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先秦古文赏析之富贵不能淫,孟子的这篇文章有什么道理?

先秦古文赏析之富贵不能淫,孟子的这篇文章有什么道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48 更新时间:2023/12/30 15:14:13

富贵不能淫,先秦孟子及其弟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的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我们首先来看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首先,孟子针锋相对地用了一个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对景春的观点给予直接的否定。

其次,孟子进行了分析,回答了“公孙衍、张仪之流”为什么不能称为大丈夫。

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

我们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

劝谏。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

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太监小老婆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 深恶痛绝了。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

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

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 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怎样做到?

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 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

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 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

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 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标签: 先秦富贵不能

更多文章

  • 关于孟子不尽信书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典故,孟子不尽信书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孟子不尽信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出处】《孟子·尽心下》。【释义】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相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辩证地去看问题。【历史典故】传说在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的第四年,周武王得知商纣王的军队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

  • 《孟子》是何人所著?书中的主要思想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邑(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少年时深受旧礼教的熏陶,后来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梁、宋、滕、魏、楚等国。曾任齐宣王的客卿,但因主张未被采纳,愤而去官,退居故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一起著书立说

  • 秦惠王嬴驷简介 秦孝公之子秦惠王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嬴驷,秦国国君,战国时期,大秦帝国

    导读:秦惠王更元三年(公元前322年),本名嬴驷,秦孝公之子。秦国在秦惠王朝是一个大发展时期,不仅打通了中原通道,而且夺取了魏国的河西郡和上郡,攻灭了巴蜀,占领了汉中,使秦国的领土面积骤然扩大了数倍。更重要的是,巴蜀、汉中与秦国的本土关中一样,是当时第一等的良田。嬴驷(前356—前311),战国时秦

  • 大秦帝国之纵横第4集剧情 芈八子被嫁给嬴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秦帝国,大秦帝国之纵横

    大秦帝国之纵横第4集剧情介绍义渠骇为见芈八子追赶拦截张仪车队,带走芈八子未果。芈八子入宫多日,一直没被嬴驷接见,张仪苦闷找苏萱询问,却被苏萱讥讽。芈八子厌倦项纹讲解婚典礼仪,摆脱了项纹后遇见了藏獒,惊恐慌乱之时嬴驷出现。嬴驷赞张仪联楚功不可没,所选联姻的芈八子也很心意。魏国节节败退,惠施出使秦国,割

  • 大秦帝国之纵横第10集剧情 芈八子为嬴驷去义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秦帝国,大秦帝国之纵横

    大秦帝国之纵横分集剧情介绍:第10集剧情太子奂反对韩国出兵,韩王不以为意坚持出兵。嬴驷巡视军营,与魏冉切磋,张仪才得知魏冉加入了死士营。嬴疾将白起带入军中,白起以羊汤比作战事为嬴华祥解为何其在观泽战败。三晋扣关函谷,秦闭关不出。陈轸要入楚,张仪说服陈轸做秦国细作。秦国怕义渠趁乱攻秦,使用怀柔政策送礼

  • 嬴驷是个怎样的人?嬴驷为秦国做过哪些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嬴驷,秦朝,春秋战国

    上是一个真正有作为的帝王。历史上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赢驷少时,因触新法而遭流徒,使他早年便能脱去宫室之气。他沉潜民间数载,对秦国新法有了独到的深刻认识。秦惠文王和秦武王是一个积蓄力量的时期。秦武王在位时间短而且死

  • 秦惠文王嬴驷是怎样的人?嬴驷与嬴政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惠文王,嬴驷,嬴政,秦朝

    秦惠王又称秦惠文王或秦惠文君,嬴姓,名驷,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之子。前338年,秦孝公死,惠文王即位,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当政期间,东进攻魏,灭蜀败楚,伐取义渠,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在《芈月传》中的赢驷,性格稳重内敛,心思细密,作为一位

  • 嬴驷的正妻魏夫人颇受宠爱,最后被芈八子清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夫人,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夫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魏夫人出生于魏国,跟楚国的芈八子在血缘上没有半毛钱关系。她的婚姻,也没有任何浪漫之处,当时魏国想和秦国交好,而魏夫人到了婚嫁的年纪,所以就被嫁给了嬴驷。美人如玉情如霜,从此其他皆路人。幸运的是,魏夫人得到了嬴驷的

  • 嬴驷为什么要杀商鞅?真的是为了报仇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嬴驷,战国

    商鞅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的历史,同样也改变了战国的历史,如果秦国没有商鞅变法的话,秦国也根本不可能有基础统一天下,毕竟商鞅变法之前的秦国几乎差点就被魏国给灭亡了,最后还是秦国割地求和才保住了过来,在商鞅变法之前的秦国是贫苦之地,被称之为

  • 后人评价秦惠文王嬴驷为秦国四雄主之一 秦惠文王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惠文王,秦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惠文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六岁。秦惠文王为秦孝公的儿子,原名为嬴驷。后人在评价秦惠文王之时,都认为他是位大有作为的秦国君主。后人将嬴驷评价为秦国四雄主之一。嬴驷在位时,将秦国的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并且加强了君主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