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为什么要给关羽“壮缪侯”这个不太好的谥号?

刘禅为什么要给关羽“壮缪侯”这个不太好的谥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594 更新时间:2024/2/14 15:34:05

谥号是在人死后,对他一生功绩和所作所为的评价,一般而言都是用比较少的字来概括一个人的一生,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的,只有声名显赫地位很高的人才能享有。而关羽跟随刘备东征西战,一直都忠心耿耿,他死后刘禅却给了他一个“壮缪侯”的谥号,那么这个谥号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刘禅会这样做呢?

关羽(161-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蜀国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兵困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为此,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结果,曹操与东吴联手夹击关羽,关羽腹背受敌、首尾难顾,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但是,关羽牺牲初年,人们对他的态度是相当淡,以至在他去世年后,才被刘禅追谥为壮缪侯 。

“壮缪侯”是个啥谥号?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所谓谥号,是指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法在刚兴起的时候,没太严密的规定,一般只是后人对先人功绩的怀念,没有恶谥。谥号的善恶,是在周召共和时产生的,如当时的厉王——“厉王”乃暴虐之君王。再者如隋朝的杨广,其死后被李唐追谥为“炀帝”,这个“炀”在谥法中可不是好字。按照古代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觽曰炀。逆天虐民为炀。也就是说,不讲究道义,残暴无良众叛亲离的君主称为炀。这是李唐为了“黑”前朝君主的手段,其实,杨广并不仅仅是一个“炀”字能概括的吧?

而关羽的“壮缪侯”,就是当时蜀汉君臣对其一生的综合评价。根据谥法解释,“壮缪”并不是个好词: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当时蜀汉君臣给予他的评介就是,在领军方面有能力,没有发挥好(武而不遂),有些名不符实(名与实爽)。这虽不算恶谥,但也绝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高大上的好评价。

一位勇冠三军的上将军,死后为何会落得如此评价呢?这同关羽的为人有相当大的关系——关羽的一生是孤傲的,把谁都不放眼里,不论是同一战线的战友,还是分分合合的盟友。关羽听说马超投奔刘备,就要放下守城重任,赶去成都和马超比试,结果被诸葛亮劝下了。还有他对待老将黄忠,也是要打要杀一万个不服。刘备攻占汉中之后,自称汉中王,封五虎上将。当关羽接到命令,看到五虎上将名单中有黄忠之名时,很是气愤,说:“大丈夫当不与老兵同列!”

这些内部矛盾都让刘备与诸葛亮给化解了,不会给蜀汉带来什么严重恶果。但是,在与对手交往时,关羽也同样是眼高于顶,结果,在关键时刻,把蜀汉的战略要地荆州给弄丢了。事情的前因是,孙权为加强和巩固吴蜀两国的联盟,向关羽提亲,要替他的儿子讨关羽的女儿,不嫁就不嫁嘛!还来了句:“虎女焉能配犬子!”什么人嘛!孙权再不济,也是六郡八十一州之主,三足鼎立有其一,竟被关羽骂做是狗,这一骂不要紧,惹得江东之士人人愤慨,个个同仇!这才有了吕子明白衣渡江,关云长败走麦城。

另外,关羽对自己的手下也是天天吊脸子。比如,关羽攻打樊城,水淹七军,杀庞德,俘于禁,迫操徙许,中原草寇望风归羽,形势一片大好。可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孙权准备袭取荆州,而在这时,做为关羽同事的麋芳、傅士仁,因为关羽平素轻视,肆意侮辱自己,在粮草上怠慢,不配合,关羽又发下恨话,回来之后再来找你这两个小子算帐!麋芳、傅士仁对老领导彻底死心了,干脆直接投靠孙权,夺了江陵,断了关羽的后路。牛了一辈子的关羽,没想到就这样栽了。死后身首异处。

[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这还没有完,到了后来钟会邓艾攻蜀的时候,庞德的儿子庞会把关羽的后代一一斩尽杀绝!

