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为什么很信任李斯?

秦始皇为什么很信任李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121 更新时间:2024/1/21 19:36:31

一定有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的皇帝一般都是很多疑的,毕竟身处高位,还是一个很多人都觊觎的位置,看似威风八面,实际上需要提防来自各方的势力。尤其是秦始皇,灭六国,原本的六国贵族都巴不得找机会杀了他,自然更是要小心谨慎。但也正因如此,他很难真正地去信任什么人,所以如果他相信一个人,是非常难得的,比如忠心秦国的蒙家,再比如楚国来的李斯。秦始皇为什么信任李斯?在他死后,李斯却选择了违背他的临终遗命,这又是为何?

其实李斯并不是秦国人,而是后来投靠了秦国,并认真的帮秦始皇来实现把六国统一的愿望。可以说李斯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对于怎么把六国统一,他非常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他的这种思路和秦始皇不谋而合,所以皇帝在刚开始的时候,就非常欣赏他,他们两个的关系可以说是君臣,也可以说是兄弟,反正就是交情非常好。

在当时,秦国混进了间谍。因为这个原因,秦国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这让秦始皇非常的恼火,就下令把所有的外国人都驱逐出去,不允许其他国家的人到他的国家里当官。反正在秦始皇的心里,不是他这个国家的人,他的心肯定也不是向着他的,所以他也没有必要让他们留在他的国家,还要整天防着他们是不是有异心?所以最干脆的方法就是把所有的外国人都撵出去。而李斯也是外国人,看到这种情况也是非常的忧心,就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给秦始皇上书。其实在这个时候,他最明智的方法就是躲起来,因为他的身份很尴尬,但是他却能为了秦国的发展站出来,可见当时的李斯也是非常忠心的。

他的理由也非常的简单,要想把六国统一,就要笼络住更多的人才。而且以后六国统一之后,天下都是你的了,又怎么能分出谁是哪国人呢?秦始皇看的非常高兴,就把这个命令取消掉了。而我们在后来的历史中也发现,在秦国最有名的变法中也都是外国人举行的。

除了这些事儿,李斯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就是废除封建制,而改成郡县制。简单的来说,就是秦国的土地现在都是由秦始皇说了算。郡县制,就是在一定范围设置一个郡,然后在下面再分很多的县,这跟我们现在的省、市模式非常的接近,也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模式,就是根据他的建议来进一步完善的。而因为他的贡献特别大,所以秦始皇在临终的时候也是把他叫在身边,嘱咐他要立扶苏为太子。换句话来说,秦始皇也是对他进行托孤,言外之意就是他也是秦始皇非常信任的人。

李斯被秦始皇提拔为九卿之一的廷尉,正式迈进了秦国高干行列,成了秦始皇的心腹。从那时起,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沙丘病故,这二十七年间,李斯一直深受秦始皇的信任与重用,那可以说是恩重如山。

举个例子,李斯的儿子个个都娶了秦始皇的女儿为妻;李斯的女儿也都嫁给了秦始皇的儿子(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既是亲密君臣,又是儿女亲家,按说李斯应该对秦始皇忠心耿耿,但秦始皇万万没想到,自己刚刚咽气,李斯就背叛了自己。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让大秦帝国走上了不归路。关于李斯为什么会叛变,后人总结了很多原因,有人说李斯和扶苏政见不合,有人说李斯怕相位被蒙恬夺走,有人说是李斯怕被赵高暗杀,等等。今天,就从秦朝权力分配格局这个角度,分析一下秦始皇的亲密战友为什么会背叛秦始皇的遗诏。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其外朝权力分配一直是三元格局,法吏外卿、军功武人和代表外戚的太后势力。但是,秦始皇上台之后呢?依靠军功武人集团,彻底清洗了自己老娘的势力,打压吕不韦的法吏外卿集团。军功武人集团一枝独秀,让权力分配失去了平衡,所以嬴政才会重用李斯,形成军功武人与法吏外卿的二元对立。

秦始皇突然驾崩后,蒙氏兄弟掌控着几乎全部军权和一部分政权,而李斯掌握着大部分政权,两者权力大小可谓各有优劣。所以在嬴政身后继承人这个问题上,代表军功武人集团的蒙氏兄弟支持扶苏,代表法吏外卿的李斯只能选择支持胡亥。由于秦始皇没有立太子,所以胡亥+李斯这一组合是完全可以对抗扶苏+蒙氏兄弟组合的,不甘心失去权力的李斯决定赌一把。

