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为什么会重用诸葛瞻?只因为他是诸葛亮的儿子?

刘禅为什么会重用诸葛瞻?只因为他是诸葛亮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02 更新时间:2024/1/28 14:01:43

诸葛亮是一直跟随刘备的谋士,对刘备来说,诸葛亮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然而,到了刘禅,诸葛亮尽管大权在握,可是毕竟换了一位主君,也不太可能和从前一样。刘禅对诸葛亮虽然是很尊敬,但这是否是他重用诸葛瞻,也就是诸葛亮的儿子的原因呢?纵观诸葛瞻的一生,明明白白体现了四个字,有才无德,为什么刘禅还要重用他呢?

蜀汉末年朝政混乱民不聊生,人才的使用和选拔也越发凋敝,也正因为如此,刘禅越发信赖那些元勋宿旧的后人,很多重臣的子孙在朝中担任重要官职,诸葛瞻也是在这个时期得到重用的。尽管刘禅对诸葛亮的态度有所保留(比如他迟迟不为诸葛亮立庙,又曾说过“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但诸葛瞻作为他的爱婿,在使用上并未受到影响。

诸葛瞻十七岁时拜骑都尉入仕,转年就迁任羽林中郎将,随后升为五校之一的射声校尉,又升为侍中、尚书仆射,还加任诸葛亮曾担任过的军师将军。诸葛亮在蜀中遗爱甚深,所以官吏百姓也常常将朝廷的善政归美于他,使得他显露在外的声名超过他的实际水平。而刘禅大力奖掖提携诸葛瞻,除了亲缘关系和平衡荆州集团的实际需要外(诸葛亮长期执荆州集团牛耳,而荆州集团又是稳定朝廷最重要的势力,后期执掌朝政的董厥、樊建及中层干部向充、习隆等人皆属荆州集团,诸葛瞻作为诸葛亮唯一健在的独子,势必要予以重用),相似的成长经历恐怕也是一个内在原因。

他们都是父亲晚年所得,刘禅出生时刘备的年龄和诸葛瞻出生时诸葛亮的年龄相同,皆为四十七岁,正因为如此他们陪伴在父亲身边的时间较短,也没有时间充分聆听父亲教诲,尤其是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年方八岁,尚为髫龄儿童,对父亲的军政才能又能领悟多少?所以尽管他担任的都是朝廷重要官职,但总体水平尤其是军事指挥能力有待商榷。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在魏国掌握大权的司马昭密谋伐蜀,但是在征伐之前他放了一个烟雾弹,又是敕青、徐、兖、豫、荆、扬诸州,又是令吴国降将唐咨作浮海大船,对外造成将要对东吴有所动作的假象,实则将目标指向蜀汉。远在沓中避祸的姜维得知消息上表后主,要求派遣廖化、张翼等加强阳安关口与阴平桥头的防守。

可是万恶的大宦官黄皓此时却正迷信巫鬼。根据天人交流的结果,黄皓认为敌人将自行退去,因此禀告后主不必过分渲染这一事件。所以尽管汉中一带局势日渐紧张,朝中大臣却一无所知。而在该年夏天,司马昭果然委派钟会、邓艾、诸葛绪等率领十八万大军分三路伐蜀,在揭幕战中蜀汉军队战势不利,阳安关守将蒋舒投降,傅佥英勇战死。邓艾和诸葛绪则分出多路军队对姜维在沓中的机动军力进行围追堵截,姜维虽然机智地跳出包围圈,然而汉中已不可守,于是他和张翼、董厥、廖化等军队会合后退往剑阁关。

在剑阁关姜维和钟会杀得难解难分,钟会倚仗军队较多,而姜维则有地利之优,因此双方对峙良久,钟会不能前进一步。而十多万大军每日所耗粮草十分惊人,钟会屡次进攻无望,已有退军的打算。正在这时邓艾出手了,他于十月中旬,亲自率领主体为金城太守杨欣所部的精兵万人,随身携带劈路架桥工具在前,其余两万人则负载粮草在后,从阴平(今甘肃省文县)沿白龙江河谷东南行进,并逆溯谷道行入摩天岭,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甚为艰险,行走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又粮运将匮,濒于危殆,魏军见前无人烟,后勤不继,人人心中皆怀畏惧趑趄不前。

