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贲:孙策的弟弟,东汉末年著名将领

孙贲:孙策的弟弟,东汉末年著名将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768 更新时间:2023/12/12 9:56:5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贲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抚养兄弟,弃官从戎,料理后事

孙贲的父母早逝,弟弟孙辅还是个婴儿。孙贲独自抚养弟弟长大,悉心教育。孙贲与孙辅兄弟二人,感情深厚。中平初年,宦官和外戚的交替执政。导致朝政混乱名不聊生,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中。朝廷对西羌的战争持续几十年,军费开支巨大。

这一年又赶上全国性的旱灾,导致粮食大量减产。粮食减产造成百姓收入减少,但赋税还在增加。改变东汉历史走向的黄巾起义爆发。黄巾起义在八个州同时起事。为了镇压黄巾起义,东汉朝廷改刺史为州牧。允许各地军阀自行招募士兵镇压起义。

孙贲以仁义著称乡里,郡中选拔孙贲担任都邮。都邮是郡守的属官,负责官员的考核,各种案件的稽核,以及其他事务。都邮,属于东汉“位轻权重”的官员。孙贲因为政绩突出,升任地方的守长。守长,是县令等地方官的统称。

同时期的刘备,因为征讨黄巾军有功。他受到朝廷的封赏,才担任安喜县尉。孙贲依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升任县令。可见孙贲的能力不低,时间允许的话升任个太守应该不难。黄巾起义的爆发,改变了孙贲的发展历程。

中平初年,朝廷征召孙坚为佐军司马。孙坚招募同乡及同僚,募集精兵一千人。这一千人成为孙坚起家的资本。孙贲知道叔叔起事后,辞去自己的官职来投奔孙坚。初平二年,孙坚进兵洛阳攻打董卓。孙坚将董卓击败,袁术上表拜孙坚为豫州刺史。

袁绍因为拥立新皇帝的事,与兄弟袁术反目。袁绍派自己的部将,进攻孙坚的治所。孙坚无奈回军,击败袁绍部将。期间刘表又与袁绍联合,截断了孙坚的粮道。孙坚无奈举兵进攻刘表。孙坚击败刘表,包围襄阳城。在追击溃败敌军时,不幸中箭身亡。

委曲求全,依附袁术

孙坚部众推举孙贲,代理孙坚的职务。孙贲将孙坚的灵柩送回老家曲阿。初平四年,袁术收编黑山军余部和南匈奴余部。势力大增的袁术,率军北上进攻兖州。曹操联合刘表切断了袁术粮道,曹操击败袁术。袁术退守寿春,孙贲前来投奔袁术。

袁术命令孙贲,进攻袁绍任命的九江太守。孙贲击败袁绍的九江太守后。袁术保举孙贲接任孙坚的豫州刺史。不久后孙贲改任为丹阳都尉。这时江淮地区的山越割据一方。袁术垂涎山越的资源及人力。孙贲率军出征山越。

山越是割据江淮地区的山贼团伙。山越凭险据守,割据一方。山越人喜欢习武,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吴郡、会稽等地的山越武装,以严白虎为代表。山越的人数不少于十万,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朝廷任命刘繇为扬州刺史,但寿春被袁术占据。

孙贲迎接刘繇到曲阿,刘繇将此作为治所。孙策依附袁术后,袁术命他进攻庐江。孙策攻破庐江后,刘繇担心孙贲协助孙策。于是率军进攻孙贲,孙贲退守历阳。刘繇派部将据守险要,来抵御袁术的进攻。袁术联合孙贲进攻刘繇,孙贲久攻不破。

协助小霸王孙策,平定江东

孙策帮助袁术平定九江、庐江等地,袁术言而无信。孙策在父亲部属的建议下,决定渡江收复江东,脱离袁术控制。袁术认为江东之地,已经有人占据。孙策的行动不会有收获。他索性同意了孙策的要求。

孙策渡江后,因为军纪严明队伍很快壮大。孙策来到历阳协助孙贲,击退了刘繇的部将。孙贲回寿春面见袁术。袁术此时已经控制,江淮及江东大片区域。他认为时机成熟,并在寿春称帝。他任命孙贲为九江太守。孙贲不耻袁术的举动,孤身返回江东。

袁术病逝后手下人想投奔孙策,被庐江太守俘获。孙策担心自己兵力不够,不能全胜。他送厚礼给庐江太守,请求出兵帮忙。庐江太守信以为真,率军协助孙策。孙策趁机袭击庐江,获得全胜。此时扬州刺史病逝,孙策又攻取了豫章。

孙策上表任命孙贲为豫章太守。官渡之战前,曹操担心孙策率军协助袁绍。曹操采取和亲策略,命令儿子曹彰迎娶了孙贲的女儿。但曹操的和亲策略并未成功,孙策偷偷整军准备北上。孙策被暗杀,这件事才告吹。

建安十三年,曹操收服荆州。他写信给孙权,意图通过恐吓收服江东。这时的江东孙策被杀,孙权刚刚即位。内部人心不稳,外部大军压境。孙贲担心战事,对江东不利。于是偷偷与曹操联络,想送自己的儿子为人质自保。孙贲经人劝说才醒悟,没铸成大错。

