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什么对蔡文姬没有非分之想?

曹操为什么对蔡文姬没有非分之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904 更新时间:2024/2/1 14:12:34

蔡文姬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虽然传世的作品不多,但是从中却可窥见她的才情。有关她的故事也流传甚广,而她身在三国时期,才貌双全,又是曹操的师妹,按照曹操曾经看上张绣的嫂嫂、东吴大乔小乔等美女的经历,蔡文姬恐怕也躲不过。然而,曹操并没有这样做,这似乎并不符合他的人物设定。那么,曹操究竟是出于什么,才没有对蔡文姬下手呢?

三国时期的蔡文姬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她从小聪慧,在父亲的亲自培育下,文姬在文学、书法、音律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有一次,父亲蔡邕弹琴弄断了一根弦,文姬说是第二根弦,父亲认为是误打误撞猜对了。于是故意弄断了第六根,令人称奇的是文姬又一次说对了。父亲由此相信女人确实有音乐天赋。

文姬天资聪慧且貌美如花,豆蔻年华自然有女百家求,上门提亲的踏破了门槛。那时文姬的父亲相中了和蔡家门当户对的卫家,卫家也是当时河东世族,卫家的长子卫仲道是赫赫有名的大才子。

卫仲道和文姬可谓郎才女貌,婚后二人,相敬如宾,文姬弹琴,仲道赋诗。二人春赏花,秋赏月,相知相守,笑看潮起潮落。这样的日子如流水般逝去。但天妒红颜,世事难料,卫仲道不幸得了肺痨,整日咳血,不久撒手人寰,只留下孤零零的文姬独守空房,多少次梦中哭醒。上天!难道自古才女多磨难?

由于二人只顾了风花雪夜,只顾了享受二人世界,却没有想到生儿育女,丈夫死了,文姬又没有一男半女,婆婆认为文姬命硬,克死了自己的丈夫,整日指桑骂槐,文姬一时气愤,毅然离开了这个令她伤心的地方。

东汉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即便是像蔡家这样的世家,也免不了战乱侵扰,文姬回到娘家不久,匈奴人趁中原战乱,左贤王南下抢掠。这些野蛮人抢走了粮食不说,还抢走了大批的女人,这其中就有文姬,经过没日没夜的颠簸,文姬终于来到了荒凉无比的异国他乡。左贤王把文姬纳为妃,苦命的文姬只能顺天认命。

十二年后,饱尝了异族异乡痛苦的蔡文姬生了两个儿子,儿子的出生,使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她先后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为她以后的创作史诗名篇《胡笳十八拍》奠定了基础。

建安十一年,曹操得知蔡文姬流落南匈奴的消息后,心中非常焦急。曹操觉得老师蔡邕没有子嗣,曹操心里当然惦念小师妹。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文姬赎了回来。

曹操是蔡邕的学生,自幼就跟蔡文姬相识,按照辈份跟年龄算,曹操是文姬的学长。曹操常常出入蔡府上,自然有很多与蔡文姬见面的机会。少年时代的蔡文姬便熟读史书,精通音律,声名远扬,两个人也分不清是友情还是懵懂的爱多一些。

我们都知道,做了汉丞相的曹操有爱“人妇”的毛病,曾经为了猎艳,在宛城对张绣的婶婶垂涎三尺,两人鬼混时,被张绣得知,差点砍了曹操。对东吴孙策周瑜的老婆大乔和小乔也是念念不忘,并且筑铜雀台,欲揽二乔于西东。

曹操虽然垂涎于文姬的美貌,其实我觉得更看重文姬的文采吧。曹操最终忍痛割爱,将文姬介绍给了陈留名士、风流才子董祀

曹操之所以不敢染指漂亮且精通文学音律的蔡文姬,对她不敢有非分之想,始终没有纳为身边的人,我觉得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为了报答老师蔡邕的培养之恩,不敢纳为妃子或者不轨行为,也是害怕世人指责其忘恩负义。

