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彧是曹操的张良,那曹操的萧何是谁?

荀彧是曹操的张良,那曹操的萧何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771 更新时间:2024/1/16 8:56:25

三国时期,曹操身边有非常多的人才,他对待人才的态度,其他很多人可能也想学,但是始终学不来,因为他是发自真心的,别人只是照葫芦画瓢,怎么可能找到其中的精髓?他对于人才们的夸赞也是毫不吝啬,比如,他曾经说荀彧对他来说就像是西汉时期的谋圣张良,这一句话可想而知吧荀彧提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那么,有了张良,谁又是曹操的萧何呢?

曹操不仅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他还是一个十分有成就的文学家。由于他熟知历史,所以手下的人很多都会被他夸赞成历史上有成就的名人,像荀彧被他称之为“张良”、程昱被他称之为“孟贲”、徐晃被称之为“司马穰苴”等等。魏国还有一个人,当时官职不过是一郡太守,却被曹操称之为“萧何”,也就是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

是谁有这样的功绩能被曹操称之为自己的萧何呢?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二十岁时担任郡的功曹,代理郑县县令。后被举荐为孝廉,担任汉中的府丞。由于当时正逢天下大乱,杜畿就弃官客居到了荆州,直到建安年间才返回故里。因为荀彧的举荐,曹操用杜畿作了司空司直,并升迁他作了护羌校尉,让他持符节,任西平太守。

曹操平定了河北以后,高幹却在并州反叛,并联络河东郡掾卫固、中郎将范先等人,准备进攻并夺取河东。河东这地方依山靠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曹操担心的是,如果加兵征讨,潼关以西的诸侯有可能依仗险要的地势乘机兴兵作乱;河东的四邻已经反叛的不少,如果还继续让他们留任,又担心他们和骰山、渑池一带作乱的张晟以及南面的刘表联手,造成更深的危害。

曹操请荀彧替他举荐一个萧何一样的人用来镇守河东。荀彧说:“杜畿就正是这样的人。”得到了曹操的认可。河东郡原来的太守叫做王邑,虽然在河东有一定的政绩和民望,但他不是曹操的人,于是曹操就要把他调开,换上自己信得过的人。杜畿就这样在上任的路上被重新任命为河东太守。

汉朝的郡守权力很大,王邑不愿意离职,得知这个消息后就预派了士兵数千人封锁、切断了陕津黄河渡口。王邑同时派出卫固等人向司隶校尉钟繇陈情,想以民意逼迫曹操收回成命。但钟繇不为所动,王邑就带着印绶跑到汉献帝那儿去了。杜畿到陕津,不能渡过黄河。曹操派遣征讨卫固的夏侯惇的大军又没有到达,有人劝杜畿不要急于前去,应当等到大兵来了再说。杜畿认为,河东有民三万户,正处于无组织状态,大军逼迫太急,他们必然因惧怕而听命于卫固。

如果卫固拼死抵抗,一旦讨伐不能取胜,四邻再与叛军呼应,天下的变乱就难以平息了;如果讨伐他们能取胜,这样做的结果,河东郡的百姓必将遭到残害。此前卫固等人曾经要求前任太守留任,这说明他们还没有公开拒绝朝廷的命令,就必定不会杀害新的太守。所以,当前该做的就是要出其不意地驾单车直接前往河东郡。卫固为人计谋虽多,但没有决断,他料想不到这种情况出现,必然会伪装接受新太守。杜畿还认为,只要能到郡中居住上一个多月,用计策拖住他们,就会有办法。于是杜畿就暗中绕道过了黄河。

就私人关系来说,卫固和范先对待杜畿还是有所区别的。范先斩杀了郡主簿以下的官吏三十余人,想依此来震慑民众和观察杜畿,但杜畿不动声色,举动自如。卫固认为,杜畿只是一人前来,杀了他只会留下一个杀太守恶名,对敌人没有什么损失,于是就善待杜畿。杜畿对卫固、范先说,你们两家是河东的豪门望族,我只能仰仗二位才能成事立业。并希望两人有大事和他共同商量。杜畿还任命卫固为都督,代行副太守和功曹的职责;而范先则统领郡中所有的三千将校吏兵。卫固、范先等人见杜畿这么倚重,心中暗喜。

