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良为什么会在刘邦死后进行辟谷?

张良为什么会在刘邦死后进行辟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68 更新时间:2024/1/5 19:40:40

说到“辟谷”很多人可能以为就是不吃东西,绝食,其实不然,辟谷与绝食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辟谷被认为是一种修炼之道,谋圣张良就曾经用过这种方法。但是我们明白,修炼只不过是虚无缥缈,张良千古谋圣,他应该知道这些事情,然而在刘邦死后,他却选择了这样一条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和张良的出生之地一样耐人寻味的是张良的死以及张良死后的归属之地,张良凭借自己超凡的智慧和战略眼光,为汉高祖刘邦战胜项羽和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刘邦杀了很多的开国功臣,张良这个大头却能够独善其身。可见张良的智慧不一般,能够在君主的眼皮子底下将自己藏好。

高祖刘邦死后,吕雉当权,留侯张良却以辟谷修炼为由不吃五谷杂粮,打算活活将自己饿死,是为什么呢?总不能是因为追求得道成仙吧!难道张良的老主子刘邦一死,张良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于是想追随刘邦而去,所以他才绝食的。这件事就要慢慢说起了。刘邦在位时,册封了许多的有功的诸侯王,为的就是安抚他们,给他们和功劳匹配的奖赏。

汉高祖论功行赏的时候,让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却拒绝了这个封赏,只说“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于是刘邦就封张良为留侯。

苏轼在《留侯论》中就称赞张良是一位盖世之才。张良为朝廷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帮助太子刘盈稳固太子之位,也就是刘邦掀起的换太子风波。当时刘邦宠爱戚夫人,欲立戚夫人子刘如意为太子而废掉吕后子太子刘盈。吕后找到哥哥商量,哥哥给她说张良有办法解决这件事。于是吕后找到张良。

按理说吕后的处境不好,态度应该十分尊敬才是,但是相反的是吕后竟然用强迫的手段逼着张良为她想办法。张良为太子想出了请出“商山四皓”的办法来,太子的地位就是这样被保住的。吕后心里对张良一直心存感激,她这种政治高手当然不会埋没张良的才能,在刘邦去世以后就来请张良出山辅佐懦弱的汉惠帝。

张良在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就退隐了,他专注于修炼道法,崇信黄老之学,居住的地方也是僻静幽雅之地。据说他是想要羽化成仙,于是很多天都不吃饭,打算饿死自己。可是吕后不想他死,于是念在张良当年力保太子之功,吕后劝张良“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最后,吕后只能强制性的命令张良吃东西,张良才没有把自己饿死。

但是几年以后,体弱多病的张良还是死了。有的人认为吕后之所以不想让张良死,是因为她想要将吕氏扶持起来,将来吕氏和刘氏必然会产生难以想象的争斗,而拉拢了张良,刘氏的人就会忌惮而不敢乱来。所以吕后才会劝张良活下来。

张良没有轻易答应吕后辅佐汉惠帝的事情,他只说自己要回去考虑考虑,只是张良回去之后就再也没有了踪迹,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关于张良死的时间历史学家们也只能推断是在离开长安六七年之后。由于张良是为了躲避吕后而失踪的,那么他就不会躲在封地和故乡这两个地方。他最可能去的地方就是如同他自己所说的,追寻赤松子的足迹。

根据赤松子曾经的足迹而推断张良很可能是到了现在的张家界一带,还给张家界起名为“人间仙境张家界”。据说吕后查到了张良的墓的所在,派人来搜,而张良的后人为了防止吕后挖坟,将张良的遗体葬在岩石壁上,有诗词说“踏遍青山寻古人,四门水绕得佳城;香炉岩上旧土堡,汉代留侯张良坟。”总之张良墓至今也没有明确的定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最厉害的八大谋士排名,司马懿只能排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前段时间,《军师联盟》的推出让我们从司马懿的视角看了一遍三国历史,播出后口碑非常的好也很受市场的欢迎,可以说是一部良心剧了。当时不管是谁都想要能出谋划策的人才,郭嘉、荀彧、诸葛亮和周瑜等人都是一等一的谋士,而且也不只是谋士。下面就为大家做一个三国把大谋士的排名,这里就只比较计谋了,其实司马懿带兵打仗