[蜀记曰:庞德子会,随钟、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

荆州一失,蜀州的东大门就毁了,蜀汉随之就进入了败局局连连的塌方期——不开城门让关羽他们进城的那些小将也被处以军法,导致后来复仇过程中张飞被部下所杀,刘备执意东征,陆逊营烧蜀军七百里,蜀军死伤无数,身心交瘁的刘备病死白帝城。从此,士气狂跌,国力空虚——这些都是关羽失荆州引起的连锁反应。

关羽死后40年(景耀三年[260年]),蜀汉后主刘禅在追谥几位重要大臣时,才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南宋思想家陈亮评价关羽时说:“夫关羽好勇而无谋,恃气而骄功,此其势甚易谲也。”就连一代巨人毛先生也曾说:“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

关羽“舍我天下其谁”的傲慢使他失去了人心,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如果没了帮手,都想把你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你便成了孤家寡人,岂有不败之理?关羽最后落得“里无粮草,外无救兵”,败走麦城本来就在情理之中。有句话“骄兵必败”,关羽正中其言。常人所谓的“大意失荆州”应该改一改,叫做“关羽傲慢失荆州”才更准确。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正史上和吕布交过手的三国时期大将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有非常多的精彩片段,尽管大部分都是作者张冠李戴、虚构出来的情节,但是不得不说文笔精彩引人入胜。其中有一段叫做“三英战吕布”,刘关张三兄弟与吕布打斗,可在正史上吕布却从来没有和他们交过手,而且,吕布真正交手的人并不多,死的伤的加起来也才三个人,那么这三位分别都是谁呢

  • 三国王平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王平想必大家都清楚这个人吧,如果清楚的人是一定非常的清楚的,如果不清楚的人对这个人也是一点也不了解的,其实他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位大将了,也是蜀国比较著名的虎将了,那么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曹魏降将,街亭立功王平字子均,是巴西郡宕

  • "八健将"是哪些人?吕布手下"八健将"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吕布此人,知道他前后投奔过很多人,但是他自己的手下也是有很多能人强将的。在《三国演义》中,他的手下一共有八员大将,这些人虽然历史上确有其人,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八健将”的说法,而是后来才出现的。那么这八个人分别是谁?吕布死后,他们的结局又是什么呢?在三国时期,魏

  • 孙子最后怎么死的?孙武打败楚国以后做什么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孙武被后人们尊称为孙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兵法鼻祖,孙武著作的孙子兵法享誉国内外,很多外国人也受到了孙子兵法的影响。其实孙子兵法更多的是描写心理战术,能从想法上战胜对手那也就十拿九稳了。不过历史上关于孙子的死法却没有很详细的记载,而且在孙子打败楚国后这个人好像就消声灭迹了一般,孙子后来到底干嘛去了呢?在

  • 马鹞子王辅臣为什么被称为是清朝"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马鹞子王辅臣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很有意思的,这个人最大的名气就是被人称为是清朝的吕布了,也就是说他的武力值还是值得让人肯定的,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仅仅因为武力值吗?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看看吧!汉末三国时期的吕布骁勇善战,是一位猛将,因此他的名字也成为猛将的代

  • 关羽性格特点是什么样的?关羽真的很高傲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一生非常正直而且忠诚,就算被曹操活捉开出再好的条件也不肯降服,不过关羽的性格有一点不太讨人喜欢就是太高傲。对于自己看不眼的人和事完全就是不削一顾,所以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特点得罪了不少人,不过关羽对这么几个人态度还是挺好的。首先刘备肯定是一个,毕竟是自己的老大哥,还有其他三位会是谁呢?在《三国演

  • 三国徐庶是否真的有才?徐庶的真实水平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起徐庶,很多看《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他并不是特别熟悉,因为他在书中的出场戏份并不多,能力也并没有体现得很多,所以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对他的了解也不多。那么,这个曹操不惜用他的母亲将他逼过来的人,到底是不是只是一个平庸之辈呢?刘备历经徐州、荆州失利后,心灰意冷,落魄不堪。其一

  • 为什么荀彧被称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曹操手下的智囊团,那么荀彧就必须要说一说了。他跟随曹操二十余年,一直被认为是曹操的首席谋士,就连曹操极其信任的郭嘉也都是他推荐来的。在曹操看来,荀彧有着“王佐”级别的谋略智慧,对他的到来也是非常兴奋。那么,荀彧到底有着什么样过人的谋略,能够得到这样的赏识呢?三国时期,在曹

  • 司马懿篡夺曹魏政权,他究竟算不算是个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认为,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既然身为曹魏曹氏的臣子,那么以臣子的身份去篡权夺位,自然不能算作是一个忠臣。但其实每件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关于司马懿是忠是奸,历来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从司马懿的生平看一看,他到底是否忠于曹氏政权?司马懿是不是忠臣,一直很有争议。很多人觉得司马懿就是篡夺曹魏皇

  • 三国实际是"四国"?辽东政权为什么不被承认?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大家都知道是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各自称霸的局面,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如果从一个国家的各方面去进行考核,当时还存在着一个符合国家的条件的政权,就是公孙度的辽东。他的辽东政权前后延续了五十年,相比其他三国也毫不逊色。那么,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呢?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认可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