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朝开国丞相李斯想要明哲保身为何反丧命?

秦朝开国丞相李斯想要明哲保身为何反丧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30 更新时间:2024/1/5 0:21:29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中国历史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

李斯——明哲保身反丧命的“软骨头”

李斯在秦始皇时任丞相,战国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李斯先于吕不韦手下任郎官,后秦王任他为长史、客卿,后升为廷尉。李斯是个历史上功过、毁誉各半的人物。秦始皇依靠他不论国别、任人唯贤的谋略而统一了全国。作为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他在秦统一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他这人骨头不硬,又与赵高合谋篡改诏书,贪图富贵,助纣为虐,因而最终又葬送了秦王朝,自己也被赵高陷害致死。

李斯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开始只做了个郡中的小办事员。但他不甘心就这样在社会底层了此一生,他决心改变环境,去谋求一种滋润的人生。

于是,李斯辞去了小办事员的职务,来到了齐国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拜荀况为师,同韩非子一齐学习“帝王之术”。李斯学成之后,分析形势,准备寻觅施展才华、攫取荣华富贵的舞台。他纵观七国,认为只有秦国已经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政治、军事、经济基础,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发展。

公元前247年5月,李斯来到秦国都城咸阳。当时正赶上秦庄襄王刚死,13岁的嬴政继位。皇帝太小,国家大事就都由丞相吕不韦说了算。到了秦国的李斯就投到了吕不韦的门下。吕不韦很快就看出李斯是个人才,就让他参与朝政。

后来,吕不韦又把李斯推荐给了秦王。李斯见了秦王,便对秦王分析天下大事,认为秦国已对六国形成了压倒之势,应该吞并六国。

秦王嬴政早有并吞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听了李斯的这番话当然感到十分过瘾。于是,他立即提升李斯为长史,没事就跟李斯研究治国方略。在秦国迅速壮大的过程中,秦王又拜李斯为客卿。很快,李斯就天下闻名了。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秦刚刚统一,该如何管理疆土?众官说法不一。秦始皇权衡利弊,毅然同意了李斯的主张,把全国分为36郡(后又增设南海、桂林、象郡、九原,共40郡),郡中设守、尉、监等官员。郡下设县,县设令、长(万户以上为令,万户以下为长),主管一县政务。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领取俸禄,不得世袭。

李斯上书力驳分封,在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李斯还辅佐秦王制定了一系列诏命和法令。这些措施,在当时功效显著,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期间,李斯升任丞相,秦始皇对他十分器重。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第五次出行。这年七月,秦始皇来到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生了病,病得很重。于是,他便命赵高写遗诏给公子扶苏,诏书中说:“把兵权交给蒙恬,赶快来参与丧事,到咸阳会齐,然后再行丧礼。”遗诏还没有送出,始皇帝就去世了。遗诏和玉玺都在赵高那儿,只有胡亥、李斯等少数人知道皇帝已死。李斯认为,始皇之死,会引起举国慌乱,何况又是死在巡游途中,生前又未确立太子。他唯恐诸子争位,天下生变,于是决定秘不发丧。

赵高扣留了赐给扶苏的玉玺与遗诏,说服胡亥,伪造诏书,假托始皇之命,诛杀扶苏,改立胡亥为太子。胡亥开始有些顾虑,让赵高同丞相李斯商议一下再定。

赵高便去找李斯。李斯一时难以接受,说:“老赵,这样干不厚道吧?皇上活着时对咱们可是不错呀,我怎么能不按他的既定方针办呢?”

赵高的脸一下拉长了,他说:“老李,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现在这事明摆着呢,你要是同意与我们合作,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你要是不干,不但你自身难保,恐怕别人也要跟你遭罪了!你不是光棍一条吧?……”

赵高的话还没说完,李斯的汗就流下来了,他颤抖着说:“老赵,你别说了,我全听你的!”

