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是如何被弃用的?廉颇晚年发生了什么?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是如何被弃用的?廉颇晚年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220 更新时间:2024/1/26 12:32:46

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将领,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大部分朋友认识廉颇,可能都是通过“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了解到的,廉颇能有如此心胸,敢于承担过错,想必日后定能成才。而廉颇果然通过自己的才能,帮助赵国战胜齐国,并且夺取阳晋立下大功。只是廉颇晚年过得并不顺利,他被赵国逐渐弃用,最后郁郁而终。廉颇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赵国为何要这样对待他们的大功臣呢?

说起廉颇,我们熟悉的是他和蔺相如之间的一段趣事——负荆请罪的故事,还有中学时候背过的辛弃疾一首词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所以,我们印象中的廉颇就成了一员老将。但以上两个故事之间至少相差了48年,所以廉颇根本不是晚年得志,我们被误导了两千多年。

由于史书上并未记载廉颇的生卒年月,所以我们只能根据他一生所参与的战役来做一个合理的推测。

公元前283年,廉颇首次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之上,那次他带兵攻入齐国疆界之内,攻取了阳晋而威震四海。那时候战国各诸侯国中齐国最为强盛,引得其他诸侯国联合起来围攻齐国,廉颇就是在这样的战乱中出场了,而且由于此次战功赫赫,被封为了赵国的上卿。

著名的完璧归赵也发生在这一年,蔺相如帮助赵国在外交上获得了空前的胜利。第二年的渑池相会之后,蔺相如再立大功,由此也被封为上卿,成了廉颇的顶头上司,这也引发了廉颇的不满,最后廉颇上门负荆请罪。

而后,廉颇也逐渐成长为赵国的顶梁柱,打齐国、攻魏国、抗秦国,为赵国征战十多年,立下赫赫战功。

直到长平之战的爆发前夕的公元前262年,秦国因为韩国抛弃的上党归顺了赵国而大为不满,让秦将王龁率领大军直奔赵国而来,大兵压境之下,名将赵奢已死,赵孝成王便派廉颇出兵拒敌。然而廉颇在三次反击之下讨不到便宜,最终选择了固守阵地,与秦军长期对峙,企图消耗对方有生力量。

但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盛,而赵国却经不住这三年的消耗,而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自然不满廉颇的固守消耗,最终因秦国依照反间计,让年轻的赵括把廉颇替换下来。而这也直接导致45万赵军命丧长平,使得赵国丢掉了半条命。

第二年,由于赵国不履行割地给秦国的约定,引得秦军再次直逼赵都邯郸,而这次一方面有廉颇率众誓死抵抗,另一方面有魏、楚两国联军的帮助,才击退了秦军,解了邯郸被围之困。

但9年之后,燕国不老实了,先是派了栗腹来赵国打探虚实,看赵国长平和邯郸之战中损失惨重,于是想趁火打劫。岂料赵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还有名将廉颇坐镇,在廉颇率领的赵军连番反击下,一路打到了燕都,甚至差点灭了燕国。

但5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45年,廉颇侍奉的第二任赵王(赵孝成王)去世了,继任的赵悼襄王由于听信了谗臣郭开误导,让廉颇受尽排挤,甚至还让乐乘来替代他的职位,借此解除他的兵权。廉颇征战沙场几十年,岂能受这等窝囊气,于是率兵攻打乐乘。但此举也等同于叛赵,无奈之下只好投奔了魏国大梁。

但毕竟为赵国奉献了几十年青春,廉颇依然身在魏国,心在赵,心心念念盼望赵王召他回去。终于在秦国连续多年的攻击之下,赵幽缪王顶不住压力,派人来请廉颇回国。但有个叫郭开的小人却从中作梗,向赵王汇报说廉颇老矣,难当大用。所以这也是辛弃疾那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来源。

至此,廉颇就再也没有机会为赵国效力了,最终被请进了楚国任将也没建立什么功劳。郁郁寡欢下,死于楚国寿春。

廉颇的一生大致就是这样,我们这里在来捋顺一下他的生平事迹,公元前283年,威震四海;第二年,负荆请罪;公元前245年,负气出走;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去世,赵幽缪王继位,而想请廉颇回国的就是这位赵幽缪王;公元前229年,邯郸被秦军攻陷,赵国名存实亡。

