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死后,殷通号召项梁反秦,为何却被项梁杀了?

秦始皇死后,殷通号召项梁反秦,为何却被项梁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426 更新时间:2023/12/23 15:44:32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殷通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项梁伙同侄子项羽杀殷通一事,有诸多疑点,比如说:殷通好心劝项梁反秦,项梁为何暗中嘱咐项羽,将殷通杀死?

项羽杀殷通一事之前,还有另外一件值得寻味的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到会稽,一行人浩浩荡荡好不壮观!所到之处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争相观看秦始皇东巡的盛大场面,这其中就有项羽、项梁叔侄二人。

正当众人观得起劲的时候,项羽冷不丁蹦出一句话:

“彼可取而代也。”

嗯,这句话是说给项梁听的,意思是:三叔,秦始皇这么大的场面,您以后也可以享用啊!言外之意,秦始皇算什么?三叔您也可以当皇帝。

这种话在当时,是要被坑杀的。

因此,项羽此话一出,当即引起周围人的注意。项梁则赶紧捂住项羽的嘴,一边向周围人打哈哈,一边对项羽轻声骂道:

“毋妄言,族矣!”

你个小兔崽子,不想活啦?就算你不想活,咱们项氏一族还有一大家子呢!

俗话说,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项羽的这番话,被当时在场的某个人记下。当此人欲拿这句话去报告会稽太守时,恰逢秦始皇驾崩,天下缟素,也轮不到管这些“莫须有”的鸡皮蒜末小事情。

秦始皇的丧礼搞完,秦二世继位,陈涉吴广于大泽乡起义。

于是,秦二世派兵镇压起义,并发出通告,要求所有太守在境内查处“可疑分子”。如果哪里再次发生起义,就拿太守是问。

如此,殷通才重新重视一年前的那个情报,并三番五次邀请项梁,带着大侄子项羽一起来太守府“喝个茶”。

项梁心中倍儿清楚,这个茶,不好喝,可是又不能不去。

想来想去,项梁还是决定赴了太守这个约。临行之前,项梁做了两件事:一是令项氏一族藏匿起来;二是让项羽带上刀剑,必要时候干特娘的。

公元前209年7月,项梁带着项羽来到了会稽太守府。项梁自入府面见太守殷通,项羽因为年纪小、资格不够,在太守府外边等候。

殷通得知当日项梁要来,特意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在太守府安排数百名刀斧手,项梁与殷通“喝茶”的地方,更是有心腹爱将把守,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两人寒暄了一阵之后,殷通抛出一句话:

“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此话一出,项梁一身冷汗!

尽管项梁早有心理准备,没想到殷通如此开门见山。殷通明面上是拉拢项梁一起造反,可是联系前因后果便知,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殷通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他的意思是说:“陈涉吴广起义之后,乌江以西都起兵造反啦!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就被人所制。我想发兵,让你和桓楚跟着我干!”

项梁非常清楚,他和项羽都是“六国余孽”,从来都不被秦国的统治阶层(包括殷通)看不起。殷通拉着他一起造反,可能吗?

而且,桓楚是谁?那不是项羽的朋友吗?他可也说过造反的话呀!

想到这里,项梁连忙起座,对殷通说道:

“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项羽)知之耳。”

桓楚那家伙不知道逃哪儿了,除了我大侄子项羽之外,没人知道他藏在哪里。

殷通便让项梁去找项羽。于是,项梁起身,疾跑到太守府外面,将急的团团转的项羽拽入太守府,边走边交待项羽:“把剑准备好。”

安置好项羽之后,项梁再次面见殷通。

此时的殷通,仍然没有发觉事情已经在起变化。虽然太守府里蹲着数百名刀斧手,他们都没有阻止这位21岁的青年,带着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站在太守的门前。

有项羽在门外守着,项梁心中多了几分底气。

不大一会儿,项梁再次走出屋子,将项羽叫到屋里。此时的屋子里,除了太守殷通、项梁叔侄,还有几名殷通的手下,他们持剑而立,站在殷通身旁。殷通见项羽进了屋子,便开始问他关于桓楚的话题。

最紧张的人,莫过于项梁。他一边观察室外的动静,一边观察殷通和他的几个手下,还要替项羽打圆场。

接下来就是项羽斩杀殷通的名场面,看《史记》如何描述:

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没过多久,项梁就暗示项羽:“可以动手了!”于是,项羽拔剑奔向殷通,一刀剁下他的脑袋;然后把殷通的脑袋和印绶扔给项梁,项梁得到这两个物件,就能指挥会稽府的人了。

屋里的人亲眼目睹了太守之死后,当即表示臣服。而屋外的人并不知情,知道屋里有变化,纷纷杀了过来。项羽一点都不含糊,提刀杀出屋子,连续斩杀了近百人之后,才停了下来。此时,太守府的人都趴在地上,彻底臣服了项梁。

项梁和项羽谋杀殷通,得到了什么呢?