第二,是想利用文姬笼络才子董祀,曹操爱才也是世人皆知的,从他能放走关羽这件事来看,曹操有成人之美的雅量,不会嫉妒或者做出玉石俱焚的蠢事。

第三,也是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就是曹操乃三国一代枭雄,讲真汉献帝就是个傀儡,曹操称帝易如反掌,但为了名声克制住内心欲望。他不敢染指蔡文姬的原因与他不敢做皇帝的原因一样,既然能控制住权欲,难道就不能控制住私欲吗?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黄忠如果和关羽同岁能排到五虎将第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黄忠跟随刘备时已经有60岁了,但依然老当益壮还斩杀了夏侯渊立下大功。但是如果黄忠和关羽同岁那实力又会怎么样呢?五虎将的排名关羽应该是在第一位的,那黄忠能超过关羽么?其实还真有这个可能性,毕竟黄忠在计谋方面也是他的强项,所以和关羽耿直的性格相比更加灵活变通。如果关羽也懂得人情世故的话可能也不会被孙权杀

  • 为什么说赵云是死于绣花针之下?赵云的死和他妻子有关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在三国里的结局其实算是不错了,起码做到了寿终正寝,在战乱年代能这样的大将真的不多。但是很多人都对赵云的死存在另一种看法,就是赵云可能是死于妻子的绣花针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赵云的一生几乎是没有污点的,所以后人才会这么放大赵云的功绩,而且成为三国大家最喜欢的人物之一。东汉末年,政局动荡不安

  • 法正真的很厉害吗?为什么说诸葛亮不敢惹法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法政很多网友都有这样的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人好像很厉害,但是我们关于他的事迹和问题方面介绍都不多的,其实也有坊间流传的说,法正其实真的比很多人都厉害,厉害到诸葛亮都怕他,那么这样的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简单地说,诸葛亮是为刘备定下&ldqu

  • 汉献帝是个什么样的人?真的窝囊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身为皇帝的汉献帝,这一生过得确实是痛苦,明明是最尊贵的地位,却还要被身为臣子的曹操要挟,当了个十足十的傀儡皇帝。明明对曹操有恨,却又没有办法发泄复仇,还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从自己手中夺去自己十分看重想要珍惜保护的东西。不得不说,当皇帝到这个份上,可以用窝囊来形容了。那么,汉献帝究竟窝囊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

  • 周瑜打黄盖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打黄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周瑜身为东吴孙权的谋士,他的智慧除却几个对手,自然也是才智出众。我们都知道在著名的赤壁之战前,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就是周瑜下令鞭打黄盖。周瑜做事自然是有自己的道理,旁人可能一时之间想不明白。那么,周瑜为什么会对同一阵营的黄盖用刑?这中间有什么深意吗?民间就有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

  • 张飞醉酒丢徐州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徐州这个地方,可以说几易其主。最初是徐州刺史陶谦,陶谦死后是刘备,吕布打败刘备归吕布,曹操打败吕布归曹操。那么既然说到张飞留徐州,这件事情自然发生在徐州在刘备手上的时候。那么,当时发生过什么,以至于张飞将徐州弄丢了呢?在《三国演义》里张飞曾替刘备坐镇过徐州,当时刘备和关羽带兵前去讨伐袁术,

  • 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了实际上的一国之主,当时的诸葛亮有着最大的威望,没有人不服他。其实诸葛亮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做事,或者说俘获人心,也就是让别人佩服他。可能诸葛亮的人格魅力还要大于他的实际能力,毕竟后期诸葛亮北伐并没有做出什么成果。当然诸葛亮还是很有才华的,毕竟被他折服的人也是很多。从晋朝

  • 贾诩没有想过篡权上位么?贾诩是不是三国里最无欲无求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贾诩的才智其实算是三国里非常厉害的人物了,贾诩曾用计谋打败曹操两次,加入曹操后在官渡之战上帮助曹操获胜,而且还成功预测曹操和曹丕两次出征均会失败。按照贾诩的声望和地位,为什么贾诩就甘愿当一名下属呢?贾诩被一些人称为是三国里最无欲无求的人,一生都是恪尽职守不做出格的事情,如果贾诩有司马懿的野心可能会更

  • 王安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这几件小事看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曾经接触到的王安石,一开始是一个诗人,后来他是一个政治家,宰相,现在看来这两个身份似乎就是两个不同的人,但是在古代,做官的都是经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不会写诗写文章,也很难通过考试,就像是总是走在贬谪路上的苏轼一样,不仅做官,还是大文豪以及大美食家。那么,王安石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这几件小事

  • 李白的后人会有诗仙的潇洒意境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诗仙李白的风范,那是很多人羡慕,想学,却又学不来的,那简直可以说是一种上天赋予的骄傲与才华,否则也不会被称为“诗仙”。但是我们经常关注的就是李白的诗歌,似乎对李白后人的关注点低很多。那么,李白的后人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是否还能保持李白那份洒脱的意境?“如果能重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