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到底该不该修长城?都是千古一帝康熙和秦始皇为何决策不同?

到底该不该修长城?都是千古一帝康熙和秦始皇为何决策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977 更新时间:2024/2/15 19:43:2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到底该不该修长城?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秦始皇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中原的内部整合;康熙帝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中原和草原的双向融合。

不同的时代,所以不同的问题。这两个人都做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整体利益、符合长远发展的解答。因此,他们都很伟大,而且都有各自的开创性。

01.始皇帝所面对的问题:建立统一的中央帝国

从春秋到战国,中原天下打了500多年。春秋之时,是一种贵族间的有限战争;战国之时,是一种全民皆兵的无限战争。

中原天下,进入到了一种博弈的纳什均衡。七大战国各自变法、彼此捭阖、相互攻杀。但是,每个战国的唯一策略,只能是整军备战,然后去消灭别人、扩大自己。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秦战国最终胜出,它做到了以一灭六,实现了天下一统。但秦始皇的统一不是周天子的统一,而是一种彻底的统一。原因就是郡县制的发明,使得秦战国可以跳过分封模式,直接进入到一种集权模式。要实现集权统一,就得整合中原天下。

秦始皇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中原天下?

这是一个几乎就无法融合的天下。不止是车不同轨、书不同文,而且语言和习俗都是各自为政。

经历秦朝整治、经历秦末战争、经历楚汉战争,这种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善。大汉立国,刘邦封庶长子刘肥为齐王,辖齐地七十三城,这是行政区域的册封。但是,后边还有一句话,就是“凡操齐语者皆为齐”。千里齐地,北方最大的诸侯国,他们竟然有局部统一的语言。

中原天下就是这种形势,整合的难度系数不是一般的大。所以,比武力统一六国更伟大的历史任务,就是整合中原天下。

统一是有红利的:以前的中原百姓要负担七支高强度动员的军队,现在的中原百姓只需要负担一支中低强度动员的军队。这就是统一带来的好处。但是,可能大秦黔首没怎么享受到这个统一的红利。因为秦帝国无限折腾,修长城的工程量很大,但是驰道天下和疏通黄河的工程量一点儿不比长城小。这种物质动员还不算完,秦帝国还有精神上的动员,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以及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

大秦折腾这些,是为了什么?其就是要在战争统一之后,实现真正的内部整合。否则,大秦帝国表面上是一个国家,但底子上还是七个国家。

所以,秦朝面对的问题是中原天下的内部整合,目的是建立统一的中央帝国。秦始皇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这个,他根本就操不起草原上的心。而且,秦帝国的统治能力也无法触及到草原,中原还没搞定,就别说草原了。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草原问题搁置,直接把胡人蛮夷全都赶出中原天下,然后一心一意地整治中原山河。

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用长城解决边患问题、解决草原问题,把草原和胡人挡在中原天下以外,应该是最好的办法。

02.康熙皇帝所面对的问题:建立多元一体的帝国

这一体,当然是大清。而多元,可以认为是汉满蒙回藏等多民族,但主要是三元,一是中原、二是草原、三是高原。

所以,清朝皇帝有三个身份,在中原始皇帝、在草原是大汉、在高原是文殊菩萨转世。

大清的这个问题,比秦始皇时期要复杂得多。但是,历代中央帝国已经打下了基础,也提供了解决方案。所以,康熙皇帝要做的就是利用好这个基础,综合各种解决方案。

大清本是一个草原政权,为什么也要修长城?

其实,大清并不是纯粹的草原政权,因为它出自东胡系,在东北地区起家。东北这个地区,可耕可牧,所以大清对草原的生活方式、对中原的生活方式,都不陌生。正是有这个演化优势,大清才能够在统治帝国层面,比蒙古大元,做得更好。

但是,大清的草原底色很浓,八旗怎么也得算草原游牧骑兵,所以,草原出身的大清,应该没必要修长城。这个理解,没有说服力。因为有历史反例,鲜卑的北魏也是草原出身,但是后期也修长城了;女真的大金也是草原出身,但是后期也修长城了。一旦草原出身的游牧政权,进入中原,它就一定会面临取舍:到底是放弃草原而融入中原,还是坚守草原而入客中原。前者的选择会多一点儿,因为选择后者的,很难在中原立足。

所以,大清这个草原政权,一旦进入中原,必然转换身份认同,也要从中原的立场来面对草原问题。这与鲜卑的北魏和女真的大金一样。所以,康熙皇帝和大清统治者,也曾经认真考虑过修长城的问题。

清朝修长城,直接目的是解决蒙古骑兵入侵的问题。但是,清朝一旦修长城,就跟北魏和大金一样,放弃了草原认同而变成一个纯中原的政权。康熙皇帝的英明之处,就在于拒修长城,不放弃大清的草原认同。于是,一手中原、一手草原的大清,就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疆域框架,而且真正成就了多元一体的大帝国。

03.康熙为什么不比秦始皇更英明?因为时代在发展

康熙能统治中原,也能统治草原,甚至还能统治青藏高原。那么,他应该比秦始皇更英明、更伟大才对啊?