因为在秦国失去权力的丞相的下场总是很凄惨,比如说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等等,李斯可不想也落得那样的下场。所以,李斯选择支持胡亥继位,胜利后自己可以继续掌握朝政大权,虽然后事难料,但总比现在就下台要好一点。

事情后来的发展果然如他所料,扶苏的愚忠,使得胡亥+李斯+赵高集团大获全胜,扶苏和蒙氏兄弟身死。胡亥登基之后,李斯在外朝再无敌手,一手掌握了政权和军权,一时间貌似风光无限,实不知朝廷内外危机四伏,暗流涌动。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齐桓公怎么死的?为什么齐桓公最后下场这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曾经风光无限,为什么到了晚年的下场却非常惨呢?其实很多皇帝到了晚年就开始昏庸起来,一方面是年纪大了,还有一方面就是怕自己的位置被夺走,所以对谁都是带有戒心。这个时候如果谁能得到皇帝的信任那基本上就等于是半个皇帝了,齐桓公就正好陷入到这样一个境地当中。所以就算你是春秋五霸,最后

  • 孙策弟弟众多为什么传位给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与魏国蜀国三分天下的吴国,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太惹人注意,因为大家都被蜀国的“正统”与魏国的“不正统”吸引过去了,但其实吴国的历史同样也很精彩。吴国孙权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称帝的,当初孙策死的时候,将吴国大权交给他,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孙策自己的

  • 历史上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的确很多都是男性,但历史却不是只有男性,很多女性的历史人物同样非常出彩。今天要说的便是“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秦淮八艳之名,你可能曾经有所耳闻,她们是明末清初时期,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她们都在才学、容颜方面非常出众,虽然对于究竟是哪八个人有很多版本,但作为排在第

  • 六耳猕猴到底是谁?为什么他不怕佛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看《西游记》的时候,很多人一定都对那个与孙悟空长相一样、本领一样、闹了半天谁也分辨不出来,就算分出来了也不敢说的六耳猕猴印象深刻。最终,六耳猕猴还是败在了如来手下,又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师徒也是尽释前嫌,继续走上取经之路。这个角色虽然只出现过一次,但是他的来头却让人感兴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精怪,才

  • 姚广孝为什么被称为"黑衣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不少,很多朝代都设有“丞相”一职,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丞相”的职位高低与工作内容也都有着不断的变化,而丞相其实和宰相是不一样的,并非是同一职位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明朝时期有一个很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他是

  • 明朝"蓝玉案"中,蓝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蓝玉案,在历史上被称为“明初洪武四大案”之一,单单仅这一个案子,牵连人数高达一万五千不止,说是血流成河也毫不为过。然而,蓝玉之死一方面是自己居功自傲,但一方面却也是太子朱标之死,蓝玉又被告发谋反,朱元璋一令下来,血流漂杵惨不忍睹。既然如此,在整个案件中的主角蓝玉,生前又是一个

  • 武则天为什么那么信任狄仁杰?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信任是很难得的,尤其是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因为身处高位,身边很有可能长时间地潜伏着一个想要伺机谋害自己的人,就好比唐中宗李显,谁能想到他最终是被自己的妻子女儿联手下毒害死的呢?而信任对于女帝武则天来说恐怕就更为难得了,她可是连自己的亲儿子都不愿意相信的人,但是却有一个人是她非常信任的,那就是狄仁杰。

  • 盘古大帝和元始天尊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盘古,作为开天辟地创造了天地的一位神仙,虽然有很浓厚的神话背景,却已然是无人不知的形象。而元始天尊,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之一,这三清虽然是三个人,但实际上却都是大道的化身,本同为一。不过,虽然盘古并非是道教中人,但是却有人对于他和元始天尊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些疑问,认为盘古其实就是元始天尊。这种说法究竟

  • 赵构是个怎样的人?他真的有那么昏庸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认为,南宋时期的宋高宗赵构是一个昏君,在岳飞对外抗敌的时候却把他急召回京,最后还冤死了岳飞,就这样损失了一员大将,简直就是丧心病狂。不过,评价一个人,单单只靠这一件事是远远不够的,宋高宗难道真的就有那么昏庸吗?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赵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赵构生平赵构,即后世所

  • 黄帝为什么姓轩辕?"轩辕"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一定都知道“轩辕”这个姓,这在很多网文当中也算是高频出现而且自带狂炫酷特效的一个姓了。不过,虽然见的很多,但是你是否了解这个姓究竟从何而来呢?我国想姓氏文化与别国不同,几乎每一个姓都有很久远的历史,都可以往上追溯,那么这个自带王者特效的轩辕姓又是怎么来的?看过之后,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