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什么事件的发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的确立

什么事件的发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的确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40 更新时间:2023/12/11 2:35:22

齐桓公在春秋时期最早称霸大家都很清楚,齐桓公为何能够称霸很多人也都能够说出几条理由来,那么齐桓公称霸有着什么样的标志呢?什么事件的发生正式确立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主地位呢?

一般来说,现在认为葵丘之盟是齐桓公正式成为霸主的重要事件。当时周惠王希望废掉自己的太子,转而立他的爱妃生的小儿子丰子带为太子,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齐桓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就以诸侯需要拜见太子为由,召集了很多诸侯一起会盟,太子郑当时也在那儿和诸侯们会面了。当时周惠王不能抵抗齐桓公,就偷偷的让人劝告郑国不要结盟,郑国听从了周惠王的话,就不来结盟。

齐桓公觉得郑国这样的举动是对于自己威严的一种冒犯,于是就起兵攻打郑国,迫使郑国也参与到辅助太子的盟约当中来。之后周惠王去世,太子郑被扶上了王位,是为周襄王。周襄王对于齐桓公当年的帮助非常满意,就派人送了很多礼物给他,齐桓公借着这次机会就召集了很多诸侯一起招待周襄王的使者。趁此机会和诸国签订盟约,史称葵丘之盟。

在这次会盟之中,诸侯达成了共识,签订了一份合约,大致内容如下:不准祸水东引,不准因为别国饥荒就刻意不卖粮食,不准随意更换太子,妇女不能参政等等,这些内容是诸侯们达成共识之后定下的,而作为代表宣读盟约的齐桓公也从此踏上了巅峰,成为了当世霸主。

齐桓公称霸的

春秋战国,群雄并起,英雄豪杰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而齐桓公姜小白就是其中顶尖的英豪,他通过自己的雄才伟略,大度的胸襟成为了当时的第一个霸主,是春秋五霸之首,那么齐桓公称霸对于我们有着什么样的启示呢?

在齐桓公称霸的过程中,管仲鲍叔牙等能人的存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齐桓公对于他们的使用就体现了一个做大事的人必须的能力:用人。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一个国家的兴盛也和人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齐桓公能够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不拘小节招贤纳士,对于齐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他们一群人的努力下,齐国才崛起成为了当时的霸主。

其次一个合适的外交政治立场也非常重要,在当时楚国、秦国等国家也不弱,但是却是齐桓公最先称霸,这和齐桓公能够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选择正确的政治方针有着密切的联系。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的口号,先是占据了大义的名分,并且几次出兵帮助他国击退蛮夷的进攻,这样的举动让当时的诸侯百姓都对齐桓公非常尊敬,因此齐桓公的威望是非常高的。而且齐桓公非常会利用盟约来拉拢盟友,同时因为他是带头签订盟约的人,所以在声望上也不是那些一般的国家可以比拟的。

再来齐桓公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为了称霸能够忍住很多的屈辱,几次被人近身劫持,迫不得已签订了合约,但是齐桓公事后还是能够遵守这些合约,这样言出必行的品行得到了无数诸侯王的信任。

齐桓公之死

齐桓公一生霸气冲霄,威震一世,谁能想到晚年的时候齐桓公竟会如此凄凉,甚至沦落到被人囚禁活活饿死的地步,那么齐桓公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又是为什么会落到这么一个悲惨的下场呢?

齐桓公前半生可以说是英明神武,但是就像绝大部分前半生丰功伟绩,到了晚年却晚节不保的人一样,齐桓公到了晚年也要干出点让人惊叹的事情来。晚年时候的齐桓公不再像年轻时候那么英明神武,开始变得昏聩无能,而且随着管仲的身死,一大批老臣也相继去世,齐国上下竟然短时间内没有了丞相的人才,于是奸邪小人开始趁机作乱,易牙竖刁等人受到了齐桓公的重用。

这些人和齐桓公的感情其实也不差,其中易牙和齐桓公的交情甚至让人毛骨悚然。据说当时齐桓公一次无意间跟易牙说到自己这一生什么美食都吃过了,但是唯一没有吃过的就是婴儿肉,本来只是随口一说,无心之谈,但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易牙把这话记下了,回家之后把自己的刚出生没多久的儿子给清蒸了送给了齐桓公,这也让齐桓公更加信任他,但试想这么一个为了自己取悦君王能够杀死自己儿子的人怎么能够算得上是忠臣呢。果然后来齐桓公老了,管仲等人去世以后,易牙和其他的一些奸臣联合起来把齐桓公“请”到了一个小房子里,监禁着他,而他的儿子们都忙着争夺皇位根本没工夫管他,所以曾经叱咤风云的齐桓公竟然在这么一个小黑屋里面活活饿死了。

