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胜吴广为何选择在大泽乡起义?地点怎么确定的

陈胜吴广为何选择在大泽乡起义?地点怎么确定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59 更新时间:2023/12/15 16:07:54

就秦帝国的历史来说,应该算的上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统一王朝了。不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北却匈奴,南征南越的地缘扩张,已是非常难得了。这些连续不断的战争,和那些浩大的工程之所以能够实施,所依靠的其实是诸侯国们数百年来所积累的资源。以胜利者姿态成为中央之国之主的秦人,当然有权力这样做。只是相比于六国各自都有的,数百年的历史来说,新生的帝国毕竟太过于年轻了。

对于一个新生的国家来说,真正的安全期是在大部分的人民和精英阶层都出生在这个国家。换名话说,只有当那些前朝的遗老遗少们,被自然淘汰掉,换代的民众都有了新的国家认同感后,王朝的稳定期才会真正到来,这和所谓的“三代培养贵族”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从这个角度看,秦人在学习统治中央之国的政治技巧上,反倒没有周人做的好。

经历过那么多年残酷战争才得到天下的秦人,当然也是会想办法防止那些前朝遗民危害新生的帝国。他们所做的一项重大决定,就是把六国的贵族,都集中到咸阳居住,以便于监督管理。

问题是,真正感受到压力的,并不只是这些贵族。那些底层的百姓,同样无法适应秦人那种以法家理论武装起来的,准军事化的生活方式。对于中国这个农业社会来说,一个新生的王朝通常只要整合好了上层建筑,就不会遇到问题;但如果你不去试图大幅度的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那么你的麻烦就来了。秦人过于集中的管理方式,就让他们的帝国很快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最先给帝国制度麻烦的,是两个对我们这些接受过基本教育的人来说,非常熟悉的人。我想只要是学习过小学历史的人,都应该对陈胜吴广之名熟的不能再熟了。如果你来自海外,碰巧又对历史不感兴趣,也不要紧。只要在天涯泡上一段时间,也会经常听到一句话:“现在的中国就差两个人了”。不管你之前清不清楚这两个人,现在心里肯定都想到他们是谁了。那么恭喜你,答对了。这两个人就是陈胜、吴广(肯定不是陈水扁和吴淑珍啦)。

陈胜、吴广的那次“起义”,之所以在我们的教材中定位这么高。是因为它被定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在此之前,也并非没有类似的举动,只不过既然我们的历史把秦朝作为“封建”时代的开始,那么之前的“起义”的主体当然就只能是奴隶了。这种硬生生的用西人的方法,来套用中国历史的情况,自然是非常不严谨的。只是我们这里所关注的,不是这些学术问题了,所以也就不展开了。

抛开套在陈、吴二人身上的阶级论,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倒也算得上是开了“起义”的先河。毕竟秦人当时的高压统治,已经无法让他们成为“义”的代言人了;而诞生出“揭竿而起”这句成语“大泽乡起义”,在当时也的确第一个在秦国外强中干的身体上,撒开了一道口子。正是有了这道口子,那些六国故地纷纷而起的“义军”,才最终葬送了始皇帝千秋万代的梦想。

秦末楚地主要义军示意图虽然在我们学习的历史当中,陈胜、吴广的名字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陈胜才是真正的主导者。在那次看似偶发的起义事件中,所隐含的是陈胜超出常人的政治头脑,以及对地缘政治形势的判断。我们知道,在正史的解释中,所谓的“大泽乡起义”,是由于陈胜、吴广以及900余人被征发至燕山南麓的“渔阳郡”戍边,在行至“大泽乡”这个地方时,由于暴雨冲毁道路,延误了行程,而引起的民变。无论是史记,还是后来的阶级论,都认定事件的直接原因是按照秦朝法令“失期,当斩”。不可否认,就当时被鼓动的900余人来说,应该是相信这个判断的。因此才会在陈胜“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的鼓动下,揭竿而起的。问题是秦朝的法令虽然严格,但对于雨水阻隔这种不可抗力,造成的延误,是可以免除处罚的。这一方面应对古人顺应天时的基本态度,也符合立法的原则。作为带队的屯长,陈胜并没有理由不知道这点的。

