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翦有何功绩?司马迁为何认为他不合格?

王翦有何功绩?司马迁为何认为他不合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976 更新时间:2024/1/5 9:02:07

王翦是战国末期秦国的一名大将,他在秦国攻灭六国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六国之中,除却最开始灭亡的韩国,其余五国都是王翦父子带兵攻灭的,可谓是功不可没。而且,王翦虽然功高盖主,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是自己最终得以善终,这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然而,《史记》作者司马迁却在书中批评王翦,说他作为一个臣子是非常不够格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司马迁曾论起白起和王翦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两人都是机敏多智,能征善战,这两员大将,可谓奠定了秦帝国一统天下的基石。然而白起南袭荆楚,北战长平,为秦国开疆拓土,浴血沙场,更是坑杀了赵国降卒四十余万,落得人屠骂名遭人非议。但是,与在崇山峻岭荒野广漠之上,武安君纵横驰骋所向披靡,而恢弘肃穆的咸阳皇庭,显然不是白起擅长的战场。不断被文官排挤和构陷的他,愤怒之余,也得罪了君王。

压抑的皇庭,甚至比腥风血雨的战场,更加危险

随后,位极人臣的大将被贬为士兵,再然后,被逼得伏剑自尽而死,只留下了令人唏嘘的一声叹息。

而王翦,却在这个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时代,得到了智而不暴,勇而多谋的良好评价,也得到了封妻荫子名传千古的善终。然而,司马迁先生认为,这样一位在帝国军政体系内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名将,既在军方有足够的资历和功绩,又在朝堂上被君王当做帝师一样尊重,却不能规劝秦始皇嬴政多行德政,最终,秦王朝二世而亡。作为一名帝王器重,德高望重的老将,实是不该。当他看到君王错误的政治决策和治国方针时,居然没有站出来以忠贞之节,尽力规劝。只是俯首帖耳,言听计从。要么就是告病退出权力纷争的朝堂,要么就是安心做一把帝王手中最锋利的屠刀,只管带兵征战,而不管引导君王施行仁政。真是辜负了皇恩,不是个合格的臣子。

太史公曰: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及孙王离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史记》

然而真的如此吗?其实王翦只不过看得太过透彻罢了。自从军之时起,他鲜有与朝臣文官的交集和冲突,只是安安心心地率部征战,不争权,不霸道,不参议。因为王翦明白,武将只需要能够战胜敌人,就好了,别的,不应是武将来做。至于所谓劝谏皇帝行使仁政,这是文臣政客所为。

真正的臣子,应该明白,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王翦明白,当武将参政之时,帝王无可避免地会考虑到将领手中掌握的军队所产生的影响。无论采纳建议与否,对于帝王来说,都会留下难以解开的纠缠。因为当锋利地刀剑作为劝谏的支撑时,任何对权力有着敏感掌控欲望的帝王,都会感受到无法名状的威胁,而让皇帝感受到威胁,只有两个下场,记恨,或者死亡。

所以当白起劝谏秦昭襄王时,昭襄王并不能认同他正确的军事战略,反而从另一个角度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控制甚至对付这个功高震主的大将,此时君王身边煽风点火的文臣,也就自然能够如鱼得水,这也就注定了武安君白起伏剑自杀的最终结局。

而王翦,始终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位置,他不会对秦王嬴政说:“你不听我的计策,现在怎么样了!”他只是不停地示弱,他给了君王足够的面子和对自己不懈的自嘲,当军事战略意见不同的时候,他不评判对错,只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被采纳,那么就笑眯眯地告病,只说自己“老弱笨懦,望大王另择良将。”

白起如冰,锋锐刚强,王翦如水,为而不争。刚不可久,水滴石穿。足够聪明的王翦始终并没有把自己定位成秦王嬴政的帝师,他只是不愠不火地做一个将领应该做的事情,战争、胜利、让帝王放心。

古往今来,有多少名将,死于君王猜忌和内斗的暗箭,而王翦,却凭借透彻了然的为臣之道,善终从来儒以文乱世,侠以武犯禁。文人只看到了大将身居高位,却不能以忠贞之心为君王长治久安劝谏谋划。却没有看到,真正的将领,到底应有多大的职权。不逾越武将本分职权的王翦封妻荫子,卷入朝堂内斗的武安君冤魂何处!

