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信夸下海口却征楚失败,秦始皇为何不责怪他?

李信夸下海口却征楚失败,秦始皇为何不责怪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21 更新时间:2024/1/29 9:32:57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李信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有一种评价叫作“中国式评价”,就是为了抬高一个人,必须拿另一个人当垫脚石,这样才能显示想要抬高的那个人的“高”。

我认为这个坏习惯,至少是从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开始有了!

李信被人所熟知是出现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司马迁为了抬高王翦,有意的在这篇文章中贬低了李信。

在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分别问李信和王翦,想要攻打楚国,需要多少人,李信说要二十万,而王翦说要六十万。

于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意思就是王翦老了,打仗太谨慎,而李信很壮勇。

当然,李信征楚之战最后被啪啪啪打脸,率领二十万大军,最后被楚人吊打,于是秦始皇不得不找王翦再次出马,甚至说:“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司马迁可谓是“中国式评价”的鼻祖人物,在这个文章中通过秦始皇对王翦前后说的两句话由轻视到重视的变化,然后再拿李信伐楚战败做铺垫,最后为王翦征楚之战埋下伏笔,凸显王翦的厉害之处。

其实,如果我们要是在《史记》这本书中,仔细的挖掘李信这个人,就会发现他并非是一个喜爱吹牛的人,而是有着真本领。

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说李信以数千兵马追逐燕国太子丹,并且杀了他,这个时候李信是“年少壮勇”,随后,李信在攻打赵魏韩和燕国的统一战争中,逐渐受到秦始皇的信任。

当时的秦国对外战争很频繁,对军事人才的缺口很大,在王翦等老一代将领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用新人,所以秦始皇才让李信前去伐楚。

为何李信征楚之前夸下海口,最后打了败仗,秦始皇却没有责备李信呢?

尽管李信打了败仗,但是秦始皇应该并没有过分处置李信,由于《史记》不怎么注重时间的记述,比如战国四大名将连出生的日期都没有,只有非正常死亡的白起和李牧才有死亡时间,而正常死亡的王翦、李信都没有死亡时间。

曾经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那些将军的结局如何?其实,只要不表,就是善终!

这表明,秦始皇是一个很大度的君主,在很多资料中,都将秦始皇写成一个十分残暴的君主,其实这是对秦始皇的污蔑,秦始皇一生大开杀戒,就是杀了一帮装神弄鬼的儒生而已,除此之外,秦始皇杀的人真的不多,尤其是对六国贵族,更是以安抚为主。

具体在这件事上,也并不是李信一个人的想法,其中也包括了秦始皇的想法!

要知道,秦国跟赵国打的时候,还动员了五六十万人,而楚国实力也很强大,所以让李信拿二十万去灭楚国,实际上是带有明显的机会主义成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秦国的统一之战是短时间内仓促完成的,在攻打楚国之前,秦国也很害怕各国反扑,在攻打楚国的时候,秦始皇自然也有博弈的心理。

李信二十万伐楚之战,简直就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赌一赌,摩托成陆虎。

从这个角度来说,秦始皇是不会过分的责怪李信。

而另一方面,李信在这场战役中,也有可圈可点的表现,根据司马迁的记载,李信伐楚之战的经过为: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从中也能发现,秦军未能打过楚军,不是李信的问题,而是反扑的楚军实力太强,没办法的情况下,李信只能撤兵。

最后,秦始皇委托王翦率兵六十万伐楚的时候,其实已经水到渠成了。

还是那句话,谁都知道派六十万伐楚是稳妥的,但是谁都有侥幸心理,如果二十万能打赢,那多舒服。

在王翦灭了楚国后的第二年,秦始皇继续派遣李信与王贲去攻打燕国,秦国统一六国之后,李信以功劳被封为陇西侯。

秦始皇没有因为李信的过错而忘记他的功劳,这是值得学习的,而司马迁传下来的“中国式评价”法则,我却不敢苟同,然而,在潜移默化当中,我们又经常这么做,实在是可悲!