邓艾见士气不振,乃亲作表率,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始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并从青川越龙门山而至江油戍,守将马邈乃一愚顽之辈,不意魏军突出剑阁之背,遂降邓艾。邓艾遂从江油戍南行,按照预定计划出左担道,经马阁山、天柱山(均位于今天江油市以北),终于进入到了方便行军的平原地区。

蜀中多年已无大的战事,现在敌人绕过天险剑阁关杀入平原,使得蜀汉朝廷上下皆惊。姜维、张翼、廖化等宿将尚在剑阁前线无法调回,只有从朝中选择一位重臣前往抵御。刘禅在满朝大臣中挑挑选选,最后还是选择了诸葛瞻。此前两年,为限制姜维权力,刘禅已提升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平尚书事,成为领导班子成员,此年诸葛瞻才三十五岁。诸葛瞻在政治上反对姜维穷兵黩武、屡次对外用兵的政策,甚至和董厥密谋以右大将军阎宇代替姜维,而将姜维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去他的兵权。虽然此事并未施行,但可见诸葛瞻的好恶所在。

诸葛瞻所统军队为成都守备军队及宿卫军,军队人数足可与远来疲敝的邓艾军一战。同时刘禅又令把守东大门的右大将军阎宇率军西援,仅留罗宪率两千人驻守永安城,并派人向吴国告急。公元263年11月4日(十月甲申),吴国君主孙休命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寿春,将军留平就施绩于南郡,商议出兵的方向;又令丁奉之弟将军丁封及孙异等入沔中援救蜀汉。建宁太守、安南将军霍弋欲率兵往救,刘禅以部署既定,不许他北上。

在此情形下,诸葛瞻带着蜀汉最后的希望出军,然而诸葛瞻多年来皆在朝中任职,并不知晓军戎之事。大军至涪亭(在今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西)后他屯兵不动,听令邓艾前进,遂令局面变得不可收拾。黄权留在蜀汉的儿子黄崇时任尚书郎,亦在诸葛瞻军中,屡劝诸葛瞻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

诸葛瞻瞻前顾后,犹豫未纳,黄崇再三陈述,说到眼泪纵横仍不能打动诸葛瞻。邓艾得此余裕遂从容进兵,并亲率先锋击破诸葛瞻的前锋,诸葛瞻因无法退至涪城(在今涪城区东),连夜退保绵竹城(今德阳市旌阳区,非绵竹市)。邓艾还给诸葛瞻写信,声称如果投降的话,一定上表册封诸葛瞻为琅琊王(诸葛家出自琅琊郡,故有此称)。

诸葛瞻虽然才具平平,但对蜀汉的忠心却是无可挑剔的,他当即大怒,斩杀邓艾使者,并列阵迎敌。邓艾令惠唐亭侯邓忠攻蜀阵之右,令司马师纂攻蜀阵之左,结果两人初战失利,回来之后禀告邓艾:“贼未可击!”邓艾怒斥道:“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并要处斩二将。邓忠师纂二人见邓艾心如铁石,知事无更改,于是整军再战,大破诸葛瞻军,诸葛瞻遂战死,时年三十七。

诸葛瞻长子诸葛尚长叹道:“吾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与尚书张遵(张苞之子,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羽林右部督李球(庲降都督李恢之侄)等皆赴魏军力战而没。邓艾攻入绵竹城,并进军至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雒县时属广汉郡,西南距成都八十余里)。

诸葛瞻战死给蜀汉敲响了最后的丧钟,与稍后刘禅的出降有着直接因果关系。尽管他缺乏军事眼光,导致全军覆灭的责任不可推卸,但英勇牺牲在战场上也足以让旁人无话可说。正如干宝所评价的:“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入晋后担任郿县县令,后来得善于推介人才、以“山公事”知名的尚书仆射山涛推荐,后位至江州刺史。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松和柴进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柴进不喜欢武松?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武松在水浒里一身本事,但却得不到重任。柴进可能在水浒里也是一位大人物,但是他和武松的关系就不是很好。柴进之前凭借自己的皇族身份帮过很多梁山好汉,最后因为自己被梁山好汉救出后才选择加入,其实柴进的能力绝对是顶尖的。武松这人也没什么私信,而且喜欢行侠仗义怎么就惹到了柴进呢?可能就因为这件事做错了。水浒传

