴丽华心存愧意。

故事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不解了:既然阴丽华自己都推辞后位,刘秀就算再爱她,也犯不着非得立她为后啊?再说刘秀和郭圣通之间虽然没有爱情,但毕竟一起生活多年,还有孩子,起码的夫妻之义总还有吧?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刘秀和和郭圣通之间是有夫妻之义的,那为什么要废掉人家呢?这背后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刘秀对阴丽华的初恋之情,就没有半点政治原因在里面吗?怎么可能?不要忘了刘秀不只是刘秀,他还是汉光武帝,他爱自己的女人,但他最爱的是他的江山社稷!其实和其它所有宫斗一样郭圣通被废的背后是有深刻的政治原因的。

建武二年春正月(公元26年)郭圣通的舅舅真定王刘杨私下与绵曼贼交通,有谋反之意,光武帝遣骑都尉陈副、游击将军邓隆讨伐刘杨,刘杨却闭城门不应。光武帝又派遣前真定大将耿纯,持节杖,名义上去幽、冀行使赦令,劳慰当地王侯。实际上秘密下令:“刘扬若见,因而收之。”耿纯的母亲是真定宗室之女,抵达真定后只带百余名兵士,住在传舍,邀刘杨相见。刘杨自恃人众势强,便应邀前往传舍。见到刘杨和刘让兄弟两人后,耿纯趁机诛杀二人。“扬入见纯,纯接以礼敬,因延请其兄弟,皆入,乃闭合悉诛之,因勒兵而出。真定震怖,无敢动者。帝怜扬、让谋未发,并封其子,复故国。”光武帝不计谋逆大罪,复封刘杨之子刘得为真定王,刘让之子为临邑侯。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以为是因为郭圣通的舅舅谋反导致郭圣通被废,事情没这么简单。为什么?因为我前面说过刘秀和和郭圣通之间是有夫妻之义的,证明就是真定王谋反后不久光武帝正式册封当时还是贵人的郭圣通为皇后。其长子刘彊以“子以母贵”的春秋之义被立为太子,并大赦天下,普天同庆。看明白了吗?郭圣通被册封为皇后是在她舅舅谋反之后,刘秀并没因真定王谋反而迁怒于这位和自己共患难的女人。

其实郭圣通被废和真定王谋反事件还是有一定关系的:真定王谋反事件发生后刘秀意识到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势力已经尾大不掉,隐隐有威胁到皇权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秀下定决心要打压世家大族势力,他采取的对策就是退功臣进文吏——把原来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世家贵族功臣子弟明升暗降,封以高官但剥夺实权;与此同时大力提拔在朝中素无根基背景的寒门子弟作为职业文官管理朝政。有人觉得这管郭圣通什么事?我的回答是关她的事。因为世家大族的势力除了在朝中有分布外,在后宫也有分布。事实上当真定王谋反事件发生时刘秀就敏锐意识到郭圣通作为世家贵族人家的千金小姐,如果立她的儿子为太子,难保将来不会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只是念及多年的夫妻之义,还不忍将其废黜而已。

此后的刘秀其实一直在不停进行心理斗争:郭圣通的背后代表的是贵族外戚的利益,这与自己强化皇权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但真要硬起心肠废黜她又于心不忍;另一面阴丽华出身平民女子,在朝中没有任何根基背景,更适合立为皇后,而且阴丽华还是自己的初恋真爱。最终刘秀权衡多方利弊后做出了废黜郭圣通的决定。

刘秀很清楚自己不仅是大汉帝国的皇帝,也是郭圣通的丈夫和刘彊的父亲,虽然当年这只是一桩政治联姻,爱情给不了人家,但夫妻之义父子之情还在。当刘秀决定立阴丽华为皇后立阴丽华之子刘庄为太子时他顿顿告诫刘庄两件事:一件是今后天子不与世家贵族联姻,以免勋戚干政;另一件是无论何时希望刘庄保护好郭圣通和刘彊。后一件事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此后阴丽华和刘庄母子从未为难过郭圣通和刘彊;而前一件在刘庄在位时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但到了东汉后期几乎就是外戚宦官轮流执政了,最终酿成黄巾之乱,之后天下三分,再然后就是漫长的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大动荡。在这漫长的分裂时代中门阀贵族的势力发展到极致:上架空皇权,下压榨百姓。刘秀虽无法预知身后之事,但他废黜郭圣通之举实为未雨绸缪。

至此刘秀、郭圣通、阴丽华之间这场复杂纠结的三角恋终于落幕:在整件事中郭圣通和她所生的刘彊其实从一开始就是被利用的牺牲品。而刘秀则始终坚持以政治利益为最高原则,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要舍弃自己的妻儿,相反他一直在尽力保护他们,至于个人的感情归宿却是无法强求的。阴丽华在整件事中其实什么都没做,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她本来才是刘秀的原配夫人,被莫名其妙带回家的郭圣通骑在头上也不以为忤,然而这件事却在刘秀心头扎下了刺。后来刘秀自己声称是出于私情废后,其实这话也没说错——作为个人的刘秀的心其实一直都系于阴丽华身上,然而他作为汉光武的废后之举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不过只有私情废后一事是可以拿到台面上说的,至于背后的政治图谋说出来是会引起朝堂震动的。

