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愿意北伐?

历史上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愿意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76 更新时间:2024/1/16 11:54:28

南宋时期,面临着很严重的民族危机,北方金国南下,将北宋两位皇帝俘虏而走,赵构不得已南迁建立新的宋朝政权,史称南宋,然而面对这样的灭国一般的耻辱,宋高宗却始终都不愿意北伐,收复失地,作为一个皇帝,这样是否太过窝囊了呢?究竟为什么宋高宗不愿意北伐?对于宋高宗来说,他究竟看重的是什么?

1.因为宋高宗怕死。怕死是人之常情,但怕死的人当了皇帝,这就是一个悲剧了。赵构之所以被吓破胆,是有原因的。

靖康之乱刚起,金人围攻开封,宋钦宗打算割地求和,还把弟弟康王赵构、少宰张邦昌送到金营充当人质。也算赵构运气不错,后来钦宗以肃王赵枢代替康王赵构为人质,这才使他免于受苦受难。

不久后,金人第二次南犯,宋钦宗又要投降了,派王云为和谈使臣,与康王赵构前往金营,欲割三镇求和。岂料赵构与王云行到半途时,被愤怒的老百姓围攻,群众把王云视为卖国贼,杀之而后快,康王赵构见民怨沸腾,也不敢去金营,便躲到相州。这么一来,赵构又躲过一劫。

赵构因祸得福,正因为他没有在京师,故而金人掳走开封的皇帝及赵氏子弟时,他又躲过一劫。其他皇子都被俘了,这个皇帝就落他头上了。

但是,经历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对金人非常害怕。以致在南宋开国时,他不敢定都于开封。他想把都城迁往长江以南,离金人越远,他就越有安全感。由于李纲主张抗金与迁回旧都,赵构索性把他罢免,重用两个主和的大臣:黄潜善汪伯彦

李纲被罢相后,朝野哗然。太学生陈东挺身而出,上书力请朝廷挽留李纲,罢免黄潜善、汪伯彦,并力主皇帝返回开封,率师亲征。进士欧阳澈也上书痛骂朝廷中用事的投降派。宋高宗勃然大怒,竟然下令将陈东、欧阳澈两人斩首于东市。

2.从一开始,宋高宗想着求和。他没想着如何筹划反攻,只想讨好金人,他派遣特使王伦前往金营,幻想休战议和,能偏安一隅他也心满意足了。但偏偏事与愿违,金人并不想谈判!

当宋高宗特使王伦抵达云中见宗翰时,宗翰不仅不谈判,反倒把他给押留了。在金国高层,宗翰是著名的鹰派人物,对宋朝特别藐视。金兵一进攻,南宋皇帝便望风而逃,这无疑更令宗翰轻视了。一国之君没用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谈判的资格呢?

南宋柱石,抗金英雄宗泽一连上了二十四道奏疏,请求皇帝回銮开封,但是这些奏疏石沉大海。宋高宗原本就畏惧与金人开战,不消说对宗泽的北伐计划置之不理。国难当头,而朝廷居然没有进取之心,偏安一隅,苟且偷生,醉生梦死。

一个不进取的皇帝,怎么能有一个进取的帝国呢?越不进取,越被动挨打。

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为了让金人满意,他索性面子也不要了,尊严也不要了,我当金国的藩臣,这样总行吧。他派使臣洪皓到金国议和,宣布愿意去正朔尊号,就是说不用皇帝称号了。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你越软弱,只是越让敌人瞧不起而已,一向轻视宋人的宗翰又一次把宋使扣押了。

他甚至给金国统帅宗翰写了一封哀求乞怜的信,几乎连一丁点的尊严也没有,我们且来看看片断:“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故前者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劳师远涉而后快哉!”

这封信的惟一作用,是让金人无所顾忌地对南宋发动史无前例的大进攻。

3.金人大举南侵,高宗赵构展示了他卓越的逃跑本领。从建康逃杭州,再逃越州,从明州入海逃到舟山群岛的定海县,又从定海逃温州,这个逃跑功夫,我也服了。

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让高宗赵构仿佛抓到一根救命的稻草,此人便是秦桧。

秦桧对宋高宗却是太了解了,了解他对金人的畏惧,了解他苟且偷安的心理。皇帝召秦桧入对,问及对时局看法。秦桧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说出一句话:“如欲天下无事,须得南自南,北自北。”就是说,南宋完全放弃中原之地,北方归于金国,南方归于南宋。只要明确北方的归属,承诺不收复,与金国还是可以谈判的嘛。

秦桧太知道皇帝需要什么了,所以他一语中的,震憾皇帝内心。宋高宗对秦桧有相见恨晚之心,竟然激动地对辅臣说:“秦桧朴忠过人,朕得之喜而不寐。”

其实宋高宗没有发现,朝廷不抗战,但广大爱国将士与民众是抗战的,而且随着岳飞、吴玠吴璘刘锜等名将的崛起,南宋在战场上开始逆转战局。只是一个人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一个人事业的高度,宋高宗就是贪生怕死的皇帝。爱国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得到的成果,对他来说只是多了一份与金人谈判的筹码罢了。

