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谋士郭嘉与诸葛亮究竟谁更厉害?

三国时期的谋士郭嘉与诸葛亮究竟谁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95 更新时间:2024/1/24 8:59:10

相似的人总会被拿出来作比对,尤其是古人。就比如东汉末年的国家和诸葛亮,两人分别是曹操和刘备的谋士,但是只因为郭嘉死的那年刚好是诸葛亮出山的时间,就被人说成了诸葛亮只敢在郭嘉死后出山,也实在是可笑。那么,如果把这两个人当在一起做一下对比,从他们对各自阵营的贡献来看,究竟谁会更胜一筹呢?

易中天书第十四集《天生奇才》,用了很大的篇幅,对诸葛亮与郭嘉作了比较。说他俩都是同一量级的人物,对刘备、曹操同样重要,两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作了一个诸葛亮和郭嘉的比较。

相人第一:论眼光,对人物的分析和看法,郭嘉在三国人物当中那绝对应该是数一数二的。

曹操奸雄之目已是出类拔萃,但一样高看了孙策,小看了刘备。煮酒论英雄,不用说,赢家还是刘老蔫,至少是把老曹骗过了。但郭奉孝一双慧眼将二人看了个分毫不差,甚至都算到了孙策的结局,恐怕只有管公明可与之媲美吧。

但诸葛亮在这方面的能力就要受到质疑了。先不说他把荆州托与孤傲的关于造成的僵局是对是错,也不谈他因成见使魏炎处处为难有理无理。那马谡杨仪,甚至是小小的押粮官,他在相人上犯的错误还真是偶然。张飞带着严颜结结实实拍了他一巴掌,他只能自嘲乃激将也。

第一阵,郭嘉完胜。

为人第二:这方面应当先称赞一下诸葛,他和刘备的君臣关系确实是千古典范,但其中也不乏老刘的权谋之术。一句“彼可取而代之”吓得诸葛夹起尾巴老老实实还要感动的鞠躬尽萃死而后已。和同僚的关系应该也是不错,定期的拍拍关羽马屁,激将一下张飞,安抚一下马超,感动感动黄忠。但他对魏延的偏见始终是那样的偏激和不可理喻,凭自己的喜恶,宁重降将不用大将,好象并未显出如何的豁达。

可郭嘉面对最难伺候的主子曹操,那个真是“伴君如伴虎”。杨修够聪明吧?走了;华佗算竞业吧?去了。谁能真正摸透老曹的心思,那才叫真正的高手,“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郭嘉就做到了这一点。老曹不但对小郭言听计从。陈群那张出了名的臭嘴,当堂指责奉孝的生活作风问题,曹操都不以为怀。论难度系数,奉孝是要高过孔明甚多了。

第二阵,郭嘉胜。

天下第三:诸葛是个好闲之人,如无刘备三顾,一哭二跳三上吊,还真不一定把他感动出山。什么天下兴亡,不如草堂春梦一场,这样的处世态度实在太过偏安和不负责任。

郭嘉又如何呢?他出仕于袁绍,但很快发现了袁的弱点,与之理念不合: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

看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这是什么胸襟?和太史慈的不世之功堪称三国两大豪言。故吾眼中,三国英杰当以孝(奉孝)义(子义)为先。

第三阵,郭嘉又大胜。

度势第四:蜀之国亡,诸葛,姜维,杨仪,黄皓都是罪人,恐怕尤以前两者为先。小国寡民,穷兵黩武,确实是让蜀汉折寿数十年。而郭嘉度曹袁之势,细至袁绍去后其子若何,其臣如何,当为何而争,何时参战,样样看透言中,北定四洲曹操怎能不胜?

第四阵,郭嘉胜。

伐兵第五:自古诸葛多奇谋,郭嘉也有鬼神计,一个遗计退司马,一个遗计定辽东。一个为君平南,一个助主北伐。

第五阵,双方战平。

官阶第六:侯对侯,郭嘉很早就被封洧阳亭侯了。

第六阵,双方战平。

发明第七:孔明灯,木牛流马,这个大概郭嘉没的比了。

第七阵,孔明大胜。

为政第八:郭嘉就没撑到那时候,撑到也不一定强的过熏鱼,所以这战结果也比较明显。

第八阵,孔明胜。

寿命第九:第九阵,孔明大胜。

4:2:3,郭嘉多胜一场。。。呜呼哀哉,那可怜的第九条,如果郭嘉能延寿二十年,其功其谋怎下诸葛?一生算无遗策,看尽万象,足使孔明蒙羞。赤壁若有郭嘉,怎使曹公至此耶?