  • 有关张良的那些至今无法解释的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史书尽管对于古代发生的事情有所记录,但是却也不会一件一件全部记下来,更何况史书也是后人所写,与所记录之事发生的年代相隔也可能比较远,当然也就不可能做到分毫不差,这也是后世对史书上出现的问题争论不休的重要原因。那么关于谋圣张良,史书上同样有很多疑问,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问题吧。张良是

  • 汉武帝刘彻给后世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本身就应当优点缺点一起看待,也就是说不应该只看他的功劳,更不能因为一点过错就完全否认这个人做的那些对后世有意义的事情。因此,今天就来从功与过两个方面看一看西汉时期一个人们经常议论的皇帝,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中国古代伟大的

  • 曹操用人有哪些讲究?曹操是怎么维持宗亲和士族平衡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能成为三国时期最强大的一方和他自身的能力息息相关,曹操不仅文韬武略,而且更重要的是懂得用人,能控制双方的平衡。曹操很早就提出了要广纳天下爱人才,这在当时还是首次,因为曹操的宗亲基本上是实力最大的一方,如果曹操招如很多能人肯定会让士族的力量壮大起来,这样曹操也能平衡各方,不会因情面被自己的亲戚牵着

  • 吕雉到底为什么会善待窦漪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吕雉,不少人都会想起他对待刘邦宠妃戚夫人的手段,而且差一点就让刘氏的江山改名换姓,手握大权,极其尊贵。但是这时候的她,却会善待当时还是一个小宫女的窦漪房,可以说,如果不是吕雉把她送到代国去,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窦太后。那么,吕雉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她呢?吕雉和窦漪房都是西汉王朝最厉害的女人之一,她们生的

  • 窦漪房是怎样成为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事情,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似乎都是阴差阳错,或者说某个人命好,才能得到那些别人不曾拥有的东西。可是在一切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当事人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怎么样。就像西汉窦太后,从一个普通宫女一步一步成为最终的太皇太后,这中间她经历过些什么?原本看似并没有机会的她,后来是怎样成为汉文帝皇后的呢?汉文帝的

  • 历史上的薄太后与窦漪房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影视剧往往为了更加吸引关注,会对真实的历史进行改动,因此剧中的人物与情节往往很不可信。比如在《美人心计》中窦漪房与薄姬之间的婆媳关系,就被改成了很俗套的婆婆不喜欢儿媳,儿子夹在中间很为难的剧情。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薄姬又是如何对待窦漪房的呢?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是所有丈夫所要面临的最大难题,

  • 刘备手下最厉害五位谋士排名,诸葛亮庞统领衔前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早期刘备身边不缺能人异士,而且很多都是早已成名之人,就连曹操都想得到手。如果我们给刘备手下的谋士做一个排名的话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呢?当然卧龙和凤雏不用说,这在三国里面已经夸上天了,尽管刘备最后没能完成汉室血脉的延续,但是能成为三国鼎立之一也已经非常不简单了。对于刘备来说最喜欢和最信任的人肯定还是诸葛

  • 窦太后为什么会宠爱小儿子刘武而不是刘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刘启的母亲,是历史上有名的窦太后,她虽然不像吕雉那样心狠手辣,但是在她的时期,仍然是一个掌权者。只不过,在自己的两个儿子中,她偏爱小儿子刘武,甚至想让刘恒立刘武为太子。我们知道窦太后应该是非常有头脑一个人,但是她为什么要做这样看似把个人喜好看得很重的事情呢?历史上的窦太后,传说名为窦漪房,是西

  • 东吴第一谋士到底是谁?这位隐藏BOSS才是东吴最大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说到东吴的谋士大家会想到周瑜、鲁肃和陆逊等,其实准确的说他们都不算事谋士,真正的谋士基本上都是只在后面出谋划策的,那东吴也有这样一号大人物就是张昭。但是这样的谋士风头肯定是不如能在前线带兵打仗的人,所以张昭的名气也不是很大,不如其他几位有名,但是张昭的确为早期的东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只是在赤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