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秦名将蒙恬为什么被誉为历史上的“中华第一勇士”?

大秦名将蒙恬为什么被誉为历史上的“中华第一勇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621 更新时间:2024/2/6 16:45:46

大秦名将蒙恬为什么被誉为历史上的“中华第一勇士”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在遥远有秦朝,有一位将军曾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此人乃是大秦名将蒙恬。

蒙恬祖上原是齐国人,战国时,祖父蒙骜于齐投靠秦昭王,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蒙恬的父亲蒙武曾先后与王翦两次率军攻打楚国,皆击败楚军,斩杀楚军将领项燕

,俘虏楚国国君楚王负刍,给存在了800多年的楚国划上了句号

蒙恬成长于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然自幼胸怀大,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一直到公元前221年蒙恬等到了机会,此时秦国军队已翦除韩、赵、魏、楚、燕等国,秦王嬴政把目光转向最后的齐国。令王贲统帅的军队,由燕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进攻,直趋齐都临淄、蒙恬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

秦始皇兼并天下后,就开始了对外作战,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春,蒙恬率统大秦主力主力军匈奴主力在黄河之滨展开了正面对决,一场华夷之间的世纪大战由此拉开。

三十年多前,当匈奴单于头曼还是少年时代、他曾随父亲与李牧在代郡一带有过一场激烈的交锋,结果是匈奴大败,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他与父亲只得远遁大漠,经过二三十年的休养生息,匈奴终于渐渐恢复元气了,头曼的野心也开始熊熊燃烧,他带着族人回到阴山,南下河套,疯狂的强掠,此时李牧已死、秦王嬴政正忙着一统中原的千秋伟业,燕、代等国自顾且不暇,根本奈何他不得。

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中国后,为解除匈奴对秦的袭掠,秦始皇命蒙恬率30万大军对匈奴展开大规模攻击。蒙恬统主力军从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市南)北出长城攻其东;杨翁子率偏师由肖关(宁夏固原东南)出长城攻其西。

蒙恬北击匈奴的第一目标锁定在河南地区,这一目标是十分明智而务实的,因为匈奴的主力在阴山地区和贺兰山地区,南下河南地区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而且这一地区十分富庶,得到这一地区后,秦军的后勤补给就变得比较容易,而匈奴的经济实力将会受到较大的打击。

蒙恬率主力大军二十万经榆林北上,迅速攻占了河套北部地区。同时从北地出发的秦军也在河套南部发动攻势,准备充分的秦军进攻十分猛烈,而与此相反,面对突如其来的秦军,匈奴人并未作好战争准备,且在河南地区的匈奴多为分散的部落,仓促而分散的抵抗显得很无力。蒙恬率领大军一路推进到了河北地区,顺利收复了河南地区。始皇在那里设置了四十四个县,并徒民开垦。

在夺取了河南地区后,蒙恬认为,匈奴人一定会组织反扑。于是他一边修筑防御工事,一边训练士卒,准备先下手为强,打匈奴一个措手不及。第二年一开春,蒙恬就亲率主力由九原渡过黄河,向高阙与陶山进军,另一部则西渡黄河,杀向贺兰山。在高阙、阳山一带,两军主力相遇,展开激战。匈奴的头曼单于刚刚集结好兵力准备南下,没想到秦军会再次主动出击,于是仓促摆开阵势,准备应战。

我们知道,一般来讲,骑兵兵种比弓弩兵兵种要强,可是一旦弓弩兵占据了绝对数量优势,那么万箭齐发之下,骑兵只有被秒杀的份了。而此时的秦军却大量装备了弩。弩代表着当时军事技术的最高峰。匈奴人普遍装备的是弓,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无法与弩相比。而且秦军战车数量较多,上栽各式弩箭,一旦齐射,就是万箭齐发的场面,能对敌军造成极大的心理震慑。

当两军接近时,秦军战车在前,阻挡匈奴骑兵的冲锋,后边的弩兵和骑射手张弓齐射,箭如雨下。匈奴被这种强大的攻势所震慑,还未冲到秦军阵前就有大量人员伤亡,士气骤降,阵形大乱,几乎溃不成军。秦军的步骑大军趁机掩杀过去,这时候匈奴铁骑也只有狼狈逃命的份儿了、秦军连战连捷,匈奴遭到致命打击,不敢再留在阴山—带。不久,头曼单于率领残余势力退出阴山和贺兰山地区,向大漠深处北撤七百余里,直到漠南—带。

蒙恬一举收复河套,阳山等地,此后几十年匈奴不敢再来进犯。汉代贾谊评说当时匈奴状态:“不敢南下而牧马。”可见匈奴对蒙恬的惧怕。经此一役,秦军名声大振,蒙恬也成为最出色的将领,连李斯也自叹:蒙恬将军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过我。

秦朝军队虽然打败了匈奴,但他们知道,匈奴并没有完全消灭,游牧民族的战法就是打得过就多抢一些地盘,打不过就逃走,反正你大秦部队在勇猛,也不可能深入腹地一路追杀。于是,秦始皇命令蒙恬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

