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临终前遗言说了写什么?慈禧有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么?

慈禧临终前遗言说了写什么?慈禧有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975 更新时间:2024/1/19 22:10:14

可能很多人都会好奇慈禧在临终前到底说了些什么。慈禧为了自己的政权不肯进行改革,导致大清轮番受到西方列强的压榨,签署了很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慈禧在最后时刻有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么?其实慈禧死前也不希望大清的江山毁到自己的手里,还是希望大臣们能延续下去,也正是这种腐朽不堪的想法,才是清朝一步步走衰败,使得百姓民不聊生。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作为后宫乱政的代表,因其昏庸无能贪念权利,受到了无数人的指责辱骂,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人生的尾声会是如何?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天里她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话?这让人不禁感叹道,虽然,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是,对于这样一位视权利为一切的女人,还是无法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

1908年,大清的光绪皇帝死后不久,慈禧太后在经历过皇帝葬礼的操劳之后,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了。11月15日早晨,她虽然表面上像往常一样,一起来便抓紧洗漱梳头,但是,她自己已经知道自己的归期不远了,于是,在宫女太监们的专门伺候下结束洗漱之后,她赶忙开始交代后事。

一开始,她先是把各位军机大臣召集到殿前听旨,主要是和裕隆皇后,摄政载沣(也就是光绪皇帝的弟弟,溥仪的父亲)一起探讨国家大事,了解他们对于今后如何处理大清事物的看法,并且,向他们传达自己的想法,希望他们可以继承下去,不要把大清的江山弄丢了。

可以说,慈禧的一生,经历了从1840年至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她还是一个5岁的孩子,第二次鸦片战争,她已是咸丰皇帝的懿贵妃,以后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她则是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从慈禧的主战与求和,可以看出慈禧与帝国主义关系的变化。

上午和大臣们的洽谈结束后,认为已经交代完后事的慈禧太后准备吃午饭了,但是,死神似乎也不想让她舒服地走,连最后一顿饭也不让她吃了。刚刚准备吃饭的她突然感到头晕,一时连话也说不出来,后来,还是在众多太医的努力下,她才有了说话的力气。能说话的慈禧太后,深知道自己生死也就是转瞬间的事情了,于是,一刻不敢耽误地命令大臣起草遗诏。

看过自己亲口立下的遗诏,她有所放松,但是,面对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为了掩饰自己曾做下的坏事,也为了给后人一个好印象,她颤巍巍地对下面的大臣们说到:“我一生曾经三度垂帘听政,不知道我的人会认为我是贪恋权势,可是,实际上我确实是迫不得已。”

对于她说的话历史上对此的看法不太相同,有人觉得,慈禧太后的这句话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咸丰皇帝死后,除了让她这个皇太后垂帘听政还真的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而后来的几次听政也是在皇帝无子,皇位继承人尚小的情况之下进行的。

但是,历史上还是有更多的人认为,她这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贴上迫不得已的标签,其实,她根本就是利欲熏心。因为,从历史事实上看来,她为了防止光绪皇帝对她权利的威胁,在“百日维新”之后,不仅将他囚禁了起来,而且,更狠的是,最终将他迫害致死,这难道不是她迷恋权利的表现吗?

更何况,她凭借自己的权利,把中国的专制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这不也是她贪图地位的证明吗?

不仅如此,紧接着她又强调到:“此后,女人不得在垂帘听政,这与大清朝的家法相违背,如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定要加大力度进行惩处;太监不得干政,明朝就是一个最好的殷鉴。”说完这最后的话,她终于闭上了眼睛。

从她最后所说的话中,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能够看出慈禧太后对于自己做过的事情还是有些懊悔的,对于当时大清的情况,可能她也认为自己应该负有一些责任。但是,从慈禧太后的本质上来看,我也不太相信她能够真诚的批判自己的错误。

她再三强调的女子不得干政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害怕,害怕隆裕皇后也会和她一样,抢走溥仪手里的权力。同时,她也不希望大清朝,再出现一位像她一样的女强人,可以说,她死后也无法放弃她自己的专制地位。

而且,以这位女子目光的短浅程度,她根本就不认为大清朝会就此走向灭亡,所以,她说的这一番话,立下的这一系列的规矩,只不过是为了去到另一个世界能够有脸面对列祖列宗罢了。恐怕她就算做了这些,到列祖列宗面前,她还是无法逃脱祸害大清的罪名。

慈禧一生中领导过两次改革,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清末新政,前者是物质层面上的变革,后者是体制层面上的变革。

总结慈禧太后的一生,虽然,从一个女人的角度看来,她也是很不容易的,不仅要忍受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的痛苦,而且,在皇位上做着无人理解的孤家寡人,更是一做就是半个世纪。但是,她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还是一个帝国的领导者,在这一方面她显然做的就不够好了。