孙贲作为东吴的宗亲,为东吴的建立付出很多。但孙贲从孙策的时代就是豫章太守,此后一直没有升迁。孙贲没有升迁的原因是什么呢?推测如下:

江东的名将众多,孙贲的能力一般,所以没有升迁。孙贲的同胞弟弟通曹操证据确凿,间接影响了孙贲。在赤壁大战中,孙贲也是力主求和的一派。孙权对于求和派都不予重用。

孙贲如果不贪恋富贵,力主一战。那么作为宗室的孙贲,肯定会得到重用。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孙贲的选择或许会更好。

标签: 孙贲三国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女儿华阳公主深爱高渐离,为什么嫁给了将军王翦,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阳公主,秦朝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有载,“王翦者,频阳东村夫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古之频阳,即今之陕西省富平县,富平乃当朝习总书记之家乡。王翦列传里,司马迁给我们讲了王翦带兵的故事: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稀有的军事天才,在秦灭六国共同全国的过程中,王翦父子可谓功不可没,攻赵破燕灭魏,场场出师大

  • 和高渐离谈恋爱的华阳公主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阳公主,秦朝

    游侠剑客高渐离和秦王嬴政的女儿华阳公主的爱情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女主角华阳公主能文能武,一手剑法让高渐离都赞叹。那么历史上是否存在华阳公主这个人,如果存在她是否就像书中那样,仗剑江湖潇洒自在?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是,历史上的确存在华阳公主这个人,她也的确是秦王嬴政的女儿。第二个问题我们则要说否,出生于宫

  • 马王堆辛追墓为何完好无损?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辛追,秦朝

    马王堆古墓是长沙国宰相利苍及其家族的墓葬,有着东方庞贝城之称。其中利苍宰相的墓葬已经被盗墓贼光顾了,不过,辛追夫人的一号墓葬却没有被盗过。既然这里是利苍家族墓,为什么土夫子们却只去盗挖了利苍的墓葬,却没有动过辛追夫人的墓?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事情的真相。土夫子其实也就是盗墓贼,是当时长沙城的人对他们的

  • 辛追夫人的生平如何?与韩信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辛追,秦朝

    世人初次知道辛追夫人,还是在马王堆汉墓女尸出土的时候。据考证,这位沉睡了上千年的美艳女尸据说是刘邦时期的丞相夫人。但是辛追夫人和韩信什么关系?辛追夫人喜欢韩信吗?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揭秘辛追夫人的真实历史吧!辛追夫人是1972年1月16日在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内棺出土的一具死了两千多年,却依旧

  • 辛追夫人的尸首明明那么恐怖 专家为何还说栩栩如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马王堆,辛追夫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辛追夫人栩栩如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马王堆汉墓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挖掘的古墓,在历史上,马王堆汉墓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马王堆汉墓虽然没有出土金银器,但是出土的漆器、帛书、帛画、中草药等文物是大约在三千多件。这些文物对后世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在马王堆汉墓

  • 春秋战国灭赵国俘赵王的秦国猛将 羌瘣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秋战国,羌廆

    羌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名猛将。公元前229年(秦王政18年),羌瘣伐赵。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随王翦攻赵国,在东阳俘获赵王迁,灭赵。攻燕国时驻屯中山。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赵国大旱,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国在稳定占领区形势,将韩地改建为颍川郡后,立即转用兵力于赵国;公元前229年

  • 王翦与羌瘣 春秋战场上的生死契阔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秋,王翦,羌瘣

    王翦,熟读三十六计的朋友肯定不陌生他的名字。他不仅成功收复了燕国和赵国,而且极为经典的是——以逸待劳,用多余楚国几倍的军队去收复楚国。虽然他的做法让很多人不解,但李信失败而他王翦成功的结果也证明了王翦决策的正确性。以此,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在当时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此人凭借自己的能力给让王姓家族逐渐成长为

  • 女富豪巴寡妇清与秦始皇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女富豪巴寡妇清

    巴蜀寡妇清,生活在战国末期至秦朝时期,巴郡枳邑枳里乡人,位于今重庆市长寿区南千佛乡人。巴蜀寡妇清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被秦始皇尊称的“贞妇”,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工商业主。巴蜀寡妇清根据《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秦始皇为巴蜀寡妇清“筑女怀清台”,可知巴蜀寡妇清姓怀,名清。巴蜀寡妇清早年丧父,为了支撑起

  • 史上最大女富豪“巴寡妇清”与​秦始皇​的风流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

    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始皇帝秦王嬴政也不例外。可是,路人皆知秦始皇他一没立皇后,二没册封贵妃。这背后的伟大女人从何寻起?历史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史料记载,秦始皇一生厌恶女色,但却对一个女人‘宠爱’有加,只不过,此‘宠爱’有待考究!研究者最初还是从司马迁的《史记》里发现的

  • 巴清爱上秦始皇?真实年龄曝光两人竟差了几十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

    电视剧《赢天下》即将开播备受关注,此番秦始皇和巴清竟然谈起了恋爱,但小编犹记得在《丽姬传》中,秦始皇最爱的还是丽姬啊!先不管这错乱的感情线!令人好奇的是秦始皇和巴清年龄差是多少呢?一起来了解下吧。由范冰冰主演的《赢天下》出了宣传片,这是一部关于秦始皇和巴清的电视剧,根据历史改编,有历史依据,几乎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