可惜这位威震匈奴、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的秦朝第一大将、未能战死沙场,反而枉死李斯、赵高的阴谋陷阱之中,可惜,又可谈,不过这位北击匈奴,修建万里长城、改改良毛笔,对于千百年之后的华夏民族影响还是巨大的。

标签: 蒙恬秦朝

更多文章

  • 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镇守边境 蒙恬死后大军都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蒙恬,秦朝

    对蒙恬死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朝时期出了许多叫得上名号的大将,他们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上刀山下火海,终得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关于秦将蒙恬的故事。在秦灭六国的战役中,固然是没有他的身影的,但是他却是在地图的另一端为守护国家的和平而

  • 古代神童之蒙恬幼年发明毛笔,该故事是怎么彰显其才智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蒙恬幼年发明毛笔

    蒙恬,战国末期齐国人,约生于公元前260年,从他的祖父蒙骜开始,世代为秦国重臣,蒙恬后来也成为秦国大将。公元前221年,蒙恬率众三十万北逐戎狄而威震匈奴,受到秦始皇尊宠 ,位至上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蒙恬自幼机智聪敏,刻苦好学。据史书记载,我们今日用来写字的

  • 揭秘:秦二世胡亥与公子扶苏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二世,胡亥,扶苏,秦朝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的,秦始皇也将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虽然秦始皇并不是很喜欢他。为了增长他的治国经验,派他到北面的边境上和蒙恬一块戍守。而胡亥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是出名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帝王儿子的风度。有一

  • 揭露大秦帝国的转折:李斯扶苏有何深仇大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朝,历史,扶苏,李斯

    赵高修改诏书,杀死嬴政嫡长子扶苏,当时身为宰相的李斯为什么没有阻止赵高,反而还和赵高狼狈为奸,帮助赵高害死扶苏呢?李斯和扶苏之间是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使得他非要置扶苏于死地。李斯,嬴政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也是他向嬴政提出了皇帝的称号,绵延千年的皇帝称号正是由李斯提出来的,李斯也被始皇封为宰相。秦始皇统

  • 揭秘:历史上的李斯和公子扶苏之间的恩怨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斯,丞相,秦朝

    赵高修改诏书,杀死嬴政嫡长子扶苏,当时身为宰相的李斯为什么没有阻止赵高,反而还和赵高狼狈为奸,帮助赵高害死扶苏呢?李斯和扶苏之间是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使得他非要置扶苏于死地。李斯,嬴政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也是他向嬴政提出了皇帝的称号,绵延千年的皇帝称号正是由李斯提出来的,李斯也被始皇封为宰相。秦始皇

  • 秦始皇长子扶苏和项羽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长子扶苏,项羽

    秦朝末年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许多耳熟能详的的英雄都在这个时代出现过,扶苏、项羽、刘邦都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许多人都很想知道扶苏和项羽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一段故事呢。扶苏,嬴姓,赵氏,所以应该叫做赵扶苏,世人都称公子扶苏,是秦始皇嬴政的大儿子。扶苏在秦朝统治时期具有儒家思想的一个统治者,亦具有远大的

  • 昌平君和秦始皇关系是怎样的 昌平君和扶苏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昌平君,秦始皇

    昌平君作为大秦帝国中的一名相国大人,其权利和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有着无比高的地位,但是最终还是成为了秦王嬴政的政敌。昌平君反秦在中国的历史上面相当于一个忠臣突然走到了政治的对立面,不仅成为了秦国的无穷祸患,还为别的国家如虎添翼了。对于一个寻常人而言,能够成为相国大人基本上可以说已经是走到

  • 扶苏本该继承秦始皇嬴政的帝位却被小人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扶苏,秦始皇

    扶苏是谁?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一统天下,第一个称帝的秦始皇嬴政的嫡长子;他是秦始皇死后,最有希望继承父亲的地位,后续的大秦帝国的统治者;他是大秦帝国的第一公子,但他也是一个悲情人物。扶苏扶苏作为嬴政的长子,嬴政可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但是扶苏的性格天生像他的母亲,仁慈敦厚,谦逊有礼,这在后世人眼中,都是

  • 为什么扶苏蒙恬的30万大兵没有反抗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扶苏

    始皇帝死后,一直被赵高秘不发丧,到了后面甚至伙同李斯、胡亥秘改圣旨,让自己即位,并发圣旨害死扶苏。让他奉诏自尽,为什么扶苏就没有反抗就死了?小编脑动大开一下,做下猜想!网络配图说起来扶苏在蒙恬军中,蒙恬的军队都是边军精锐,大可一战!是不是真的如此,因为秦朝军权高度集中于皇帝,蒙恬只有一半虎符,只能做

  • 历史上为什么是胡亥当皇帝而不是扶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胡亥

    胡亥是历史上一个评价并不高的皇帝,他骄纵、任性,却偏偏受到秦始皇的宠爱,他是秦始皇的幼子,父母都独爱幼子的,可见二世受宠的 程度。胡亥的父亲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因为是第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也就给后来做皇帝的立下了榜样,不管是好是坏,都让后世的 皇帝有了可参照的模本,赢政游山玩水,胡亥学到了父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