她由于自己格局太小不能够正确的处理事情,甚至,残害大臣在帝国飘摇的时候还要为自己过大寿,最终,直到死都不能够很好地认错,这实在是令人不禁感慨。慈禧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长度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过大清开国皇后及孝德、孝贞二位正宫,同时,也超过入关后满清所有皇帝的谥号。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杨过和小龙女有孩子么?杨过到底有没有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杨过和小龙女虽然最后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但是两人到底有没有孩子呢?杨过和小龙女都是身怀绝技的人,如果功夫白白浪费掉也是非常的可惜,但是金庸也并没明说这一点。而且杨过隐居就是真的不出山了,不管大宋后来怎么样也都不在出手帮忙,可能杨过算是金庸小说中最潇洒的男主角了吧。那杨过到底有没有后人呢?神雕是金庸笔下

  • 同样都是战神,为什么王翦父子与岳飞父子结局差别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历史上,能够被称为“战神”的人物本来就不多,但是父子两代人都在战场上为国效力,并且都很有名的情况,那就更少了,今天介绍的是两对父子,战国时期的王翦王贲和宋朝时期的岳飞岳云,而要说的就是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为什么王翦父子的结局比岳飞父子的好那么多,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别

  • 战国四大名将是谁?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战国四大名将”的称呼,指的是战国时期四位极其有名,战功赫赫的将领。他们虽然被称为战国四名将,但实际上也就是两个国家的人物,也就是世代仇敌的赵国和秦国。赵国又两位,廉颇李牧,秦国也有两位,白起王翦。那么,这四位名将各自都有着怎样的战绩,以至于能够并列四大名将呢

  • 明朝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异姓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在某些方面,和汉朝其实是一样的,它们的开国皇帝都是平民出身,刘邦称帝之后曾经分封了不少异姓王,然而后来却因为这些异姓王,给大汉王朝带来了不少问题和灾难,因此,朱元璋一称帝,他的所有功臣,只要不是自家人,都只是在后来才追封为王的,异姓不封王。但是在朱棣时期,还是封了一个异姓王,这个人是谁呢?为什朱

  • 盘点历史上三位最厉害的太后,手执生杀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太后一般都是皇帝的母亲,身为天子之母,皇帝行差踏错的时候,太后需要帮助皇帝重回正轨,以免危害整个江山社稷。但是历史上也不乏一些权力欲望极强的太后,直接越过皇帝,总揽朝纲,手握大权,身处如此时代的皇帝就有点悲剧了。下面小编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三位最厉害的太后,个个手握生杀大权,快来一起看看吧。要说古代男

  • 平阳昭公主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死后还有军队举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从古至今,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女子,可以说数量一定没有男性更多,名气也没有男性更大,在后来长时期的男性为社会主要力量的封建社会,尽管女性地位不高,但是也还是有很多流传下来的事迹。比如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平阳昭公主。她虽然是一个女子,却能够在自己死后,得到军礼下葬,即便是生前,李渊对她也总是不同于其他

  • 司马懿一共有几个老婆?司马懿最喜欢张春华还是柏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军师联盟》,很罕见的站在了司马懿的角度讲述了他的一生,虽然里面有些剧情做了改动,但是通过这部剧也是让大家更加了解了司马懿。在《军师联盟》里司马懿有两个老婆,是张春华和柏夫人,不过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司马懿一共有四位夫人,还有两位是伏夫人和张夫人,不过关于这两位夫人的介绍是少之又少,所

  • 如果李牧没有死,他是否会打败王翦?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员大将,王翦则是身在秦国,而且两人还都是“战国四名将”其中之一。只不过,李牧最终是死在了王翦的计谋中,却也可以说,是死在了赵国国君的手里。就像后人所说,灭六国者六国也,如果不是六国自己或多或少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秦国如何能够把六个国家一个一个击溃?那么,

  • 历史上历经七朝的宰相是谁?裴度如何成为"七朝元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在讲一个人位高权重,并且德高望重的时候,一般会用到这样一个词“三朝元老”,意思就是说,这个人前后辅佐过三位皇帝,在朝堂之上有很深厚的人脉,并且能力很强,属于老前辈。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个比“三朝”更加长久的“七朝元老”,他前后历

  • 公私分明,清廉节俭,东吴名将蒋钦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之中,东吴坐拥江东三十六郡,又有长江天堑作为天然屏障,加上强大的水师,因此才能在群雄中脱颖而出,最终与魏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当时东吴的强大与孙权和他的父兄的努力,以及江东才俊的辅佐是分不开的。东吴名将很多,熟悉的如周瑜、吕蒙、陆逊等都是难得一见的帅才,不过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将军,也是赫赫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