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戚夫人下场凄惨,但是她真的是无辜的吗?

戚夫人下场凄惨,但是她真的是无辜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41 更新时间:2024/1/26 15:47:50

不少人都知道吕雉把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制成“人彘”的事情,也因为这件事,一直都有很多人认为吕雉太过残忍,心狠手毒。在这件事情中,戚夫人仿佛变成了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让人怜惜,但可怜之人就一定会有可恨之处,毕竟刘邦的妃子可不止戚夫人一个,为什么吕雉偏偏对她下手,这不可能没有原因。那么,戚夫人又做过些什么,会让吕雉这样对她呢?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这是手戴镣铐的戚夫人在舂米的时候发出的哀叹。提起戚夫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柔弱无辜的受害者。而让她受害的吕雉则是强势狠毒的悍妒形象。

然而,仔细看看历史,你会发现,刘邦的一生,并不只有她们两个女人。从年轻时候的曹氏到薄姬赵姬,管夫人等等。而她们在刘邦死后,却没有遭到如此的虐待。薄姬的儿子刘恒更是做了大名鼎鼎的汉文帝。

为何吕后偏偏对戚夫人如此恨之入骨?真的只是因为刘邦对她格外偏爱吗?

一.

说起戚夫人与刘邦的相遇,正史中虽没有记载,但是在一本地方县志《睢宁县志》中,却记载了此事。戚夫人原名为戚懿,出身不高,父母都是奴隶出身,楚汉相争,刘邦败于彭城,被项羽追杀,为戚氏父女所救,戚父将女儿许配于刘邦。后来,刘邦做了皇帝,戚氏父女与刘邦相聚。

戚夫人多才多艺,是西汉著名的舞蹈家,尤擅“翘袖折腰”,还擅长弹奏各种乐器,也是有历史记载以来第一位女棋手。人长得漂亮,又有才,而此时,吕后人老珠黄,渐渐老去。刘邦便格外宠爱她。

然而,一身艺术细胞的我戚夫人,在政治斗争中却十分缺乏经验。毫无政治远见的她在丝毫没有风险评估的状况下贸然发动了争夺太子之战!而她的对手,是曾经诛杀韩信,彭英,与刘邦一起打下天下,手段强硬狠辣的超级政治家吕后。连刘邦自己都承认,吕后是汉朝的真主。戚夫人此举,实在是作死。

二.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史记》

刘邦对他与吕后的儿子心存不满,觉得他为人懦弱,仁慈,性子不像自己,所以经常有废掉太子的想法,而戚夫人的儿子如意,性格像极了自己,便想立他为太子。正是因为刘邦的这个想法,让戚夫人看到了一丝契机。

戚夫人最大的错,就是误以为有了刘邦的宠爱,她就可以胜券在握了。而此事,并非单纯的后宫宫斗事件,刘邦喜欢谁谁就可以笑到最后。此事是一场政治斗争,是各方政治势力角逐的结果。戚夫人没有搞清楚此事的性质并严重低估了此事的后果。事实上,无论在政治斗争中的哪一方面,她都是处于最下风的。

身世比拼吕后胜

在吕后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不过是用钱买了个亭长,然而吕后家境殷实,换句话说,刘邦起事的时候,是吕家给了钱让他有了第一桶金。后来,吕后的哥哥都封了侯,吕后的妹夫更是手握兵权,吕氏外戚家族的势力如日中天。而戚夫人,出身不好,朝中无人可用。

政治势力吕后胜

在吕后的身后,是一帮身为开国功臣的故交。戚夫人,势单力薄。

身份角逐 吕后胜

吕雉是原配,他的儿子刘盈是嫡长子,已被立为太子。轻易更换太子,是动摇国本的事。这是天然的政治优势。如果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很难动摇他的地位。当然,她也是有优势的,不然,她不会萌生这样的想法。

宠爱程度戚夫人胜

刘邦对于戚夫人的宠爱,毋庸置疑。这也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她唯一的靠山。

政治手段 吕后胜

戚夫人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用的方法很简单粗暴——日夜啼哭。

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史记》

吕后与刘盈,并无过错,仅仅因为刘邦不喜欢,想要废除,很难。所以要仔细筹谋,刘邦一个皇帝,都不敢马上下手。而戚夫人仅凭刘邦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便天天吹枕边风,啼哭不止。除此之外,别无作为。

吕后在开国过程中可谓是抛头颅洒热血,做过牢,做过人质,为帝国统一拔除隐患,是除了刘邦之外的第一大功臣,戚夫人想借撒娇啼哭就把别人赶下台,未免太天真了。

而吕后则成熟多了。面对如此困境,她抛下皇后的面子,跪在大臣周昌面前,为儿子夺得先机。周昌听到刘邦此建议,带头反对更换太子。刘邦无奈作罢。戚夫人知道之后,又是日夜啼哭,说道,吕后狠毒,事到如今,她若做了太后,我还有命吗?

刘邦怜惜她,再次提出更换太子之意,并且态度坚决,不可挽回。无奈之下,吕后找到张良,张良为其献计,请出了商山四皓。刘邦看到太子请出了他屡次想请却没请来的商山四皓,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成,无法更换了。

三.