项羽乌江自刎之前,不是说,江东子弟八千人,无一人东还吗?这八千江东子弟,就是杀了殷通之后,以“印绶”为令,聚集起来的楚兵精锐。

不难想象,殷通那天本来是想杀死项梁,却被项梁反杀。

标签: 殷通秦朝

更多文章

  • 张敖娶了刘邦和吕雉的独女鲁元公主,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敖,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敖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这个异姓王便是赵王张敖,张敖是赵王张耳之子,妻子是刘邦的独女鲁元公主。秦朝末年,张敖随父亲参加反秦起义,立下大功被封为成都君。汉朝建立后,张耳被封为赵王,两年后张耳去世,张敖即位为赵王,娶刘邦独女鲁元公主为妻。高祖七年,刘邦从平

  • 张敖身为赵王对待刘邦恭恭敬敬,为何却遭到刘邦的辱骂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张敖

    张敖(?-前182),西汉初人。张耳之子。秦末随父参加陈胜、吴广起义,曾封成都君。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嗣爵为赵王,娶高祖长女鲁元公主。八年,高祖过赵时,执子婿礼甚恭,反遭辱骂。赵相贯高等以此谋刺高祖,未遂。次年事发,被牵连入狱。后因贯高极力辩白,得赦,尚鲁元公主如故,贬爵宣平侯。汉五年,张耳

  • 南越王赵佗:历史上第一个敢在越南称帝的中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佗,南越,秦朝,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鸡犬相闻,它世代受汉文化的浸润,历史上,曾长期受中国朝廷的辖属或保护。第一个在越南称帝的中国人远在秦汉时代,此人堪称世界范围内最长寿的帝王--他就是赵佗。平定岭南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他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

  • 赵佗奉命南征 为什么会跑到越南当起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朝,赵佗,​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还不满足。他把目光转向广袤的南方,手指在岭南划了一个圈,说:“这些也是朕的地盘。”于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攻打岭南。主将屠睢因为滥杀无辜,被当地人奋起反抗杀死了;秦始皇又派了一个任嚣为主将。这样,反复折腾了4年,任嚣和赵佗终于将岭南一

  • 秦朝倒台的第二大受益者赵佗 都尉走向称帝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佗,秦朝,南越国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点着了民间反抗秦朝统治的第一把火。之后天下豪杰是纷纷雄起,其中最彪悍的当属项羽。可彪悍归彪悍,项羽还是没有吃到最终胜利的果子,我们都知道,秦朝倒台的最大受益者是建立了汉朝的刘邦,那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秦朝倒台的第二大受益者,赵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消灭六国之后并没有

  • 大秦岌岌可危之时,蒙恬和赵佗两大主力军团到底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

    在大秦岌岌可危之时,帝国的两大主力军团,蒙恬的北方铁骑和赵佗的南方军团却失踪了,这才给了项羽和刘邦机会,凭着装备落后,战斗力孱弱的农民军赢得了天下。那么,这两支主要由秦人组成的军队,当初横扫六国,现在为何对秦国生死不顾呢?赵佗不愿回救,容易理解,北方统帅蒙恬不明不白的自杀,让赵佗心有余悸。五十万大军

  • 南越王赵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赵佗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恒山郡真定县(今中国河北正定县)人,在秦朝灭亡之后,天下大乱,楚汉争霸的中原更是乱得不可收拾,在这段时间有一个小国诞生了。他叫南越。第一个皇帝就是赵佗,一个秦朝人,曾经是秦朝的一员大将,奉命来攻占岭南,并且在岭南当上了县令。赵佗是最早在岭南地区建立政权的秦朝

  • 赵佗为什么那么长命?熬死九个皇帝自己做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佗

    古代皇帝很是令人羡慕,掌握着天下大权,后宫三千佳丽相伴,可谓是夜夜笙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皇帝的平均寿命还没普通人高,很多三十来岁就挂了,长寿的皇帝屈指可数。其中有一个皇帝,他本是一名将领,熬死了9个皇帝,自己也登基称帝,堪称史上最开挂的将领。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至今陵墓还没有找到,成为了千古

  • 南越武帝赵佗为什么能那么长寿,甚至看到了见证了自己的孙子当爷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佗,南越国

    赵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古代,人们的寿命通常都比较短,和古人所说的一样人到70古来稀。看来,古代人要想活到七十岁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像现代人拥有优越的医疗条件,大部分的人都能够活到七十岁左右。但是在古代,人活到50岁就算长寿了,很多人寿命都是在40岁左右

  • 项羽、刘邦进宫秦朝时,胡亥为什么没有赵佗的50万大军抵抗?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胡亥,秦朝

    胡亥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灭六国以后,秦朝至少有百万以上的士兵。但是十几年以后天下大乱,秦朝中央竟然无兵可用,以至于章邯出战起义军带的居然是骊山囚徒,那么秦朝的百万大军去了那里,为什么不到咸阳来救驾?首先是秦法严苛,没有皇帝的指令,没有人能够调动军队勤王。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