就这样,李斯最终同意与胡亥、赵高合谋,立胡亥为太子,假传始皇诏命,赐死扶苏和蒙恬。然后,马不停蹄,秘密运送始皇的尸体回到京城。胡亥靠着不正当的手段当上了秦国的二世皇帝,但却没有什么高招统治朝野,驾驭臣下。

据史书记载,秦二世先后戮杀大臣蒙毅、蒙恬等,诛杀12个公子,并在杜县将10个公主肢解。他还不顾民怨沸腾,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对于二世的胡作非为,李斯全都看在眼里,但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想用这样的办法保全自己。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关东豪杰纷纷响应。李斯这才感到大事不好,但他已经回天无术了。这时候的秦王朝濒于土崩瓦解。秦二世这个时候还不知死活,每天不上朝,把朝政全交给赵高处理,自己在后宫享乐。

李斯对皇帝的昏庸和赵高的专权感到不满,多次上书给皇帝,但奏折根本到不了皇帝的手上。赵高觉得留着李斯终究要坏他的事,便想除去李斯这个眼中钉。于是,他找到李斯,对他说:“函谷关以东现在造反的人越来越多,皇帝却还让百姓修建阿房宫,而且一天到晚就想着玩儿,也太没心没肺了。我想劝阻皇帝,但是,我的地位太低,说话没有分量。而这正是您该管的,您怎么不去劝劝呢?大伙可都看着您呢!”

李斯想劝谏皇帝,正苦于没有机会,如今听了赵高的话,便说:“我早就想提点意见了。可是,皇帝一天到晚也不露面,我想说话也没有机会啊!”

赵高见李斯中计,连忙说:“您如果想进谏,我替您注意着,等一有机会,就通知您。”于是,每当秦二世与宫女嬉闹时,赵高便派人通知李斯:“皇帝现在有闲空儿,你有什么意见就快去提吧。”李斯不知是计,他立刻进宫请求见驾。

像这种情况,连续出现了两三次。秦二世非常恼火。赵高便趁机向皇帝进谗言说:“陛下,沙丘废立的事,这个李斯可是参与了,现在,您已经被立为皇帝,他一定是觉得他这个丞相官小。我想,他是要您封他为王。”

胡亥听完这话果然很生气,赵高接着又说:“陛下,我听说李斯的儿子和陈胜挺好的,这次陈胜造反,说不定他儿子还参与了呢!”胡亥一听更生气了:“还有这事儿?我得派人好好查查!”

李斯知道事情原委之后,想面见皇帝,但皇帝正在甘泉宫观赏角力与杂技表演,李斯进不了宫,便上书极力替自己辩解,并诋毁赵高,言辞尖锐犀利。二世皇帝根本不信李斯的话,还将李斯的话全部告诉了赵高。赵高说:“陛下,李斯这样干是想置我于死地呀,等我一死,他就要篡夺天下大权了!”

胡亥闻言,立刻将李斯的丞相免了,降为郎中令,接着又以谋反的罪名逮捕了李斯,交给赵高去审理。

赵高对李斯严刑拷打,李斯受不过,只好屈招。他上书给皇帝,历数自己的功劳,企求能够得到赦免。这封信呈递上去,就到了赵高的手里,赵高命官吏将它丢弃,不准上奏。

赵高逼李斯屈招罪过之后,怕他更改口供,就派他的死党假扮成御史、谒者、侍中等官员,对李斯轮番进行审讯。只要李斯一改口供,马上便严刑拷打。后来,二世皇帝派人调查李斯的事,核对李斯的口供。李斯认为又与前几次一样,只要一说真话就受刑,所以没敢再更改口供,用书面形式,承认了自己的犯罪属实。这正中了赵高的奸计。赵高把李斯的口供给皇帝一看,昏庸的皇帝说:“好呀,这回要是没有你,我就被李斯这家伙出卖了。”

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腰斩于咸阳。父母、兄弟、妻子三族也被夷灭。

标签: 李斯秦朝秦始皇

更多文章

  • 李斯的伯乐居然是吕不韦?李斯和吕不韦是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朝,李斯,吕不韦