刘邦临死之前,仍然忧心戚夫人与其子如意的性命,便把儿子如意送到封国。之后,刘邦死,吕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戚夫人抓起来,让她日夜舂米,于是便出现了文章一开始的歌谣。

后来吕后召戚夫人的儿子如意入宫,吕后的儿子刘盈当时已经做了皇帝,但他为人仁慈,知道母亲要对弟弟不利,便日夜与弟弟在一起,同吃同睡,然而还是让吕后抓住了一个机会,把如意赐死,还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所以,不少人奉戚夫人为“厕神”。

吕后对戚夫人的打压与迫害,并非只是出于对情敌的嫉妒,而是对待政敌的打击。

刘邦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将戚夫人与其子如意推上了这场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毫无政治斗争经验的戚夫人只是贪图眼前的荣华富贵和政治权势便推波助澜,兴风作浪。谁知刘邦半途而废,作为政治家的他深知,不可因为此事而动摇国本,只留下戚夫人一人形单影只,在刘邦死后,落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在谴责吕后狠毒的同时,戚夫人作为政治牺牲品,固然可怜,可她自身,确实也不懂得进退。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吴夫人对孙策孙权兄弟到底有多么大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孙策和孙权其实这两个人对吴国的贡献想必大家都是清楚的,如果没有这两个人小编觉得这个吴国应该是不会有今天的,但是其实吴国有今天也并不是这两个人的贡献,其实这背后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和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吴夫人,吴夫人对东吴的贡献有多大,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教导,都说

  • 称制是什么意思?吕雉称制一共多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在刘邦死后,吕雉执掌朝局,大有把刘氏江山改姓吕的趋势,大肆分封吕家子弟为诸侯,即便还历经了几个皇帝,但是大权仍旧在吕雉手中。在这期间,她推行各种政策和制度,国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史称吕后称制。那么,这个“称制”是什么意思?吕雉称制一共有多少年的时间呢?这里所谓&ld

  • 公孙瓒是怎么死的?幽州集团的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镇压了黄巾起义、平了董卓之乱之后,此时的东汉便进入了一个各地军阀混战的时期,当时的全国被划分成了十三个州,混战遍及全国十二个州,只除了兖州之外。那么,我们就分别从这十二个州的首领来看看,当时的混战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今天来讲第一位,公孙瓒。公孙瓒是幽州一带的军阀,出生时间不详,卒于公元199年。

  • 吕雉究竟是怎样从善良贤惠变成"毒后"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恶毒的,这就是《三字经》开篇两句所揭示的道理,然而现实中依然存在很多“恶人”,比较有名的就是西汉吕雉了,她对待戚夫人的手段一直都让人不寒而栗。然而事实上,最初的吕雉并不是这样一个狠毒的人,相反非常温柔贤惠。那么究竟是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才会让她变成后来的样子呢

  • 我们小看了刘备的真实能力,蜀国能成为三国之一刘备功不可没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蜀国在三国演义里是绝对的主角,但是主公刘备的地位和能力都些不匹配。武功不及张飞、关羽,智谋不及诸葛亮、庞统,难道刘备就靠自己忽悠来的皇室血统就吸引了这么多愿意跟随自己的人么?其实我们完全小看了刘备,刘备有着一颗仁义之心,而且不趋炎附势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加上刘备在用人方面非常厉害,蜀国内斗也不

  • 吕雉强悍而残忍,但是为什么放过了不是自己儿子的刘恒?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都知道刘邦的皇后吕雉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尽管在最开始她并非如此,可是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她的心理可以说遭受了很大的伤害,以至于后来就像变了一个人。她对待戚夫人极其残忍,对刘邦那些儿子也不留情,但是却没有对不是自己亲儿子的刘恒下手,也没有加害他的母亲薄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吕后,这个名字对很多历史爱

  • 为什么富家千金吕雉会嫁给混混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即便是在现代社会,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到一个家庭、学识都能相匹配的对象,更不用说非常注重门当户对的古代了。然而,在还没有成为皇帝之前,刘邦在沛县是属于混混一类的人,偏偏就能娶到富家千金吕雉,而且还是吕雉的父亲非常满意的人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作为汉王朝的开创者的刘邦,身上总是透露许多神秘。刘

  • 刘邦立下过什么样的遗嘱,能够保汉室延续数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个能够与西楚霸王争夺天下的角色,刘邦必定有其他人比不了的地方,而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他临死之前立下的遗嘱上。虽然他死后,吕雉家族的势力几乎要夺了刘氏的江山,但毕竟也因为刘邦的遗嘱而遭遇了很大的阻力。那么,究竟是怎样的遗嘱,竟然会有这么强大的能量?历朝历代的政权交替都是最敏感的事情。前任皇帝在选择

  • 为什么刘邦和刘备对待巴蜀之地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巴蜀之地,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时期一直都是一个近乎独立的存在,虽然受惠于都江堰,还算是富足,但即便是在唐朝想要前往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数百年前的秦汉。然而对待这一个地方,同时刘家的刘邦和刘备却是两种全然不同的态度,一个死活不愿意去,另一个却拼命也要拿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公元前206

  • 为什么刘邦分封的诸侯王会有这么大的权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在刘邦登基称帝之后,没有完全采用秦朝的郡县制,而是也沿用了先秦时期的分封制,分封了很多诸侯王,也算是给后来的祸乱埋下了根源。其实我们可以猜到,当时分封的诸侯王的权力必定不会很小,否则也没有能力挑起战乱。那么,当时那些诸侯,权力究竟有多大呢?刘邦时期的诸侯王权利极大,因为这些诸侯王实际上和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