高宗赵构的怕死,不仅是对金人,他还怕武将权柄过重,会要了他的命。正因为如此,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兵权陆续被削夺,北伐的事当然不了了之。实际上,赵构的脑子里,从来就没有“北伐”两个字,只有“议和”二字。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谭纶是谁?他是如何成为抗倭名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抗倭名将”,你能想到的是谁?很多人第一反应就就是戚继光,戚继光的事迹的确是流传很广,然而明朝对抗倭寇也不是一两年,抗倭名将也绝不只有戚继光一个人,那么,除了戚继光,还有一个人,他虽然名气不大,但也是十足十的抗倭名将,谭纶。这个谭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成为一代抗

  • 历史上章邯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章邯,是秦朝时期的名将,而项羽,是推翻秦朝统治的一把手,这两人曾经有过交战,交战的结果当然是以章邯的失败而告终。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章邯本人并不是什么厉害人物,相反,章邯其实也是一员大将。那么,章邯在历史上又有多厉害?如果历史上并没有项羽这个人,那么秦朝是否还会被推翻呢?章邯是大秦的最后一个名将,单

  • 孙悟空搞不定红孩儿为什么不找牛魔王帮忙?红孩儿和牛魔王关系不好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红孩儿虽然一副童颜,但已经是拥有三百年修为的妖怪了。很难想象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孩子,感觉两人在外形特征上没有一点相似之处,红孩儿出生于妖族,后来在火焰山上修炼得道,还练会了三昧真火。而且红孩儿一直都能保持童身,这要比天山童姥厉害多了。红孩儿妖术高超,就连孙悟空和他对阵都占了下风,红孩儿在火焰山修炼三百

  • 关羽和马超比武结果如何?谁才是五虎第一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单从个人实力来讲,蜀国五虎将头两名之争肯定是关羽和马超。张飞虽然能和吕布战上50个回合不分胜负,但后期的关羽应该也能做到,因为关羽应该是蜀国进步最大的将领。关羽原本也是一介布衣,早期的实力可能不如张飞,和刘备相当。但关羽平时训练和学习都非常刻苦,不像张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候还会喝得酩酊大醉。

  • 王保保忠于元朝,为什么朱元璋对他评价很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王朝如果到了即将覆灭的地步,那么下一个即将建立的王朝,或者已经取代的王朝,必然会对前朝的一些事情进行抹黑,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清朝对明朝、汉朝对秦朝的抹黑一样。不过,在明朝取代元朝时,朱元璋却对元朝的王保保大加赞赏。王保保是元朝一位著名的将领,而且十分忠于元朝,为什么朱元璋会给他如此高的评价呢?

  • 抗倭名将戚继光,他平生还有什么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抗倭名将,一说起这个,很多人都会想到戚继光。的确,戚继光一直都是以抗击倭寇而闻名,倭寇骚扰侵略东南沿海,正是因为抗倭名将戚继光,才能够基本平息这些祸乱。不过,戚继光也并非是只有抗倭这一项成就,那么在他的人生中,还有一些怎样的,与抗倭一样值得闻名后人敬仰而记住的成就呢?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以抗倭闻名于世

  • 宋仁宗究竟有多仁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皇帝一般都会是极其有威严的一个人,有的皇帝甚至是心狠手辣,面对帮助自己的开国功臣们,或者对自己极有帮助的人们,却因为担心他们功高盖主而杀人灭口。然而,历史上还是有一些以“仁厚”著称的皇帝,比如宋朝时期的宋仁宗,而正是因为他的仁厚,才使他得到了“仁

  • 杨过历史原型人物是谁?曾击败蒙古大军终结“上帝之鞭”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金庸先生很多作品当中的男主角,都是有不同原型参照的。其中有很多时间背景都放在宋朝,就是因为宋朝往往能体现出大英雄的家国情怀,无论是郭靖、杨过还是张无忌,都有参与过宋国保卫战。“侠之大者”也正是送这方面给体现出来的。那《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他的历史原型是谁呢?他就是宋朝的大

  • 明朝皇帝朱允炆下落究竟是怎样的?历史上还有哪些皇帝离奇失踪?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朱允炆和朱棣之间的皇位之争,最后由朱棣胜出,但朱允炆的下落却成了一个千古谜题。史书中只是记载朱允炆在皇宫内的一场大火中,下落不明,最后是死是活也不知道。不过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朱允炆被朱棣抓住后肯定也是活不了了,朱棣此番一不做二不休,朱允炆不死他也坐不上皇位。其实在历史上,还有几位皇帝最后同样下落不

  • 黄清沅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怎么评价民国土匪“川北土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黄清沅其实这个人也是挺有意思的,话说他好像真的挺给力的,话说他被誉为是民国时期的川北土皇帝,但是他其实还是一位土匪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人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民国时期川北土皇帝黄清沅,其家族是标准的土豪劣绅,把持一方,贩卖烟土,拉帮结派,炫耀武力,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