最后用曹操的悼文做文章的结束: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谥曰贞侯。

十一年间两封侯,遗计定辽鬼神愁。运筹帷幄决千里,江山已定尚温酒。

如果将诸葛亮和郭嘉这两个人作一个比较的话,只能说诸葛亮是仙才,郭嘉是鬼才。类型不是很一致。所以也就没有谁比较厉害的说法了,正所谓各有千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对司马懿的评价为什么并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在近些年新出的三国题材司马懿为主角的影视剧中,对于司马懿的刻画可以说是一个正面形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站在了曹魏一方,曹丕一方来叙述故事。但其实,在历史上,不仅仅是《三国演义》中,对于司马懿的评价一直都不是很好,这又是为什么呢?司马懿名气虽然很大,但在历史上的名声却不怎么好。司马懿同诸葛亮同为三国

  • 东汉末年的荀彧到底是效忠曹操还是效忠汉室?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站队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各路军阀混战,如果能够找到一个非常好的,有前途而且有能力的主君,是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的。然而,却也有很多人从一而终,不管世道如何变化,他们始终坚守着心底那份最初的真心。今天来看一看曹操极为重视的荀彧,他到底是忠于汉室,还是忠于曹操?荀彧(公元162—212年),字文

  • 和坤是怎么死的?嘉庆帝为什么想除掉和坤?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和坤是清朝最著名的大贪官了,因为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也是让大家更加了解和坤和纪晓岚。不过在真正的历史当中,和坤跟纪晓岚并没有这么多交集,一个是因为和坤的官职很高,纪晓岚根本就够不到。还有就是纪晓岚比和坤大很多,两人也没什么共同话题。不过等嘉庆帝上位以后,和坤的好日子也到头了,不过嘉庆帝除掉和坤不仅

  • 唐朝薛仁贵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传奇人生其实这个词语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褒奖吧,其实历史上也有很多的人都在被誉为有传奇人生了,这其中就有一位叫薛仁贵的,他是唐朝的,那么他会有什么样的传奇人生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也一起来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薛仁贵的传奇,来源于他的机遇,但不得不说,薛仁贵也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幸运儿。在太宗末年

  • 薄姬是什么人?他是怎么逃过吕后这一劫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吕后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经常性的杀人杀人这样的,而且也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啊,但是如果对吕后这段历史真正了解的人,你会发现其实有一个人是逃过了吕后的魔掌的,那就是薄姬了,那么这个薄姬到底是谁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看看!薄姬,汉文帝刘恒的母亲,汉高祖刘邦女人中最幸运的一个。

  • 白起为什么是战国名将之首?白起成名之战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也是秦国能完成统一的最大功臣。白起凭借在长平之战全歼赵国40多万人而成名,这一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歼灭战,完全不留活口。当时白起就是兵家的代表人物,在长平之战上秦军一直无法突破廉颇布置的防线,但是赵括当了指挥以后由防守转成了进攻,这个时候白起的计谋就起成效了。白起的大名大家

  • 曹操是怎么收服人心的?曹操用人有什么原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用人非常的讲究,曹操是一位非常爱才的人,而且招贤纳士的方法也很开明,毕竟很多君主都不愿意从百姓中挑选能人。不过曹操性格暴虐也是真的,喜欢动不动就杀人,不高兴说杀就杀,朝中大臣也是非常怕曹操。那这样的曹操到底靠什么来收服人心呢?其实曹操用人是非常讲究原则的,你只要有功、有才就绝对不会亏待你。张绣杀

  •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什么没有对外扩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历史上第二个平民出身的皇帝,从底层一步一步走到最高点,这样的人生可以说是极富吸引力的。而一生征战的朱元璋,却始终没有想过要去消灭周边的小国来扩大自己的地盘,甚至还立下规矩不允许后代去侵犯。那么,为什么朱元璋要这样做?他这么做到底有什么样的深层的原因和考虑?朱元璋能以“驱逐胡虏,恢

  • 三国时徐庶是如何评价好友诸葛亮的?他们谁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到三国时期一位隐士水镜先生司马徽,很多人都认为他的实力一定还在很多谋士之上,看看他的两位弟子诸葛亮和庞统就知道了。其实,他还有一个弟子,就是徐庶。他是刘备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谋士,可惜最终被曹操逼走了。临走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那么,徐庶对于诸葛亮又是如何评价的呢?他们两个谁要更厉害?徐庶评价诸葛

  • 三国时的徐庶做了什么,为什么能一直受到后世的赞扬?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徐庶在《三国演义》里面可以算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了,先是跟随刘备,后来受到曹操的威胁转投曹操,最后又逃亡不知所踪,原本应该施展自己的才华,结果却成了一个酱油般的角色。但尽管如此,后人一提到他仍然是止不住的赞美之情,这又是为什么?徐庶到底做过些什么,能够让人们这般欣赏他?在《三国演义》中,关于徐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