但是,他们虽然表面上听命于杜畿,却不把他放在心中。卫固想要大举征发士卒,杜畿很害怕他这样做,就装着劝告卫固说:“凡是要作非常大事的人,不可动摇众人的心。现今若大举征发军兵民众必定惊扰,我看不如慢慢地拿钱财来招募新兵。”卫固认为他说得很对,就听从了他,便决定用钱来招募调发新兵,搞了数十天这事才定下来。

诸将贪求钱财,往往名义上应募的很多而实际遣送上来的兵员却很少。杜畿又去劝喻卫固等人说:“顾家是人之常情,诸将掾吏这些人,可以分别遣散他们回家休息,紧急有事时再召集他们也不难。”卫固等人怕不听他的会违背大众的心意又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原先卫固军中有心向善的人都去了郡外,暗中成了杜畿的外援;而那些原先就一心为恶的人也分散,各自回到了自己家中,卫固的兵众就这样被杜畿拆散了。等到高幹反叛来攻,四周各郡县响应,卫固想秘密调集兵众,匆忙之间却难以集合起来。

杜畿知道各县都会归附自己,因而就闯出郡城,仅仅率领了数十骑兵到了一个县城拒守。河东的官吏兵民大多数都举城救助杜畿。就这样过了数十日,杜畿就得到了士兵四千余人,卫固与高幹、张晟共同攻击杜畿,也未能攻下。叛军又去劫略各县,也没有获得什么东西。恰逢朝廷派来平叛的大军赶到,高幹、张晟兵败,卫固等人被杀,其余的党羽赦免,让他们恢复各自所执的生业。

那时,天下各郡县都残破了,唯有河东最先获得安定,人口、财产损失也都不大。杜畿全面行使了太守的权利,省刑减负,鼓励生产,开办教育,河东郡很快就富裕起来。

韩遂、马超叛乱的时候,隔黄河相邻的关中弘农、冯翊两郡很多县城来响应他们。河东虽然与叛乱占领区接近,但民众却没有异心。曹操西征韩遂、马超的大军到达蒲阪,与叛军夹渭河列为军阵,军中的粮草全都仰仗河东供给。到平叛获胜,河东郡还有余粮二十余万斛,被曹操下令表彰,特地增加他的俸禄为中二千石。曹操征伐汉中时,杜畿派遣五千人为大军运粮。这些运粮的人都自动相互劝勉说:“人生总有一死,可不能有负我们的府君啊!”他们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逃亡。

魏国建立以后,杜畿被任命为尚书。建国诸事理顺以后,曹操又下了一道命令说:“昔日萧何安定关中,寇恂平定河内,杜卿您也有这样的功劳。我曾想授予杜卿您谏官纳言的要职;可是顾念到河东是我的股肱要郡,是国库军食赖以充实的地方,那里的治乱兴衰,足以牵制天下,故而暂且还要烦劳杜卿您留在那里镇守。”杜畿于是又到河东任职太守,直到曹丕即魏王位,才征召他入京为尚书,这太守一干就是十六年。曹丕当皇帝,杜畿被任命为守司隶校尉之职。后在曹丕亲征孙吴时,让杜畿担任了尚书仆射,统管留守诸事。此后,曹丕巡幸许昌,杜畿又在洛阳居留守之职。曹丕诏令杜畿监造御用的楼船,在陶河试船时,他亲自登船,不幸遭遇大风沉没淹死。魏文帝曹丕为他痛哭流涕,并追赠为太仆。