实际上从后来陈胜的种种举动来看,他的这次行动是经过详细规划的。甚至可以说,即使没有大雨冲毁道路的事情,亦或干脆没有征发他去戌边,陈胜都应该会找机会组织他的“义军”的。从这个角度看,陈胜能够留名于历史,并非出于偶然。虽然我个人经常说,我们现在所描述的历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人本历史,或者说精英历史。但这并代表不会去分析那些重要历史人物的思维和行动。只不过在我看来,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在于能够冷静的分析情况,顺势而为。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历史是由精英人物所创造的。

陈胜的成功起义,首先在于他选择起义的地方在“楚”地。尽管史书中没有记载陈胜和这900多农民,是从哪里起程的,但从行进的路线来看,他们都是楚地之人无疑。在秦灭六国部分,我们已经清楚了,虽然楚国并不是最后一个在政治上亡国的诸侯国,但秦灭楚之战,却是秦人所打的最后一场大战,在这个过程中,秦人也吃了他们最后一次败仗。在攻灭了楚国之后,偏安于山东半岛的齐国,与躲到边缘地区的燕、代(赵)两国基本就在无抵抗的状态下亡国了。也就是说,在楚人乃至六国遗民的记忆中,最新鲜的抗秦案例,就是由楚人所创造的。而楚国本身就特点鲜明的地缘文化特点(与北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更加自由的生活态度),更让他们成为最不适应秦人高压统治的六国遗民。

如果按照最终的目的地渔阳来看,即使是秦国的法令规定暴雨冲毁道路这种情况,也要受罚。在后面漫长的旅程中,陈胜和他的九百农民也有很大的机会把时间抢回来的。从时间的角度看,陈胜、吴广这么早发难,似乎有点早(还没到逼到绝路的境地)。当然,如果你早就想好的要起事,只是在寻找一个机会的话,那么从大泽乡(现安徽宿州南)再往前走,就可能会丧失这个机会了。简单的看一下所附的《秦末楚地义军分布示意图》,我们就会发现,如果陈胜他们再往北走的话,很快就会进入中原腹地。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走到了楚地的边缘。对于这些出身于楚地的农民来说,如果走出了乡土之地,再想一呼百应的话,就很困难了。虽然六国遗民们,对于秦人的高压统治都有不满,但你并没有把握他们会愿意听一个“外国人”的话。

另一个被历史所忽视的细节告诉我们,大泽乡这个起义的地点,很有可能是精心策划过的。当我们为大泽乡在地图上定位时,会发现现在已经没有了“大泽乡”这个地名,取而代之的是隶属于宿州市的“埇桥区”。也许有一天,希望以旅游拉动当地GDP的领导们,会试着重拾“大泽乡”这个高知名度的地缘标签。谁知道呢,反正现在大家都这么干。

在现在的埇桥区境内,偏东南方面,有一个地名叫作“蕲县镇”,大泽乡起义的故址正是在它的东面。在秦帝国的行政规划中,“蕲县镇”的后面是没有这个镇的。

说到“蕲县”的这个“蕲”字,如果前面的内容看的仔细的话,会感到眼熟(估计没几个人记得),因为在秦灭楚之战中,秦将王翦正是在“蕲”这个地方,大破楚军。为楚国和六国,赢得过最后一场胜利的楚国统帅“项燕”兵败被杀(楚人相信他是自杀的)。也就是说,陈胜选择起事的地方,正是十四年前项燕以身殉国的地方。在这样一个极具纪念意义的地方,假借楚人心目中最为崇敬的英雄——项燕的名义,号召楚国遗民来复兴楚国,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选择了合适的地点(蕲地)、合适的方法、合适的精神领袖(项燕)。陈胜、吴广和他的九百余人队伍,迅速得以壮大,并成为了整个楚地抗秦力量的领袖。不过如果陈胜的政治才能仅限于此的话,那么他并不可能取得后来的历史地位,并引发一场席卷整个帝国的战争。

