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后期的宦官黄皓是怎样一个人?他是不是蜀汉灭亡的凶手?

蜀汉后期的宦官黄皓是怎样一个人?他是不是蜀汉灭亡的凶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63 更新时间:2024/2/28 13:11:38

在提到姜维的时候,他曾经不得已在沓中屯田避祸,而这不得已,就是朝中宦官黄皓的干扰。原本姜维是想直接杀了黄皓,却被郤正制止,无奈之下外出。那么就不得不让人好奇了,能够让姜维都退避三舍的黄皓,到底是怎样一个宦官?宦官祸乱朝政的事情历史上的确不少,但是这些究竟是事实,还是后人为了推脱而想出来的说辞呢?

原文:维本羁旅讬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宦官黄皓等弄权於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三国志·姜维传》

译文:姜维本是托身异国羁旅他乡,连年攻战未立功绩,而宦官黄皓等在朝廷玩弄权术,右大将军阎宇与黄皓狼狈一气,黄皓阴谋废除姜维代之以阎宇。姜维也怀疑黄皓,故自己颇感危惧,不再返还成都。

一般认为,这个名叫黄皓的太监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这种论调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国家灭亡,皇帝没错,文官没错,武将没错,太监就是天生的背锅侠,谁让他们少了点东西呢?平心而论,蜀汉的灭亡,的确有黄皓的因素,但这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问题,黄皓这小身板还扛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黄皓的罪状有哪些呢?查遍《三国志》,无非三条。

第一,专政。《后主传》《董允传》《陈祗传》里都说了,黄皓在被压制了很多年之后,终于掌握朝政。一个太监当政,不管好坏,这就是罪状。

第二,拉帮结派,排挤忠臣。黄皓把握政事之后,和陈祗、阎宇内外呼应,让诸葛瞻保持沉默,先后排挤了刘禅的弟弟刘永、樊建、罗宪、姜维等人。最牛的就是姜维曾经要求处死黄皓,被刘禅拒绝之后,自请屯田,不敢回成都,生怕被黄皓陷害。

第三,自作主张,隐瞒关键军事问题。我们知道,蜀国的灭亡是从邓艾奇袭直接导致的。事实上,姜维已经意识到防线中的漏洞,上了一份奏章,“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然而,黄皓算命得出魏国不会进攻的结论,把这份关键的军事部署请求压了下来,刘禅压根没就看见。

黄皓的人生轨迹至少和四个人有关。第一个当然是刘禅。刘禅这个皇帝其实当得很憋屈,从诸葛亮开始,一帮大臣就拿着先帝遗志说事,压力山大。只有和黄皓在一起的时候,刘禅才会放松下来,面对黄皓的迎合,刘禅才能体会到当皇帝的乐趣,所以,刘禅才会信任黄皓,重用黄皓。

第二个是董允。作为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董允接替了诸葛亮的责任,“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於皓”,在董允的威势之下,别说黄皓,就连刘禅也不敢炸翅。在董允的刻意压制下,“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一个陪着皇帝玩乐的小太监罢了。

第三个是陈祗。陈祗接班董允之后,不但放松了对黄皓的限制,而且和他勾结起来,把持朝政。

第四个是姜维。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连年发动对曹魏的北伐,以图恢复汉室。他认识到黄皓的危害性,上书要求处死黄皓,没有如愿,因为朝廷里黄皓的势力很大,姜维担心遭到报复,不敢呆在朝廷,自请屯田,连成都不敢回。

开始给黄皓鸣不平。黄皓是刘禅身边的亲信太监,服侍刘阿斗是本职工作,迎合奉承是应有之义。刘禅压力大,黄皓想方设法为刘禅解压,似乎没什么错。黄皓专政,貌似也没有造成太糟糕的后果。《三国演义》第113回和第115回,将姜维在两次战斗中处于优势却最终退败直接归罪于黄皓的谗言。但《三国演义》不是历史。

至于说拉帮结派,即使诸葛亮在世的时候,益州本土派和外来派就一直在不停的明争暗斗中,之后,北伐派和休养生息派同样吵得不可开交。政治斗争,文臣武将可以做,太监为什么不可以?只有隐瞒奏章一事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但是,换个思路想一下,即使没有阴平小道的奇袭,蜀国就能保住吗?未必吧!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刘禅投降的时候,蜀国只有28万户,94万人,军队却有10万,官吏也有4万人。平均不到三户要负担一个兵,七户要负担一个吏,老百姓早就不堪重负,国家也在崩溃的边缘了。再看看刘备进川之前,《后汉书·郡国志》载,东汉后期,巴蜀有117万5千余户,522万4千余人,汉末战乱,由于地理因素,这里未遭破坏,中原大批人户流入益州,所以庞统说:“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

从刘备入川到刘禅投降,差不多50年的时间,人口缩水八成。这种情况下,连生存都成问题,北伐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说,蜀汉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黄皓的罪过没那么大。