标签: 齐桓公

更多文章

  • 齐桓公为什么竟然让有一箭之仇的管仲治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很为人称赞,其中的曲曲折折我们已经讲述过很多,的确在春秋乱世中,各方诸侯都在极力拉拢人才,他们网罗各方人才成就自己的霸业,期待在各国征战中分一杯羹,这就造就了春秋时期人才的大规模流动,各国国君求贤若渴,各方人才也在积极奔走,双方各取所需,都在找自己的位置。网络配图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 齐桓公本是一代雄杰:究竟失败在什么地方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桓公

    “悟”为此道之起步,“破”为此道之续步,“习”为此道之化步。齐桓公本是一代雄杰,在贤相管仲和鲍叔牙的辅佐下,成为春秋时期各诸侯的第一位霸主。而至晚年则意志衰退,宠妾用奸,好色起佞。他有六个儿子,均从庶出,也都有资格继承君位。齐桓公先是立昭为太子,而竖刁、易牙等人却欲谋立无诡为太子,并对管仲极为不满,

  • 大半生英明神武齐桓公晚年却面临儿子夺位大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齐桓公晚年却面临儿子夺位大战

    齐桓公虽然大半生英明神武,带着齐国走到了中原的巅峰,但是到了晚年,晚景比较凄凉,不只是被手下人囚禁,他的那些个儿子也没有一个靠得住的,没有一个去看看他们可怜的老父亲,任齐桓公饿死在了宫廷中,那么齐桓公的儿子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齐桓公一生总共有过好几个夫人,但是这几个夫人都没有儿子,所以说齐桓公并没

  • 齐桓公小故事:齐桓公见小臣稷指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齐桓公见小臣稷

    齐桓公一生经历的事情很多,而很多他亲身经历的事情都成为了典故被后人传唱赞颂,并从他的故事中吸取经验。下面历史趣闻网就来给大家讲讲齐桓公见小臣稷的故事。齐桓公见小臣稷故事插图这个故事原本被记载在吕氏春秋一书之中,书中原文如下: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

  • 齐桓公想称霸:但是管仲竟然使出了这么一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管仲

    政治上和军事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通过经济手段能够办得到。当今社会如此,古代社会也不乏见。齐桓公要称霸,引起其他诸侯国的一阵唏嘘。迫于齐国政治高压和军事威胁,宋、陈、蔡、卫、郑等国家纷纷投了赞成票,推举齐桓公为盟主,承认齐国在众诸侯国中的霸主地位。不过,与齐国濒临、实力比较强大的鲁国却不依不饶,与鲁

  • 齐桓公不听劝言遭软禁 停尸67天无人收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不听管仲劝言遭宠臣软禁 停尸67天无人收葬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有“春秋第一相”之誉。管仲不仅有经天纬地、治国安民之才,而且非常善于识人,从他临终前与齐桓公的一段对话就可以看出他识人的非凡智慧。网络配图史 料记载,管仲病重期间,齐桓公去探望他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什么用衣袖遮脸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3子、齐襄公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齐桓公任管仲

  •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竟是中华文明的拯救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国内国际舆论一片哗然。但齐桓公不为所动,坚持信任管仲。管仲也投桃报李,运用全部智慧,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时齐国大治,国力迅速增强,成为春秋历史上第一霸权。在齐桓公称霸的四十年中,曾召集过国际和平会议26次,出动军队28次,但却一直保持着春秋时代初期的

  • 老马识途——齐桓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桓公

    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登上王位,后来被称为齐国的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鲍叔牙、隰朋等能臣,经过多年的改革,齐国已经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强国,后来,齐国的桓公也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称霸全国,称霸天下。一天,齐桓公与管仲讨论国家大事,有人前来报告:“陛下,燕国派了一名特使来见您。" 桓公说

  • 齐国君主齐桓公做了什么 他是怎么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齐国

    公元前770年,华夏历史步入到东周时期,也就是著名的春秋战国时代。在这一时期,周天子的主导地位已经是名存实亡,各大诸侯国已经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各为其主,并且相互之间伐交频频。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通过东征西伐,最后脱颖而出,成为诸侯国们认可的一方霸主。在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而齐国君主齐桓公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