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辛弃疾只有五十多人,为什么敢袭击数万人的敌营?

辛弃疾只有五十多人,为什么敢袭击数万人的敌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97 更新时间:2024/1/25 10:25:02

你所熟悉的辛弃疾是什么样的?或许他的名字前面会被冠上“词人”的称呼,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了解到的,是一个一心想要收复山河的文人。但事实上,辛弃疾并不只是个“文人”,他是真实带领过起义军反抗金人的“武将”,生活的挫折并没能磨灭他对于心中志向的执着,反而愈演愈烈。辛弃疾甚至还在自己手中只有五十多个人的情况下,直接袭击数万人的大营,并且无人损伤。这件事,辛弃疾是怎么办到的?

西楚霸王项羽,被世人尊为战神,具有万夫不当之勇;汉朝名将霍去病,曾以800士兵将匈奴打的溃不成军;三国时期的张飞,一声怒吼就吓退曹操数万大军,获得了“万人敌”的称号。然而,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牛人,虽然他没有项羽、霍去病等人出名,却在22岁时,仅带50名士兵就干翻了几万敌军,名副其实的万人敌,此人就是辛弃疾。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1163年,辛弃疾23岁,参加耿京义军。辛弃疾劝说耿京奉表归宋,既得首肯,遂与另一起义领袖贾瑞同去行在建康诣圣,带回了南宋朝廷的任命书。其时耿京竟为叛将张安国所杀,献于金人。

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痛心疾首、义愤填膺。他跟海州的守将一商量,就有不少将士自动要求跟辛弃疾去除奸。辛弃疾带了五十名勇士,一起骑马奔向济州。

辛弃疾的队伍到了济州官府,叛徒张安国正在里面设宴请客,一听是辛弃疾来了,有点心虚,但是一时还弄不清他们的来意,就吩咐兵士让他们进来。

辛弃疾和同去的勇士闯进大厅,看见张安国跟一些叛将正在宴席上喝酒作乐,气得眼都红了。他们也不跟张安国说话,拥了上去,七手八脚把张安国捆绑起来,拉出衙门。等济州兵士赶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张安国缚在马上。

济州的兵士见了辛弃疾威严的神色,没人敢动手。辛弃疾当场向兵士们宣布说:“朝廷大军马上就要来了。大家谁愿意抗金的,参加到我们队伍里来吧!”

济州的兵士多数原来跟过耿京,听到辛弃疾一号召,有上万人愿意跟他们走。辛弃疾立刻带着义军,押着叛徒,直奔南方。

辛弃疾把叛徒押到建康行营,南宋朝廷审清楚张安国的罪行,立刻把他砍头示众。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罗贯中为什么要神话诸葛亮?历史上的聪明人都是被吹出来的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看完三国演义再看看正史,甚至有人怀疑罗贯中和诸葛亮有血缘关系了,为什么罗贯中在三国里要这样神话诸葛亮的能力呢?可能诸葛亮算是三国里最被高估的人了。毕竟罗贯中是把蜀国当做主角再写,其实蜀国每个人物名字都很响亮,不过历史上的聪明人也有很多,难道也都是被作者给吹捧出来的么?实际上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每个人都

  • 一个让李世民、李治和武则天都头疼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唐朝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虽然是亲王,可是总是不干正经事,像一个市井无赖的混混一样,一直在给皇家丢脸。他家中几任皇帝,没有一个愿意管他,都是放任自流。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后世却都在猜测,他这才是大智若愚,在那个时代,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活得长久。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李世民最小的弟弟叫李元婴,虽然是亲

  • 如果看守街亭的不是马谡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马谡与诸葛亮的关系非常之好,然而诸葛亮却因为马谡没能守住街亭而斩杀了他,多年以来很多人一直都在这件事情上寻找原因。其实不论怎么找,都是想要说明,马谡的死不单单是因为丢失了街亭。的确,要说杀马谡没有其他原因,恐怕很多人也都不相信。那么,他又为什么会派马谡前去?如果不是马谡看守街亭,结果会怎样?想必大家

  • 郭嘉庞统周瑜如果没有早死,三国历史会不会被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即便知道历史无法重来,我们也还是会对它做出一些假设,假如某个能够影响当时局势的人没有那么快死去,会不会对将来的走向产生影响?就比如三国时期几个英年早逝的人物,郭嘉、庞统、周瑜,试想,如果他们没有那么早就因为一些原因死了,又会对日后的三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然而也是个英雄气短

  • 怎么评价三国孙权女儿孙鲁班和孙鲁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孙权大家也都知道其实还是被蜀汉坑得很惨的啊,虽然是说和蜀汉结盟,但是每次打仗什么的却只有东吴在出主要的兵力了,所以损失什么的也比较的惨重了,所以孙权也是蛮悲剧的,其实孙权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孙鲁班还有一个叫孙鲁育,那么这两个人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跟随小编揭秘看看吧!孙鲁班和孙鲁育为孙权和步练师所生

  • 赵云为什么这么受欢迎?赵云在刘备手下是有多憋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在刘备身边到底是负责做什么的呢?赵云应该算是三国里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了,但是却一直得不到晋升的机会,到死也只是一个永昌亭侯,这个官爵五虎将都会有。赵云对于刘备来说光是救下阿斗两次应该就大大的奖赏了,可见赵云在刘备手下过的有多么的憋屈。好在后人对赵云的喜爱超过了三国大部分人,也算是做点补偿吧。刘备

  • 郭淮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郭淮多次战胜姜维成蜀国克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郭淮也是曹魏一员猛将,面对蜀国屡屡立功而且更是大破姜维多次。不过郭淮的上司是张郃,张郃又跟司马懿是死对头,所以司马懿后来也是极力拉拢郭淮,两人最后也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其实曹魏能抵挡诸葛亮还有姜维的进攻,郭淮是绝对的功臣,后期也是全凭借郭淮的部队让蜀军节节败退。但是郭淮远没有那么出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 三国胡昭为什么不出名?胡昭曾两次拒绝当曹操谋士的邀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胡昭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书法家,而且胡昭更是一位长寿老人,活了89岁。这个年纪放到三国时期已经是个奇迹了,或者这就和他曾两次拒绝曹操的出仕邀请有关。胡昭本身也非常有才华,但是自己并不想参与到天下的纷争当中,而且胡昭也明白曹操的为人一旦出了差错可能性命不保,所以也就拒绝了。不过曹操这次也是放了胡昭一马

  • 西周时期姜子牙死后埋葬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姜子牙其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话,其实姜太公的作为可不仅仅如此了,姜太公其实真的超厉害的,最大的功绩就是辅助周文王,周武王一统天下了,但是最后人总是有一死的,那么姜子牙他死后又埋葬在什么地方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姜子牙,也称姜尚、吕尚、太公望或者姜太公等,辅佐周文王

  • 黄道婆是谁?为什么被人们尊为布业始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黄道婆”这个名字,如果你不熟悉,也许你会以为这是一个类似于媒婆的存在,然而事实上,她所做的,远非媒婆可比。尽管黄道婆经历坎坷,不得已的情况下甚至逃出了婆家,但她后来却被人尊为布业始祖。但这并不是说是她发明了“布”。那么,她到底是谁?她又做出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