康熙的融合多元,要建立在时代的基础之上;始皇帝专注中原,也是建立在时代的基础之上。时代不同,不仅问题不同,而且主体的能力、存在的基础以及历史的经验,也不同。

首先是能力不同。秦朝脱胎于秦战国,战国的经济基础支撑不起他把草原和中原一起折腾。甚至,中原天下这个整合问题,秦朝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各自认同的中原六国,根本就不会秦军一到、山呼万岁。

其次是基础不同。大清的存在基础是直接继承了大明的统序,平定三藩之乱后,中原基本搞定。同时,蒙古的大元打下了中央帝国的版图框架,大明和大清都建立在蒙古人强势拓疆的基础上。所以,大明继承大元的统序,中原、草原和高原,都认可;大清接着继承大明的统序,中原、草原和高原,当然也认可。当然,认可的前提是中央帝国有实力。

第三是经验不同。这个也可以看成是文化模因演化的基础。契丹人的大辽,创立两院分治,做出了榜样,就是说:一起统治中原和草原是可以的。蒙古人的草原底色非常浓,甚至一度想把中原变成牧场,但是有契丹人做了这个榜样,所以它也能这么玩。

要记住一个人,就是辅佐成吉思汗及其后世子孙的耶律楚材,他是一契丹人。所以,大元能够统治中原那么长时间,跟契丹的大辽和耶律楚材这个契丹人的关系很大。

蒙古人,自集体皈依藏传佛教后,就基本上实现了高原和草原的融合。满清是先搞定草原和高原之后才入主中原的。所以,契丹的大辽、蒙古的大元以及草原与高原的融合,就是大清可参照和效仿的经验。

康熙帝的英明之处,就是把自己的能力、大清的基础以及前代的经验进行了一个集大成。但是,这些在秦始皇时期,全部都是空白。

因此,秦始皇修长城,有修长城的道理,把胡人挡在外面,然后专心整合统一的中央帝国;康熙不修长城,也有不修长城的底气,多元一体的帝国已经喷薄而出,他需要做的,就是跟着这个时代脉搏一起舞动。

标签: 秦始皇康熙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什么劳民伤财的修长城 也不派兵去攻打匈奴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长城

    对秦始皇修长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因为秦刚刚统一天下,所以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胜利的秦军后来得到的

  • 王剪一直向秦始皇讨要赏赐,背后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翦,战国

    在历史长河中,王翦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孙子的这句名言表明:用兵做战不是一件随意的事,将帅在决定战争策略时一定要慎重对待,不可轻易改变。在战争中,君主对前方将帅是否有疑心而控制军队,导致失败的事件是太多了。

  • 秦始皇家庭中一共有多少个孩子 他们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家庭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始皇孩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秦始皇帝,简称秦始皇,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和影响,后世没有哪一位皇帝能够超越。秦始皇后世在膜拜秦始皇之余,对他充满神秘色彩的家庭生活知之甚少,就连有没有立皇后,有多少后妃,子女情况等几乎一无所知。史

  • 秦始皇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 吕不韦为什么看了之后就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不韦,秦始皇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不韦自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吕不韦作为姜子牙的后裔,据说还是姜子牙的23世孙,他既有商人的精明又有政治家的敏锐,虽然吕不韦当时经商已经混成首富,在别人眼里已然是人生赢家,但是他并不满足,他要的不是一城一池,他谋的是一个国。本来他想仿效祖先辅佐一代明君,建立天

  • 秦始皇一生最爱的女子是谁?史书上为何没记载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秦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始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历史上,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也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他为我们国家实现统一,做了特别大的贡献。这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付出的人,在历史上没有记载秦始皇多会立过皇后,在他的众多孩子里里面,也更是没有记载过是哪一任

  • 生前权倾天下的秦始皇,死后子女为何无一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起秦始皇,大家都会骂他是暴君,但大家是否想过他统一中国的功劳?春秋时期不说了,咱们就说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前前后后打了200多年,死了多少老百姓,秦始皇继位后,用了26年时间就还了百姓一个太平天下,这难道不是功劳吗?这就是这样一位

  • 秦始皇陵里面是完好无损还是空盒一个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陵墓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始皇陵故事,欢迎关注哦。千古一帝秦始皇,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便是如今发达的科技,我们还是没能在秦始皇陵里一探究竟。那么秦始皇陵是只剩下空壳?还是完好无损呢?一个证据证明真相!秦始皇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于是才有了徐福东游,当然到

  • 秦始皇真的是一个暴君吗 焚书坑儒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始皇暴君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千古一帝”、“始皇帝”等威名相伴随的,是“暴虐”,很多人认为嬴政是一个暴君,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焚书坑儒”。姑且先谈下“焚书坑儒”。说的是始皇帝在咸阳宫宴请大臣,期间有一伙博士上前敬酒,其中有一个叫淳于越的,建议始皇效仿古制

  • 秦始皇死后六国遗民纷纷复国 秦人为何没有复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国,六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六国遗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秦帝国如一座丰碑,是中国历代王朝的学习楷模;大秦帝国又如一颗流星,灿烂而短暂: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为后代万世立制;长城、直道、灵渠、都江堰、郑国渠等千秋工程为国民谋利,但大秦帝国却二世而亡。六国灭亡后,六国贵族均

  • 秦始皇死后如果是扶苏接替位置 秦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朝,扶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扶苏和秦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帝国只存在14年便灭亡了,人们将秦国的灭亡归结为横征暴敛,大兴土木,不恤民力,所谓“天下苦秦久矣”,似乎秦帝国在当时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你要知道秦始皇有生之年并没有爆发大的起义,而秦始皇死后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