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被称为兵神,为什么项羽却总是对他视而不见?

韩信被称为兵神,为什么项羽却总是对他视而不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73 更新时间:2024/1/17 17:19:39

站在一定高度的人,总是很容易对与自己同处一处的人产生好感,我们一般就叫做英雄相惜,即便处在敌对的阵营,对方对于自己来说,也会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然而,用兵如神的韩信,却一直得不到军事才能十分出众的项羽的重视,自己投到他的麾下,他却始终都对自己视而不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韩信是名将,这一点没有丝毫的疑问。他最早是一个人,为项梁军卖命。可以说,若是当时项羽重视这个出身不好的人,或许结果就不一样。而且,他并非是那种自视清高,不和别人来往的人。在项羽的手底下,他经常献计,只可惜都没有被重视罢了。那么,为什么这么好的一个人,项羽就是看不上他呢?

首先,项羽的性格所致。项羽出身贵族,对于下流社会的人没有一种应有的重视。或者说,他身边的能人比较多,接触的人也大多有名有字(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有名有字,普通百姓只有名),所以底层的韩信不入他的法眼也正常。另外,项羽本身便有任用亲信的习惯,对于这种没有靠山的人,本就不怎么信任,自然也就错过了人才。

第二,韩信的性格所致。前文说了,韩信并不是自命清高,也曾多次献计。但是,他对上积极并不代表他能和同僚处理好关系。这是两回事。而且当时韩信几次在刘邦军营里离开,也多亏了有萧何才有他的未来。

另外,从楚营许多大将对于韩信的评价来看,有说他怯弱的有说他胆小的,可见他的性格确实有那么些许不被人理解。有才的人很容易被人看出来,但真正有才华的人,有一小部分可能很怪。韩信或许就是那个比较怪的人,否则,那么多谋士里,为什么只有一个人慧眼识英雄呢?

第三,项羽军营的诡异风格。要说诡异,项羽军营里还真的比较诡异,那些有才华的著名人才,很多都是从他这里逃离的。这种风气的背后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在项羽身上。他不懂得识人也不懂得用人,他有范增,还不重用便是力争。并且,因为这种风气的存在,也没有人帮他去识别能人,所以打了败仗也很正常。

最后一点,或许和项羽本身很厉害也有关系。刘邦不擅长用兵,所以他的心思都花在了看人身上。但是项羽不一样,他同样是称霸一方的著名将领。对于打仗这件事,他的领悟已经很深了,所以很少去思考怎么合理用人,因为他不需要。

项羽的战绩举出来看也是很有威名的,至少在前期他都十分顺利,几乎没有吃过败仗。相比之下,他对于猛将的需求便没有刘邦那么旺盛。当时的韩信还没有赫赫威名,就算是真的懂,因为没有战绩拿出手,所以对于他而言,不过是个纸上谈兵的人罢了,不重视也很正常。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项羽为什么要叫做西楚霸王?他的地盘不是在东边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西楚霸王”的名号我们叫了两千多年了,早已成为习惯,但是却不知道,项羽为什么要叫这样一个称号。展开地图来看,项羽当时作为诸侯的地盘在整个地图上分明处于东方,那又为什么不叫“东楚霸王”,偏要叫西楚呢?虽然两个词读一读,感觉“西楚”

  • 项羽竟然如此不得人心,自己的亲属都改姓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争年代,民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本,若是能够收获民心,人心所向,远比武力解决更加重要。楚汉时期,项羽和刘邦两方,很明显刘邦的人心要高于项羽,虽然后世很多人对于项羽的喜爱远高于刘邦,但在当时战乱情况下,生存才是最重要的。那么,项羽不得人心,究竟到了什么地步呢?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畔自刎

  • 如果鸿沟之约刘邦没有反悔,天下能太平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有关鸿沟之约,是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因为处于劣势,进退两难,不得不以刘邦家人的性命相要挟,两方定下的划分势力范围约定。虽然《史记》中有关此处的记载是刘邦提出建立盟约,但是仔细分析来看,或许司马迁这样记载是有意为之,也就是说,事实并非如此。但后来刘邦反悔,决定不再遵守,于是追击项羽。如果刘邦没有反悔,天

  • 项羽手下的几名大将都有什么人?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霸王项羽虽然是历史上极其有名的人物,但是做到那些千古流出啊难道事迹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除却没有名字记载的那些士兵,还有带领他们的将领。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项羽手下有哪些有名的将领,他们是谁,最终又是什么样的一个结局。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

  • 费诗在蜀国为什么不被刘备重用?费诗是怎样说服关羽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费诗在《三国志》里是有专门记载的,费诗也是位非常有才华能言善辩的人,只是在刘备手下得不到重用,所以每天也是郁郁寡欢。费诗最有名的事件就是成功说服关羽,因为关羽不满自己和黄忠同列所以发起了牢骚,但是关羽的地位基本上也就在刘备下面,所以敢惹他的人也不多。但是费诗却能通过自己的智慧说服关羽就已经相当厉害里

  • 项羽屠城有多少次?为什么要屠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屠城”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很不舒服,即便是战争中直接面对的士兵,他们也只是听从将领的指挥,更何况居住在一城之中的百姓,他们甚至一直都活在战火之中担惊受怕,可生在这个国家又不是他们可以选择的。但是,霸王项羽一生中却多次屠城,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又屠过几次城呢?西楚霸王项羽

  • 项羽究竟为什么会输?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史学家总会对项羽的失败总结出一大堆的原因,什么没有仁德、高傲自负、心中没有怀着天下等理由,而刘邦之所以成功,也就是他与项羽是相反的人。但是仔细研究会发现,项羽的毛病可以说是年轻人的通病,而刘邦则是中老年的典范,再看他们的真实年纪,也的确如此。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项羽败亡终归是因为太年轻?楚汉相争的最

  • 张辽和关羽谁更厉害?张辽才是曹魏真正的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张辽的实力一直处于三国时期最顶尖的位置,但是张辽依然会被很多人忽略,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罗贯中的影响,曹魏那边的人一般都不会重点描写。其实张辽跟随曹操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基本上是一位让吴蜀闻风丧胆的人,而且晚年染病依然能打胜仗。如果和大家比较熟悉的关羽进行比较,可能张辽是碾压关羽的,起码功劳这一块无人能

  • 项羽为什么一听到楚歌就知道自己败了?项羽这么没有信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曾经惋惜,楚汉相争的项羽,为什么没有渡过乌江,说不定还可以东山再起,毕竟只要他活着,对于刘邦来说就是一个绝对强大的对手。其实,这个问题就好像问为什么项羽在一听到四面响起楚地歌声的时候就判定自己失败了,是差不多的问题。那么,今天就来解释一下,为什么项羽会断定自己败了。项羽绝对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

  • 诸葛亮的老师是谁?古代军师都是怎么学习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虽然有很多事迹都是被杜撰出来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上诸葛亮的确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真正的读书人其实并不多,因为普通百姓根本就没有那样的条件,所以能收到良好教育的人基本上都是名门望族。像诸葛亮这样的人能学到一身本领他的老师会是谁呢?古代人又是怎样学习的呢?古代人要是想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