    当李斯风尘仆仆赶到咸阳城的时候,他想不到自己会遇上一场盛大的丧事。年轻的秦庄襄王即位三年便撒手西去,把偌大一个国家留给刚满十二岁的儿子嬴政和文信侯吕不韦。吕不韦本是阳翟大贾,他本着一种大商人的世界观投身于政治活动,他的人生信条是“奇货可居”。在这一信条的驱使下他出资帮助了一个困居异国、纤弱无能的秦之

  • 历史如何评价李斯?李斯对中国发展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斯,秦朝,历史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李斯是秦朝时期的著名丞相,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帝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又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他是秦国不能回避的一个人,了解秦国的关键人物之一。李斯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在他的身上既有文人“达则兼济天下,

  • 李斯为什么要背叛秦始皇?李斯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斯,秦朝,秦始皇

    《史记》记载: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李斯在临刑前,回头看自己的儿子说:“我还想跟着你一起牵着黄狗,到蔡东门追逐野兔,还有这样的机会吗?”说完父子俩都哭了,最后的李斯下场很惨,不仅本人被腰斩,还被夷三族。回首当年丞相

  • 李斯对汉字发展有何影响?又是什么影响了李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斯,秦朝

    李斯不仅是秦朝的一个功臣,他还对秦朝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大秦帝国的见证者,也是缔造者。虽然在千百年来,很多人评价李斯是个只知道贪恋爵禄的人,其实李斯对自己的定位和认识都很清楚,千古帝业有他一半的功劳,也因此替始皇帝背负了一半的骂名。李斯成功登上丞相之位后,回首当年在上蔡的时光应该是很感叹。

  • 秦朝宰相李斯为什么不帮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的母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宰相李斯,公子扶苏

    赵高修改诏书,杀死嬴政嫡长子扶苏,当时身为宰相的李斯为什么没有阻止赵高,反而还和赵高狼狈为奸,帮助赵高害死扶苏呢?李斯和扶苏之间是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使得他非要置扶苏于死地。李斯,嬴政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也是他向嬴政提出了皇帝的称号,绵延千年的皇帝称号正是由李斯提出来的,李斯也被始皇封为宰相。秦始皇统

  • 丞相李斯的故事 李斯与赵高是怎么认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丞相李斯,李斯与赵高

    李斯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在帮助秦皇统一天下、使国家繁荣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又与贪官谋逆。历史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李斯的故事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李斯自幼博览群书,有着远大的抱负,在他刚刚做一个小官吏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对他以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来到官吏们用的厕所,发现

  • 李斯的生平简介 李斯被处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斯的生平简介,李斯被处死的原因

    历史和李斯开了一个玩笑,大有自作自受,请君入瓮的即视感。李斯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为了出人头地,远走他乡,为其他国家谋福利。但他也劣迹斑斑,为了争权夺利,排挤韩非,将其毒死,为了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和赵高一起害死了扶苏,但是最后下场也很惨,那么李斯是怎么死的呢?李斯的生平简介李斯,字通古,出生于战国末年

  • 李斯的老师介绍 李斯是不是好人怎么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斯的老师,李斯

    李斯,是我国秦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专门针对李斯的传记。李斯的一生在政治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那么李斯的老师是谁呢,他师承何门使他政绩赫赫呢?李斯辅佐秦王,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成为了秦国的宰相,这和他自幼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是分不开的。荀子是先秦的最后一位儒家学派的

  • 千古一相李斯的生平介绍 李斯焚书坑儒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斯的生平,焚书坑儒

    李斯字通古,是秦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生于约公元前284年,最终公元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之中,可以说是兔死狐烹。李斯生平为秦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后世的尊重,被称为“千古一相”。李斯的师父是著名的学者荀子,荀子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法家的思想,所以在后来的时候李斯提出了很多

  • 李斯怎么死的:死于自己制定的刑法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斯怎么死的,李斯

    李斯,我国秦朝时期注明的政治家、文学家,秦朝的丞相,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臣。李斯师承荀子,从荀子那里学习了“帝王之术”分析各诸侯的情况,决定为秦效力,李斯到了秦国之后,他的思想很快得到了秦国宰相的认可,在秦国做了官,这让他有机会接近了秦王,他对秦王说起了统一六国的策略,离间六国的国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