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内部为了解决鸦片问题产生了哪些分歧?

清朝内部为了解决鸦片问题产生了哪些分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712 更新时间:2024/1/15 12:37:00

清朝时,闭关锁国的中国虽然在其他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但是在贸易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了扭转这个趋势,英国开始大量中国走私鸦片,后来就发生了著名的“虎门销烟”事件。鸦片可不是一个好东西,吸食后对国民的身体素质有严重的影响,但是这样一个在我们看来毫无益处的东西,清朝当时为此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这到底是为呢?

鸦片战争前夕,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中国走私鸦片十分猖獗,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经济、安全和国民的生计。清廷内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产生了分歧,一部分官员认为应该严禁鸦片,一部分认为应弛禁,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两边论者皆认为鸦片于国于民是一大害,严禁、弛禁仅仅是手段不同。

弛禁的想法源于广州“学海堂”(一个地方书院)的一帮学者,他们认为清廷之前的禁烟法令形同虚设,一方面又深以为因为鸦片贸易导致白银外流危害巨大。基于此,他们在1836年5月17日通过与其往来密切的太寺少卿许乃济向朝廷建议:对鸦片进口比照普通药材一样征收关税,并要求鸦片交易只能以物易物,不允许用白银购买,以此防止白银大量外流。同时建议朝廷准许民间种植鸦片,以减少向外洋进口。弛禁论者不太在意普通平民是否吸食鸦片,但应坚决禁止官员、士人、兵勇吸鸦片。这一观点受到时任两广总督的邓廷桢的支持,外国鸦片走私商大部分也赞同这个方案。

简单来说弛禁论者是因为禁“烟”不力才主张弛禁,他们更关注的是国家财富的外流危机(白银危机),知识阶层的沦落,但是这些学者没有深刻认识到鸦片的盛行对普通百姓的伤害。

随着弛禁论的甚嚣尘上,反对弛禁要求严禁的折子也被呈给道光帝。严禁论者从根本上驳斥弛禁论者的观点。他们认为禁止不力决不能称为弛禁的借口,法令如堤,不能因为部分侵蚀就坐视全部坍塌。同时他们强调,一旦弛禁实行,民间吸食鸦片之风将无法遏制。所以,他们主张,要从严禁止鸦片,凡“贩卖之奸民、说合之行商、包买之窑口、护送之蟹艇、贿纵之兵役”(中约语)都应该严惩不贷。并且严禁论者点名了一批英商,要追究这些人的责任。

道光帝态度比较犹豫,刚开始他有些倾向于弛禁论者,但当严禁论者的折子呈来,他显然被说服,弛禁论遭到贬弃,最晚到1836年9月,弛禁举措被取消。这场争论也就到此为止。两广总督邓廷桢受命禁烟。此后严禁论者呼声越来越高,直到1838年黄爵滋言辞激烈的要求处死所有一年内不能戒“烟”的人。林则徐也在此时发声支持严禁,并受命称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弛禁还是严禁都是清廷的一种应对危机的方式,但作为决策者的道光帝及其幕僚的犹豫严重影响了中央政府的政策:早期倾向弛禁使得广东英商仿佛看到希望,大量囤积鸦片,然而形势陡转之下,鸦片被严禁,囤积的鸦片面临收缴,英商的损失比正常情况下加大,这更刺激了与英国的矛盾。另一方面在严禁论占优势的时候,清廷上下大多缺乏静思考,没有考虑到与禁“烟”相配合的应该是备战,严禁被当做一面大旗来使用,成为部分人追求声名的途径。十分遗憾,仿佛只有林则徐等少数官僚着手准备防务,在如此损害英国利益的情况下不做任何防范是十分危险的。不久后的鸦片战争中,中国松弛的海防终究是吃了大亏。

参考献:

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冼波:《中国社会史:烟毒的历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3.林则徐:《林则徐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昭宗李晔何皇后为什么说是苦命皇后?何皇后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唐朝晚期那已经是国破山河在的一个朝代了,唐朝晚期非常的腐败,当时宦官当道,皇帝已经没有任何的实权,当然了,在当时唐朝晚期,还是有不少的皇帝想着通过自己来改变当时的现状的,就比如说唐昭宗,说到唐昭宗就要说到他那位可怜的何皇后了,当时何皇后的一生是非常悲惨的一生,并没有过上什么安稳的日子,我们今天就

