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究竟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抛开演义谈谈正史

司马懿究竟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抛开演义谈谈正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51 更新时间:2024/2/12 13:29:33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究竟算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他能与诸葛亮争斗那么多年,能在曹操眼皮底下隐藏野心蛰伏那么多年,可是,这却只是他的一面,不能仅凭这一面就将这个人限定死了,人都是复杂的。那么,如果从史书上、全面地评价一下司马懿,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在人才辈出、群星鸠合的三国期间,比起本性光鲜的曹操、高风亮节的荀彧、面面俱到的贾诩、志气雄远的诸葛亮、英姿倜傥的周瑜等好汉奇士来,司马懿无疑是一个隐秘的有些乏味的异数。他像一匹孤狼一样迟疑于汉末建安年间,又如一座奇峰一样平地崛起于曹魏黄初、太和、青龙、景初等年间,末了更是在曹魏正始、嘉平年间浓墨重彩地给本身描下了“一鸣惊人”的大手笔!悉数的人,直到末了一刻才发明:司马懿,原本竟是整个三国末了的也是最大的赢家。

自古以来,司马懿都被人们指摘为“野心家”、“诡计家”的代表。“老奸大奸”、“老谋深算”,险些是他古往今来都难以开脱的个人私人标签。然而,仅仅倚赖“野心家”、“诡计家”这两个称谓,就可以给司马懿盖棺论定了吗?赵高、董卓、李林甫等这一流的贪权嗜利、病国殃平易近之辈,能和司马懿相提并论吗?司马懿在他生前,然则实其着实的“伊尹”、“周公”造型啊!

他的廉洁刚直、才气出众,然则朝野公认的——曹植就早些日子这么传颂他:“魁杰雄特、秉心平直。威严足惮、盛行草靡。执政廷则匡赞时俗、百僚侍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拆冲厌难。”他的政敌丁谧、毕轨等也不得不认可:“司马懿有雄心而甚得平易近气。”

要是司马懿所开创的晋朝没有在其后清除得那般惨然,要是“八王之祸”、“五胡乱华”的悲剧没有发生,司马懿在中国汗青上所享有的声誉至少应该不会比隋文帝杨坚差。司马懿着实是替他那些无能的儿女背负了太多的骂名。

平心而论,就单从司马懿本人生平的所言所行、所作所为来看,他险些是没有若干好多遭人批判之处的。在他漫长的生平之中:像曹爽一样浮华豪侈、败国乱政之举他没有;像曹丕一样劳师动众、急功近利之举他没有;像曹操一样弑后逼君、猎取九锡之举他也没有。

我一向以为,固然曹操自称“若定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着实,他这个“周文王”,当得还不及司马懿这般圆融、到位。在我看来,司马懿算是古代从政之士的一个美满典型楷模:儒家经典中“正心丹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全国”的最高抱负告成模式,完全被他演绎得无人能及!

《晋书》上称他“少有奇节,聪慧多粗略,博学洽闻”,你能说他修身做得欠好?调教出了司马师、司马昭如许两个足以“子承父业、承前后”的麟儿,你能说他齐家做得欠好?兴军屯而积粮,拔豪杰而备用、建法纪而立威,取邓艾于农琐,引州泰于行伍,委以文武,各善其事,你能说他治国做得欠好?扫平内敌、强盛国力,给子孙们奠基“祛除万里,总齐八荒”的坚硬基本,你能说他平全国的工夫不足?

详细而言,司马懿的身上有三重特色诟谇常光鲜的:儒枭、隐雄、全才。

一、儒枭

司马懿是货真价实的儒枭。并且,他决不是王莽那样“为儒而儒”的偏执狂。《晋书》上称他:“伏膺孔教”、“常慨然有忧全国心”,这总让我遐想起另一位忧国忧平易近、以全国为己任的儒学政治家范仲淹。但范仲淹的功业那里堪与司马懿对照?

