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仁义的刘备,为什么要用不仁义的马超?

三国时仁义的刘备,为什么要用不仁义的马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69 更新时间:2024/1/19 19:24:02

若说刘备仁义,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点头同意,的确,在《三国演义》里面,刘备的形象就是一个仁义的典范楷模。尽管有不少人质疑,认为那是假仁义,但就算是假的,至少他也能做得出来。然而,刘备手下却有一个人,也是三国时期比较出名的人物,可是却是与刘备相反的,不仁不义的形象,马超。为什么刘备会要重用这样一个人呢?

说到三国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大家可能会想到“三姓家奴”吕布,其实还有另一个人跟吕布可以拜把子,此人就是马超,也就是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不过《三国演义》把马超给洗白了,所以后人大多不知马超的无耻,简直比吕布更深一筹。建安十六年,曹操再次出兵,这次打算攻打汉中,攻打汉中之前,曹操打算稳定关中的局势。

当时关中主要是韩遂、马超的地盘,而马超的父亲马腾正在许昌为人质,曹操曾多次想把马超骗过来,可惜马超不愿,而且马超、韩遂他们并未犯错,实在找不到借口去打他们。

但曹操最终想出了办法,他宣布说要去攻打汉中,不过要向马超、韩遂等人借道,这很明显是假道伐虢之计,但若马超等人拒绝,必定会给曹操一个攻打的理由,于是马超他们率先出击,联合了观众英豪,共同抵御曹操大军。

当时马超的父亲马腾、两个哥哥马休、马铁都还在曹操手里,可他却公然跟曹操翻脸,至家人的性命于不顾,这可算不孝,比起徐庶来说,马超真是不孝子啊。而韩遂的儿子也在曹操手里,马超为了鼓动韩遂跟自己联合,竟然找到韩遂说:“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

马超这话翻译起来就是:“现在我不要父亲了,以后就把你当初父亲,你也应该别要你儿子了,以后把我当成你儿子吧。”你看看这是什么话,在儒家思想盛行的年代,马超竟然说出这种无君无父之言,可算极其无耻。

但不管怎么说,韩遂还是被马超一番“肺腑之言”感动了,同意跟他联合抗曹,可惜曹操后来使了反间计,结果马超又反过来打韩遂,既然把人家当成父亲了,怎么又倒打一把呢?马超此举属于不忠。

马超为了壮大抗曹的势力,还联合了益州刘璋,但刘璋手下有人说:“马超勇而不仁,见利忘义,若与之联合,则养虎遗患矣。”于是刘璋放弃跟马超合作,才转而请刘备入川帮忙。再后来马超被曹操大败,逃到张鲁的地盘,张鲁被打算把女儿嫁给他,可他手下有人说:“马超不爱其亲,焉能爱人!”于是张鲁也放弃了这个想法。

由此可见,马超在三国真正的历史上,名声是非常臭的,在《三国演义》为他洗白之前,马超在当时完全没有形象可言,到哪里都被嫌弃,简直比吕布的名声更差。

可后来刘备收留了马超,刘备素以仁义取信天下,他手下的诸葛亮、徐庶、庞统等人,都是一诺千金的君子,而马超这种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人,为什么也会受到他重用呢?其实说白了,刘备之所以重用马超,主要是因为马超能给他带来好处,只要有利图可图,忠孝仁义之类的信条,刘备也能随时丢掉的。

刘备为什么要重用马超

刘备素以仁义著称,这也是他能最终成为蜀汉之主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管刘备是真仁义还是假仁慈,最起码在公关形象上,刘备始终给人一副仁义的外衣,当初被曹操追赶时,刘备誓死都要带着十几万难民一起逃走,刘表病逝前,曾想将荆州让给刘备,然而却被刘备拒绝了,他不想给人落下趁人之危的话柄,可以说,仁义是刘备的立身之本,正是凭着仁义的品行,刘备才逐渐从身无立锥之地到最后坐拥川蜀之地,并最终建立了蜀国,而在蜀国建立之后,刘备仍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子,以此来获得天下民心。

公元214年,马超投降刘备,在投降蜀国后,很快得到了刘备的重用,刘备让马超率兵围攻成都,刘璋部将都惧怕马超之威,于是纷纷开城投降,刘备也得以顺利攻取成都,在攻取成都后,刘备封马超为平西大将军,这已经是当时最高的职位了,后来马超又在汉中之战立下赫赫战功,刘备称帝后,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而且刘备还封马超为五虎上将之首,可见马超在刘备心里的重要程度。

然而素以仁义著称的刘备,为何会重用一个不仁不义的人为五虎上将呢?