  • 为什么说刘禅已经做得很好了?他的几个兄弟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有关三国时期的蜀国开国皇帝刘备,很多人都知道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儿子,刘禅刘阿斗,而之所以如此出名,也就是因为他总是给人一种无药可治,就像倒在地上怎么都扶不起来的感觉。可是,如果将他与他的几个兄弟一起比一比,或许你会发现,其实刘禅已经是很优秀了,是这几个兄弟中间最好的一个,

  • 荆轲算不算是真正的刺客?为什么被人瞪一眼就跑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荆轲,他最为人所熟知的事情也就只有刺杀秦王了对于其他的,史书虽然有所记载,但是都比不上荆轲刺秦的知名度。那么从书上记载的,荆轲的形象似乎与我们想象中那种顶天立地,为诺言甘愿付出生命,无所畏惧的形象似乎有些不太一样,他甚至曾经因为被人瞪了一眼,就慌慌张张跑走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要说起荆轲,想必

  • 唐朝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怎样的人?李隆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之前的皇帝是武则天,武则天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当时武则天在位的时候,杀过的人数不胜数,只要自己不满意有威胁到自己权利的人统统杀掉,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儿女。当然了,武则天死后葬在了乾陵和唐高宗葬在了一起,武则天死后唐玄宗上位,我们今天一起来来看看

  • 司马懿政变靠实力还是靠运气?司马懿能成功就靠两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会认为,三国最终的赢家会是司马懿只是他活的长而已,可能运气成分要高于他自身实力。不过活得长只是条件之一,更重要的是司马懿懂得“隐”和“忍”。司马懿为人非常低调而且谨慎,是不是还会展现自信的一面,这样的人就非常的可怕了。而且司马懿的野心是在朝中一

  • 赵高是怎么死的?赵高为什么没能控制子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完成统一后就迅速走向没落和一位关键人物离不开关系,这人就是赵高。赵高原本只是宗室远亲,但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政变成功,最后成为了秦朝实际的掌权人。秦始皇能完成统一的伟业,后代也没能保住这份功绩还是挺唏嘘的,毕竟被赵高一人就给搅得天翻地覆也是说明当时秦朝能人真的不多。最后还是子婴献计终于杀死了赵高。

  • 武则天是哪里人?武则天的出身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武则天,说到武则天大家肯定不陌生了,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位期间唐朝的政治社会稳定,经济也是得到了不错的发展,其实,武则天在位的时间段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那么,武则天到底是有何方本事能够成为皇帝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武则天是哪里人以及

  • 曹操对待刘协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个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的一生可以说是身份悲惨的,小的时候就一直身不由己,先是被董卓立为皇帝,后来董卓死了,又被曹操挟持号令天下。这样的一生谁都不愿意过,可是生在那个年代那个任务,不这样做又能怎么办?但是,傀儡皇帝也是皇帝,作为一个这样的皇帝,刘协又是怎样度过的呢?曹操又是如何对待这位天子呢?丞

  • 戊戌六君子都是怎么死的?戊戌六君子死亡真相被篡改了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是戊戌年,所以也是趁此机会和大家讲讲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是清朝时期的维新志士,但最后还是都不多慈溪太后而惨遭杀害。其实那个时期的中国已经涌现出了很多维新志士,只是大家都没能联合自己的力量一起行动,总是被清政府给逐一击破。那戊戌六君子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可能这里面还有被篡改历史的真相存在。&ldq

  • 白袍将军陈庆之:梅长苏原型和日本崇拜的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一首洛阳童谣道出了南北朝传奇名将陈庆之的光辉战绩,白袍将军陈庆之一生未尝败绩,每次作战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之前热播电视剧《琅琊榜》主角梅长苏正是以此人为原型,更是被日本人惊羡为“战神”,连毛泽东晚年再读《南史·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