即便秦王朝覆灭之时,王翦之孙王离,也始终并没有参与赵高里斯等人对权力的谋划,他只是奋战,只是跟随着章邯浴血沙场,直到章邯开始思考并参与朝堂上的权力之争,他也没有跟着章邯投降项羽楚军,力战身死,以身报国,直令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曾有后人言说,章邯乃是秦王朝硕果仅存的名将,然而,当章邯拆开那封劝降的书信并开始考虑自己是应该死战到底还是顺应局势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是武将了,而王离,才是大秦王朝,最后的勇气。这一切,都源自老将王翦,为子孙后代指引的路。

为了大秦帝国,奋战至死的王离,或许才是秦王朝最后的勇气!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西游记五大佛祖都有谁?五大佛祖实力排行孙悟空只能垫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西游记的背景虽然是以道教为主,但是主体还是再讲佛教。因为孙悟空和唐僧最后还是成佛了。不过以孙悟空的实力来讲,成佛以后是不是就变的更强了呢?的确是这样的,西游记中有五大佛祖,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后直接位列第五,那前四位到底是谁呢?其中之一肯定还是有如来,毕竟是佛教鼻祖人物,其他三人在西游记中也被提起过,

  • 白素贞盗仙草的故事是怎样的?白素贞盗灵芝草得罪王母娘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白素贞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我们应该都非常了解了,不过关于白素贞盗仙草的故事你知道么?白素贞虽然是一只千年蛇精,但是对于爱情的痴迷程度不亚于一个人类,可以说白素贞为了许仙几乎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这次白素贞盗仙草当然也是为了许仙,不过这次的代价比较大,就是把王母娘娘都给得罪了,一起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如果没有王翦,秦国还能不能统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末期,秦国的统一,已然是历史事实,秦国在十年之内,灭掉六国,自己一家独大,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不得不说,那些灭掉六国的大将是劳苦功高。六国之中,有五个国家竟然都是王翦王贲父子带兵灭掉的,可以说,王翦绝对是秦国统一之路上非常强大的助力。那么,如果没有他们,秦国最终是否还能统一呢?王翦,

  • 太上老君在西游记中为什么很弱?太上老君和观音谁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西游记中,被称为开天辟地之祖的太上老君也拿孙悟空没办法,为什么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会这么弱呢?太上老君是道教始祖,西游记的世界就是被道教开辟出来的,所以这样看的话太上老君地位应该不会比玉帝还有如来差。但是吴承恩并没有让太上老君成为无敌的那个人,相反就连观音菩萨可能都要比太上老君厉害不少。不过孙悟空的

  • 三国韩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韩嵩这个人其实大家也许知道这个人也还是比较的简单单纯的一个人,因为自己身边好像有很多叫这个名字的人,但是又记不太清楚这个人到底是谁,其实这个人并不是大家所以为的那个人了,这个人事情就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谋士了,那么这个叫韩嵩的人到底是谁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韩嵩其实在历史上是一位气

  • 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是谁?身为皇帝竟然如此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吴国一项存在感比较弱,因为人们把大多数的关注点都放在了魏国和蜀国身上,自然而然就忽略了这个三足鼎立局势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吴国称帝的人是孙权,而在孙权之后还有其它皇帝,但是能力很明显比不上孙权,就比如吴国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做皇帝期间可谓是残暴不堪,典型的暴君形象。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吴

  • 西施最后的结局怎样了?西施为什么没有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各种传说最多的美女。毕竟西施是春秋时期的人物,正史中对于她的记载有限,所以西施的事情很多也是后人想象杜撰出来的。例如西施最后的结局就有高达6个版本之多,所以大家看起来也是云里雾里,关于西施真正的结局可能也是个谜了。不过西施为什么一生都没要孩子呢?这点还是可以讨论讨论的

  • 诸葛亮与法正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刘备身边其实也是有不少谋士的,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卧龙”和“凤雏”两位,但基本上都是得益于后世民间传说的刻画,在真实的历史上,他们未见得会有这么大的名气。刘备身边自然不仅仅只有这两个人,还有一个谋士也很有名,就是法正。有人认为,诸葛亮其实很害怕

  • 正史上真实的安乐公主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唐朝的安乐公主其实小编只是在电视剧上有看到这个人,这个人也真的是厉害了,被誉为是唐朝第一美女了,那么很多网友都说了这只是电视剧上面的形象了,那么如果在历史上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李裹儿,即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有唐

  • 邪不压正关巧红原型正是施剑翘,民国女刺客施剑翘复仇案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邪不压正中,李天然和关巧红有着非常相似的经历,两人都是为了复仇而活,但是等真正看到自己的仇人后却又有了胆怯之心。最后关巧红看到李天然复仇成功后,就相信自己也能够做到。其实电影里的关巧红是存在历史原型的,那就是被称为“民国女刺客”的施剑翘。施剑翘复仇案可能大家并不是很熟悉,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