说到马超的不仁不义,我们可以列举这样几件事,马超在起兵前,自己的父亲以及家人全被曹操扣为人质,而马超毅然决定起兵,这是置全家人的性命不顾,可见马超此人有多冷血,在起兵之后,马超为了增大自己的势力,不惜认韩遂为义父,韩遂曾经杀了马腾的妻子和儿子,他们可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而马超如此行为无异于认贼作父,和当时的吕布相差无几。马超在投靠刘备之前,还曾投靠过张鲁,张鲁本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然而有人对张鲁说:“马超不爱其亲,焉能爱人!”于是张鲁便放弃了这样的想法,可见马超当时的名声是很坏的,最终无奈之下马超才投靠了刘备。

当然,对于马超的为人,刘备不可能不清楚,刘备之所以重用马超,只不过看重了马超的勇猛以及他手底下的西凉士兵,如果刘备想和曹操抗衡,马超的加入无疑能提高自己的实力,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蔡伦除了造纸,他还有什么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蔡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蔡伦造纸”,只不过这个“造”字让很多人误解,其实造纸并不是蔡伦发明的,他只是改进了这项技术,让纸来得更加容易。但是,如果再问其他的,很多恩可能就都不知道了,有关于蔡伦,可能就只有这么一件事情了。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 中国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不纳妃嫔,不料却间接害了爱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皇帝,我们都会想到万人之上的权柄和三宫六院的妃嫔,然而历史上总会出现与众不同之人。明朝就有一位皇帝,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别的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他却不纳妃嫔,独宠皇后一人,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专宠却为后来皇后的凄凉晚景埋下了伏笔,这是为何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

  • 荀攸为什么会成为曹操的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曹操手下的谋士并不少,但是为人所熟知的并没有很多,像是郭嘉、贾诩自然不用多说,他们为曹操出的的计谋也都帮助曹操颇多。但是在曹操身边还有一位主要的谋士,那就是荀彧的侄子,荀攸。荀攸其人,非常低调,但是他的才智却不是寻常人能比的。有人说荀攸之所以能成为曹操的谋士,靠的是荀彧的举荐,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 怎么评价汉武帝的舅舅田蚡这个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有的网友看过汉武帝相关的电视剧的网友会发现其实有这么一号人物非常的让人讨厌,那就是汉武帝的舅舅田蚡这个人了,那么这个人是怎么的讨厌呢?又有什么样的故事的呢?我们又是怎么去评价这个人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分析看看吧!田蚡是汉武帝的母舅,当过丞相武安侯,太后王娡的弟弟,王姓太后怎么

  • 历史上真实的郭靖是怎么样的?是蒙古英雄攻占733座城但不爱黄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郭靖啊我们想到这个人的感觉就是傻大个的意思,而且憨憨厚厚的非常的淳朴啊,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也还是是有郭靖这号人物的,但是真正历史上的郭靖可比金庸老先生笔下的郭靖要厉害了不知道多少倍了,那么真实的郭靖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来揭秘看看吧!由于金庸武侠小说的盛行,大家对于郭靖和黄蓉绝对不

  • 夏侯惇的眼睛是怎么瞎的?夏侯惇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夏侯惇可以说是曹操最信任的人,要知道能让曹操完全放下戒心的人几乎没有,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但是夏侯惇却做到了。而且百姓们也是十分爱戴夏侯惇,因为夏侯惇为平民百姓也做出了很多贡献。不过你们知道夏侯惇的眼睛是怎么瞎掉的么?还有最后夏侯惇是怎么死的呢?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夏侯惇的生平,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 钟会为什么会如此信任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姜维,本是三国时魏国的一名将领,后来投降蜀国,成为诸葛亮最看重的弟子,在诸葛亮死后,也一直继续北伐。只可惜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刘禅开城投降,蜀国也就此灭亡。姜维无奈之下也只得投降,然而他却是假意,仍旧希望借助钟会复兴汉室。但令人不解的是,钟会竟然对姜维十分信任,听从他的话叛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只因为

  • 姜维北伐与诸葛亮北伐有何不同?差距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道三国时期的北伐战争,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诸葛亮,也会有人第二个想起姜维。姜维原本是魏国将领,后来归于蜀国,成为诸葛亮的亲传弟子。诸葛亮死后,姜维继续诸葛亮没有完成的北伐事业,虽然两个人的北伐最终均以失败告知,但是过程却是决然不同的。那么,姜维的北伐和诸葛亮的北伐,到底是有什么不同和差距呢?三国

  • 身为富二代的汉武帝,是怎样利用自己的"家产"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现代的社会上,“富二代”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一个贬义词,人们提起这个群体,总是带着一种调侃、瞧不起的态度。但其实,也有不少有能力有担当的富二代,历史上也有这么一个人,那就是西汉著名的皇帝汉武帝刘彻。汉朝经历了文景之治,传到汉武帝手上的时候,可以说底子是很丰厚的。那么,面对这样

  • 汉高祖刘邦简介,刘邦最大的本领竟是“无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算是第一位从底层出身还能完成全国统一的皇帝了,所以刘邦的一生非常具有传奇性,这在当时的环境下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刘邦出生于农户之家,但自己并不打算干一辈子农活,而是玩起了革命。对于刘邦来说,早期什么背景都没有,但是就开一张嘴就结合了3000多的起义兵,这时候已经能看出刘邦的领袖才能了。加上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