阴丽华先后为刘秀生下刘苍刘荆、刘衡、刘京四子,身为刘秀原配夫人的她却居于贵人的位置上十数载,俸禄不过数十斛,可以说她和刘秀一起经历见证了一个新王朝如何从旧王朝的废墟上一步步建立并兴盛起来的全过程。在东汉王朝初建之时社会秩序曾一度相当混乱,以致于身为贵人的阴丽华的娘家竟被盗贼抢劫,阴丽华的母亲和弟弟就是被盗贼所杀。在多年的辛苦备尝之后阴丽华最终还是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刘庄继位后尊母亲阴丽华为皇太后。永平七年(64年)正月阴丽华崩逝,年六十。同年二月与刘秀合葬于原陵,谥号“光烈”。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隆基为什么要两次把杨玉环赶回娘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杨玉环杨贵妃,不仅是现在公认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更是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宠爱的贵妃,毕竟杨玉环原本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寿王妃,李隆基为了能够得到杨玉环,也是想尽办法“不择手段”,那么到手之后必定是更加珍惜才是。然而,李隆基却先后两次把杨玉环赶回娘家去,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 李建成是个怎样的人?他真的很平庸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建成,作为一个在玄武门之变中的失败者,后世的很多人对于他的印象似乎就是“平庸”,总觉得他好像一直就是碌碌无为的样子。但是别忘了,李世民的太子之位就是从李建成的手里抢过来的,如果李建成真的只是平庸之辈,李渊又为什么要把太子传给李建成,只因为他是自己的大儿子吗?李渊也不是傻子,

  • 李世民厌恶司马懿,为何却欣赏司马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李世民是四大明君之一,一生文治武功,功业辉煌,不仅在唐朝皇帝中出类拔萃,即使在整个封建历史时期,能与李世民的才能胸怀比肩的帝王,也实在屈指可数。李世民除了文韬武略出众,最为难得的是他胸襟博大,真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胆识。从他手下将领出身和归宿,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唐朝大将薛万彻和名臣魏征,原来都是太

  • 秦始皇为何没有皇后?如果有皇后秦朝还会短命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没有皇后,这一点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历史上第一位皇后是刘邦的皇后,但是第一位皇帝却是秦始皇,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秦始皇没有为自己和秦朝立下一位皇后呢?如果秦始皇当初立后,在他死后会发生些什么?还会不会使得秦朝如此短命而亡呢?大家每次看宫斗戏,都是很多女人为了争夺皇

  • 陈宫被俘之后为什么求死?其实曹操不想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陈宫,是东汉末期的一名谋士,还是吕布手下的首席谋士,也是一名将领,可谓是足智多谋。不过,我们都知道,最终吕布被曹操俘获杀掉,而陈宫,曹操其实一点也不想杀他,毕竟陈宫才能出众,曹操爱才之心太强烈,自然不愿意陈宫死。只是,陈宫本人却只是一心求死,一点也没有想要活下来的意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陈宫被曹

  • 都说司马家族阴险狡诈,他们有没有做过什么好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不是所有人一出生就是什么坏人的,也不是坏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坏事,历史上同样也有很多看起来是坏人,但实际上,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谓的人物评价,不过都是后世人片面的理解罢了。就比如三国魏晋时期的司马家族,看上去好像是坏事做尽,但实际上,相比起有些类似经历的人来说,他们做的有些事情,其实就已经是相当

  • 曹髦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曹髦,可能人们对他并不是很熟悉,曹叡死后曹芳登基,但是曹芳被废,之后继位了就是曹髦。说到曹髦,还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就是曹髦说出来的,可见当时曹魏势力早就已经被司马家族不看在眼里了。那么,曹髦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去刺杀司马

  • 三国里最卑鄙不忠的小人是谁?此人比吕布还要反复无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已经算是三国中口碑比较差的人物了,还被张飞嘲讽是”三姓家奴“。不过实际上,像吕布这样的人在三国当中还有很多,只是吕布比较出名,所以大家印象最深刻。那大家知道三国中最卑鄙不忠的小人是谁么?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介绍,他简直就比吕布还要更加反复无常。当然对于蜀汉的人来说,叛徒很少

  • 徐庶救母一定要离开刘备么?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真相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徐庶是三国中孝子的典范人物,原本已经加入刘备,但是自己的母亲被曹操劫持,只能进入曹营救自己的母亲。不过徐庶救母一定要离开刘备吗?其实答案是否定的,原本徐庶也能像关羽那样,最后回到刘备身边。只是徐庶还有别的想法,或是怕自己一家遇到不测,所以才没这样做。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也证明了自己对刘备的忠义,虽

  • 司马懿遗言有没有让司马昭篡位?其实司马懿并不想毁掉曹魏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大家都认为曹魏政权的灭亡是司马懿一手造成的,不过司马懿到死也没篡位夺权,而且也没跟自己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说过要毁掉曹魏江山。只是司马师和司马昭的野心比司马懿还要大,或许司马懿真的打算维护自己的诺言,一生都当魏臣,但他死后自己儿子会怎么做那也管不到了。其实司马懿的遗言并没有多说什么,主要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