他力抗西复元昊而无功,奉行“庆历新政”而不终,徒有济世之心而乏理乱之才,不如司马懿远甚!司马懿开创的晋朝初年也曾呈现过有“全国无贫平易近”的“太康之治”——固然它来得短暂,但也是司马懿“爱平易近而安,好士而荣”的施政纲目在他儿女手中的贯彻和落实。

司马懿的一些只言片语更是透出了浓浓的一股儒家雍雅气味:“贼以密网束下,故下弃之。宜弘以大纳,则天然愉逸。”明末大思惟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亦如许评说:“司马懿在朝,而用贤恤平易近,务从恢弘,以结全国之心。于是而自绅耆以迄编氓,乃知有生人之乐。”对司马懿的儒道治国举办了必然。

我们还可以看出,司马懿的良多门径都打上了深深的儒家烙印:他生平最为推许的人,不是武功盖世的曹操,而是一代儒宗荀彧;他的亲家翁,是曹魏闻名鸿儒、经学人人王肃;尾随他一道翦除曹爽的政治盟友,如高柔、王不美观、孙礼等都是海瑞一样的忠臣雅士。

即等于在殄灭曹爽一党之时,他也因此儒道为标尺来拿捏着分寸的:夏侯令女割鼻明志守志,鲁芝护主效忠而宁肯受法,只管他们是敌对一方,却都受到了司马懿的嘉勉与宽待——夏侯令女的古迹还被写进了《晋书·节女传》,而鲁芝其后则一向做到了晋朝的镇东将军、阴平侯之位。这比起袁绍器小量狭、末路羞成怒而滥杀臧洪、陈容等烈士的荒悖之举来,险些不成一视同仁!

但同时,司马懿刚重凌厉的枭雄实质亦是溢然不成轻掩:该狠则狠,该猛则猛——他对辽东公孙氏分裂权势的连根撤废,对曹爽和王凌等政敌的赶尽袪除,完全没有了脉脉温情,纯然一派肃杀森严之气。儒枭便是儒枭,再怎么儒化,他的人品内情仍旧枭雄之质。

二、隐雄

司马懿是深不成测的隐雄。什么是“隐雄”?“隐雄”便是指将韬匮藏珠、沉潜笃实之功做到至高无上的枭雄。他的弘愿壮志,决不弱于曹操、刘备、孙权等浊世枭雄傍边任何一人;他的真才实学,也决不次于郭嘉、诸葛亮、周瑜等豪杰奇士中任何一人。但他为了在契合的机缘“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他便自发而自动地完全把它们潜匿起来,收入“鞘”中,伺机而动。

在哑忍暗藏的同时,他还长于未雨缱绻、见招拆招,运用“四两拔千斤”的巧高伎俩实时消弭各方面的威胁与危险:当曹操对他深怀狐疑之时,他察言不美观色、审时度势,赶快捉住机遇送上“汉运垂终,殿下(指曹操)非凡很是全国而有其九,以服事之。孙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忍让者,畏天知命也。”

一段劝进之言,便马上说到了曹操的心坎里,一跃而任丞相府的心腹要职——主簿、军司马、长史!当魏明帝曹睿临终前对他疑虑重重之时,他虽身在辽东却以“人臣无私施,推美归于上”的要领向曹睿表达了本身的一定忠心,从而保住了本身的顾命辅政大臣之位。

司马懿真的是一位“踏平崎岖终成大道”的隐雄:为了彻底实现本身“祛除万里,总齐八荒”的雄心,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冬眠哑忍着,悄然磨砺着本身的锋芒、强化着本身的气力,无论是居庙堂之高仍旧处边陲之远,始终是那样稳居若泰山地顶住了来自敌手、来自命运运限的一次次冲击与荆棘。

“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的卑琐生活生存,未能消灭他有朝一日掀天揭地的勃勃弘愿;陈矫、高堂隆等政敌的明攻暗杀,于他而言亦不外是金风抽丰过耳,何足道哉;面临小辈曹爽的陵暴和架空,他也是装出一副唾面自干的模样边幅……这统统,都源于贰生理本质的无比坚实与无比壮大!喜怒哀乐悲忧惊恐,悉数的统统情感,在他胸中被调控得深邃深厚如海、波涛不生!

