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仁宗在位期间有哪些贡献?元仁宗推行以儒治国的皇帝

元仁宗在位期间有哪些贡献?元仁宗推行以儒治国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544 更新时间:2024/1/21 7:05:26

其实,每一个朝代都有最兴盛的时候,也是衰落的时候,历史就是一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故事,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元朝,说到元朝,小编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元朝之前是宋朝,在那个朝代,总是有战争,因为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很多小的地方便实行分裂搞独立,于是,自己偷偷壮大想自己称帝。但是的元朝灭掉了宋朝后,成立元朝,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元朝的宋仁宗皇帝,当时的宋仁宗对元朝有哪些贡献呢?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可汗,是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于武宗死时嗣位,年号皇庆和延祐。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在位九年,死后并未传位武宗之子和世瓎,而是传位其子元英宗硕德八剌。庙号仁宗,谥号圣文钦孝皇帝,汗号“普颜笃可汗”。

简介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āyurparibhadra)(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是元朝的第九位皇帝(改国号为“元”后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他是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于武宗死时嗣位,年号是皇庆(元年是1312年)和延祐(元年是1314年)。在位九年,死后庙号仁宗,汉文谥号圣文钦孝皇帝,蒙古文谥号普颜笃可汗(BuyantuQaγan,又译作巴颜图可汗)。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

生平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早年从太常少卿李孟学习儒家典籍。大德九年(1305年),出居怀州。十一年,成宗死,回京城大都奔丧,与右丞相哈剌哈孙合谋,拥立统军北边的长兄海山(元武宗)为帝。元武帝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后仁宗师从太子詹事王约辅导,王约屡劝勿露锋芒,终成仁政。四库全书《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二十四曾有评论说“君子观王约告仁宗之言,可谓不负厥职者矣。然而仁宗之善政屡见于史册者,谓非王约辅导于其始可乎。若王约者贻仁宗之哲命者也。”

至大四年(1311年)即位后,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取消尚书省,停用至大银钞,减裁冗员,整顿朝政。

皇庆改元(1312年)仁宗将王约特命为集贤大学士并将他的“兴科举”建议“著为令甲”。皇庆二年(1313年)农历十月,仁宗要求中书省议行科举。皇庆二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1313年12月6日),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延祐元年(1314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全国举行乡试,一共录取三百人。延祐二年(1315年)农历二月三百名乡试合格者在京城大都举行会试取中选者一百人,农历三月七日,一百名会试中选者在京城大都皇宫举行殿试(廷试),最终录取护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此次科举仿唐宋旧制,尊崇朱熹之学,史称“延祐复科”。蒙元灭金、宋后,科举废弃。“延祐复科”距离宋亡36年,距离金亡更达81年,汉族士人至此方重获正常的晋身途径。民族矛盾有所缓和。

延祐元年曾在江浙、江西、河南等地进行田产登记,史称「延祐经理」。仁宗自幼熟读儒籍,倾心释典,曾命王约等将《大学衍义》节而译之为蒙文,赐臣下说“治天下,此一书足矣。”并将《贞观政要》和《资治通鉴》等书摘译为蒙文,令蒙古、色目人诵习。

又出兵西北,击败察合台后王也先不花。元朝历代皇帝中,仁宗是一位较有作为之君。后毁约将武宗之子和世瓎徙居云南,立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元英宗),打破叔侄相传的誓约。在位九年(1311年-1320年),庙号仁宗。

政绩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是元世祖的曾孙,成宗之侄,武宗之弟,武宗死后继承皇位,改元延佑,于至大四年登基,成为元朝第四位皇帝,是对中华帝国的发展起了最大作用的皇帝。

元仁宗继位时的元王朝已经过元世祖,元成宗两代(武宗时间较短)五十余年的治理,社会上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再经元仁宗的励精图治,使元王朝到强盛的顶点,以元仁宗的雄才大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中国固有版图。

在位十年,但后期元仁宗好大喜功,使元朝腐败之风滋长,使元王朝由盛转衰。元仁宗时代是元王朝的转折点。

爱育黎拔力八达早年从太常少卿李孟学习儒家典籍。大德九年(1305年),出居怀州。十一年,成宗死,回大都奔丧,与右丞相哈剌哈孙合谋,拥立统军北边的长兄海山(元武宗)为帝。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