以上来分析廉颇死于公元前236年至229年之间,假如廉颇236年已经70岁了,那么公元前305年出生的他,威震华夏的时候才是个23岁青壮小伙子,负荆请罪的时候也才24岁,长平之战时44岁,被郭开陷害逼走的时候,已经61岁了。所以廉颇并非晚年得志,而是少年成名。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黑仔为何被美国人称之为“再生父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抗日英雄被誉为神枪手,曾经手刃40名日伪,杀的鬼子死哭爹喊娘,而且还单枪匹马的救下了一名美国飞行员,被美国人称之为“再生父母”。不过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这名英雄遭到了伏击,年仅27岁就牺牲了。在他牺牲40年之后,关于他的唯一一张照片被人发现,这位英雄

  • 朱温和赵匡胤谁灭了唐?朱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小伙伴还不太清楚,唐朝究竟是朱温灭的还是赵匡胤灭的。实际上唐朝是亡在朱温手上,而且唐朝灭亡后并非是接着宋朝,中间还有一段五代十国,而朱温就是五代时期梁朝的第一位皇帝。朱温在历史上是一位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他曾攻陷长安、洛阳,动摇了大唐的根基,此后占据河南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最后率领大军入关以禅

  • 宣太后是一个怎样的人?宣太后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宣太后是秦昭襄王母亲,在秦昭襄王继位前期,秦国是由宣太后主政,期间解决了秦国西边的心腹大患。宣太后生于丹阳,是楚国人,后来成为秦惠文王姬妾。秦惠文王原本是传位嫡长子秦武王,但秦武王因举鼎丧生,此后秦昭襄王在魏冉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宣太后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女性,有人评价她的功劳不输张仪、司马错等人,

  • 如何评价冯道?有人称他“不知廉耻”,有人将他当成“圣贤”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冯道在历史上算是一位奇人,因为他曾效力过十位皇帝,还是五代宰相,这个记录无人能够超越。冯道出生于普通的耕读之家,因为从小勤奋好学,而且善于作文,这让他有了入仕的资本。后人对于冯道的评价可以说是两极分化的十分严重,有人称冯道是“不知廉耻”、“奸臣之尤”,

  • 嵇康是一个怎样的人?嵇康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也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很多朋友还不清楚嵇康是哪个时期的人物,他生于224年,当时正处三国时期。嵇康是谯国铚县人,他从小就展现出了自己聪慧的一面,不仅博览群书而且广习诸艺,长大后娶了曹操的曾孙女为妻。不过嵇康的下场挺惨的,他遭到了钟会的陷害,最后是被司马昭下令处死。嵇康在当时也是

  • 文物贩子卢芹斋人生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卢芹斋其实大家多多少少听说过吧,这个人是一位文物贩子,所以真的让人非常的讨厌,但是其实当时中国刚好处于动荡时期,又有战争,从侧面来看他把文物走私卖到国外也算变相的保护,免得战争时期被炮火敌人毁坏,而且在后期卢芹斋也积极的资助中国,所以他的一生是非常矛盾的一生,那么下面我们一起具体看看这个卢芹斋到

  • 范进考举人时,主考官为什么看了三遍他的卷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里面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而广为人知的就是范进中举之后简直要发疯的兴奋,还有他的老丈人也一改以前对他看不起的态度,前后转变是非常大的。不过在此之前,范进考举人的时候,他的卷子被主考官看了三遍,这又是什么原因?他的试卷上面究竟是写了什么,为什么要看三遍之多呢?周进是《儒林外史》中塑造

  • 如何评价郭子仪?郭子仪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郭子仪是唐朝一代名将,安史之乱就是由郭子仪平定,并且顺利收复长安、洛阳两京。郭子仪是以武状元身份入仕,但早年并没有得到重用,毕竟当时的大唐还没有爆发很严重的危机。直到安史之乱发生后,唐军一度兵败如山倒,接连丢失大片领土,此时郭子仪便派上用场了。其实郭子仪立下如此功劳,对他来讲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

  • 范蠡是一个怎么的人?范蠡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范蠡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道家学者。范蠡出生于楚国,被认为是最早一批提出商业理论的人,所以很多做生意的人会把范蠡当做是“商圣”。其实范蠡从小家境并不算好,但他十分爱学习,而且善于结交,长大后因不满楚国的政治圈所以投奔越国,此后成为了越王勾践最重要的帮手。范蠡曾辅佐勾践

  • 历史上最强间谍是谁?所有情报全靠编,居然还八九不离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从古到今,不论是战争还是政治上的活动,任何方面都需要精准的情报,否则只要走错任何一步棋很有可能就会功亏一篑。于是间谍与奸细这种职业由此滋生了出来,他们一旦获取了关键性的情报,就会可能会拥有瞬间逆转战局的能力,从而改变历史的进程,所以说间谍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而谍报员的来源无非技术自己培养,当然也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