他无畏无恐,当刺客的白刃就抵在本身的喉结上,他却依旧扮成风痹之状而“坚卧不动”——须知:那一年,他才二十九岁!他无怒无嗔,当诸葛亮送来“中帼之辱”而激得帐下诸将个个火冒三丈之时,他却依旧笑称这是在夸赞本身用兵“静如处子”!他无喜无纵,无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和胜利,都不会让他稍稍麻醉,他老是连续埋下头来沉着岑寂、苦心孤诣地操作独霸着大局、筹划着将来……司马懿便是如许一位隐雄:韬晦哑忍之功堪称入迷入化,七情六欲完全做到了收放自若,理智和意志是他最有力的刀兵。

三、全才

末了,他是一位集张良帷幄之智、萧何匡济之贤,韩名誉兵之能于一身的全才。在经国远略方面,建安二十年之秋,他供献了趁刘备与孙权交争江陵之际趁机吞蜀的奇策,怅然曹操没有授与,失踪去了同一全国的一个良机。建安二十四年之冬,稳坐许都、联吴制蜀、翻云覆雨的方略是他给曹操提议的,功效“武圣”关羽被干失了,诸葛亮的“隆中对”被彻底破碎摧毁了。在内政实绩方面,军屯兴国、通漕淮南、开垦陇西等宏图是在他手底完成的,这些其后成为了魏国真正壮大的要害。

在军事作战方面,西擒孟达、东拒诸葛、北平公孙、内夷曹爽、外袭王凌,神略独断,挞伐四克,更是他的赫赫军功。他的军事才气之高尚崇高,令吴国国主孙权也不得不为之畏服:“司马懿善用兵、变革若神,所向无前!”简直,像他如许一个合枭将、贤相,策士三才为一体的万能型好手其实是古今有数。

并且,他最高超的一点是——身负大本大源、大器大材,随时筹备着接管命运运限的检验与挑衅!在什么时辰、什么情形之下,必要凸起本身哪一方面的手段以脱颖而出,他一贯对此算计和操作独霸得非凡很是正确!也正因云云,他才气在汉末三国如许一个竞争剧烈的大期间里悄然默默无声而又不成截止地勃然崛起、后发先至!

儒枭、隐雄、全才,是司马懿整个人私人格造型的三面侧影。朱元璋是“枭而不儒”,刚猛有余而文治不敷;王莽是“儒而不枭”,有意复古而无力治今;张良是“隐而不雄”,清虚矜持而避权丧生;曹操是“雄而不隐”,锋芒毕露而随处结怨;诸葛亮是“全而鄙人”,面面俱圆而样样不精;曾国藩是“才而不全”,为将则常败而为相则迂钝。

他们每一个人私人比起司马懿来,似乎都缺了那么一点。以是,你不克不及不认可,司马懿堪称是空前绝后的一个事迹。以是,中国汗青上惟独一个从儒生变为建国之君的枭雄,他便是司马懿。无论后人怎样决心抹黑,司马懿自己本质所披发出来的奇光异彩,永久也不是汗青的尘垢所能掩藏的。

你越走近他,就越会深深地感慨:如果有契合的时机、契合的情形、契合的自我激劝,原本一个人私人内涵的潜力竟然可以也许彷佛火山一样寻常喷发到这么高、这么远、这么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羽张飞为什么愿意誓死效忠刘备?尽管暂时投降也会找机会回归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和关羽两个人从开始到死亡,一直都追随着刘备,帮助他打天下,即便关羽中途曾经投降过曹操,但是一找到机会还是义无反顾,曹操给再多的封赏都不要,坚定地要回到刘备身边。这其中,除了他们的忠义之外,当然也会有刘备的原因。那么,刘备到底有什么吸引他们的地方,会让他们这么忠诚呢?《三国演义》

