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庶出的袁绍究竟有多努力才改变了自己的地位?

庶出的袁绍究竟有多努力才改变了自己的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81 更新时间:2024/2/14 14:03:44

袁绍出身于东汉末年的大家族袁氏家族,听起来似乎是风光无限,很多人也认为他日后的成就离不开他身后的这个大家族。但事实并非如此,袁绍在袁家只是庶出,庶子和嫡子的身份地位和受到的待遇从出生开始就完全是两种,他连自己的弟弟袁术都不如,因为袁术是正经的嫡子。然而最终他做到的却是很多其他人做不到的,以他的身份,究竟又做出了怎样的付出呢?

作为一个私生子,如果碌碌无为,袁绍很可能真的就像袁术所说的那样,不过是半个家奴而已(《红楼梦》中贾政之妾赵姨娘所生的贾环尚且备受歧视,何况是没有名分的私生子)。但是,袁绍并未向命运屈服,他努力为自己设计和塑造良好的公共形象,广泛开展社会交往,结识了众多有能之士,为将来的政治军事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年的私生子竟然成长为家族的代表人物,这决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人们往往认为,袁绍手下能汇集各路豪杰,是依靠他世家大族的出身背景,依靠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资源优势。可是,当时世家大族很多,弘农杨氏五世三公,说起来比袁氏还要根基深厚,为什么弘农杨氏不能汇聚豪杰、称霸一方呢?就算是汝南袁氏,也有很多支系,为什么豪杰们不去投奔袁术、袁遗、袁胤,偏偏要去投奔一个“地实微贱”的“孽子”袁绍呢?可见,对于一个试图逐鹿中原的大军阀来说,大家族的背景所能提供的助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更何况袁绍只是袁氏家族的半个弃子。袁绍后来的发达,主要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一)经营名声

袁绍有个优点,就是长得帅(高富帅中只占一个帅字),“有姿貌威容”(这大概也是他得到父亲偏爱的原因之一),而且因为不是嫡子,公子派头也没有那么大,“能折节下士”,所以他身边有一大群的死党哥们。有一次,袁绍从濮阳返回家乡汝南,一路上呼朋唤友,“车徒甚盛”,好不热闹,但是一进入到汝南地界,袁绍就把这一帮朋友全部遣散,说:“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于是一个人驾车回家。许子将就是许劭,是大名鼎鼎的“月旦评”的主持人,是袁绍的汝南老乡,对当时士大夫的舆论评价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能得许劭一句赞语,立即就会身价暴涨,成为风靡天下的名士。袁绍不愿意许劭看到自己摆阔气、耍大牌的样子,可见他很重视保持自己谦虚、低调、亲和的公共形象,这是他后来能吸引很多人才齐集麾下的一大原因。

(二)标榜孝道

袁绍还努力树立“孝”的道德品牌。他在母亲去世时为母亲服丧三年(这里的母亲显然是袁绍的生母,而非后来被董卓杀害的袁基之生母也就是袁绍之嫡母),又追行父亲之丧三年,“在冢庐凡六年”。因为东汉后期士大夫普遍不服亲丧,而袁绍恢复古礼,安心服丧六年,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人们都认为他是举世无双的大孝子、古今难得的道德模范。袁绍为自己精心打造孝子的形象,当然不是为了上CCTV“感动中国”节目,而是因为“孝”在当时是选官的标准之一,袁绍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在将来获取更高的官位积累政治资本。

(三)结交豪杰

服丧礼毕,袁绍搬家到洛阳“隐居”。这当然不是真的隐居,而是利用“隐居”的身份结交各路英雄豪杰,继续蓄养名声,为将来混官场打基础,这是当时名士惯用的炒作手法。事实证明,袁绍很努力,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把自己的身价抬高到了“海内知名”的程度。他还暗中联络社会上的“游侠”,结交了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人。请注意,这几位都不是简单人物。张孟卓即张邈,是著名的党人,名列“八厨”之一(“厨”的意思是说能用钱财救人于危难,就像一个大橱柜。当时有八个最有名的大橱柜,张邈是其中之一)。

后来张邈当了陈留太守,与曹操起兵拥戴袁绍为关东反董卓联军的盟主。何伯求名叫何颙,也是党人名士,在党锢期间常“私入洛阳,从绍计议”,是袁绍的死党。许子远即许攸,从他的几件事迹来看,应该是一个性格相当极端的人,他年轻时曾参与王芬等人谋杀汉灵帝的“恐怖主义活动”,后来又参与谋划刺杀董卓,董卓死后成为袁绍的幕僚,最后因隙投降曹操,导致袁绍在官渡之战的惨败,这是后话。伍德瑜名伍琼(又作伍孚),在袁绍出逃时游说董卓,使袁绍不但免于沦为通缉犯,而且白捡到一个“渤海太守”的官职,还封了“邟乡侯”。当时与袁绍结交的还有后来闻名于世的荀攸、郑泰、逢纪等人,与曹操相识大概也在此时,这些人俱为豪侠之士,成为袁绍后来从事政治活动的助力。

