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屡次北伐,为什没有还是没有太大功绩?

姜维屡次北伐,为什没有还是没有太大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16 更新时间:2024/1/4 13:57:16

诸葛亮在很多人的心中,几乎算作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人”,这也都得益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渲染。姜维,虽然是魏国人,但后来投降蜀汉,可以算作是诸葛亮培养出来的传人。诸葛亮死后,姜维继续北伐,次数更比诸葛亮还要多。但是尽管如此,也没能阻止蜀汉灭亡的脚步,而且综合来看,姜维也不算是有太大的功绩,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到姜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诸葛亮死后把毕生所学传给姜维,不过说来奇怪,姜维一生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功绩,至少后人数不出太多成绩,反而是姜维的失败,倒有一大堆。诸葛亮死后,蜀国在费祎的主持下,开始休养生息,期间姜维数次打算带兵北伐,但费祎都不同意,每次都把姜维的兵力控制在一万以下,久而久之姜维跟费祎之间闹其了矛盾。

费祎是三国后期蜀国名相,跟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诸葛亮生前对他非常器重,不过在费祎身上有一个历史悬案,就是他的死亡至今是个未解之谜。根据陈寿《三国志》的记载,费祎是被一个叫郭修的刺杀身亡的,而郭修是魏国派过来的间谍,但此事在史料中迷雾重重,因为在魏国那边史料记载,只有一个叫郭循的人,而且据说刺杀费祎的人又叫郭脩。

我们暂且把刺杀费祎的人叫郭循,他原本是魏国凉州人,有一次姜维在外作战,把他俘虏带回蜀国,后来郭循投降了蜀国,但不久就刺杀了费祎,于是有人推测,郭循是魏国派到蜀国的无间道卧底。

当时费祎是蜀国重臣,如果郭循刺杀了他,在魏国看来可算大功一件,后来魏国的确下诏书给他褒奖,但仔细一看这里面有问题,费祎是当年正月被刺杀的,而褒奖郭循的诏书是当年八月份才下达的。如果郭循真是卧底,说魏国不可能七个月后才知道他立了大功,而陈寿对于这一段记载,非常的模糊,作为史学家最忌讳的就是模棱两可,让后人引发猜测,而陈寿为何偏偏要把费祎之死写得不明不白呢?

我们从关于姜维的记载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费祎生前姜维一直被他压制,等到费祎死后,姜维就像蛟龙入海,终于可以带兵北伐了,所以有人曾大胆推测,费祎是被姜维暗杀的,那个叫郭循的刺客,又是姜维从外面带回来的,这更令人猜测。

那陈寿为何不直接把这件事写出来呢,因为姜维对陈寿有提拔之恩,当年姜维是陈寿的上司,陈寿是姜维的主簿,类似于现在的秘书,所以自己写书的时候,肯定不能把老领导的龌蹉事写出来,于是陈寿就只能闪烁其词了。由此可见,蜀国到后期时,除了对付北方的魏国之外,内部斗争也十分激烈,或许诸葛亮也没想到,自己留下的这一班人马,竟然窝里斗得那么厉害。

姜维刺杀费祎,也不完全是为了私心,他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北伐来复兴汉室,只不过费祎偏偏要做他的绊脚石,姜维也只能除掉对方了,由此可见姜维并不是一个心胸开阔之人。在蜀国内部,姜维跟许多人有矛盾,除了费祎之外,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跟姜维也尿不到一壶,由于姜维在朝中没能跟同僚搞好关系,所以他北伐时出现一系列问题,自然不可能有所成就了。

姜维为什么没有功绩?

姜维是蜀汉后期的著名将领,诸葛亮死后,姜维接过北伐大业,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北伐,其实诸葛亮在生前自知蜀汉复兴大业无望,之所以多次北伐,实际上也是迫不得已,希望能够以攻为守,扭转被动局势,刘备及五虎大将去世之后,蜀汉王朝的处境非常危急。

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说的那样: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已经深刻的意识到如果再这样下去,蜀国不被灭亡,也会不攻自破,只有时时刻刻居安思危,方可保留一线生机,所以诸葛亮多次动用全国之力,目的就是不给魏国留任何喘息之机,因为诸葛亮知道一旦北伐停止,魏国必然会征伐自己,而自己也年事已高,如果不赶紧实现复兴大业,那么自己死后更没可能了。

后来诸葛亮病体沉疴,作法求寿又被魏延破坏,于是只好一边处理繁忙的公务,一边寻找继承人,而这个继承人正是当年自己收服的姜维,姜维此人有勇有谋,诸葛亮在收服姜维的过程中连续吃了几次亏,对年轻的姜维是又恨又爱,于是设计收服姜维,将自己毕生所学都传给了姜维,而姜维对蜀汉帝国也十分忠诚,对诸葛亮更是感激,于是更加尽心竭力,诸葛亮死后姜维扛起北伐大旗,希望能完成诸葛亮的遗愿,但是或许是蜀汉真的气数已尽,姜维在北伐中碰到的最大的敌手就是邓艾