  • 正史上真实的荀攸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荀攸想必大家都清楚这个人的,他和荀彧好像是很有关系的,也有的人把他和荀彧做比较的,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荀攸到底有多么的厉害呢?我们也不从演义中看了,我们从正史上对这个人做一定的分析吧,感兴趣的网友也可以看看!罗贯中为彰显曹操胆大心细、机警权变的性格,为他设计了一出“谋刺董卓&rd

  • 历史上的张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有文化的土豪让你大跌眼镜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张飞,在人们心中一向是一个膀大腰圆,走路都恨不能横着走的粗犷大汉。其实这些都是后人根据史料做出的想象,再加上现代影视剧的造型设计,这样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但你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吗?他的形象与影视中又有多少差别呢?在三国演义里张飞的形象是粗犷、野蛮、直脾气,一副头脑

  • 为什么长孙无忌排在凌烟阁首位?他有什么过人的本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打天下这种事情,当然不可能只依靠一个人,古代历史上每一位开国皇帝手下都会有很多的开国功臣,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二十四位大功臣被排了序,画了像,放在凌烟阁,而这第一位就是国舅爷长孙无忌。然而可能会有人问了,长孙无忌肩不能扛,打仗、治国才能也一般般,凭什么将他排在第一位?在唐代的开

  • 上方谷之战诸葛亮火烧司马懿,却没算到天会下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司马懿斗智斗勇,总是让人觉得十分精彩。然而在诸葛亮生命终结之前最后一次与司马懿的战争,即上方谷之战,原本以为能够就此用火终结蜀汉一大劲敌,可谁知天竟然下起雨来熄灭了大火,救了司马懿一命。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是这其中却并不是没有科学道理,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熟读汉末三国历史

  • 司马懿为何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纷争数十年,而最终获得胜利的却并不是之前割据的群雄中的某一位,也不是三分天下的某一位,而是曹魏的军师司马懿的家族,夺了曹氏政权建立西晋。而作为这一切的开端的司马懿一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物,那么,司马懿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司马懿是典型的官二代,祖上一直是当官的,他的老爹是司

  • 马超与赵云同为五虎上将,究竟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喜欢将历史上的两个没有正面交过手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比对,想要在他们中间择选出一个更厉害的人来。今天就来说一说三国时期同为蜀汉阵营刘备手下的赵云和马超两位人物,他们虽然是同事,可是相互之间并没有进行过比拼,不像马超和张飞,那么这两个人到底哪一个会更厉害一些呢?马超和赵云,很有意思的两个

  • 三国时期的马超被称为"锦马超"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可能对很多古人的一些“外号”非常熟悉,这一点在《水浒传》中被发挥到了极致,每个人都有一个与身份相称的外号。其实三国的很多豪杰人物也拥有自己的外号,只不过有很多是后人添加上去的。其中就有一个“锦马超”,我们知道“锦”是一种贵重

  • 张飞并不叫"张翼德",我们又被罗贯中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长久以来,受到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刘备的结义三弟张飞是一个卖肉大汉,字翼德,也算是相称他的名字里面的“飞”字了。然而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张飞的字统统变成了“益德”,最初还以为是资料显示错误,可是当所有的资料都是这样,就

  • 董卓在三国时的官职是什么?董卓为什么能一夜击溃汉室?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走向衰落的最大转折点其实就是董卓干出来的,当时董卓的官职只是一位刺史,为什么一夜之间就成了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呢?董卓扶持刘协当皇帝就是为了挟持他,而刘协的一生也都是再被挟持。董卓没能像曹操那样是因为他的情商太低,而且比曹操更加容易暴怒所以也不得人心。如果没有董卓可能汉室王朝就继续延续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