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靠什么建立帝业?

刘备靠什么建立帝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1 更新时间:2023/12/29 4:43:47

在演义中,最开始出场时候的刘备,主要业务就是卖草鞋,除了还有一点汉室刘家的血脉,可以说一无所有。但是后来的刘备,却是能够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人物,这样的成就靠的是什么?有人调侃,认为蜀汉是刘备哭出来的,的确这是他性格中的一个方面,但是却不是全部。那么,刘备究竟有些什么资本,能够打下一片天地呢?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5月15日,刘备于成都称帝,定国号为汉(后世俗称“蜀汉”),雄踞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囊括如今云南全省、川贵两省大部和陕甘南部、广西西北部、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的大片土地,与曹魏及孙吴政权成三足鼎立之势。因高祖刘邦、更始帝刘玄、光武帝刘秀均建立汉朝,故刘备所建立政权亦称作“季汉”,共历二帝,国祚43年。

说起东汉末年的形势,大家想必都不陌生——朝廷腐败黑暗,内有外戚干政、宦官擅权,外有地主兼并、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在这样的年代,刘备能够成就一番帝业,自然绝非偶然。不过对于刘备为何能在蜀地建立一番帝业,后世历来说法不一,许多人将其归结于诸葛亮等人的辅佐,其实这过于片面。纵观刘备生平,我们不难发现其之所以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第一,是深明大义的母亲和四海闻名的老师。虽然刘备自诩为中山靖王刘胜后裔,但毕竟年代相距久远,再加上刘胜后裔多不胜数,贵族血统的尊贵感到刘备这代已经稀释得同平民无异,其生活甚至更为惨淡。年幼丧父的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但刘母却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不计一切代价坚持让儿子读书。在刘备十五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将其送入大儒卢植门下,并在刘备同宗叔父刘元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在卢植门下,虽然刘备贪于玩乐,算不上用功,但这毕竟为他日后成就事业提供了最宝贵的原始人脉资源。

第二,是刘备从小就目的明确、旗帜鲜明。刘备虽然自幼家贫,但从不看轻自己,更是立下了宏伟的志向。《三国志》中记载:“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羽葆盖车乃是天子御车,陈寿的记载虽有美化之嫌,但刘备的志向亦可瞥见一斑。待到揭竿起义之时,刘备就确定了夺取天下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身为汉室宗亲,刘备能够名正言顺地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招兵买马、发展实力,有足够的的实力,登基称帝自然就不在话下。

第三,刘备独特的性格为其赢得了诸多资源,并凝聚了一批草创团队——在任何时候,良好人际关系都是通向成功的捷径。刘备在卢植门下时便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公孙瓒就是在这时候结识的,二人情同兄弟;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时候,刘备又与关羽、张飞结拜为异姓兄弟。在唐县被盗贼攻破后,刘备便投奔了老同学公孙瓒,并被拜为别部司马。

此外,刘备为人忠厚谦恭,注重礼贤下士。任职平原县令时,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刘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就连被刘平派去刺杀刘备的刺客都因倍受礼遇而大为感动,不忍将其杀害;三顾茅庐更是得到了诸葛亮的倾心襄助。当然,刘备更善于揣摩人心、忍辱负重。为投靠徐州牧陶谦,刘备全心全力为陶谦做事,不计一时利益,获得了“三让徐州”的美名。

陶谦为此大受感动,临终前还将徐州送给了他,这是刘备早期重要的根据地。后来刘备又投靠曹操,并借曹操之手除掉吕布;再后来他又投靠刘表,从大公子刘琦那里得到了大量人马。由此可见,刘备早年虽然四处奔波,但也因自己的性格四处交好,众人纷纷施以援手。赤壁大战之后,他用计夺下长江中游的军事重镇荆州,为后来建立政权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长期以来树立的形象为他赢得了资源和民心,也为他的皇帝之梦铺平道路。

第四,优秀团队带来最终的胜利。刘备手下名将众多,其中的五虎将更是家喻户晓,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同时刘备还拥有众多谋臣,徐庶、诸葛亮、马良、庞统无一不是当时俊杰,入川之后也获得了刘璋手下的众多谋臣,比如张松。由于刘璋昏庸懦弱,张松决定将西蜀出卖给别人。原本张松的首选是曹操,但是由于曹操此时眼界甚高,不仅不把张松看在眼里,反而想杀掉张松,这才逼得张松转而投入刘备麾下,这为后者登基为帝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当然,成就霸业更需要革命根据地。早在襄阳之时,诸葛亮便向刘备提出夺取荆、益二州的建议,这两处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借帮助刘璋对付张鲁之机,与张松等人里应外合,夺取了刘璋的全部基业。此举让刘备有了休养之地,待其在两川站稳脚跟之后,称王称帝自然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究竟是不是伪君子真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合上三国演义,你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如果再翻开三国志,你对他的印象是否会有所改观?评价一个人并不能从某一方面,某一件事,自然也不能人云亦云。虽然近些年有很多人认为刘备是一个真小人,并且列举出了一大串的事例,的确是有理有据,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其实,如果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