  • 唐代最著名的女诗人是谁?唐代的女诗人多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在各个方面都曾达到过巅峰时期,所以当时的人们也是很享受当下的生活,只有百姓的日子过好了他们才会往文化上有进一步的造诣。唐朝的唐诗就非常出名,不过我们一般学习的唐诗都是男诗人,那在唐朝时期有没有女诗人呢?肯定也是有的,今天就和大家介绍一位女诗人,她的唐诗造诣也是非常的高,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唐代是

  • 乔峰一生做了哪些糊涂事?乔峰最后真的该自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乔峰在天龙八部中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从武功到人品都没话说,因为也是大家眼中最有狭义气概的人了。但是厉害的人在情商方面可能就有些迟钝了,有些事情把握不了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感觉非常令人遗憾了,例如乔峰最后真的有必要自杀么?起码在观众看来是没必要的,因为两国交战乔峰的性命也起不了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大家好,

  • 盘点曹操手下六大谋士,个个运筹帷幄,料事如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都知道,三国之中属曹老板势力最为庞大,辽阔的疆域以及丰富的人才储备都是魏国能笑到最后的资本。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大家心中还是有个排名的,今天小编就来说下自己心目曹操手下的六大谋士,他们个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都是数一数二的谋士。下面就看看小编的排名是否符合各位的心目

  • 贾诩和郭嘉谁更厉害?曹操为什么更看重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曹操早期最看重的军师就是郭嘉,但是郭嘉和贾诩真的有差很多么?可能从不同角度来看,贾诩的能力还更胜一筹,只是的不到曹操的重用而已。实际上曹操算是三国里最会用人的帝王了,基本上对不同的人都可以做到软硬兼施,所以也不怕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反正也逃脱不了他的法眼。起码在曹操眼里郭嘉的确是更胜一筹。汉

  • 到底谁才是曹操的第一大谋士?为什么很少有人提起荀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曹操身边的人才可以说是非常之多,有一部分自然是他求贤得来的,但是也有是他控制了汉室,作为汉室臣子跟随他的,就比如“王佐之才”的荀彧。然而,提到荀彧,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侄子,荀攸。我们现在看来,似乎很少有人提起荀攸,甚至很多人连他是谁都不知道,但在当时,荀攸绝对是一个

  • 为什么张良没有帮助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声势浩大,而刘邦也在其中。原本身为韩国贵族的张良,策划了一场刺杀,结果失败,自己也被迫躲躲藏藏,趁着这次起义,他想要去寻找一个可以帮助自己复国的人,按照当时的势力,自然是项羽最合适,但是为什么张良最终还是选择了刘邦这样一个出身平凡的首领?他为什么没有帮助项羽呢?公元前218年,

  • 曹操的首席谋士明明是荀攸,为什么他不怎么有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曹操身边的谋士,你会想到哪些名字?郭嘉,荀彧,贾诩?的确,这些都是曹操重要的谋士,曹操对他们的评价也非常高,但是还有一个首席谋士,却一直被人们给忽略掉了,那就是荀彧的侄子,荀攸。可能很多人连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更不要提怎么了解他了。那么,为什么他身为首席谋士,知名度却会如此之低?荀攸(157年

  • 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萧何真的能排到第一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说,汉初三杰是萧何、张良、韩信三个人并列,但是在不同的人心中总会有真正的不同的第一位,而这个排名在刘邦心中,萧何就是第一位。并且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曹参的功劳最大,应该得到最多的赏赐,可是刘邦却将第一给了萧何。这到底是为什么?萧何做了些什么事情,他为什么能够得到这个第一?当时的情况是

  • 秦良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秦良玉为什么能被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良玉算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女军事家了,可能女性在古代时期上战场杀敌显得很不符合实际,但是秦良玉出来证明了这样的偏见是错误的。秦良玉一生非常的传奇,但是名声却不是很响,也不出名,但她是历史上唯一被封侯的女性,而且还在正史将相列传里记载为巾帼英雄。可见秦良玉也是非常了不起了,来看看她的一生到底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