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为什么甘愿受胯下之辱?

韩信为什么甘愿受胯下之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50 更新时间:2024/1/15 21:14:24

平时除过乞食外,韩信可能也会像南阳的诸葛卧龙那样,将绝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锻炼身体上,用在了等待机会上。因为,韩信虽然落魄穷得吃不上饭,但他却很重视祖辈士族的荣耀,像孔乙己穿长衫把个茴字写出四种写法一样,喜欢穿着文人衫,身上挂着祖传的宝剑,时不时的出现在街上。

长得高大威武,很帅又有气质的一个美男子,对于陌生人来讲,在街上的回头率应该是很高的!

不过,他和大家都是熟人,时间长了,人们已经从他的身上看不到美和所谓的气质了。

一般无关的人,无非是冷漠的一笑而过。

不过,有一个屠户却愤然地站了出来,一辱惊醒梦中人。

说起屠户,因为《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缘故,让大家心中对这个群体有了鄙视的想法,其实,在历史中,屠户这个群体中也出现过不少的名人。如:战国时的专诸、聂政、朱亥,刘邦的亲信樊哙灌夫,刘备的结拜兄弟张飞,东汉时的大将军何进,甚至于到那个以解牛闻名的庖丁……

这个屠户不简单,这一站,也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可惜的是,没有留下姓名。他对韩信的评价是:“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个子大,带刀剑,实际是个胆小鬼)。”并当众羞辱他说:“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对于屠户的要求,韩信看了一会后,选择从他胯下爬了过去。这一行为,受到了满街人的鄙视。

当看到韩信受辱这段时,可能很多人还会联想到《水浒传》中杨志卖刀受辱狠杀泼皮牛二时的情况,如果真的分析一下,韩信遇到的屠户和杨志遇到的泼皮并不是一回事。杨志是求职失败后,在人生地不熟的东京街头,因为盘缠用尽,无奈中卖刀换钱,受到了地痞流氓的勒索欺负,结果是杀人投案,刺配大名府;韩信是在家乡游荡,虽然贫困却是人熟,因爱挂剑摆谱受人调侃,引来屠户的羞辱,最终钻裆而过,留下了受辱胯下的故事。

可能有人又会说,面对这种困境,韩信可以有多种选择,要么上前厮打,要么脚底开溜,为什么要选择钻裆而过呢?咱们猜猜:

1.羞辱韩信的这个屠户到底和韩信是什么关系,出于什么目的,流传下来的多个故事版本中都没有说明,万一是为了规劝他走上正道的亲朋故旧呢?

2.屠户为什么会说韩信素来胆小怕事,韩信是否曾受过他的恩惠,会不会像苏秦张仪那样,演了一出激将戏?

3.没有人会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选择忍辱偷生。当时虽是秦朝末年,但刑罚严酷,私斗犯罪,杀人必死,如果仅从趋利避害的角度来看,受辱也很正常,狗咬人的解决办法不是人再去咬狗。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人在屋檐下,该低头时还得低头,该丢面子时还得丢面了,更何况韩信可能已经没有面子了。

4.有身份的人才可能去讲面子,而讨饭吃的人,原本就被人看不起,有什么资本可以牛?韩信类似的受辱故事应该是只多不少,或许他已经将头低得麻木了,很自然的就钻了。

5.中国历来都是个讲政治的社会,太史公写他时,还没有氛围能够替韩信翻案,面对这个争议比较大的人物,在他所处的政治环境下,总得找些丑事来点缀他,先入为主的让人们从心里打掉他的高贵。

6.在什么时候,丢面子都不可怕。后来的韩信,不是通过重金酬谢漂母、重用屠户给找回来了吗?生命对每个人来讲只有一次,丢命才可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不他怎么可能建立功绩,我们怎么可能会知道他!

7.从此处的怯中,我们能看到屠户对韩信情况的了解,他对韩信的后续行为也做出了准确的预测,他也算得上是个能摸透韩信脾性的高人,后来的被重用,也在情理之中。

8.我们还能从此事联想到韩信后来的很多事情,包括他一直都很犹豫,没有决绝的背叛刘邦,没有脱离刘邦的队伍,如果不是因为没有实力或者报恩,那可能就会有他不愿轻易放弃已经得到的富贵生活。穷怕了的人,在这方面还是会有很多顾虑的,更容易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9.韩信自己最后在感激这位屠夫时,也顺便提升了一下自己的境界。我们不妨借用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张良的话来评说韩信: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抱负十分宏大,志向特别高远的缘故)。

许巍在歌中曾唱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韩信这个小伙子,肯定也有过梦想,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只是不知道从军前的韩信,都想到了些什么?

在受辱时,他虽然曾经“孰视之”过,只是不知道他当时想的是什么?会不会想的最多就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不会想到他将来会被封王封侯!