杜畿单车赴任,胆大智广,勤劳用事,亲力亲为,也难怪在太守任上就被曹操称之为自己的萧何。杜畿大多时候都是任职太守,为此还影响到了升迁,看来,封建社会也有不少任劳任怨的官,而对于这样的官,当政者和民众的看法往往是一致的,就是不但会得到当政者的赞许,也会得到民众的赞扬。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因为太美而被赐死的女人,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不少奇人异事。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人物是个美女,而且他还因为长得太美,被认为是红颜祸水最终被赐死。他便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相信大家肯定听说过这个名字,杜牧诗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rd

  • 陈平是个怎样的人?他真的贪财盗嫂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陈平,作为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刘邦与项羽的争夺之中,以及在西汉建立之后,都给刘邦出了非常多的主意,作为谋士的陈平是很够格的。然而这样的陈平,却有一些不太好的名声,“贪财盗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平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既然陈平有这些人格上的缺陷,为什么刘邦还要如此重用他

  • 孔子为什么要见南子?南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一直以来都被称为圣人,不仅在我国,在国际上也是一个知名人士。不过,这样一个圣一般的人物,也有一些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孔子与南子的一次会面,这个南子是一个女子,后世对她的评价实在是不怎么样,一直以来都被划归的“不正经”的行列中。那么,为什么孔子要去见这

  • 历史上有哪些虚构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喜欢看一些演义小说,对于小说当中描绘的人物、时代或许都会产生敬仰和向往之情,因此也会去翻一翻正史,了解一下这些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过,有的时候结果可能会令人大跌眼镜,因为有些小说当中横扫千军万马的名将,在历史上竟然查无此人。那么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少被虚构出来的名将呢?1

  • 历史上的四大丑男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遇到长得好看的人,总是会忍不住多看两眼,也是人之常情,现在不也就将很多古人划分了一下,诞生了四大美女四大美男吗?不过,也总会有一些不那么入眼的,甚至可以说没眼看的,古代同样有四大丑女四大丑男。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四大丑男,究竟要丑到怎样的一个程度,才能够成为千古留名的&ldquo

  • 杜甫生前没有名声,为什么死后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唐朝的诗人,很多人都能够随口说出一溜串来,而这一溜串当中,有两个人一定会在内,一个是诗仙李白,另一个就是诗圣杜甫。李白自然不用多说,生前身后都是名人,但是杜甫却不一样,他活着的时候,穷愁潦倒,与李白完全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而杜甫的名声终于广泛的传播,却是发生在他死去之后的事情。这是为何,杜甫生前

  • 十二岁的甘罗成为宰相之后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位年纪最小的宰相,他就是战国末期秦国的“上卿”甘罗。当时的甘罗年仅十二岁,在这样的年纪竟然已经成为一国之相,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成为宰相之后,甘罗又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为什么好像就没有听说过他的事迹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1.甘罗

  • 刘病已和汉武帝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被人看作是千古一帝,然而前期是明君的汉武帝,后期却做了诸多为人诟病的事情,就连后来有资格继承大汉王朝的皇帝都差点因为他而死绝了。这里要说的就是一个在监狱里长大的皇帝,刘病已,也叫做刘洵。光是这样的出身就已经非常与众不同了,为什么汉武帝时期身为太皇孙的刘病已会在监狱长大?他又是怎样成为皇帝的?1

  • 刘伯温能"后知五百年",为什么算不到自己的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刘伯温,在很多后世人眼中,他就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很多人将他称为“神人”,说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仿佛天底下就没有刘伯温算不出来的事情。然而,这个看似通天彻地无所不知的神人,既然天下事都能算得出来,又为什么算不出自己的死亡呢?刘伯温是怎么死

  • 武则天出家后是怎么回到皇宫的?竟然是王皇后在帮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当时身为李世民才人的武则天,按照唐朝宫廷的管理,要与一些没有子女的妃嫔们一起进入感业寺,出家为尼。然而后来她又重新回到皇宫,在李治的宠爱之下,一步步做到了皇后的位置,最终成为一代女皇。但是,她又是如何回到皇宫的?凭她自己的力量显然是不可能的,究竟是谁在背后帮助她?1.武则天出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