有一种论点说,刘禅是真正的聪明人。他知道事不可为,就果断投降,在自己享受人生的同时,还避免了老百姓进一步遭受战争的苦难。从这个角度来说,黄皓所作所为又何尝不是顺水推舟呢?史书中说,邓艾打下成都之后,听说黄皓是个奸臣,想处死他,但黄皓金钱开道,终于让邓艾网开一面。

刘禅虽然“乐不思蜀”,曹魏方面终究不会把这么一个亲信放在刘禅身边。所以,黄皓后来的结局也就此成了一个谜。还是演义里比较干脆。第119回,刘禅迁到洛阳,司马昭因为黄皓祸国殃民,将他凌迟处死,给黄皓的命运画上了句号。

三国时期是太监史的低潮期,黄皓算是最有名的一个了。既然最有名,当然就要背黑锅。历史一直都是这样。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鸿门宴中,樊哙是怎样保护刘邦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两千多年前,历史上发生过一件非常有名的事情,也是一个宴会,宴会上杀机四伏,却又不得不去,那就是著名的鸿门宴。而这场宴会里面,项羽最终也还是没有杀掉自己的对手刘邦,除了他自己的原因以外,刘邦手下的人也都帮助了他,这其中就有樊哙。那么,樊哙在鸿门宴上又做了些什么,他是怎样保护刘邦的?樊哙和同乡们一起推举

  • 樊哙真的是一个粗人?真实的他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在你的心中都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说到张飞,你可能会想到瞪着一双大眼睛,手里握着蛇矛,暴脾气,浑身杀气的样子,而说到樊哙,你可能就觉得应该是整天背着屠刀,大声叫嚷,站在那里就是一记眼刀。这些其实不能算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因为都是根据影视剧小说进行过改编的。就比如张飞,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恶煞一般的人物

  • 蜀国战至最后一刻的人是谁?不是姜维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人,的确可以被称为英雄,战斗力自不用说,心理上的压力远比其他人要大得多,因为很可能亲眼目睹自己忠心的国家遭遇灭亡。三国时期,蜀汉是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而为蜀国战斗不息,一直到最后一刻的,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姜维,其实不然,另一个人才是真正的最后一刻,只不过因为没有在《三国演义》

  • 诸葛亮死前说的八个字是什么?这八个字有什么寓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了能够实现自己匡扶汉室的理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诸葛亮临死前说的八个字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里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演义当中的记载诸葛亮临终前过的是“费文伟可继之”,而在电视剧中说的是“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当然还是感觉电视剧当中的更有意境一些。不知

  • 姜维忠心蜀汉,为什么在后世还是很多人骂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评价一个人,虽说原本应当遵照史实,从他的生平事迹中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就比如对于三国时期的姜维的评价,如果说,他是一个忠于蜀汉的忠臣,虽然本是魏国人,但是到死都还在为了蜀国与魏国对抗,这样的评价是不是很正面?而事实上,姜维的负面评

  • 曹操的五大谋士是谁?他们分别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三国年代,人物众多,其中,谋士这一类人比较受人关注,就好比蜀汉的诸葛亮,他虽然是刘备请出山的,但是在此之前,他的选择其实很多,不只限于刘备,但是他却没有投奔曹操,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曹操身边人才众多,难以发挥诸葛亮的价值。那么,曹操的五大谋士分别都是谁呢?他们对于曹操又有什么功绩?熟读三国,我

  • 项羽为什么被称为西楚霸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起“霸王”,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霸王别姬,还是西楚霸王?不管是哪一个,都和一个人脱不了关系,那就是项羽。可以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霸王”这个词,已经成为了项羽的专属名词,就连小说中,如果想要说谁勇猛得像是项羽,比如孙策,都会被称为“

  • 慕容绍宗是孔明之后最聪明的人吗?历史是怎么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孔明很多网友都知道的,他全名叫诸葛亮被誉为是天下第一智的人,也就是最聪明的人,先不说这个是不是对的,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诸葛亮之后另外一个最为聪明的人,这个人就叫慕容绍宗,那么他到底有多么的聪明,历史上又是怎么评价这个人的?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这段历史很多

  • 如何评价北宋名臣司马光?一句话概括:忧民误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司马光,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从小时候的司马光身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勇敢而且机智的少年。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五好少年长大之后却成为了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刻苦勤奋,为官清廉,却又顽固保守,不愿变革,身居高位的他把一个刚复兴的王朝推向了毁灭。观其一生,概括来

  • 金庸武侠小说最厉害的人是谁?金庸武侠小说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金庸最有名的小说,应该还是射雕三部曲,《侠傲江湖》、《天龙八部》和《鹿鼎记》也非常知名。如果要给这些小说排个名的话,可能在100个人的眼中有100种排法,所以还是按照大家的喜好来看就行。如果是做一个人物排名,谁会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厉害的人呢?当然这里除了比较武功还有国家大义。郭靖可能就是其中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