韩信给漂母说的那些报恩的话,不能按承诺来对待,或许就是想讨好让她高兴;或许,他就是用他自己当时心里一刹那间产生出的那个办法,解决了当时面临的一个困境。

树挪死,人挪活。当有人处处给你难堪时,你无论如何做都做不对时,就说明这个地方,这个平台已经不适合你了,你得适时选择离开了!

几年后,当韩信衣锦还乡时,他已经是赫赫有名的楚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蜀汉灭亡之后,刘禅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虽然身为皇帝,是三国时蜀汉的第二位皇帝,也被称为蜀后主,但是很多人可能更热衷于叫他的另一个称呼“阿斗”。在很多人眼中,这个称呼本身就已经带有了很深的讽刺意味。不过尽管可能的确不是很聪明,刘禅身为皇帝,也是有后代的,那么,当蜀汉灭亡之后,刘禅的这些后人们都怎么样了?他们都是

  • 怎么看待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杜僧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南北朝时期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历史了,但是好像关注的人并不多的,但是这些也都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我们可以慢慢的来研究了,话说其实在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叫“杜僧明”,他真的很厉害,那么我们到底要怎么去评价他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据唐初史学家姚

  • 曹睿杀郭皇后到底是不是为了报仇?曹睿和曹丕、郭皇后真实关系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在军师联盟中,曹丕很早就喜欢上了郭皇后,甄宓的出现成了两人之间的第三者,而且还是曹操强行将甄宓嫁给曹丕。其实这里的剧情和正史当中的情节严重不符,当年曹丕非常宠爱甄宓,而且郭皇后根本就还没出场,曹操也是一位喜欢美女的人,怎么可能还把大美女甄宓送给曹丕,明明就是曹丕自己争取来的。因为这事父子两还差点争吵

  • 身为袁绍亲弟弟的袁术,为什么看不起袁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和袁术,两个人都是出身于汉末三国时期的大家族,汝南袁氏,而且从血缘上来讲,袁绍还是袁术的亲哥哥,两个人是亲兄弟。不过,他们之间的兄弟情可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密切,身为弟弟的袁术还十分瞧不起哥哥袁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袁绍在袁家的地位是怎样的,为什么袁术会如此瞧不起袁绍?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

  • 历史上恭亲王奕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历史上的一些亲王很多人表示其实还是挺有趣的,因为他们真的挺难受的,感觉前期还是风光无限的,但是后来走着走着就会发现他们的结局也还是挺惨的,就好比这个恭亲王奕䜣,他一开始还真的是呼风唤雨的,但是最后的结局还是挺难受的,那么他的结局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谁小编一起解密分析看看!其实仔细研究奕䜣,

  • 曼德拉的逝世,南非举国哀悼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世界从古至今,各个国家都有着伟大的国王和领袖。在非洲的南非,被称为“南非之父”的南非前任总统曼德拉于2013年12月5日晚上20.50分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95岁。曼德拉走的很安详,他去世的时候,家人都在身边陪着。这一消息传播出去后,南非全国人民都在哀悼乃至世界都在哀悼

  • 张无忌是不是金庸武侠中最厉害的主角?只有张无忌身兼两种最强内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金庸先生曾说过,张无忌是射雕三部曲中最厉害的主角,也就是说张无忌要比郭靖还有杨过都强。如果光是比内力的话,郭靖应该也在杨过之上,因为杨过只修炼了部分九阴真经,而郭靖修炼了完整的九阴真经。但武功招式杨过可能会更胜一筹,毕竟三位主角当中只有杨过自创出了一套招式,而其他人都是靠着主角光环把别人的武学成果变

  • 李隆基才死了几十年,为什么白居易就敢写《长恨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可能都以为,古代的人们是不能对当时的上位者,尤其是皇帝说什么的,擅自议论皇帝完全就是“大不敬”,一定是会被治罪的。不过,白居易作为唐朝时期的诗人,却敢公开发表自己的《长恨歌》,诗中写的还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这究竟是为什么?古人到底是怎样看待这些言论,为什么白居易写诗就

  • 武松的官有多大?为什么西门庆会害怕武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看《水浒传》的时候,很多人一定都会对武松杀掉西门庆这一段印象深刻,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因为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残害致死,武松江湖好汉,敢爱敢恨,自然要为他报仇。不过,很多人也注意到了,西门庆对于武松却表现出了一种比较害怕的态度,当时武松的官职是“阳谷县都头”,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 韩信有什么缺点?他是否真的活埋自己的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缺点,这些缺点不可避免,每个人都会有。韩信,历史上的一位“兵仙”,用兵如神所向披靡,但是这样的人同样也会有缺点。不过,在民间一直流传有一个传言,认为韩信的母亲是被他活埋而死的。这是真的吗,韩信真的活埋了自己的母亲?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