至大四年(1311年)即位后,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取消尚书省,停用至大银钞,减裁冗员,整顿朝政。延佑元年(1314年),开科举取士。曾在江浙、江西、河南等地进行田产登记,史称“延佑经理”。出兵西北,击败察合台后王也先不花。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元武宗海山皇帝在元朝有哪些战功?元武宗是一位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今天来说说元朝史上的第三位皇帝,据说元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元武宗,元武宗可以说是当时真真正正的一位明君,在元朝的历史上,付出了不少的贡献,当时元武宗很有自己的头脑,在位期间,积极完善用人制度,没有加大对老百姓的剥削,所以但是的社会是国富民安,一切太平,在元武宗在位期间,战乱也少了很多,元武宗对后世元

  • 元朝第二位皇帝元成宗铁穆耳是一个怎样的人?元成宗怎么继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当时的开国皇帝准确来说应该是忽必烈,关于忽必烈的能够上位称帝,其实,这还要说到成吉思汗了,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奠基者,当时成吉思汗非常不走运,还没有等到元朝的建立便驾崩了,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忽必烈即位后,继续完善终于建立了元朝,我们今天就一起

  • 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忽必烈元朝的开创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元世祖忽必烈,说到忽必烈可能大家并不是非常清楚这个人忽必烈是元朝的一位皇帝,同时,可以说,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创者。其实,忽必烈能够这么顺利的缔造元朝,少不了自己的爷爷成吉思汗,当时的成吉思汗已经为忽必烈消除了很大的障碍。只等着忽必烈消灭掉南宋便称帝了。忽必烈的爷爷成吉思汗还是非常优秀

  • 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一家人中生有几个孩子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很多人都会有几个兄弟姐妹。平常人家可能还好,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很难得去争个什么,但是在大户人家就不一定了,尤其像是地位这种能够给自己带来非常多的东西,也很容易吸引人。就比如说自古帝王最无情,对待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人,即便是亲兄弟,也不能手软。那么在三

  • 赵云的儿子是谁?为什么名气这么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读三国,不管是历史还是小说,对于赵云的印象都是非常好的,他一直跟随刘备,毫无怨言,忠义之士,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的确是十分难得的。然而不管怎样,似乎对于赵云的孩子没什么印象,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很少出场,即使出场也不是什么重大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情况呢?俗话说,老子英

  • 历史上元朝皇帝元宪宗个人生平唯一战死沙场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元朝那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朝代,因为元朝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少数民族称帝的朝代,当时称帝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北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蒙古最美的写照,蒙古族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元朝时期的元宪宗皇帝,据说,元宪宗是唯一一位战

  • 元朝的元定宗贵由是一个怎样的人?元定宗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元朝小编觉得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神秘的一个朝代,因为元朝是由少数民族统治的一个朝代,元朝的开国皇帝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蒙古人,当时蒙古族作为少数民族,和中原长期保持着对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元朝时期的元定宗可汗,据说当时的元定宗贵由做事很果断,不拖泥带水,不过,元定宗爱沉迷酒色,朝廷上的事情也

  • 元朝的元睿宗拖雷为什么没有成为可汗?元睿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历史上的元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元朝的开国皇帝是成吉思汗,关于成吉思汗小编觉得他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位可汗,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人物是元朝时期的元睿宗拖雷,据说当时的元睿宗是成吉思汗的儿子,排列第四,成吉思汗对元睿宗也是非常的喜欢和疼爱,当然了,本想着元睿宗可以平步青云,直接成为可汗的,没想

  • 元朝元太宗窝阔台简介元朝第二位可汗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元朝那应该算的上是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当时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元太祖,也就是成吉思汗,关于成吉思汗的传说,那还是有不少的,其实,当时的成吉思汗统一了金国,成立了当时的元朝,后来,成吉思汗死后,皇位并没有传给自己的长子,而是传给了元朝的宋太宗窝阔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元太祖窝阔台的生平简介吧!

  • 厕神是什么意思?厕神指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厕神”这个称号,不过可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厕神”是“厕所之神”而是“司厕之神”,她们往往都是遭遇不幸惨死的女子,所以也被代卜人事的凶吉。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厕神就是戚夫人,聚集在戚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