邓艾此人有勇有谋,其谋略不亚于司马懿,因此姜维在战邓艾的过程中,吃尽了苦头,多次北伐寸功未建,因此朝中大臣对此颇有非议,姜维也是顶着巨大压力进行北伐的,只为了报答诸葛亮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在尽忠方面,姜维做的是非常合格的,但无奈的是蜀汉帝国已经日薄西山,前期能征善战的大将已经不在了,而后期年轻的将领也无法承担起蜀汉复兴的大业。

此时蜀汉王朝上下君臣一致认为北伐已经没戏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三国分立的局面,如果没有邓艾钟会,或许姜维伐魏还有希望,但是正像当年诸葛亮遇到司马懿一样,姜维的克星就是邓艾,廖化死前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姜维“用兵不厌”,穷兵黩武,但是智谋又不比邓艾高明,终致败亡!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把兵权交给李严,为什么诸葛亮还能领兵?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李严和诸葛亮,作为刘备临终前托孤的对象,一文一武,分处不同的派别,也是刘备希望借此平衡两方势力的举动。这个时候,兵权还是在李严的手里的。但是我们从后面的事件可以明白,诸葛亮数次北伐,足以证明他的手里也有兵权,不然如何能够调动军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诸葛亮为什么还能够领兵呢?很多人都受演义

  • 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他是怎么醒悟过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刘彻,虽然在位前期的所作所为都是抗击匈奴,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但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唏嘘不已的事情。穷兵黩武暂且不说,另外一件巫蛊之祸,更是差点就断送了刘氏江山。好在汉武帝最终还是醒悟过来了,而为了让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的皇后卫子夫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她是怎么做的

  • 项羽分封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给自己找一个富庶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秦汉之际,项羽曾经分封天下诸侯十八路,按照周朝曾经的分封制,将天下都分封了出去。或许很多人都以为,在他分封之前,会先给自己选择一块好地方,但是从后面的结果来看,他选择的并非是富庶之地,也不是坚固之地,而是一个四战之地,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项羽不要,偏偏要这样一个地方?项羽究

  • 秦始皇是个怎样的人?秦始皇优点缺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第一位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但后人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却一直是负面居多。秦始皇最大的贡献就是完成了全国统一,但是统一后却没能实行善政,而是搞得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整个秦朝的时间并不长。那秦始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次就来跟大家讲讲秦始皇从出身到统一全国,到底哪些事对他

  •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民间一直流行着一句话,叫做“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是说诸葛亮即便是死了,也能把司马懿给吓回去。这话听起来是在抬诸葛亮贬司马懿,而且这件事情被记录在《晋书》之中,其所言应该不是假的,也就是说,司马懿的确被“死诸葛”吓走过。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诸葛亮明明已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失败会怎么样?其实李世民已经留好退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其实是冒着非常大的风险的,对于李世民来说如果一旦政变失败自己不仅会被反杀,而且在历史上的评价也会成为一名不忠不孝的人,可能现在千古一帝的称号也不会用在他身上了。不过李世民也不傻,其实他早就为自己留好了退路,如果政变失败的话他可能就要彻底和自己的父亲决裂了。毕竟当时李世民手中的兵权

  • 郭嘉一生有哪些成就?郭嘉生平最厉害的三件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郭嘉被称为“鬼才”,也是曹操最信任的军师,只是郭嘉英年早逝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对于郭嘉来说,帮助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大业已经算是功成名就了。不过郭嘉一生最大的成就到底是什么呢?其实郭嘉一生做了三件令人称奇的事情,而且除了他估计也不会有第二个人敢这么做。下面就为大家仔细讲讲这三件

  • 魏璎珞一共生过几个孩子?嘉庆皇帝是魏璎珞第几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魏璎珞就是历史中乾隆皇帝的第三任皇后魏佳氏,同时也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可以说魏佳氏的一生是非常具有传奇性的人物了,当时乾隆皇帝本来都不想在立皇后,因为前两任皇后的离世对他的感情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但是皇帝又不能没有继任者,这时候魏璎珞就从乾隆皇帝的后宫里杀出了一条血路。要知道皇帝的后宫血腥程度不输战场,

  • 狄仁杰虽然叫神探,其实他有更厉害的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狄仁杰其实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一位神探了吧,其实大家也不要太在意,因为他的的的确是神探,而且是凌驾于很多人之上的,但是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事情是他不仅仅是神探,他还有更加厉害的身份,那么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147岁以前的狄仁杰(630-700年),无论是在大唐帝国,还

  • 《水浒传》里酒量最好的人是谁?为什么他们这么喜爱喝酒?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个个都是鲜活生动的,即便有一些性格相似,但是通过一些细节之处,也能够看得出来,作者说的到底是谁,不可谓不用心。而通览全书,很多人都会发现,这些好汉们,似乎都有一些共同的爱好,就比如喝酒。很多人都喜欢喝酒,但是喝酒总得讲究酒量,那么梁山好汉里面,谁的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