袁绍的努力为他在士大夫中间赢得了“清名”,这完全是他个人奋斗争取来的,反观袁术以及其他袁氏诸子,就没有这种清名。袁绍的清名为他积累了参与政治活动的社会资本,但也引起了宦官集团的注意和反感。大宦官赵忠曾对手下说:“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赵忠的话里透露出对袁绍的忌惮,可见,袁绍这个不同凡响的年轻人在未出茅庐的时候就已经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了。

果然,不久之后,就连对袁绍没有什么好感的叔父袁隗也不得不催促袁绍尽快出仕。于是袁绍进入何进的大将军府担任府掾,在建立西园军时,袁绍成为中军校尉,从此登上东汉王朝的政治军事舞台,并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五虎将谁是虚有其名?其实五虎将里有战斗力的只有两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给自己的手下封五虎将也是想打响名气,但是五虎将的实力真的就所向披靡么?其实刘备为人还是非常小心谨慎的,在五虎将里有权利带兵的人也就只有关羽和张飞,赵云都没有。马超和黄忠更像是局外人,刘备对他们也要随时保持警惕,所以说五虎将里也有虚有其名的人,就像马超加入刘备以后就没什么亮点了,还不如之前自己对抗

  • 三国时的张飞在正史上竟然还是个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一说到张飞,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满面胡须,怒目圆睁,动不动就可能出手打人的大汉形象,这也都是影视剧中呈现出来的样子。但若是从正史上来看,张飞其实并不是一个鲁莽大汉,相反,他应该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大将,在当时,他可还算是一个书法家画家。很难想象一直根深蒂固的形象突然被推翻了,那么为何《三国演义

  • 历史上张飞的妻子是谁?真的是半路上抢过来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可能都对三国时期各位名将名臣的家眷比较感兴趣,在《三国演义》中,其实很少会出现这些女性角色,且不说她们的姓名、高矮胖瘦,就连是什么时候结的婚都不会知道,毕竟对主线剧情基本上没有什么大作用。关于张飞的妻子,有传说是张飞半路上劫持回来的,当时那个女子才十三四岁,不过这个年纪在古代已经可以结婚了。事

  • 杨贵妃真实体重是多少?唐朝真的都喜欢胖女人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相对来说最开放的一个时代,女性的穿着有着很大的突破,当时对人已经有欣赏的美感了。不过都说唐朝是以胖为美,就连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也是一位胖子,那杨贵妃到底有多重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里面说的“胖”估计也就是微胖,因为对于过于人们的审美方面并没有太多记载,而东方

  • 诸葛亮真有民间传说的那么厉害吗?带你认识一个真实的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一向都是民间非常崇拜的人物,很多人认为他无所不知甚至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简直就像是天神派下来帮助刘备的一样。这都得益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对于诸葛亮的描写,可以说是极度的神化的他。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又有没有民间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呢?民间文学从各个角度有意无意地在神

  • 真实历史上张飞的儿女最终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看《三国演义》,我们熟悉的名字总归就是那么一部分人,小说中记叙的他们的生平事迹,尽管与历史不相符合。而且小说毕竟也不是史书,不会任何细节都记录得到,比如刘备的结义兄弟张飞的儿女们。那么在史书中,张飞的后人都是谁?他们最终都是什么样的结局呢?张飞,出生年月不详,字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

  • 杨修被曹操杀死之后,他的父亲杨彪对曹操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杨修之死可以说大部分的原因都在他自己身上,他知道曹操在想什么,却又不完全知道,他的聪明是在揣摩曹操的小心思上,却看不到曹操对自己的厌恶与日俱增。杨修最终被曹操杀死之后,曹操有一次偶遇了杨修的父亲杨彪,杨彪的一席话让曹操不禁羞愧。那么,杨彪到底对曹操说了些什么呢?陕西省勉县周家山镇柳营村,有一个叫黄泥

  • 三国时期第一勇猛的英雄不是吕布,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三国第一,可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猛将吕布,他的武力值被大多数人认可为最高的。然而在《三国演义》书中,原作者也曾说过如果真的论起勇猛第一的话,吕布并不能算,赵云也算不上,而是另一个默默无闻并非人们探讨的热点的人物。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三国是一个比较复杂,且比较特殊的时代,群雄崛起,战乱纷纷,那受

  • 诸葛亮最大的成就是什么?诸葛亮是蜀国最重要的人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从某种角度讲,诸葛亮更加能代表蜀国。诸葛亮写下的《出师表》和最后倒在北伐的路上,都上诸葛亮显得非常忠诚但又带着点悲情,这是刘关张三人都给不了的东西。其实诸葛亮被神化了很多东西,但是他本人忠诚的心就已经够后人将他铭记于心了。要说诸葛亮最大的成就可能就是帮助刘备成为了三国成员之一,虽然最后没能完成统

  • 刘邦真实出身是什么样的?刘邦靠什么起的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出身平民为什么能集结一帮能人和自己闯天下呢?其实刘邦并不是一般的平民家庭,刘邦所受过的教育就已经比很多人好上不少。而且刘邦家底也是非常的不错,当初刘邦能集结三千子弟兵起义也并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刘邦多年人脉的积累,所以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后才会发现,刘邦身边的人几乎个个都能挑大梁,实在不可多得。刘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