  • 项羽为什么没有杀刘邦?是不屑还是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末年最出名的事情,莫过于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了。一个是西楚霸王,一个是市井混混,两方有名的较量也就在于那一场鸿门宴。明明项羽有很多很好的机会可以杀死对自己最有威胁力的刘邦,可以他一直没有下手,最终被刘邦逃脱,也注定了自己的结局。那么,为什么项羽一直不理会范增的暗示,没有杀掉刘邦,是犹豫不决,还是

  •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不放心魏延?诸葛亮用人多次犯下发错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死后非常不放心魏延,所以让魏延断后。不过诸葛亮在用人方面真的令人不敢恭维,特别是后期北伐,基本上是计谋和用人都被碾压,而且还把自己的大将给杀死了。所以诸葛亮死后依然延续这种做法导致蜀国几位忠臣也被杀害。其实诸葛亮是被神话太多,所以我们才认为诸葛亮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我们还是应该去了解一个最真实的

  • 荀彧是怎么被曹操逼死的?曹操送荀彧空饭盒是想让荀彧死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曹操凶残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且曹操基本上属于软硬兼施型,可以用强硬的手段杀人,也能用心计把人逼死,哪怕是自己最重要的功臣。荀彧可能就是被曹操给逼死的,可以说荀彧是在早期帮助曹操最多的大功臣,很多谋士都是通过荀彧推荐得来。但是荀彧的抱负和理想跟曹操差的太多,两人终究不是一路人,所以曹操送给了荀彧一个空

  • 朱元璋如何从放牛郎成长为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记忆中的朱元璋,功勋卓越,开创了历史上又一个盛世的明朝,而了解他的早年经历,又都会觉得,这样一个从贫苦家庭成长起来,却依旧不乏雄图伟业抱负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难得。既然朱元璋小时候家庭贫困,那么他的成长道路上经历过什么,才能让他一步步走到明太祖的位置?我们了解的朱元璋,真的就是真实的吗?朱元璋小

  • 冉闵拯救了汉人,为什么却很少被人提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冉闵”可能很多网友不太认识了,但是如果你喜欢的历史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人是多么的厉害的,他就是那位拯救汉人亡族危险的人了,他提出了杀胡令,唤起了汉族人的名族存亡的意识了,拯救了整个汉族人民,这样的一位大贤人,但是大家似乎在史书中很少有见到提起,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

  • 刘备借了荆州为什么不肯归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荆州是三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之地,位于三地交界处,经济发展非常好,对于三方势力来说,这个地方属于一个必争之地,也正因为如此,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如果谁贸然开战,都意味着要与另外两方为敌。我们也知道,刘备曾经从孙权那里“借”过来荆州,但是却没有归还。既然说刘备一向仁义,那为什

  • 三国里最著名的喷子是谁?这些人都因为自己的口才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中能言善辩的人我们知道有很多,这是他们的才华但是用不好也会成丧命的工具。当然古代也有那种大喷子,而且是直接面对面喷,文人相轻大家谁都不服谁,但是在君主面前还这样喷那下场就得看自己的造化了。其中这几位就是惹恼了自己的上级而被杀,所以说一张嘴怎么用更多的还是看脑子,不过古代人性情刚烈也是非常令人钦佩

  • 董卓真的有历史上说的那么坏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大家都知道董卓这个人还是真的是有点意思的,感觉他非常的憨厚,但是也非常的凶神恶煞,但是在美人计面前也毫无办法了,所以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反正是被人说写得很坏的,那么真的就如大家所说的那样,董卓真的很坏?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一起来解谜看看吧!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史书记载,董卓少好侠,尝游

  • 关羽击败过哪些知名武将?关羽斩杀的都是无名小卒?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千里走丹骑过五关斩六将已经成为了最经典的标签,不过仔细看看关羽一生的战绩好像也没击败过什么知名武将,难道关羽杀的都是无名小卒么?当然关羽的伟大我们不可否认,而且蜀国的建立关羽绝对是大功臣,只是在这点上都些小瑕疵。当然后人对于关羽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毕竟是忠诚的代表人物了。关羽作为《三国演义》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