本文由中华书会特约作者:温骏轩(地缘看世界)提供

更多文章

  • 陈胜吴广的起义之谜:揭开法外结党之肇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胜吴广起义,秦朝

    江湖萌芽可上溯至三千年前商周时代。殷商以商贾闻名于史,今日所说“商人”“商业”“商务”等名词都假借“商”字,说明这一行业与商代有不解之缘。类似,可参考“汉朝”之于汉族,“唐朝”之于“唐人街”。商朝商人走街串巷,买贱贩贵,长途迁徙流动,产生“庙堂”之外最初的江湖萌芽。这里只说萌芽,而不是江湖本身,是因

  • 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 竟因吴广的女儿孟姚引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武灵王

    公元前295年,从赵国传出的一则消息,震惊整个天下,实际统治赵国四十年的赵武灵王竟然被自己的亲生儿子禁闭在沙丘宫中,最终活活饿死。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通过推行的“胡服骑射”的政策,使赵国成为当时第一军事强国,连秦国都畏惧三分。那么这位军事牛人为何如此落寞收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

  • 陈胜吴广为什么敢起义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胜,吴广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

  • 陈胜阴谋?吴广到底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吴广

    陈胜吴广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呼,就此一句成了中华民族的惊世绝唱。吴广,字叔,秦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与陈胜同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是古今中国大名鼎鼎的人物。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九百贫苦农民去驻守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时,为大雨所阻,

  • 陈胜吴广起义:为后世反抗压迫提供了借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胜吴广起义

    在秦末年间,华夏大地到处都弥漫着战火,由于秦政府的横征暴敛,使得许许多多的人们加入到了起义的大军,在人们不堪重负的生活压力下,只有反抗才能生存,也就导演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宣传画在秦朝末年,由于朝廷的压迫,统治阶级的残酷,加上自然灾害等等的原因,平苦大众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终于

  •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赵高为什么不出兵平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高,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赵高是秦帝国的罪人,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先是向秦二世隐瞒了这个消息,告诉他只是普通的盗贼而已。且看《史记》里的这段记载: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楚王,居陈,遣诸将循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

  • 陈胜与吴广曾一起出生入死,为何吴广会被陈胜算计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陈胜,吴广,秦朝

    大家好,说起陈胜和吴广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我们所开始了解陈胜和吴广的故事是从他们大泽乡起义开始的。当时他们到大泽乡后,接连大雨挡住了要去的道路,按照秦律,应当斩首,他们便发动戍卒起义,打着"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准备反秦。按理说,陈胜和吴广这可是过命的交情,毕竟没有吴广的人脉和谋略,陈胜起

  • 历史上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他们两人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陈胜吴广,秦朝

    “陈胜吴广起义”也称“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为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像野火迅速燃烧了一大片,取得了大泽乡和蕲县等地,陈胜在陈县称王,建立张楚政权。然而,仅仅6个月的时间便被秦军所灭,陈胜吴广是怎么失败而被杀的呢?公元前209

  • 秦朝灭亡真的是陈胜吴广起义吗 事实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朝,起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朝起义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历史是一本书的话,那么各种史料与史籍仅仅只能算是历史这本书的封面,至于历史这本书的真正内涵,则需要用思考去将其打开。翻开历史这本书的真正内容,你往往会发现许多颠覆你对历史的认识的秘密。比如,我们问一个问题:秦朝是亡于陈胜、吴

  • 王离与王翦是何关系?王翦与白起相比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翦,战国名将,白起,嬴政

    王离与秦将王翦是爷孙关系,王离是秦将王翦的孙子。爷孙二人,同是秦朝杰出的将领,为秦朝征战沙场,建立了不少伟大的功勋。秦将王离与爷爷王翦功绩相比之下,还稍逊一筹。秦将王翦,生活在战国时期,关中频阳东乡人,位于今陕西省富平东北。秦国杰出的名将、军事家。王翦自小对兵法有很大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