标签: 李信秦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秦始皇陵项羽真的盗过吗 项羽真的是挖掘皇陵第一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陵,项羽

    你真的了解秦始皇陵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众所周知,秦始皇对自己的皇陵特别的重视,毕竟这关系他“千秋万代 世世为王”的愿望。当时秦始皇为了修建这项浩大的工程,尤其是地宫,采用了最好的建筑材料,聚集了最优秀的工匠,应用了最先进的技术来确保皇陵万无一失,所以秦始皇陵的构建极其壮观

  • 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候 世界各地都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秦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朝统治时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做出伟大贡献的一位皇帝,灭6国,统一度量衡和货币这都是秦始皇的功绩。不仅是这样,秦始皇还修建了秦直道,这样一来也能够抵挡住北方匈奴的入侵。秦始皇统一全国时,当时秦代的发展可以说是越来越好。而放眼世界,其他的国家

  • 历史上秦始皇射杀的“海神”,到底是什么动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秦朝

    大家好,说起秦始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人,也是第一个打破旧时代规则的人。作为一个“开天辟地”之人,他注定会走上一条孤独的道路。史学家黄仁宇曾说过一句话:“秦始皇统一中国,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何不让人仰慕?”正所谓“人无完人”,秦

  • 秦始皇在位时期军队实力那么强 皇帝死后军队实力为什么下降那么快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军队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始皇死后军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家都知道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片广阔土地上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人。而奠定这份基业的人正是秦始皇,是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改革了制度,统一了思想才没有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四分五裂。在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有很强的一支军

  • 秦始皇修建骊山皇陵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其实他在做另外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秦朝

    每当一提起秦始皇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

  • 废除"分封"的秦始皇,为什么会给刘邦分封了一堆“诸侯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秦朝

    大家好,说起秦始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周朝时期,周天子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贵族(含异姓贵族),并按五等分封,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受封的诸侯王裂土一方,有自己的朝廷官员、军队,他们表面上仍尊崇周天子为天下之主,并按期进贡。另外这种封建式的分封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世袭,

  • 秦始皇传位给扶苏是真的吗 有没有证据能证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扶苏

    还不知道:秦始皇传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什么证据,事情其实是这个样子滴。近来总有一种声音, 说根本没有篡改遗诏的事,秦始皇本来就是想把帝位传给二世祖胡亥的,理由是:秦始皇一:巡游天下时,二十个儿子谁都不带,就带上小儿子胡亥,由此可见,秦始皇对胡亥相当宠爱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遇刺最多的皇帝 其中史书上就有四次被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遇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始皇被刺杀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始皇是后世公认的“千古一帝”,他的丰功伟绩自然有目共睹,但是他的命运也是凄惨的。他在位仅仅30余年,却是中国历史上遇刺最多的皇帝,其中有文字详细记载的就有四次。今天小编就给各位看官说说秦始皇遇刺的经历。第一次、荆轲刺秦王“

  • 胡亥为什么会那么受秦始皇疼爱?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胡亥,秦朝

    胡亥为什么会那么受秦始皇疼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提到秦始皇的儿子们,咱们能立时想到的天然便是宗子,贤明仁厚的扶苏,还有就是少子,昏庸残暴的胡亥了。这两个人个性鲜明,相形见绌。由于身份和年龄的特殊性,他们在秦皇几十个儿子中自然脱颖而出,成为史书中记载的两位王子。众所周知,

  • 秦始皇嬴政的后代为什么不姓赢?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秦朝

    你们知道秦始皇嬴政的后代为什么不姓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姓氏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文化之一,最初的起源是基于对“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而后演化成为了血脉和家族传承的一种标志。尤其是在古代皇室之间的传承中,更加的注重家族姓氏和血脉传承。可是为什么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自己的名字叫做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